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百病“积”为先,积食一去百病消
古代医家说小儿病不离“麻痘惊疳”。麻指麻疹;痘指天花,古人称为“出痘”;惊指惊风,现代医学称为惊厥;疳指疳积,就是积滞和疳病,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积食”。麻疹和天花在古代都是要命的病,而现在由于疫苗的出现,已经威胁不大了,而“惊厥”和“积食”是如今儿科的常见病。“惊厥”很多是高热引起的,家长很重视,而“积食”对孩子的影响是个“慢工”,往往被家长所忽视。实际上,《景岳全书·小儿则总论》指出:“盖小儿这病,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充分说明“积食”在小儿病中的地位。
咳嗽、发热都是积食惹的祸
临床上因为积食生病的孩子很多。前几天一个朋友托我看看他亲戚家的小孩,我印象很深。据朋友说小孩才五六岁,却是个“老病号”,幼儿园就没去过几天,老是生病,尤其爱咳嗽,一感冒就咳嗽,长期不愈,抗生素、止咳药水、中药丸吃了不少,甚至中药汤剂也灌了不少,有时候当时见效了,但总反复。尤其是半夜咳嗽得厉害,孩子家长特别揪心。
那一天就诊时,他妈妈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堆零食。
我问这孩子:“你妈妈拿的都是给你吃的吗?”
小孩说:“嗯。”
我又问他:“你平时都爱吃什么呀?”
孩子脱口而出:“薯片、巧克力、可乐,还有奥利奥。”
“我不是问这些,我是问你一天三顿饭爱吃什么呀?有什么爱吃的菜?”
孩子想了想,说:“麦当劳。”
我看了看孩子的妈妈,说:“吃这么多零食啊?”
他妈妈特别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说:“这孩子老生病,我们就有点惯着他,他爱吃什么我们就由着他。”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老咳嗽么?”我说“就是吃这些零食吃出来的。”
我又问她:“小孩是不是大便干燥,嘴里还老有味?”
“是”孩子妈妈点点头。
“你看你这孩子,颧骨这儿红红的,舌苔又厚又腻,你摸摸他手心,这大冷天还是热的,他这是食积。你平时给他吃那么多甜的、油炸的,把孩子的脾胃都吃坏了,吃进去的消化不了,都积在身体里化成痰了,着点凉可不就咳嗽吗。”
“啊?”孩子妈妈恍然大悟,“您说他这严重么?怎么治啊?”
“我给他开点消食化痰的药,食积消了自然咳嗽就好了。但是零食可不能给他吃了,这零食不养人,只养病!”
“那您说平时给他吃点什么好?”
“听说过萝卜白菜保平安吧,好好吃正餐,多吃蔬菜,少吃那些高热量的,零食别吃了。”
我给小孩开了些消食导滞、宣肺化痰的药,家长就带着孩子回去了。后来朋友告诉我,孩子咳嗽很快就好了,基本没再犯。
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如果嗜食油炸煎烤的食物,久之香燥耗津,使脾胃阴伤,不能生津润肺,则咳嗽不止;或者食积化热,灼津成痰,上蒸于肺,肺的清肃功能失常,感受外邪则诱发咳嗽。
小儿食积咳嗽,一般夜间或黎明咳嗽剧烈,痰黄黏稠,口臭,食欲不佳,腹胀,手足心热,大便干燥或酸臭。舌质红,舌苔白厚或黄腻,脉沉滑。
食积咳嗽一般病程较长,用抗生素和化痰止咳药治疗效果不好。而采用消食导滞、健脾和胃的保和丸合燥湿化痰、理气宣肺的二陈汤治疗则有良效。
不只是咳嗽,很多时候,小儿发热也是由积食引起的(食积发热)。《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身热,时发时退,退但肚热,或夜发热,面黄,腹胀,吐泻,乳食不化,粪酸臭异常,此为食伤。”西晋医家王叔和的《脉经》称:“小儿有宿食,尝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热也。”
食积发热又称积热,是饮食停滞中焦,郁久化热,热蒸于内所致。患儿体温不高,午后及夜间发热明显,手足心和腹部温度更高,伴有腹胀、口臭、盗汗、睡眠不安、腹泻或便秘,舌红,舌苔白厚而腻,而血象则多无异常。
对于食积咳嗽,一般积食清除,发热自退。治疗以消食化积的“三仙丹”为主。
除咳嗽、发热外,反复感冒、肺炎、咽炎、头痛、便秘、腹泻、盗汗、贫血、夜啼、荨麻疹等病症都可能与积食有关。
积滞与疳病,小胖墩和豆芽菜
说起积食的孩子,老百姓脑子里都有这么一个印象,一个小胖子,很贪吃,胡吃海塞,就爱吃大鱼大肉,结果不消化,肚子胀,爱打嗝,大便也臭。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积滞的孩子,确实很多都是这样,很典型。这种孩子一般不爱运动,他的胖是一种虚胖,不结实,虽然吃得挺多,体质却很差,容易生病。
还有一些孩子并不胖,或者家长反映吃得也不多,但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脾胃腐熟运化的能力不一样,当乳食不化时,也会伤食,发生积滞。吃奶的小婴儿不爱吃奶,甚至会吐奶,嘴里有酸味,小肚子鼓鼓的,粪便中有不消化的奶瓣,发酸味。幼儿可能会呕吐,吐出来的都是隔夜的食物,发馊,非常难闻。孩子肚子往往很胀,不让碰,一碰就痛得叫唤。还不会说话的小孩则因积食而不停地哭闹。积食的孩子小便一般很少,非常黄,大便经常很干燥。这时候看看孩子的舌苔,一般都是又厚又腻。
临床上还有一些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豆芽菜”型的孩子,大家可能认为这种孩子应该与积食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这种瘦弱的孩子往往脾胃虚弱,更容易积食。但是这种孩子积滞的表现和前面说的不太一样,往往表现为面色发黄,食欲不佳,乏力,睡眠不安,喜欢趴着,大便不干,反而很稀。
