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系统排列中的良知

良知的定义

系统排列里的良知有三个层次,分别称为个人良知、集体良知、伟大良知。系统排列中的良知,不是中国人所讲的道德良知。

良知的冲突

海灵格在《谁在我家》第一章提出了“良知”,这是系统排到的核心部分,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我们内心的冲突、家庭的冲突、学校的冲突、公司的冲突,再扩展到社会各层面的冲突,再放大到国家民族的冲突都可以用一套最根本的概念去看,海灵格把这种冲突提炼为——良知的冲突,这是海灵格最独特的贡献。

个人良知的界定

提及“良知”这个词,我们中国人很容易联想到“道德”。因为在中国文化里,良知就是道德的呈现,如果有些东西违反良知,那就是错误的,你会觉得良心不安;而如果你觉得良心过得去,那就是对的。这是道德的讲法。

但海灵格的“良知”不是这个概念,它是观察了人类多种行为的结果,观察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在发生一些事之后,心里会有相应的情绪感受反应,并在这样的反应下采取某种行为。

要理解海灵格的“良知”,首先要了解海灵格的背景。海灵格当过兵,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进了神学院,成为一名天主教神父。经过学习和训练后,他被派往南非传教,在非洲祖鲁族地区居住了二十余年。因此,在他的“良知”语境中,很大一部分是对天主教良知概念的反省。天主教中的概念是上帝把良知放在人的心里,让人知道什么是上帝的旨意,什么不是上帝的旨意。

因此,“良知”是用来衡量的。如果做的某些事情让你心里感到罪恶感,说明你在违反上帝的旨意;而如果你做了符合上帝旨意的事情,你会感到无愧于心。良知从上帝而来,这是最初的讲法。

因为在天主教徒看来,上帝代表绝对的真理。你用良知就可以判断自己的表现是否符合绝对真理。天主教里有“告解”的过程,人在日常生活里做了什么事情让他良知感到不安或者有犯罪感的时候,可以跑到神父那儿去“告解”,整个过程被称为“清洗良知”。

而一个人如果按照他的良知去做事情,他就会心安理得,没有犯罪感,因为那等于就是上帝的旨意。然而,海灵格却发现,观察到的现实远远不是那么回事。

思考了七年之后,海灵格得出一个答案,就是实际生活中我们观察到的“良知”跟神学上所讲的良知不一样。“良知”跟上帝没有关系,它既不是神学概念,也不是道德概念,而是服从于某一群体标准所产生的感受。如果你的各种表现符合群体标准,就产生所谓的“归属感”。这个群体可以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家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宗教、一群拥有共同思想的人等。

个人良知可以定义为归属于某个群体的“潜意识规则”。当人的表现符合其归属的群体潜意识规则时,就会感受到“心安理得”,觉得自己是某个群体的成员。当人的表现不符合其归属的群体潜意识规则时,就会感受到“内疚”“罪恶感”,觉得自己“背叛”了自己的群体,自己成为该群体成员的资格就可能被取消,被驱逐出去。

家庭的例子:

孩子做了些事情,母亲不喜欢,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组织的例子:

员工做了些事情不合上面的意思,上司说:“你再不服从,就开除你。”

良知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产物。离群动物最容易受到天敌攻击。因此跟群体在一起是很安全的,是有力量的,这是离群产生恐惧感的来源。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守纪律”。纪律会把你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消磨掉,大家行为一致才是纪律良好。也就说,良知本身在告诉你,当你内疚时,其实是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有可能在彰显个性;而当你心安时,你其实在彰显“共性”,你要跟旁边人行动一致,你就要暂时把你的个性放下。当一些东西被定性为群体标准,而你竟然和这个标准不一样,你就有点冒险了,你可能就开始内疚了。

比如与一个家庭反对的人结婚,你心里会不舒服,感觉像背叛了家庭。

良知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东西,它甚至会渗透到身体、情绪和文化层面。

比如在有些修道院里,一群修女在一起待得时间长了,月经的时间都变得接近了。又或者如果你有机会到中国香港,你会发现香港的气味和深圳的气味是不一样的。深圳的气味很松散、不固定,而香港是另一种感觉。但是如果你来到郑州,就会发现内陆地区的气味跟海边的气味又不一样。

每个群体里的气味、情绪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北方人,一般的表达方式都是大大咧咧的,很直接。南方呢?很少听到有话直说的。她非得九曲十三弯,跟你讲上一小时,讲不到重点上去;或者她编了一个很美丽的故事讲给你听,听完之后,你懵了,她在讲啥?

