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的日本因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本书研究特色与今后课题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领导和科研局大力支持下,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情调研重大项目子课题,本书是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日本因素分析》国情调研系列成果基础上修订、加工、整合而成的。课题组在团队建设、研究方法、理论建设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特色。如课题组采取跨所合作研究方式,成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亚太战略研究院中青年学者组成,专业领域涉及国际关系、政治学、战略学、国际经济与地区问题等。课题成员在发挥各自专业与研究特长的同时,通过合作调研和研究,强化了本书针对性和系统性,体现出跨所合作研究的集体智慧,拓宽了国际视野,也为长期跨所学术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采用基础研究和实际调研相结合方式,体现出理论与实证的有机结合。其中调研不仅采取“国内 +国外”调研模式,在国外调研方面,在日本之外,还选择了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一做法突破了国别问题调研中囿于双边国家的传统模式,力图在多边关系中更加深入、全面理解和诠释中日双边关系。调研对象包括国内外政府部门、驻外机构、智库及研究机构、民间企业和民间团体等,样本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对厘清“一带一路”建设中日本因素具有参考意义。

理论研究方面,在调研基础上,本书进一步印证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国家实力、影响力理论、合作制度理论、博弈论等基础理论。同时,在持续跟踪和研究“日本因素”过程中,课题组努力印证和找寻其中规律性结果,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现实例证和理论支持。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课题组多次召开会议,就资料收集、问题意识、写作思路等深入交换意见,杨伯江研究员对每位成员的章节均予以具体、细致的指导。本书在设计时分工明确,但由于每位成员研究领域与知识结构不同,章节、内容或有部分重合之处,但这并不影响本项成果在整体上的统一,可以说各章内容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互为印证,力求体现完整性和统一性。本书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如下:


序言 杨伯江、刘瑞

第1章 卢昊

第2章 郭继光、李清如

第3章 常思纯、李清如

第4章 李清如、常思纯

第5章 刘瑞

第6章 杨伯江、张晓磊、李清如

附表 李清如


目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仍在继续稳步推进,日本因素这一重要干预变量也仍将不断出现新动向。从课题立项到本书成稿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很难将所有问题纳入本书的研究成果中,但是课题组全体成员希望运用宝贵的实地调研形成的丰富的第一手信息,将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持续向纵深推进,为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客观、可行的决策依据。同时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继续跟踪和分析研究日本因素,在变化中印证和找寻规律性结果,在长期对日战略博弈中掌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