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器碑——隶书极则
书法赏析
《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的重要碑刻,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
该碑立于东汉永寿二年,也即公元156年,碑身高1.5米,宽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文记述了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之事,碑侧及碑阴则刊刻有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
▲礼器碑
《礼器碑》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明带郭宗昌在《金石史》曾评价称“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
而清代的王澍在《虚舟题跋》中则评价称“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唯《韩勑》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此碑字口完整,碑侧之字飘逸多姿,纵横跌宕,为书家激赏,攻汉隶者,多以《礼器》为楷模。整体而言,该碑书法瘦劲宽绰,笔画刚健,用笔力注笔端,如干将莫邪,锋利无比。而其结体则寓欹侧于平正中,含疏秀而严密内。
《礼器碑》的线条质感,与同为东汉时期的《张迁碑》《曹全碑》有着一定的差异。它属于平正端庄一路,碑文中字的笔画,有的细如发丝,坚挺有力;有的则粗如刷帚,却又不显呆板。而尽管线条起伏变化多端,但《礼器碑》通篇看来又不失和谐,在力量感的表现上非常成功。
此外,此碑书法转折变化丰富,或提笔暗过,如“龙”字;或提笔反折而下,如“目”字;或用断笔,如“复”字;或提笔向上,然后反折而下,如“沼”字;或折后作向势,如“皇”字等。而从碑的结体上看,《礼器碑》以取横势为主,上下密而左右疏,结体大都呈梯形状。对此,王澍在《虚舟题跋》中写道:“此碑书有五节,体凡八变,碑文矜练以全力赴之,故力出字外,无美不备。铭文则矜意稍鲜,清超绝尘,几欲笔不著纸。文后九人韩敕大书姓字,文如薤叶,独为矜重;后八人比于铭文,无复矜意,而清圆超妙,动手自然,碑阴与文后八人,风韵略似,而天机浮动。”
趣味链接蚕头雁尾的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在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到东汉时,隶书的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明显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