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与原则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

进行财务分析时,根据分析任务的不同,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确立分析标准,确定分析目标,制订分析方案,收集数据信息,核实并整理信息资料,分析现状,做出分析结论,反馈。

(一)确立分析标准

这一步骤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

(1)站在何种立场进行分析。

(2)以何种标准进行分析比较。

财务报表使用者因为立场不同,所以分析目的也各有差异。没有比较,就不能称其为分析,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注重比较。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比较时,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有关资料,从而较为客观地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确定分析目标

1.依分析的类型区分

财务报表分析目标,依分析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1)信用分析目标,主要是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2)投资分析目标,主要是分析投资的安全性和盈利性。

(3)经营决策分析目标,是为企业产品、生产结构和发展战略方面的重大调整服务。

(4)税务分析目标,主要分析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2.依分析的形式区分

从分析形式来说,有以下几种。

(1)日常经营分析,主要分析实际完成情况及其与企业目标偏离的情况。

(2)总结分析,要对企业当期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3)预测分析,要弄清企业的发展前景。

(4)检查分析,要进行专题分析研究。

(三)制订分析方案

分析目标确定之后,要根据分析量的大小和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制订出分析方案。例如是全面分析还是重点分析,是协作进行还是分工负责。要列出分析项目,安排工作进度,确定分析的内容、标准和时间。

(四)收集数据信息

分析方案确定后,根据分析任务,收集分析所需数据资料。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关联,会计信息只反映经济活动在某一时期的结果,并不反映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财务报表能部分地反映产生当前结果的原因,但不能全面揭示所分析的问题。因此,需要分析者收集相关资料信息。

1.信息收集的内容

信息收集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宏观经济形势信息。

(2)行业情况信息。

(3)企业内部数据,如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销售政策、产品品种、有关预测数据等。

2.信息收集的渠道

信息收集可通过查找资料、专题调研、座谈会或相关会议等多种渠道。

(五)核实并整理信息资料

首先核对和明确财务报表是否反映了真实情况,是否与所收集到的资料有较大出入。作为企业内部分析,如发现资料、数据不真实、不全面,可进一步查对,寻求真实情况。但对企业外部分析者来说,就比较困难。

对于具体资料的整理,首先要将资料分类,例如可以分成经济、产业和个别公司企业等三大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资料分类后,对于重复的、过时的、矛盾的资料予以剔除,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企业概况整理。因为习惯上必须在分析报表的前言部分对所分析企业的概况做一个介绍,所以扼要整理诸如企业历史、业务范围、股东人数、职工人数、研究发展等资料,可以方便以后撰写报告。

(六)分析现状

分析现状是指根据分析目标和内容,评价所收集的资料,寻找数据间的因果关系,联系企业客观环境情况,解释形成现状的原因,揭示经营失误,暴露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意见,探讨改进的办法和途径。

(七)做出分析结论

由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多变性,要求管理者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时遵守一定的原则,如图1-4所示。

图1-4

图1-4 做出分析结论的原则

(八)反馈

反馈强调将新资料投入下一个资料处理系统,希望能改善产出,并且使分析结果及决策更为准确。由于经济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随着时间地推移,新的资料产生了,原来重要的资料可能已变得次要,原来次要的或受忽略的资料,却变得非常重要。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资料的反馈工作不可忽视。例如,今年所做的财务分析,等到明年再分析时,应补充今年增加的资料,并剔除不合时宜的旧的资料。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

为了增强财务报表分析输出信息的质量,规范加工处理的过程,实现其分析目的,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首先,要保证分析对象具有客观性,即要求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能够客观地反映其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采用必要的会计分析方法加以过滤;其次,分析利用过程应具有客观性,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可主观臆断,更不能为了达到期望的结果而将信息加以歪曲,或选取不恰当的加工方法。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财务报告分析处理方法的科学性,要以辩证唯物论为理论依据,采用系统和联系的分析方法,对各项比率作相互联系的因果分析;同时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

(三)充分性原则

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应能充分满足利益相关者全面认识企业财务状况的要求,财务报表分析比率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财务报表分析主体而有所侧重。同时,比较标准的选择要有充分性,既要运用预算标准来评价企业一定期间财务目标的实现程度,又要运用行业标准和历史标准,揭示企业财务业绩的行业差距和动态趋势。对那些综合性很强而针对性较差的财务报告信息应当进行重点加工,从而使分析加工后的信息能够满足特定的需要。

(四)可理解性原则

可理解性原则是指财务报告加工分析后的信息应当是容易理解的。可理解性可以扩大报告信息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增强报告信息的效用。分析方法的选择、比率的设置和计算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

(五)成本效益原则

财务报告信息的分析利用不是没有代价的,成本效益原则是指财务报告分析形式、方法和工具的选择要考虑加工成本和加工后信息带来的收益,以此决定报告信息是否加工及加工的深度。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报告信息的加工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