这种“豆芽菜”型的孩子,如果不注意调养脾胃,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西医说的“营养不良”,也就是中医说的“疳病”。这时孩子非常瘦弱,肚子很胀,面色枯黄,头发稀少,精神萎靡不振或者暴躁易怒,睡眠不安。
脾常不足,孩子就容易积食
可以这么说,“积食”基本上属于“吃出来的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往往追求给孩子吃“有营养”的食物,导致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有的家长溺爱孩子,任由小孩吃零食而不加节制,而小儿脾常不足,就是说小儿的脾胃尚未发育完善,功能仍不够强大,如此饮食无度,与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功能不相适应,饮食就会停滞于胃,脾失健运,引起积滞。
还有的孩子,本身体质较差,脾胃较同龄孩子更为虚弱,或者大病之后脾胃失调,如果喂养上不注意调护,就更容易导致乳食内积,停聚中脘,气滞不行。正如明代孙一奎所著《赤水玄珠》中所说“脾胃虚,则停积”。
前面说了积食孩子的一些症状,这些症状的根儿都在脾,都是脾胃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孩子乳食内积,气滞不行,所以腹胀,因为腹胀,所以疼痛,因为疼痛,所以夜里睡不好,烦躁不安。孩子胃气上逆,就会呕吐,而且吐的都是不消化的酸馊宿食。积滞壅结,化热化火,就容易便秘。
而那些脾胃素来虚弱,或大病初愈的孩子,因为脾气虚,气血不足,所以消瘦、乏力、面色发黄。因为脾失健运,消化不良,导致乳食停积、气机不利、腹部胀满,所以觉得趴着舒服。
中医儿科经典著作陈复正的《幼幼集成》中说“伤食一证,最为利害,如迁延不治则成积成癖;治之不当则成疳成痨”,充分说明了伤食、积滞与疳病之间的关系。伤食不愈可变成积,积久不消,营养缺乏,则可转化成疳。所以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发展到疳病,可以说是“积食”最严重的一个阶段。这时候脾胃已经有所损伤,化生气血津液的能力已经非常不足。
消食导滞,顾护脾胃,小儿积食用药原则
孩子出现积滞,自然要消食导滞,但用药之前,必须分清虚实。前面所说嗜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导致的乳食内积多为实证,应在消乳化食的基础上配合清热通腑之剂。而素体脾虚、大病之后则以虚证为主,宜用健脾益气之品。
乳食内积、伤乳可用消乳丸,伤食可用保和丸加味。消乳丸出自鲁伯嗣的《婴童百问》,方中神曲、麦芽消积导滞,陈皮、香附、砂仁理气,甘草和中。保和丸出自朱震亨的《丹溪心法》,方中山楂消油腻肉滞,神曲消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面食痰浊之滞,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和胃、燥湿化痰,连翘散结清热。根据症状,腹胀严重的加厚朴、枳实,腹痛严重的加槟榔、木香,便秘的加大黄,呕吐严重的加竹茹。
脾胃虚弱,可用健脾丸加味。健脾丸出自汪昂的《医方集解》,方中党参、白术补气,陈皮利气,山楂消肉食,麦芽消谷食,枳实消积化痞。如果呕吐加半夏、丁香、生姜,腹部寒痛加白芍、干姜、乌药,大便稀加炮姜、乌梅。
对于疳病的孩子,首先要辨清病因,是因喂养不当引起的,还是先天不足或是受疾病影响。还要辨清轻重,一般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称疳气,以形体消瘦、毛发稀疏、大便溏稀为特征;病程长、病情较重的,称疳积,以形体消瘦、腹胀如鼓、精神不振、夜寐不安为特征;病情极重的,称干疳,以极度消瘦、毛发枯焦、腹凹如舟、目无光彩为特征,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已经非常罕见了。治疗疳气以和脾健运为主,治疗疳积以消积健脾为主,干疳的治疗则需补益气血。
疳气,可用资生健脾丸加味。资生健脾丸出自徐大椿的《兰台轨范》,方中党参、白术、山药、莲子肉健脾,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陈皮、白豆蔻健脾祛湿,山楂、神曲消积。如果腹胀、打嗝加鸡内金,大便稀加炮姜,便秘加莱菔子、火麻仁、郁李仁。
疳积,可用肥儿丸加味。肥儿丸古代医书多有记载,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但其中所载方药多有出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载肥儿丸,方中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渗湿,胡黄连清心泻热,使君子杀虫消积,神曲、麦芽、谷芽健脾和胃消食。如果腹痛严重则加木香、陈皮,经常口渴加芦根、天花粉,手足心热加生地黄、牡丹皮。
干疳,可用八珍汤加味,就是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合方,再随症加味。
总之,小儿积食重在调理脾胃,恢复甚至是“修复”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
推拿捏脊,孩子身上自有大药
前面讲了小儿积食的治疗原则,读者朋友可能会说了,你讲的这么专业我们也看不太懂,而且你说的那些药我们也不敢随便给孩子吃。的确,是药三分毒,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这件事还是留给医生。那我们在家能做些什么呢?
