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普鲁士的起源
一、十字军东征与条顿骑士团
1095年,罗马教廷倡导发动十字军东征,此时正值教廷势力鼎盛时期,很多骑士被教导成为“基督的战士”。十字军东征开始后,兴起了很多骑士团。骑士团是一种军事化的修会组织,成员都必须遵守“贫穷、贞节、服从”的誓言,不得有私人财产,不得结婚,必须绝对服从上级命令。其中最有名的有三个: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Deutscher Orden)。在三大骑士团中,条顿骑士团当时的实力和声望是最弱的,但它对历史的影响则远超过其他骑士团。
118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巴巴罗萨率兵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1192),次年6月,溺亡于行军途中。很多来自德意志地区的骑士参加了这次战争,获得了一些封地,于是1198年,在巴勒斯坦成立了条顿骑士团,采用白底黑十字盾徽作为纹章。骑士团成员穿白色外套,外套上有黑色十字架标志。

条顿骑士团纹章
但条顿骑士团在巴勒斯坦地区发展缓慢,被迫寻找新的出路。1211年,条顿骑士团团长赫尔曼·冯·萨尔查(Hermann von Salza,约1162—1239)应匈牙利国王安德鲁二世之邀,去驱逐异教的库曼人,从而将条顿骑士团的活动中心从中东转移到了东欧。但当库曼人被赶走后,条顿骑士团却受到安德鲁二世的猜忌和排斥,因此,萨尔查于1225年又应马佐维公国波兰人康拉德公爵的邀请率部去征服信奉异教的普鲁士人,乘机进入到维斯杜拉河以北的普鲁士地区,并在此建立了军事要塞。
为了在普鲁士地区取得合法地位,团长萨尔查利用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FriedrichⅡ)的良好关系,使皇帝在1226年颁布了《里米尼诏书》,将普鲁士地区授予条顿骑士团。1234年,骑士团又获得教皇格里高利九世(Gregor Ⅸ)的诏令,诏令宣布“所有骑士团在普鲁士的未来占领地都属于‘圣彼得的权利和所有’,应置于教皇的保护之下,作为他的‘永久产业’”。1283年,骑士团征服普鲁士人,并迫使他们接受了基督教。骑士团积极招徕德意志人移民到普鲁士,成立了一个骑士团国家。从此,条顿骑士团的历史与普鲁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条顿骑士团团长纹章
骑士团团长采用的是黑鹰纹章。一般认为,1229年,皇帝腓特烈二世赐予骑士团团长萨尔查帝国之鹰作为纹章。后来据研究,这只是一个传说。骑士团团长的纹章中出现黑鹰,最早的证据可以追溯到1310年。当时很多诸侯将皇帝的黑鹰纹章加入自己的纹章,所以骑士团团长也做出了同样的行为,将之作为帝国领地的标志,加强与帝国的联系。后来,黑鹰从团长的纹章演变成骑士团国家的标志,人们将这个骑士团国家称为普鲁士。
骑士团在普鲁士建立了一系列城市,如1253年建立默麦尔,1255年建立了柯尼斯堡,并广泛参与了波罗的海的贸易。遵守“贫穷、贞节、服从”誓言的骑士成了骑士团国家高效有力的官员。骑士团成员过着一种“强调纪律、义务和秩序的苦行生活”,“这些行为准则,就成了后来普鲁士军官团法规的基础”
,对德国历史影响深远。
骑士团在普鲁士地区的扩张引起了周边的波兰、立陶宛等国的警惕,波兰和立陶宛结成了联盟。骑士团团长乌尔里希·冯·容金根(Ulrich von Jungingen)决定先发制人,于1409年向波兰宣战。1410年,骑士团在坦能堡(Tannenberg)战役中惨败,团长容金根阵亡。大多数骑士团城堡向波兰国王屈服,骑士团国家处于崩溃的边缘。只有施维茨(Schwetz)地区的首领(Komtur)亨利·冯·普劳恩(Heinrich von Plauen)没有投降,他率兵保卫团长驻地——马林堡(Marienburg),打退波兰人的进攻。1410年11月9日,普劳恩因此被选为新的骑士团团长。1411年2月,普劳恩与波兰谈判,签订第一次《托尔恩和约》,骑士团在领土上未受太大损失,但须支付大量赔款。这迫使普劳恩加大了征税,为此他邀请市民和乡村贵族参加等级议会,希望他们支持增税。
为了应对波兰的威胁,普劳恩决定对波兰发动一次突袭,但这遭到了下属的反对。1414年,普劳恩的领导被下属推翻。但普劳恩的增税政策仍在继续,这遭到了城市和贵族的强烈反对。1440年,城市和贵族结成了“普鲁士同盟”(Preußischer Bund),与波兰结盟,反对骑士团的统治。1454年,骑士团镇压同盟,导致了延续13年的内战。同盟向波兰国王求援,在波兰的压力下,1457年,骑士团失去马林堡,将总部迁往柯尼斯堡。1466年,骑士团被迫与波兰签订第二次《托尔恩和约》,割让了大部分领土给波兰,并承认了波兰的宗主权。骑士团从此一蹶不振。
1511年,来自霍亨佐伦家族法兰克尼亚支系的阿尔布莱希特(Albrecht)被选为骑士团团长,从而开启了霍亨佐伦家族与普鲁士的联系。他的父亲是安斯巴赫(Ansbach)侯爵,母亲是波兰公主。阿尔布莱希特的纹章中间是白底黑十字架,黑十字架中间又有一个金色的百合十字架,即十字架四端各有一朵金色的百合,这于14世纪起开始应用到骑士团团长纹章;十字架中间是金底黑鹰盾徽,左下的黑白四分图案象征霍亨佐伦家族,左上是象征波莫瑞的白底红色鹰头狮身怪兽,右下的黑狮象征安斯巴赫侯爵,右上的白底红鹰象征勃兰登堡。这个纹章记载了阿尔布莱希特的职务和家族渊源,霍亨佐伦家族和普鲁士的联系在这个纹章中已经体现出来了。
二、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合并

