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升温的逻辑
对许多人来说,当下买东西已经不是焦点了。尤其是网购党,一边喊着“剁手”,一边情不自禁地下单,结果把自己家里塞得满满当当。如果你要给人送个礼物,甚至要考虑这个东西会不会占据对方的家庭空间,如果占地过大,可能就是个负担。商品消费过剩,是当下经济社会的一个鲜明特点。
因此许多人不再购“物”,更多地选择购买“服务”,例如旅游、体育、健身等。
从购物到购服务,是一次重大的消费结构升级。因此,旅游行业迅速火爆。
住宿分享,核心是“旅游”。调研数据显示,旅游人群牢牢占据住宿目的的第一位。
近几年来,国内旅游产业日益火爆,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旅游业2016年全年实现总收入达4.69万亿元,比2015年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3.6%,占国内GDP的6.30%。旅游产业逐步成为经济下行压力下,拉动内需的重要突破口。
住宿分享是旅游住宿的新兴业态,已经引起高层重视。2015年国家连续出台多个利好政策。例如,2015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放宽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租车等“互联网+”新业态的准入和经营许可。2015年8月,《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重申了前述决议,并提出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2015年11月,《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等细分业态,有效地推动了住宿分享行业的发展态势。
不难预见,随着国家政策环境的利好,住宿分享市场也会春暖花开,逐步升温,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已有迹象显示了行业的“升温”。从企业数量来看,国内住宿分享于2011年开始起步,2013年和2014年两年间,新进入者不断。2015年,初创企业数量出现新高峰。市场玩家总数达到30多家。
从2015年起,市场呈现出了成倍甚至数倍的增长态势,整体行业走过起步期,已经步入扩张期。例如,途家2016年国内单日间夜预订峰值比2015年增长415%,2016年个人房东数量增长近500%,房源数量增长400%。
资本市场随之水涨船高。据腾讯研究院分析,截至2012年年底,国内住宿分享市场的累计融资额接近9000万元,随后逐年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实现累计融资规模超过13亿元。2015年,住宿分享开始火速升温。在2015年和2016年两年时间内,住宿分享企业的融资额就超过了41亿元,比之前累计融资额的3倍还多。
尽管住宿分享市场升温在即,但整体市场离天花板很远,各路玩家的市场教育还任重道远。
首先,让我们看看国内的潜在短租市场有多大。据腾讯研究院测算,2015年国内住宿分享的潜在市场规模为500亿元左右,2018年有望达到700亿元。目前据艾瑞咨询和易观智库统计,2015年住宿分享市场为40亿元左右,现阶段仅达到市场潜力的10%左右。这意味着还有九成的潜力市场尚待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