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五千年中国书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峄山刻石——小篆代表作

书法赏析

《峄山刻石》,又称《峄山石刻》《峄山碑》《峄山铭》,原碑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也即公元前219年,传为秦相李斯所书。

▲峄山刻石

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秦始皇先后5次远巡各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山东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城东南)时,登高远望,不禁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秦相李斯听完,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峄山刻石》。

原刻石正面及左侧面镌刻有颂扬秦始皇功绩的文字,背面则刻有秦二世诏书,立于峄山书门。根据唐《封演闻见记》中的相关记载,此碑后来被拓跋焘推倒。然而,因李斯小篆闻名遐迩,石碑虽被推倒,但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仍络绎不绝。后来,当地官民因疲于应付慕名而来者,随即聚柴碑下,将石碑一把火烧掉了。从此以后,《峄山刻石》残损不堪,无法摹拓。

到了唐代,有人叹惜秦碑被毁,随即将流传于世的拓片摹刻在枣木板上。对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曾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的描述。宋淳化四年,也即公元993年,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今存西安碑林),称为长安本。之后,全国各地据此翻刻颇多。今存的《峄山刻石》为元代至元二十九年,也即公元1292年篆刻。

峄山刻石呈竖长方形,碑高1.9米,宽0.48米,小篆体,每面5行,共222字。不过,该碑刻文今已泐毁37字,如今尚存185字。《峄山刻石》原石已毁,幸运的是留下了碑文。今天人们所见到的刻石书法,是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现藏于西安碑林。

该刻石笔画略细而匀整,且多用圆笔,字体呈方形,表现出圆浑流利的风格。书写这种字体的时候要求中锋用笔,笔毫行进时不能有任何的波动和扭曲,这样写出的线条才会给人以圆润流畅、精细圆整的感觉。《峄山刻石》可谓小篆的代表作,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有图案之美,又有飞翔灵动之势。总之,此刻石书法造诣颇高,因此也成为后世临摹小篆者的学书佳作。只是,后世摹拓者大都难入其境。

趣味链接岱南奇观峄山

峄山又名“邹峄山”“邹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十公里处,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邹鲁秀灵”,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

峄山的奇特在于其罕见的巨石景观。山上的花岗岩巨形石蛋群,华丽的石林及奇形怪状的花岗岩形成各种天然群雕,十分神奇。在当地民间,有句俗语叫“峄山戴帽,狗吃草,这场大雨要来到”,意思是说,如果在峄山顶上看到绵绵不绝的白云,看到峄山下的狗吃草,那就是要下大雨了。这种说法虽然看似没有道理,但却时常灵验,十分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