霍亨佐伦家族纹章
霍亨佐伦家族起源于德意志西南部施瓦本地区的佐伦(Zollern)家族。“Zollern”可能起源于“Zoll”,“Zoll”就是海关的意思,该家族可能负责该地区的通行关税。该家族的纹章是黑白四分的盾牌,简洁而冷酷。1185年,佐伦家族的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Ⅲ)与纽伦堡伯爵的女儿结婚。1192年,腓特烈三世被皇帝封为纽伦堡城堡伯爵,改称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Ⅰ),并在家族名称前面加上“hohe”(高贵的),改成霍亨佐伦(Hohenzollern)。纽伦堡是非常重要的帝国城市。城堡伯爵负责守卫皇帝的城堡和该地的治安工作。
1227年,腓特烈一世的领地扩张到纽伦堡所在的法兰克尼亚一带,开创了家族的法兰克尼亚支系,留在施瓦本的则被称为施瓦本支系。
15世纪初,霍亨佐伦家族入主勃兰登堡,这对德意志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勃兰登堡位于帝国北部易北河流域,原是斯拉夫人的居住区。公元10世纪起,德意志掀起了向东征服的潮流,贵族骑士不断征服易北河以东地区,并招徕移民,建立了很多庄园。1157年,阿斯坎尼(Askanier)家族的“熊”阿尔布莱希特(Albrecht der Bär)征服这片区域,建立了勃兰登堡边境区(Mark Brandenburg)。勃兰登堡的纹章是白底红鹰,最早在1170年由阿斯坎尼家族的奥托一世(OttoⅠ)采用,纹章装饰有骑士头盔、斗篷、贵族冠冕和羽饰。1356年,勃兰登堡边境伯爵获得选侯地位,并兼任帝国财政总管,于是在纹章中加入了相应的职务纹章:红鹰头戴选侯冠,左爪持宝剑,右爪持权杖,胸前是蓝底黄色权杖图案。

勃兰登堡红鹰
1320年,阿斯坎尼家族的勃兰登堡支系绝嗣,勃兰登堡落入巴伐利亚的维特斯巴赫家族手中,但该家族的“懒人”奥托酗酒成性,对勃兰登堡不管不问,并将之卖给了皇帝查理四世。勃兰登堡土地荒芜,是个混乱的边境地带,强盗横行,不受贵族重视,于是数次在贵族家族间被抵押,落入卢森堡家族手中。1412年,卢森堡家族的国王西吉斯蒙德继承勃兰登堡后,派遣霍亨佐伦家族法兰克尼亚支系的纽伦堡伯爵腓特烈六世(Friedrich Ⅵ)前往勃兰登堡担任总督。腓特烈六世到任后,强力镇压,恢复了秩序,深得国王赞赏。1415年,在康斯坦茨会议期间,国王正式册封腓特烈六世为勃兰登堡边境伯爵和选侯,腓特烈六世改称为勃兰登堡的腓特烈一世。《康斯坦茨会议编年史》中记载了这个场景,腓特烈一世单膝跪地,手举勃兰登堡红鹰纹章旗,身后的随从则举霍亨佐伦家族纹章旗。勃兰登堡从此成为霍亨佐伦家族的世袭领地。

霍亨佐伦家族入主勃兰登堡
随着1511年霍亨佐伦家族的阿尔布莱希特成为普鲁士条顿骑士团团长,霍亨佐伦家族在扩张中开辟了新的领域。
普鲁士条顿骑士团自签订第二次《托尔恩和约》后,势力日益衰落。1517年宗教改革爆发,罗马教廷和帝国各种力量开始陷入宗教改革的洪流中,条顿骑士团团长阿尔布莱希特发现,摆脱教廷和帝国控制、获得自主的时机已经到来。
1523年,阿尔布莱希特拜访了马丁·路德后,决定施行宗教改革。1525年,阿尔布莱希特解散骑士团,将普鲁士改为世俗性质的公国,接受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一世的册封,任公爵。普鲁士公国选择黑鹰作为纹章,黑鹰脖子上戴有公爵冠,胸前缀有字母S,代表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Sigismund),象征着普鲁士对波兰国王的臣服。在1605年《西布马赫纹章册》记载的普鲁士公国纹章中,大盾徽是首任公爵阿尔布莱希特的纹章,小盾徽就是胸前缀有S的白底黑鹰。纹章上方装饰有骑士头盔、黑鹰和羽饰等。
骑士团的解散造成了两大后果,一是使普鲁士与勃兰登堡的合并成为可能;二是残存的骑士与当地贵族融合,强占农民份地,剥夺农民权利,建立了庄园经济,形成了容克贵族(Junker)。容克贵族成为霍亨佐伦专制主义统治的重要支柱。

