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揭开灵媒时空真相(3)
坚持认为濒死体验是由于缺氧造成的一方,还认为濒死体验的基础是完全物质的大脑。心跳停止的瞬间,供氧被切断,大脑便进入了一种全力的防御阶段,随机而生成的神经递质犹如洪水一样喷发,一种叫作记忆储存颞叶的体系会释放出无数图片与感受的碎片,大脑为了降低或摆脱危机,进入“回顾”体验,在一生的记忆中展开搜索;大脑相应部位的损伤促使人们看到亮光和隧道,而愉快的体验则是由极端危险触发了神经反恐慌机制引起的。
2007年,伦敦大学神经学专家亨里克·艾森组织了实验,实验的过程中,志愿者按照要求,戴一副虚拟现实的电子眼镜,该眼镜与另外一台对准着该志愿者的摄像机相连接,便于志愿者在实验中看到摄像机中的画面。期间,研究者先将一把锤子向摄像机下方挥过去,同志愿者身体相连的电子仪器负责测量出他们所产生的恐惧神经反应,用于解释他们自身感觉“自己”离开肉体,转而进入被锤子击打的虚拟的肉体——产生身在异处的强大幻觉。该项“虚拟现实”实验成功地复制出了人们所谓的“灵魂出窍”全过程。
事实证明,“灵魂出窍”只不过是来自大脑的一种自我欺骗。譬如那些身患癫痫病以及大脑受伤的患者,甚至是吸食毒品的人,都有极大的可能体验到灵魂出窍。这是大脑中的特定区域出现了故障,进而引发的一系列错觉。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身在异处的幻觉呢?著名超自然现象怀疑论者苏珊·布莱克摩尔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认为“灵魂出窍”现象与人类的感官习惯有关。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你的房间内可能因为长时间没有通风而有种异味,这种异味自己很少能够发现,而外人一进门就感觉有扑鼻的怪味袭来;好比你走进一间面包房,奶香味迎面而来,但若是你一直待在面包房中,奶香味就会渐渐消失。这些现象都可以用人类的感官习惯来解释。所谓感官习惯,指的是当某人被持续不断地以同种气味、感觉、声音、图像刺激时,逐渐习惯之后,就会在感知上完全忽略它们。
在“灵魂出窍”发生时,大多数人都是躺在床上或泡在浴缸里,身体基本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此时,眼睛闭合或者屋子昏暗不明,视觉信息缺失,同时也没有任何触觉信息,大脑会在短时间内对少量的、持续不变的信息变得比较“盲目”,当与逐渐消失的自我意识相抗争时,身处异地的画面就会产生。因为大脑其实是不能闲着的,当人体放松时,它会制造出一系列的幻想,比如“你在哪里”“要做什么”等,再加上有部分人很善于幻想自己脱离身体的情形,幻想世界的样子,接着便沉浸在其中,由此把真实世界与幻想中的世界混淆起来,所以,在这些人身上是极有可能出现“灵魂出窍”现象的。
当然,也有人表示,既然如此,为什么这种濒死的“灵魂出窍”体验会进行得如此连贯呢?凯文·纳尔逊是美国肯塔基大学神经生理学家,他于2007年3月发表文章表示,有一种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的睡眠障碍”密切影响着濒死体验。“快速眼动睡眠障碍”一般出现在人们半睡半醒的状态,或者是刚刚醒来,还没有完全清醒的状态之下,容易出现的症状有:半清醒的状态下,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人或物,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在浑身无力的情况下,出现睡眠麻痹(即四肢麻痹不能动弹),或突然感到腿脚、膝盖无力,以上四种情况会单独出现或偶尔伴随着出现。
经常有这种经历的人,大脑中的觉醒系统会很轻易地被激发。遭遇危险情况时,觉醒系统会引发类似于在快速眼动睡眠障碍侵扰时产生的感觉,使人出现超常的警惕之感,其他幻觉也伴随其中,譬如一个人从睡眠中醒来,但意识还未完全恢复清醒,刚刚所做的梦境也还历历在目。
研究发现,濒临死亡体验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并不存在什么天堂、灵魂之说,更没有那些虚无缥缈的时空。凯文·纳尔逊就此推测,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很可能患有睡眠麻痹症。
但该理论又遭到了另外两位学者的强烈反驳,他们说,凯文·纳尔逊在实验研究中邀请到的濒死体验者中,有40%的人都否认自己曾经遭到过快速眼动睡眠障碍侵扰。但值得相信的是,所谓的“灵魂出窍”濒死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来自大脑的欺骗,难以区分幻想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人更加容易体验“灵魂出窍”。
三、“濒死体验”属于灵异事件?
