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争议最小,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一条高速铁路,该登场了!它就是京沪高铁。中国高铁的历史,约等于京沪高铁的历史。
之所以说争议最小,是因为当中国人开始计划修建高铁时,第一个念头就是京沪,不是一个人,是几乎所有的人。它是中国高铁的不二选择。
为什么?通常说来,一个地方是否适合建设高铁,一般有两个判断标准:
第一个是沿线人口是否密集。京沪线是否符合呢?京沪线穿越的国土面积占到全国国土面积的6.5%,但是沿线覆盖的人口是多少呢?3.7亿,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6.7%。其中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达10个之多。
第二个是沿线经济是否够发达。京沪线是否符合呢?毫无疑问,如果京沪线都不符合,那中国就没有其他符合的线路了。京沪沿线区域GDP占到全国GDP总量的43.3%。
如果我们今天再以马后炮的方式,回顾一下当年的争议,是非曲直就更加明显了。事实胜于雄辩!到2014年正式通车3年后,京沪高铁实现日均发送旅客列车250列,日均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9万人次,到2016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变为36.8万人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2016年京沪高铁发送旅客人数将接近1.4亿人次。而且京沪高铁建成3年就实现了盈利,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05.93亿元,全口径条件下年度利润总额达22.68亿元。必须重点说明一下的是,这是在每年提取折旧费用55亿元人民币的情况下做到的,这简直就是世界高铁史上的一个奇迹。
说它争议最大是因为,即便抛开1980年代的反复酝酿不算,只从1990年正式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并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算起,到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正式开工,也经历了18年的时间。这18年间,各种派别先后登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论争层次之高、绵延时间之久、口水仗之激烈、斗争手段之繁杂、故事之跌宕起伏,都堪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演绎了一段世界高铁史上的别样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