所以同一个地区人的思想、文化、语言,甚至情感表达方式很多时候都是同步的。同一个时代的人的思想、文化、语言,甚至情感表达方式也会同步。

如果不跟随群体标准,在群体内与众不同又会怎样?可能要背上背叛的罪名,丧失群体成员的资格,面临罪恶感(内疚感)、恐惧感、孤独感。这些与众不同,很多时候被认为反常、异类,不听话,不服从,没纪律。良知通常被群体用作调整成员的工具。对于被定义为异类的成员,就好像身体中检测到病毒入侵,会调整防疫系统把它们消灭。

良知最重要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共”,一个是“同”,至于内容却不重要。那些认同你、同情你、跟你同病相怜、同身同气的人是你认为值得信赖的“自己人”。

还有那些跟你有过共同经历的人,你也会更加信赖他们。

良知中隐藏着的最深忠诚是“同苦”与“共罪”,而不是同甘共乐、共富贵。

具体到一个家庭里,你生长在这个家庭,你家里人生活得怎么样?过得好吗?如果父母离婚了,你感受如何?妈妈还在痛苦之中,你能接受自己先幸福起来吗?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生活得不幸福,你允许自己先幸福吗?如果每个人都过得很痛苦,你能允许自己快乐吗?如果你又快乐又幸福,你的良知会不会感到痛苦、内疚呢,好像自己的这个快乐和幸福不应该拥有一样。

对孩子来说,爱就是“共同”,共同才能连结在一起,而“不同”或差异则代表要“分开和失去”。这种“潜规则”让他们毫不保留地模仿自己的父母。这种爱的潜规则,长大成人后,仍然发生作用,会让孩子跟随着父母受苦。潜意识中的动力,造成了代代相传的痛苦轮回。在盲目的爱的推动下,重复母亲的经历或者命运,好像能替母亲分担。所以要实现自己的幸福,你想从原来的系统走向一个新的境界,是要付出代价的,内疚、恐惧、孤独都是代价。

系统良知的界定

系统良知是海灵格在排列个案的过程中发现的,这种系统良知规划了各种系统中的无形法则,维持系统秩序。家庭系统中的整体法则指的是所有曾经出现过的成员都有归属于该家庭系统的权利,没有任何成员可以被排斥掉。在排列个案的经验中发现,如果以前有位祖先因为种种原因被家族遗忘,后代中就会有一个人代表他,表现的行为、态度、情绪、身体症状、与亲人的关系、甚至人生轨迹都跟被遗忘的那个人一样。

系统良知的作用是维系系统秩序的三大法则:整体、平衡、秩序。

日常生活中,一般观察不到系统良知的作用,只有牵引力。以下三种情况下,系统良知的效应可以在生活中被观察到:灾难下的互助、团体的光荣、团结一致对外。

有时候个人良知和系统良知会有冲突,例如某女生出于对父亲的忠诚,成为了父亲的心灵伴侣,表现出盲目的爱。但是,这与系统良知起冲突,系统良知的次序法则指出父亲永远是父亲,孩子永远是孩子,次序不能乱。两者冲突下,离开父亲会内疚、舍不得,留下来次序错位,其他男人无法进入,无法建立良好的两性关系。

系统良知也会维护跨代的平衡,例如家族中的祖先曾经不公平地掠夺了他人的财产,后代的子孙就会发现自己的财产要么留不住,要么不知不觉地把财产散掉。

个人良知背后的正面动机

良知背后的动机通常是维护一个群体的生存:一个群体常常要付出无数次惨重的代价才发现,符合一个标准才比较容易活下来,这一标准必然成为一个不容更改的教条。

良知的背后全是爱,为了群体生存的爱。例如,我服从父母的命令,照顾弟弟妹妹们,我不去追求自己的天赋使命(比如读大学、搞艺术)。为了维护家族群体的良知,我心里虽然不好受,但我依然选择放弃自己的追求,这个在系统排列里被称之为盲目的爱,虽然盲目,但是这一举动,还是被海灵格称之为“爱的体现”。盲目的爱虽然符合群体的标准,但个体只是在这个群体里面打转,不断地重复这个群体里旧有的东西,甚至是苦难的轮回。

但是生存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心灵又会产生另外一个部分的对话:活下来是为了什么?当开始追问这个问题,也就意味着这个群体开始了对心灵成长、生命意义的追寻。然而与另外一个部分的良知“活着的意义”产生了冲突。如果族群因循守旧,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封闭的系统由于没有外来元素的激活,将逐渐丧失活力而日益萎缩、死亡。

心灵成长的生命规律

为了让一个系统更好地成长,就需要另外一种爱,我们称之为“觉悟的爱”。

母亲子宫内的孕育

人是一种不断成长变化的生命。最开始,我们出现在妈妈的子宫里,只是一个小圆点,这个子宫就是界限,这个界限是以身体为界限。在这个子宫里,我们被孕育,被保护,然后越长越大。直到有一天子宫承受不了,也就是你已经成长到一个必须离开的阶段,不离开的话,妈妈和你都活不下来。你出生了,这是人的第一次分娩,剪断的是生理的脐带,身体上跟母亲分开。

出生之后你又进入另外一个“子宫”,一个可以养育你到成人的“子宫”——“原生家庭”,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以情感为界限。

