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虑,不代表你努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是什么让你变得焦虑(4)

【和别人比较,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活】

在美国,有个小孩叫拉尔夫,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比别的孩子慢半拍,同学们讥笑他笨,老师们说他不努力。他费尽心思地去试图改变自己,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成功过。直到拉尔夫上了九年级,才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动作障碍症。

高中毕业时,别的同学都申请名校,但是拉尔夫知道自己的缺陷,他申请了十所最一般的学校,心想总有一所学校会录取他。可直到最后,他连一份通知书也没有收到。后来,拉尔夫看了一份广告,上面写着:“只要交来2500美元,保证可以被一所大学录取。”

拉尔夫向父母要了2500美元并寄出,果真有一所大学给他寄来了录取通知书。看到这所大学的名字后,拉尔夫立刻想起了几年前,一份报纸上写着有关这个大学的文章:“这是一所‘没有不及格’的学校,只要学生的爸爸有钱,没有不被录取,也没有考试不及格的。”然后这篇文章指出,这个学校校风极差,因为没有被退学的风险,所有的学生几乎不是睡懒觉就是搞派对。

这时拉尔夫有点后悔,他明白这是一个非常烂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自己可能都不会学到什么知识,只能和差学生同流合污。于是拉尔夫下定决心:我一定要上一所正规的大学。

在这个大学上了一年后,拉尔夫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到另一所还算不错的大学。大学毕业后,别的同学很多都进了跨国大公司,但是拉尔夫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于是他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从一个最底层的经纪人做起,一边卖房子一边学习建筑设计。

28岁那年,他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后来,他在美国的四个州建造了近一万座公寓,拥有900家连锁店,资产数亿美元。

其实这篇报道有两个细节挺值得我们思考的。首先是拉尔夫在高中毕业时给自己做了清楚的定位——不申请名校。当别的孩子都申请名校的时候,他并没有刻意去比较,而是脚踏实地申请普通的大学。

当然,运气不太好,没有大学愿意要他。于是拉尔夫只好申请了以赚钱为目的的“烂大学”。你要知道,在烂大学里,你看书学习就是个“奇葩”,人家都会看不起你的。但是拉尔夫并没有同流合污,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换了一所大学。

另外一个细节在于,大学毕业之后,别人都去申请好公司、大公司,但是拉尔夫却没有,只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房地产,然后低起点进入,从普通的小经纪人做起,一边努力赚钱一边学习,最后才有机会展开自己的事业。

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想告诉各位,很多时候我们不用太刻意和别人一样,你看别人报了清华、北大,但是你一模成绩400多分,你觉得考上清华、北大的可能性有多大?人要有所追求,当然也要有所定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追求一所还不错的大学,选你感兴趣的专业,但没必要非要和班里最好的学生一样报名校。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们也是暗暗较劲,有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月薪万八千的,当时觉得那是好大一笔钱,很多人都羡慕,都想去。还有去外企、大国企的,不是光鲜就是福利好,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一听说企业来学校招聘了,凡是有名的、大牌的企业那里都堆满了人,恨不得打起来。

不是说去这样的好企业、有名的公司不好,毕竟是不错的平台。只是说,还有很多企业也适合你的发展,有的民营企业一样很有前途。

我有个师妹小S,口才一般,相貌平平,不太喜欢大城市的压力,于是毕业之后踏踏实实地去了南方的一家民营公司做财务。工作表现挺好,老板很看重,因为觉得这是北京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于是很快就升职加薪。到后来,师妹觉得有点累,想换个工作。老板急了,做了一通思想工作,还承诺师妹给予一些公司的股份,这才把人留住。

到了2012年,这家不起眼儿的民营公司居然上市了,师妹的股份一下子升值了几十倍,成为很多人都羡慕的上市公司财务总监。

虽然这是一个有点特别的例子,但是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人看别人怎样怎样,自己就想怎样怎样,其实最后你会发现这种选择的方式,真不怎么样。

倒是那些按照自己想法努力活着的人,活得最好。因为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至少不用太参考别人,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心情完全不同。如果再肯努力,运气也不坏的话,很有可能你就是同学、朋友圈里最成功的人啊!