中国精神病医学专家冯志颖教授,长期对濒死体验进行研究,他认为,不能用大脑缺氧来解释那些亮光的呈现,因为很多时候濒临死亡的人周围有很大的空间,身体不会受到压迫,反而是处于相当放松的状态,因此在不缺氧的状态下也依旧能够看到亮光;除此之外,假设将电击大脑的某个区域而出现的类似光感现象解释为与大脑的某个特定区域有关,那就太草率了,因为只有大量的病例实验成果才能说明这一点。比如,有些患有高热的病人也有类似濒死体验。
如果正常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对一生的短暂回顾中,看透了很多事情,弄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活着的价值,乃至彻底明白了假如生命再来一次,该怎样面对人生的苦难等,或许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至少可以让有轻生念头的人真正清醒过来。
如今备受大家关注的是,濒死体验究竟是不是一种灵异事件?如果不是,那又该怎样解释?关于这些问题,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有很多网页上绘声绘色的描述,其中很多的解释都欠缺科学基础,认为是别有用心也不为过。
我们要知道,“濒死体验”的概念其实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研究者肯耐斯·瑞恩提出来的,具体有“无比幸福感”“脱离肉体”“进入隧道或一片黑暗世界”“看见一片光亮”“进入光亮的世界中”五大部分。为了弄清楚这种体验,心理学、生理学、医药学等诸多科研领域都加入到了研究的行列中,相信从这些领域着手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应该是具有科学性的。而现代生命研究的科学已经证实,人类真正的死亡标志是大脑的死亡,所以,那些濒临死亡的人是极有可能复活的(假如真的发生在你的眼前,那会是一件多么骇人的事啊!)。大脑还未死亡,说明人的思维活动就还没有停止,出现的感觉都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释。
第五节 神秘魔力——音乐也能杀人?
几年前,国内曾有一家报纸专题报道了一则耸人听闻的事件——某校中学生小力(化名)在听完某首英文歌曲后神情恍惚,接着小力班里的其他学生也听了这首歌曲,结果出现了和小力一样的状况,甚至有人表示,听完那首歌曲后,整个人都处在一种虚无缥缈的状态之中,有股冲动驱使他想要去结束生命。
类似的事件再次出现在一名湖北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身上。当天,这位名叫陈磊的大学生同其他几个同学在网吧上网,听完这首歌曲之后,陈磊当场昏倒在地。该事件在当时也引起了轰动,众多媒体纷纷报道,苏醒后的陈磊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好奇才收听了那首歌曲,刚开始时感觉很奇特,那舒缓的钢琴曲立即抓住了他的心,接着一个女声响起来了,那声音很悲伤。他表示,当时就觉得自己有点不对劲了,再后来越听越觉得悲伤,心口闷得慌,本打算离开,但不知怎么就栽倒了。
发现陈磊晕倒后,其他几个同学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医生诊断说是因为遭受了过度惊吓,神经高度紧张导致的昏厥。出院后的陈磊始终处在惴惴不安中,甚至陷在无尽的恐惧中无法自拔。他说,出院后的日子非常难熬,几乎每时每刻都有那歌声在耳畔回响,给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大约一个星期之后,陈磊终于去找心理医生了。
也许这个时候,你要问了,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音乐有如此魔力?没错,或许有人已经知道了,这首歌就是《黑色星期天》。有资料记载,《黑色星期天》一度被称为“魔鬼的情书”,它曾在欧洲大陆风靡一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好听,而是因为它是背了一百多条人命的“杀人犯”。
第一个被《黑色星期天》杀害的人是一位英国军官。当时该军官购买了一张新发行的唱片,唱片中就有《黑色星期天》。某天,闲下来的军官想要用音乐缓解一下疲劳,但没想到的是,当一曲音乐终了,该军官就像找不到自己的魂魄一样,心神大乱,举起手枪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事发后,家人在唱片机中发现了《黑色星期天》,初步推断是因为听了这首歌曲。该事件在当时一经报道,立即轰动了整个欧洲,人们难以想象,一首无影无形的歌曲居然也会杀人,太离奇了!于是很多人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开始了好奇之旅,随之带来的就是无声无息的死亡之旅。