原生家庭的孕育

你在原生家庭里继续成长,开始的时候离不开父母,尤其是0~3岁。然后你慢慢长大,每长大一些,你不断学习独立,跟父母的距离会越来越远。12~18岁,你开始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测试家庭的界限,早出晚归,尝试不同的活动,跟伙伴一起去露营,在外面过夜,直到有一天成人独立。当你成年之后,一般是中学或大学毕业,你必须要脱离父母,独立地生活。这是人的第二次分离,第二次分娩,需要的是剪断心理上的脐带,思想及心理上的独立,也是情感上的独立。这个过程远没有第一次分娩那么泾渭分明,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人到了30岁,甚至40岁还在这个过程中,有人甚至对此毫无觉知,一生都没有完成,比如啃老一族。

完成这个分离过程,人才能够比较顺利地成立自己的独立家庭,然后上述的过程再重复一次。这是生命的发展过程,也是心灵成长的方向。

脱离原生家庭,进入社会,很可能会远走他乡。心里知道追求在远方,心灵非常向往,这是你心灵的流动。但离开家的时候,你会觉得对不起父母,无法照顾他们,心存内疚,这是你良知的牵绊。但是你知道必须跟着自己的心灵,走自己的路。走出去的时候,面对未知的世界,就像动物到了原野,不知道会面临什么,会产生恐惧,这是必然的情绪状态。到了新的城市,新的国土,加入新的组织,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群、陌生的文化,晚上静下来房间只有你一个人,没有啰唆的妈妈、难缠的爸爸、整天制造麻烦的兄弟姐妹,你能感到自己的孤独,难以入睡,好想有个人陪,甚至在被窝里哭;这种孤独,就是独立的代价和考验。然后,你开始融入组织,参加社交活动,认识朋友,逐渐建立自己的生活圈。

你会成为其中某个组织的一员,不管是你自己创立的还是其他人创立的。你在这个组织中工作、服务,然后有一天职位升到某个程度,或者发现在这个组织里已无法追求你想要的。这时候你会离开这个组织,改弦易辙,求学深造,重新开始,都有可能。

组织更替

伴随着每一次离开,每一次走向新的群体,我们的人生阶段在不断升级。这就叫成长。成长要求你离开旧有的,摆脱过去的思想模式和限制,进入一片新的天地。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首先你会有内疚感,觉得背叛了以前的群体。就像离开原生家庭一样,组织的领导想挽留你,对你说:“组织培养你这么久,你可以这样辜负组织的期望?”你有点愧疚,内心挣扎,然而心灵的呼唤令你顶着良知的压力离开,有点悲壮、有点兴奋。然后会有恐惧感,当你走出一个群体,那种在旷野之中离了群一样的感觉又出来了,要你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接下来的生命之路,要你一个人走,你顺着只有你一个人听到的心灵的呼唤,只有你一个人能懂,没有人理解,没有人陪伴,一个人在途上的孤独感是你心灵成长的代价与试炼。

这种顺应生命成长方向,通过心灵的觉醒,在人旧有的良知纠缠中打开一条缝,看见所有良知的下面,仍然有着生命的传承,也有生命成长的方向,仍然有着属于你自己的力量,仍然有着你自由选择的权利。把握自己的选择,面对内疚、穿越恐惧、接受孤独,走向自己未来的心灵动力,我们称之为“心灵的流动”。

所以在系统排列中,最美好的画面就是——孩子带着自己的天赋使命面向未来,勇敢走过去,而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民族都在背后支持着他。当一个孩子选择去走自己的人生路,开始的时候会很孤独,所以最好的情况就是整体系统都支持你、推动你,去走一条开放的路。家族、宗亲、父母都在背后推着孩子去走自己的路,用一个开放的模式去迎接生命,这是系统排列里面最终想做到的东西。支持生命的发展方向,允许心灵成长的爱,我们称之为“觉悟的爱”。

真正的系统排列师的工作就是拨开那些混乱、混浊的负面能量,在生命的根部找到爱的源泉。并且用最明证、最关键的画面与情境,来向当事人呈现这一爱的事实与真相。当你能够找到爱的水源,那么你也就与生命中最本源的东西连结上了,人人都是具有这种与本源连结的潜能的,这就是灵性。

伟大良知和伟大心灵

经典的系统排列中,海灵格还不时提到伟大良知和伟大心灵,在这个层面两个名词都是同一个意思。在一般的家庭和组织个案中,很少会涉及伟大良知和伟大心灵。什么时候能用到,通常要遇到非常大的题目,例如民族之间的和解;或者更加高层次的题目,如生与死、混沌与秩序、命运与使命的时候,我们的智慧已经到达极限。一切答案属于未知,也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出路在何处,我们让自己臣服在世界更大的力量之下,允许自己跟更大的场域连接,完全跟随场域的呈现。这些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场域中的和谐,心灵极度的平静,接纳一切出现的现象,没有判断,好像感悟到非常深的世界智慧,又无法言说,可能有一种开悟的感受。达到这一境界,仿佛我们体会到世界的走向、发展的韵律,这样的排列,海灵格称之为“与道同行”,也是伟大良知、伟大心灵的展现。

当那些曾经被屏蔽了灵性与爱的源头连结的人们,一旦被唤醒,就能顺着生命之流的方向走去下,这些人在海灵格那里被称之为“与道同行”的人。那意味你找到生命里最终的力量,并且顺着世界的创造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