其实对于很多刚刚出现的积食,症状还不太严重的,完全没必要吃药,孩子自己身上就带着“药”呢。这个“药”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身上的经络穴位,许多穴位就是治疗小儿积食的“特效药”。
比如,对于脾虚积滞,临床上就会采用针灸足三里、中脘、气海、大肠俞、脾俞、胃俞的方法;而对于疳病,我们则会针刺四缝穴。当然针灸只能由专业人士进行,在家并不能做,但推拿按摩却是每位家长都可以做到的,而且效果也相当不错。
积滞实证,可以揉板门、清大肠、揉中脘、揉脐、揉足三里、下推七节骨,各50下,每日1次。
积滞虚证,可以补脾经、运水入土,揉板门、揉中脘、揉外劳宫、揉足三里、下推七节骨,各50下,每日1次。
对于疳气,可以揉小天心、补脾经、推三关、分阴阳、揉一窝风、运内八卦。
无论积滞实证、虚证还是疳病,捏脊都有很好的疗效。提起捏脊,有的家长跟我说平时也给孩子捏脊,基本天天都捏,可是没什么效果。我说这是你不会捏脊,没掌握捏脊的要领。
首先捏脊的手法很重要,力度要适中,太紧不容易向前推进,太松又提不起来皮肤。捏脊讲究快而流利,不能有停顿。其次捏脊的时辰很重要,这一点很多家长都没有注意。一般家长白天上班,都是晚上有空,临睡前给孩子捏,这样做反映出家长不了解捏脊的原理。捏脊是自下而上顺着督脉捏,本质是升阳补阳,调动一身阳气。阳气升,则温肾健脾,可以强身保健、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既然捏脊是升阳的,那么按时辰来看,捏脊最好在早上,一身阳气生发之时,捏脊可助阳气。
把吃出来的“积”吃下去,积食小儿饮食要领
吴谦的《医宗金鉴》说:“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可以说,指导积食孩子饮食的总原则,就是“有节”二字。孩子需要精心喂养,所谓精心,并不是什么贵吃什么,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有营养”吃什么,而是要照顾孩子脏腑的需要,适合脾胃的功能。
中国人特别看重“补”这个字,电视广告也是满天飞,弄得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缺锌、缺钙,要补。临床中也总有家长问给孩子补点什么好,其实这世界上最好的补品,并不是珍贵的人参、鹿茸,恰恰是寻常不过的一日三餐,“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把主食、果蔬、肉蛋奶合理搭配好,不偏食不挑食,适当多吃蔬菜,才是对身体最好的补益,也是预防积食的根本方法。
但是话说回来,就算饮食上再精心,也难免有调护不当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积食,饮食上该注意些什么呢?怎么把吃出来的“积”再吃回去呢?记住下面这几个药食同源的食物,就错不了。
山楂,甘、酸,微温,归脾、胃、肝经,擅消乳食、肉食。挑选个大、皮红、肉厚的山楂。煮水或生吃都可以。
麦芽,甘,平,归脾、胃经,消化一切米面诸果之积。挑选色黄粒大、饱满、芽完整的煎汤服用,也可以和山楂、谷芽等一起煎汤饮用。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是健脾的佳品。挑选质地坚实、断面洁白的山药。山药食用方法很多,非常适合做汤。
陈皮,辛、苦,温,归脾、肺经,对食积气滞有良效。挑选干燥、香味醇厚的陈皮。陈皮可以泡水喝,也可以作为菜肴的作料。
山楂银耳粥
干银耳放入清水中泡发,洗净,撕成小朵;山楂洗净,去籽,切小丁;大米淘洗干净;锅中放入适量水煮沸,放入大米大火煮沸,加入山楂、银耳,小火续煮2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