据说,当时在一家比利时餐厅中,一群人正在吃饭,期间有人提议让乐队演奏一曲《黑色星期天》。当曲子演奏到一半的时候,一名青年就站起来大喊“我受不了了!”紧接着,该青年就像疯了一样掏出手枪,在众人面前自尽而亡。该事件发生之后,当地的一位女警受命调查此案,为了搜集线索,她买来了《黑色星期天》的唱片,令人没想到的是,女警在听完之后也自杀了,人们后来在她的办公室里找到一张纸条,上面有她的遗言——“不要再调查了,凶手就是《黑色星期天》。请谅解我不能亲自告诉你们,因为它太悲伤了。听完之后,我选择离开人间。”
此后,人们似乎才真正明白过来,原来这首《黑色星期天》真的能杀人啊!不久,警方发布公告,要求大家千万不要再去听这首悲伤的歌曲了。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意大利某位著名音乐家的耳朵里,他认为,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邪乎的事情呢?于是他抱着不相信的态度,在好奇心理的作用下,找来了《黑色星期天》的乐谱,自己在家演奏了起来。结果,次日就有人发现他死在了钢琴旁边,另外还有他的遗言——真是一首悲世之作,我忍受不了了,请大家将它毁了吧,它不该存在于这个世上。该遗言立即引起了诸多猜测,其中就有人认为它并非人类创作,而是来自地狱的魔鬼将它带到了人间。
而此时,《黑色星期天》已经悄悄地跨越了大洋,来到了美国纽约。据说,当时有一位女打字员,生性活泼开朗,又是好奇心理的作用,促使她跃跃欲试。某天,她找来该歌曲的唱片下班回家听,结果,第二天她就被发现自杀身亡,同时家人也发现了她的遗书——这首曲子太悲伤了,请把它作为我的葬礼的曲目吧。
同一时期,美国又陆陆续续发生了十几起自杀事件,均与《黑色星期天》有关。因它而死的人越来越多,《黑色星期天》被称为“死亡之曲”,同时也被大家视为不吉利的东西。尽管如此,依旧无法扼制人类的好奇心,大家还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想要弄出个究竟来。
这首《黑色星期天》的原创者应该是匈牙利的钢琴家鲁兰斯·查理斯,而他本人居然也于1968年因这首歌曲而自杀身亡。人们立马针对这件事展开了种种联想,很多人认为,这是报应,因为他创作出的“凶手”害死了无数的人;也有很多人认为,这首悲伤的“死亡之曲”背后其实有一位神秘的女性。
后者认为,家境贫寒的鲁兰斯·查理斯胸怀大志,从小就热爱音乐,并立志要成为一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只不过他算不上聪颖,甚至还有点平庸,加上没有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和熏陶,即便自己很努力,依旧无法实现梦想,生活也过得很不如人意。而令鲁兰斯·查理斯聊以自慰的是自己还有个女朋友。据说一开始,女友是支持他的,但时间一长,她发现鲁兰斯其实并不适合音乐这条路,于是劝鲁兰斯放弃音乐,重新选择方向,否则生活将很难维持。可鲁兰斯并不这么认为,并视音乐梦想为神圣不可亵渎的,于是两人争吵了起来,结果女友一气之下丢下鲁兰斯走了。
见女友走了,鲁兰斯开始懊悔。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见女友的踪影,鲁兰斯变得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在某个星期天,鲁兰斯独自待在家中思念女友,一瞬间,天空由晴朗突变为乌云密布,紧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鲁兰斯感慨:“这可真是个黑色的星期天啊!”说完,只觉心中有股急流,促使他伸出手指,在钢琴键上飞速弹奏了一首曲子,这首曲子后来就被鲁兰斯命名为《黑色星期天》。
这首灵感之作令鲁兰斯感到万分欣喜,为了挽回女友的心,鲁兰斯决定向音乐公司投稿。但音乐公司认为,这首曲子旋律太低沉了,制作出来恐怕会对听众造成身心上的伤害。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鲁兰斯的作品最终被布达佩斯的一家音乐公司看中,并很快正式出版,鲁兰斯也亲自为歌曲填写了歌词。
果然,这首“灵感之作”一经发行,很快就“红”起来,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当然,该歌曲的最初版本是匈牙利语,在匈牙利也最先火起来,然而,让这首歌曲火起来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它的杀人魔力。据统计,当时在匈牙利因为听了这首歌曲而自杀的人有150余人。政府当即就下令将市面上有关《黑色星期天》的唱片和曲谱付之一炬,音乐公司的母带也同时被查封。
可事实上,《黑色星期天》在私底下却从未停止过流传,有些音乐公司为了追求利益,陆续上门找鲁兰斯签约。鲁兰斯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在此之后,鲁兰斯的目标达到了,他费尽千辛万苦想要寻找的女友终于和他有了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