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味:重访影史与策展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二 站在学院和民间的十字路口

中国年轻一代最新锐的电影学术人沙丹终于要出自己的第一本学术专著了,我对这一天期待已久。学者出书很常见,但我认为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著作,要将它放到一个全新的学术脉络中来看待,才能认识到它的意义。

中国的电影研究历来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学院化事业,是大学里面教授的专利,和普通影迷的距离非常远,和电影创作实践的距离也非常远。这种故步自封带来一个很大的弊端,使得中国的电影学术非常僵化,不思进取。直到进入21世纪之后,互联网时代来了,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民间电影文化,也对原本小圈子里的电影学术带来很大冲击。很多民间学人,通过开放的影片资源和文献资料,对电影理论和电影史积累了很深厚的了解,可以说完全不逊于学院里的专家。这就是我们这个特殊时代的背景。

在我看来,沙丹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年轻学者。一方面他毕业于中国电影资料馆,师从著名学者吴迪,拥有完备的专业教育经历,但更重要的是,他一直活跃在互联网上,结交很多民间的电影研究者,从学院之外获取研究资源,这使得他经常脱离学院的背景,成为一个民间学者。我读过很多他的文章,嬉笑怒骂,侃侃而谈,看上去没有严格的学术八股的气息,可能连注释都没几个,如果投到专业期刊,兴许是不收的。但如果细看,照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只不过他将学术思想散文化了,这样的好处是能让更多的普通读者接受,原来电影史的研究距离影迷也没那么遥远。

这本书就是用这种散文化、民间化的思路写出来的,非常平易近人,让人手不释卷。

此外,我要谈到沙丹的写作和一般学者存在的另一个重大区别,这和沙丹的身份分不开。

沙丹目前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节目策划,工作任务就是安排资料馆每天放什么电影,这些电影我们在一般的商业电影院里是见不到的,要么是影史上的著名经典,要么是最新的获奖艺术片。京城的文艺青年没人不知道他,不关注他。能同时结合学术研究和电影策展这两个身份,在国外或许不少,但在中国,沙丹应该是唯一的一个。

这种独特的身份,使得沙丹的策展是以电影史研究为导向,而电影史研究也从策展实践中获益不少。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创始人朗格卢瓦持有这样的观点:如果电影胶片不用来放映,那么资料馆无异于电影的坟墓。沙丹实实在在地把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艺术影院变成了一个电影史的课堂,成千上万的影迷在这里无师自通,亲近电影史,学习电影文化。所以在沙丹这里,策展和电影史研究互为表里,缺一不可。这也完美地体现在了这本书的体例中,他总是先讲一段策展故事,再展开相应主题的分析,若是缺少其中之一,那就美中不足了。

中国电影现在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全国每天新增很多块银幕,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电影都在银幕上得到了公平的展现机会,事实上很多小成本艺术电影没机会露面,或者被安排在很差的场次。这就给我们的市场提出了一个问题,艺术电影该怎么发展?是否应该大力建设艺术院线?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某种意义上是艺术院线的先行者,它聚集了北京最忠诚、最严肃的一批电影观众。所以我想,它的成功经验,包括怎么策划片目,怎么调动观众,怎么宣传营销,完全可以推而广之,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再到中小城市,一层层铺开来,形成一个松散但专业、专门的艺术放映网络。只有让电影放映更加多元化,才是真正的电影盛世。

说回这本书,我不知道沙丹为什么给它取了“幕味”这个名字,但我自己给他想了一个理由。我有时候去资料馆看电影,去得多了就发现,沙丹经常在放片时搬一把椅子,坐在最前面通道处,距离银幕很近,并且和银幕之间形成一个很大的斜角。对常人来说那绝对不是一个看片的好位置,他却乐在其中。据他说,这位置有个好处,不仅可以看到银幕,而且可以观察观众,因此,这是为策展人天造地设的一个座位。但我想,不如说那是最能闻到银幕味道的位置吧。

mag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