普鲁士公国纹章
勃兰登堡一开始特别反对宗教改革,选侯约阿西姆一世(Joachim Ⅰ)曾禁止路德翻译的德语《圣经》出版,但他的妻子是个路德宗教徒,他们的儿子选侯约阿西姆二世(Joachim Ⅱ)受母亲影响,也成为路德宗教徒。为了追求普鲁士公国的继承权,1534年,约阿西姆二世同信奉天主教的波兰公主结婚。1539年,约阿西姆二世开始在勃兰登堡推行宗教改革,措施非常温和,成功地使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和平相处,也没有激怒波兰王室。1569年7月19日,波兰国王同意将普鲁士公国的世袭继承权授予他。
1594年,为了更加有把握继承普鲁士,选侯约翰·乔治(Johann Georg)让他的孙子约翰·西吉斯蒙德(Johann Sigismund)同普鲁士公爵阿尔布莱希特·腓特烈(Albrecht Friedrich)的女儿安娜结婚。1603年,选侯约阿西姆·腓特烈(Joachim Friedrich)通过与普鲁士签订的《盖拉谅解》,正式确定普鲁士公国领土将由勃兰登堡选侯继承。
1609年,约翰·西吉斯蒙德继任为勃兰登堡选侯;1611年,得到其岳父普鲁士公爵的继承权。1613年,选侯改信加尔文宗。由于其臣民都是路德宗信徒,选侯采取了宗教宽容的政策。
经过霍亨佐伦家族一百多年的经略,通过联姻等各种手段,终于在1618年使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合并。1618年,普鲁士公爵阿尔布莱希特·腓特烈去世,他的女婿勃兰登堡选侯约翰·西吉斯蒙德继承了普鲁士公爵爵位。虽然选侯继承普鲁士公爵爵位的同时也继承了对波兰的封臣地位,但已开始对普鲁士有实际控制权。
1618年是德意志历史上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爆发了三十年战争,德意志地区成为主要战场。1619—1640年,勃兰登堡正值选侯乔治·威廉(Georg Wilhelm)统治期间,政治上软弱,军事上无能。1631年,当瑞典的军队攻入柏林时,霍亨佐伦王室逃到普鲁士的柯尼斯堡,才得以保存实力。选侯乔治·威廉的儿子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吸取教训,开始建立常备军,使霍亨佐伦的领地逐步强大起来,被尊称为“大选侯”(der Große Kurfürst)。大选侯利用波兰与瑞典的战争,使普鲁士摆脱波兰的宗主权,而成为独立的公国。

勃兰登堡科学协会印章
霍亨佐伦家族除了整军备战,也非常重视科学文化事业。16世纪以来,在德意志王侯纷纷建立大学的浪潮下,霍亨佐伦家族建立了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大学(1506年)、柯尼斯堡大学(1544年)、哈勒大学(1694年)、杜伊斯堡大学(1655年)和埃尔朗根大学(1743年),是德意志王侯里建立大学最多的家族。其中哈勒大学是勃兰登堡选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Ⅲ)于1694年创办的。1700年7月,在莱布尼茨的建议下,腓特烈三世在柏林创立了勃兰登堡科学协会(Societät der Wissenschaft),也就是后来的普鲁士王室科学院(Königlich-preuß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莱布尼茨任科学协会首任主席。科学协会的印章采用了莱布尼茨设计的图案:一只鹰展翅飞翔,背景是远方的群山和星空,印章边缘是一句铭文“COGNATA AD SIDERA TENDIT”,意思是“它追求变化的星辰”。莱布尼茨对此解释道:“鹰首先象征人的灵魂,来自天堂的灵魂再次寻找它的起源;然后,象征伟大侯爵的精神,他的威严和崇高;最后,象征由他所建立的协会,这个协会通过科学的道路,不是寻求人所见的天空,而是天堂的主和灵魂的光芒,增进上帝的荣耀。但可以确认的是,鹰作为王者之鸟,携带着朱庇特的武器,同时因为它的强大和敏锐的视力受到赞扬,展现着充满智慧的权力;在象形文字和古老的硬币中象征着神性、崇拜和灵魂的不朽。”鹰在这里象征人的灵魂、普鲁士的精神,还象征对科学的追求。
大学和科学院的建立为普鲁士培养和储备了大量人才,为普鲁士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