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家庭系统排列的方法论

家庭系统排列所使用的方法是现象学的方法。在伯特·海灵格的著作中,只有《爱的序位》前两页讲到了现象学,非常模糊。书上说,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把握细节,如科学研究;另一种是放空自己,把握整体,在整体中把握真相。这样简化的说法,能理解的人不多,所以我们在此需要更加仔细地说明。

现象学的基本概念

现象学是家庭系统排列的基础。现象学是一种依靠我们的直接体验来描述和认识世界的方法,涉及概念、态度与技巧。中国最早的现象学家是神农氏。神农氏尝百草就是现象学的实践,没有见过的草本植物,都拿来品尝一下,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然后再区分不同的性质、每种草本的药性,以及对哪些身体症状有疗效。

我们人类对自身及人类存在的世界认识有限,科学发展至今,仍有太多无法解释的东西。人类拓展新知识的需求和步伐从未停止。

一般人拓展新知识的习惯有三个:经验主义、理论主义、权威主义。

在经验主义之下,我们通常会回忆过往的经验,依据经验来解释当下的现象。

理论主义之下,我们会依据已有的理论来解释未知的现象。事实上,真正被验证的理论少之又少,例如最近所讲的引力波,爱因斯坦提出理论近一百年后,到最近才被验证。将理论等同于真相是一种误解。

权威主义是指权威人士(某些社会名人、学者、甚至宗教人士)发表对某事件的看法,使大众信以为真。实际上这只是信念,而我们知道最强的信念来自信仰。中古时代教会对科学的态度就是最好的例证。

以上述三种态度去解释未知的世界,都有可能走偏。

现象学认识未知世界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搁置判断。

就是先把经验放一边,把理论放一边,把信念放一边,对当下的现象存而不论。那不靠这些,靠什么?现象学的答案是对于非常明显的现象,从亲身直接体验开始,打开自己的身心、打开自己的各种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身体内的感受,直接去感知和感受。

第二步:直接体验。

在客观的理性知识未成立以前,先从主观的感性知识入手,获得第一手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可能灵光一现,直觉到某些规律、某些模式,我们称之为洞见。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在体验和想象中完成的。

到了这一步,依赖内在直觉或洞见去把握“本质”,只能说在意向中出现了可能的完整理论,但仍然是主观的,客观性没有建立。事物或事件之间的关系“模式”,更接近“同步性”,也就是这个现象出现,那个也出现。

第三步:验证假设。

要建立该理论的客观性,就需要验证假设。科学精神的基本要求,就是理论如果具备可证伪性,可以被验证,那就具备了成为客观知识的基本条件。

系统排列中的验证过程,就是指现场呈现。“本质”出现的一刻,跟场域有“共振”“共鸣”,表现为当事人或现场参与者表现出集体的情绪反应。

总结下来,我们在排列中对很多现象的感知要做到如下三点。

第一 搁置判断:把理论、经验、信念先放在一边,对现象存而不论。

第二 直接体验:直接感知、依赖内在直觉或洞见去把握“模式”,即所谓的“本质”。

第三 验证体验:以事实证据验证感觉。

现象学与科学的关系

完整的科学研究包含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先观察现象、描述现象,然后综合现象,归纳(Induction)现象形成模式或理论。这些言之成理的理论,要经过科学的方法去验证(Verify/Falsify)理论,看能否推导(Deduction)、解释和预测其他相类似的现象,这称为定量分析(Qualitative Research)的研究方法。两者结合后,对某现象的研究就可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Knowledge),如果该知识的深度和丰富性达到一定的水准,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学问。

系统排列、现象学的定位

现象学是定性分析的一种,系统排列现在已经完成最重要的现象描述、定性研究。在实践中,系统排列帮助众多人解决了家庭关系、组织关系问题。

但是,系统排列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成为学问,原因如下。

第一,到2016年为止,只有一份系统排列的定性研究报告,报告中核实了系统排列个案的正面改变,该定性研究用的方法是社会科学中的对比实验、效果跟踪和统计分析。而科学实验部分还没开始。

第二,如何解释系统排列中的各种现象,已经有很多人在努力,但尚无确定的科学解释。现任德国系统排列协会,已经举行论坛,邀请量子物理学家、神经科学家与系统排列导师对话。BBC科学纪录片Ghost in your genes(基因中的幽灵),是最新的表观基因研究,告诉我们上几代人的遭遇,包括生理疾病和心理创伤,是如何传给下几代的。这非常符合系统排列呈现的现象。

第三,对于系统排列的发现,哲学方面的探讨也不多,事实上系统排列的发现颠覆了我们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对于人和世界有什么意义,人在世间中的定位,跟周边世界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的,这些是留给哲学家们探讨的范围。