【你总是自己吓唬自己,结果哪也去不了】

成功者的时间和能力与我们同样有限,他们也有绝望和倒霉的时候。不同的是,在面对困难畏惧不前的人眼中,挫折犹如一堵坚实的高墙,难以穿越;成功者则勇往直前,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拦阻在自己面前的障壁,其实只是一张薄纸,只要知道如何突破,就能突破困境,脱颖而出。

在生活中,被“纸”拦住了前进脚步的人多是有所谓的恐惧心理的人。也就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人在过去受过某种刺激,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兴奋点,当再遇到同样的情景时,过去的经验被唤起,就会产生恐惧感。恐惧心理还与人的性格有关。一般从小就害羞、胆量小,长大以后也不擅交际,孤独、内向的人,易产生恐惧感。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而实际挡在我们面前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能慢慢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

我那位心理咨询师朋友给我讲过一个例子。说有一家大公司的经理叫乔纳森,很多年来,乔纳森都有一个特别奇怪的心理障碍——害怕乘电梯。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乔纳森宁愿从楼梯爬上7楼的办公室。如果他需要见别的公司的人,而那些人的办公室又在很高的楼层上的话,他总是找理由让对方到自己的办公室来,或到饭店去谈生意。而出差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他每次都得提前给旅馆打电话,确保他的房间在低一点的楼层上,让他可以爬楼梯上楼。

这种恐惧是由他的潜意识造成的,或许因为他曾有过什么不愉快的经历,但现在已经忘了。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他立马下决心要改善这一情况。他每天都做几次关于电梯的祈祷。在镇静自信的情绪中,他这样祈祷:

在我们公司里安装电梯是再好不过的设计了,对我们所有员工来说都是一个恩典,它提供了很棒的服务。乘坐电梯时,我感到安全和快乐。现在,生命的河流,爱和理解之河正在我身上流淌,我依旧保持着沉默安静。

现在我正在乘坐电梯,我已步出电梯走进了办公室。电梯里都是我的职员,他们都很友好,很快乐,我们自由地交谈着。这种感觉真好,我感到了轻松和自信,我感谢电梯。

他这样祈祷了10天。第11天,他跟公司的其他员工一起步入了电梯,他心里不再害怕了,非常轻松。

这个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很多时候,拦阻在我们面前的既渺小又巨大的高墙,也许仅仅是一张薄薄的白纸,只要突破,就能眼界大开,进入一片蓝天阔海的新天地,而驰骋于其中的就是那些知道如何突破的人。

其实人生下来的时候,天生就有两种恐惧:害怕从高处跌落,害怕突然的噪声。这是一个天生的预警系统,它能保护你不受伤害。

正常的恐惧是有益的。比方说,当你听到一辆摩托车呼啸而来时,你会立马躲开,以免被它撞了。随着你躲开的动作,这种怕被撞到的暂时的恐惧会很快消失。

还有一些是不正常的恐惧。它们源于过去的特殊经历,我们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受父母、亲戚、老师或其他人的影响,产生了恐惧心理。

当然,还有一些恐惧其实是焦虑演变而来的。比如说你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有一些担忧,你害怕失败,你怕别人笑话,你怕让自己受到损失等。总之,你就是怕。

这种恐惧也像是一层纸,挡住了你。比方说你在公司里上班,你有个很好的想法,能帮公司赚钱,但是你觉得这也只是个想法,万一成了呢,老板会高兴,没准升职加薪走上幸福人生。但是万一不成呢?公司会不会赔钱?老板会不会很生气?同事会不会笑话我?我会不会被开掉?

总之,一想到失败两个字,你会对结果产生恐惧,有了恐惧你就会缩手缩脚,“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踏踏实实过日子。”你看,就是这样,你和升职加薪的机会擦肩而过了。

前些日子,有个朋友和我说想创业,而且也有项目,我说那你都准备好了就做吧,现在大环境这么好,需要啥资源我帮你找。他说好。然后过些日子没消息了,我就问啦,你那个项目进展得如何啊?朋友说:“不行啊,这不是刚刚有小孩么,要是创业万一失败了,这几年攒的钱都搭进去不说,还得从头再来。”

他一说我就明白了,还是自己把自己给吓唬住了,什么也干不了。

人生其实很短,算一算能折腾的也就不过几十年,总是习惯性地吓唬自己,到头来什么事也不敢伸手去做,岂不是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