而系统排列导师关注的方向是如何实践。虽然学问研究还没完成,但是实践证明系统排列对家庭关系、组织关系的确有帮助。举个简单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现象学和科学的区别。我观察到做爱可以生孩子(现象),那我想生孩子的话,有两个选择:一是尝试做爱生孩子,不是每次都成功,但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是有效的);二是做科学探索,研究很久,发现原来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才有孩子。

实践应用和科学研究其实没有先后之分,应用与研究总是在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的。

应用现象学的三种态度

应用现象学需要三种态度:无为、无惧、无爱。

无为

无为就是不刻意去追求效果,不怀抱意图想要去帮助当事人,顺从并尊重当事人自然的成长过程,让当事人按着自己的发展阶段去走,而不是带着她走。例如,如果当事人心灵还处在孩子阶段,你想让他一下子进入成年人,那就有点困难。

举个例子:有三个农夫,第一个天天去施肥,天天去拔苗,拔苗助长,结果把苗都拔死了。这是很多导师犯的错误,希望当事人快速达到一个状态。

第二个农夫,既不除草,又不挖渠,不防虫,不施肥,听天由命,这叫不作为,不是无为。

第三个农夫,看到自然成长的规律,用的都是有机肥,不用化肥,挖水渠,让水经过田,还会养点鱼、鸟、小龙虾,把稻田变成丰富的生态环境。这叫无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之道去做事情。

无惧

治疗师常常要面对人性最阴暗的部分。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接受或很少看到的部分,可能都会在排列里出现。例如有的个案家庭里有谋杀史、精神病史、乱伦史,或者经历过残酷迫害、种族大清洗等,排列的时候,很可能情绪大爆炸。这时候治疗师必须勇敢地面对,不退缩,不受干扰,带着心灵的力量,如实接纳。

无爱

无爱不是没有爱,排列的目的是要把盲目的爱转化为觉悟的爱,因此排列导师在面对当事人时,也应该怀抱着觉悟的爱,而不是带着同情、怜悯去爱。例如一个当事人,她可能遭遇过很大创伤,孤苦伶仃,走投无路。你在面对她的时候,也应该像面对其他人一样,不刻意照顾她,也不纵容她陷入自怜的情绪里,否则治疗就会失去力量。

无为、无惧、无爱三者加和,就形成了导师中正的态度。要做到以上三点,除了治疗师的功力和经验以外,我们还要做到一点,那就是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很多时候,治疗师可能会自责,觉得我帮助不了这个人。这也许是因为它勾起了我内在“帮助不了自己父母”的感受。因此,做一个治疗师,首先要面对自己家族的问题,自我疗愈和成长的程度跟助人能力是同步的。

系统排列中的“觉察”

我们打开了身体感官,接下来觉知什么呢?

第一,对内觉察自己的身心感受。当事人在陈述自己的诉求和排列进行时,导师会有自己的一些感受。首先是身体上的感受,例如感到身体某部分会麻木、疼痛、紧张、僵硬等。如果你和一个精神分裂的人坐在一起,你的身体有时会呈现紧张的状态。其次是情绪上的喜怒哀乐,你对当事人愤怒、悲伤、恐惧等这些情绪也有共鸣,有共鸣的地方往往是问题的关键。接下来是情感上的觉察。情绪可以没有对象,自然就涌现出来,情感却是有对象的,例如当事人提到妈妈时,你可能会有一种心酸的感觉,代表当事人也许与妈妈有些未完成的情结。

导师对自己身心的清晰觉察,可以帮助发现当事人的问题,并确定排列的方向。海灵格可以做到脑子里空无一物,但感觉十分精准,一般治疗师却很难达到这种境界。大部分时间,我们会以自己的觉察为基础,在脑袋里飞快地思考。

第二,觉察当事人的身心状态。其中,身体部分包括他(她)的身材、长相、神态、语气、肢体动作。情绪部分包括情绪类型、和事件的关联、对谁的情绪,以及他(她)的陈述中哪些可能是故事,哪些是事实;还有当事人的内在状态,例如他(她)在陈述这个问题时,是孩子期的状态?青春期的状态?还是成人期的状态?在孩子期,他(她)可能会以一个受害者的姿态出现,因为对孩子而言,事实背后复杂的真相是他(她)无法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的。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他(她)可以评估事实,可以从不同角度去了解。我们在排列中经常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帮助当事人从童年期、青春期的状态进入成人期,以比较全面、客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

第三,觉察当事人和导师的关系。很多时候,当事人和导师并不是真正的“工作关系”,而可能是父母和孩子、情人、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当事人把导师投射成父母,或者在用各种方法面试导师,有时候甚至会变成敌我关系,气氛搞得很紧张。这些都会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在排列中要摆正位置,觉察这是一种助人的关系,还是其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