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帛出土,二重证据乎
将《论语》与《老子》相比对,将老子其人与孔子其人相比对,任何人都不难发现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异:
孔子秉持“有教无类”,开馆授徒,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师承家学薪火相传,遂有后学弟子(子思、有若、曾参、子夏等人)著录先师遗言、语录,辑成《论语》。孔子及其后人身世清楚,孔学有明确的世系传承,《论语》一书乃儒学授徒的第一教科书。
《老子》与《论语》截然不同,《老子》一书乃个人著述,因其强烈的批判时政言辞,只能私下传抄(没有公开的延师授课)。在后学辗转传抄过程中,有好事者多加增添拼凑,甚至裁剪其他著作,或亲自著述一段充塞其中,最终累积为五千余言。汉初,又被好事者断分为八十一章。东汉以后,又被后学裁削为整整五千字。相比于《论语》,《老子》一书乃是地底下的暗流。
关于道家学统的师承。有人说,杨朱是老聃的弟子,并且是著述《老子》的作者。有人认为,关尹(即环渊)才是《老子》一书的作者,是他记述了老子的语录。《庄子·天下篇》则说田骈学于彭蒙,再推彭蒙之师则不知了了。这些推断只是一种臆测,没有坚实的证据可以证明。事实上,即便是发展《老子》学说的庄周,也无从考究其师承传统。
梁启超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迷离惝恍,老子一人而有三化身。一为孔子问礼之老聃,二为老莱子,三为太史儋。”当然,这还不算无姓无名无事迹的那位“隐君子”。老子一人而有三化身,或者多至四人,透露出的实质问题是:《老子》非一人所作,非一时之作。《老子》一书中有非战国人士不能写就的内容,根源在于有一位编纂者生活在战国之末,从版权上讲,《老子》一书由不同时代的多人合作著述。
这一推论的合理性在楚墓竹简本《老子》出土之后得到证实。
继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之后。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了竹简本《老子》。竹简本《老子》一书的文字是典型的楚国文字,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这部竹书《老子》由三组竹简组成,各组竹简的长度和编线位置各异,由此可知它们是各自成册的。三组竹简上的字体各异,显然是三位不同抄者在不同时期所抄录。
2.竹书中的甲组、乙组的文句和内容与通行本《老子》相同,只是句序不同。但是,丙组文字有近一半不见于《老子》,整理者认为这是一部名叫“太一生水”的书的内容。而且,丙组与甲组中互有一段基本相同的文字(参见《导读二·道之先验自在及玄之又玄》)。
3.甲、乙、丙三组竹简上的《老子》文字合起来只有2016字,约为今本《老子》的五分之二。
有学者认为,郭店竹简本《老子》是摘抄本,而不是《老子》的全本。以郭沂为代表的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竹简本《老子》已是一个完整的抄本,后来的各种传本,包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和各种世传本,是在简本的基础上经过改造、重编、增订而成的。简本《老子》的作者是老聃,今本《老子》是太史儋在简本的基础上增订而成(郭沂:《从郭店竹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见《老子研究》1998年第七期)。
有学者认为,《老子》一书的原始本向郭店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及各种世传本发展,有一个汇集的过程:“帛书《老子》的构成虽然可能不止源于一个本子,但其中必须以郭店简本为来源者。”“从简书到帛书甲本,从帛甲到帛乙有着明显的递变痕迹可循。但从帛书乙到以后诸通行本之间却似有文本递嬗变化上的断裂。帛乙《老子》只分篇不分章,完全符合司马迁所言‘著书上下篇’的例子,而诸通行本则在分篇成书的基础上却有着完整的八十一章分章系统,其间当有一段文本演变的历程需要走过。”(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
如果此论当真,那么《老子》一书的作者当不是一人,而应是多个人。《老子》一书也不是一时之作,而是跨越了多个时期的一部汇集性作品。
学者们将竹简本《老子》与帛书本以及传世本相比对,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例如:传世本十九章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帛书本与之相同,但竹简本作“断智弃辩,民利百倍;断巧弃利,盗贼无有;断伪弃诈,民复孝慈”。同样是“民复孝慈”,但一个前因是“断伪弃诈”,另一个的前因是“绝仁弃义”。把“仁义”作为批判对象,乃是黜儒学者的篡改。竹简本上也未见“失德而句礼,失仁而句义,失义而句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这样激烈的贬黜儒家学说之辞。有可能的是,贬黜儒学的内容来自竹简本写定后的另一位“老子”,这些内容乃是这位“后老子”增添所为。
与楚简《老子》丙组缀连为一册的《太一生水》段落中有如下文句:“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是已]为万物母。一缺一盈,是已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也,其字也,请问其名……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
郭沫若在《先秦道观之进展》一文中,认为传世本《老子》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句中“大”字后边脱“一”字,当作“大一”。并认为所谓“大一”便是太一,太一便是道。一个是其名,另一个是它的字。
郭沫若的推测是正确的。“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应是“强为之名曰大一”的脱字句。对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章,我们可以认定,这一章源自《太一生水》。“道生一,一生二”原文应是“道生太一、太一生二”。《老子·德部二》:“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霝;浴得以一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中的“得一”应是“得太一”。《老子·德部三十五》:“执大象,天下往。”应是“执太一象,天下往。”
《太一生水》说,太一“成天”。太一“成地”。“君子知此之谓道”。“道也,其字也……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参照《庄子·天下篇》:“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太乐篇》:“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 “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等章句。两相比对,可证《老子》一书中的这一部分内容源自《太一生水》或其他“太一”类著述。如果《老子》的部分内容源自《太一生水》类的著作,那么《老子》一书必不是一人所著,必不是一时所作。
郭店楚简本及帛书本《老子》的出土,使我们能够跳出司马迁《史记》中的老子迷宫。《老子》一书的形成经历了为时不短的过程,《老子》一书非一人一时所著,其内容可能来自不同的文本传统。这就像浩瀚的长江,既有源头,也有其他水系汇入。
另外,从出土的帛书本的词语、结构或内容来讲,《老子》一书大体上可以分为几部分。例如,传世本二十九章、三十三章、三十六章,三十章及三十一章的部分内容应为一人所写。此人承袭“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这一思脉,宣扬“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此人可称之为“兵家老子”。
传世本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到“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以及传世本二十章“荒兮,其未央哉”到“众皆有以,而我独顽以鄙”一节,整体上是一首楚辞。这一部分在文体上与《老子》的经体不合,应是后人掺入。这位老子应称之为“楚辞老子”。现将这首楚辞整理如下:
“与呵,其若冬涉水;
犹呵,其若畏四;
严呵,其若客;
涣呵,其若凌泽;
沌呵,其若朴;
湷呵,其若浊;
呵,其若浴;
其不上谬,其下不忽;
寻寻呵不可命也,复归于无物。
是胃无状之妆,无物之象,是胃沕朢;
隋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朢呵,其未央才!
众人和园,若乡于大牢而春登台。
我博焉未垗;若婴儿未咳。
纍呵,似无所归。
众人皆又余,我独遗。
我愚人之心也!湷湷呵。
鬻人昭昭,我独若呵。
鬻人察察,我独閩閩呵。
沕呵,其若海。
朢呵,若无所止。
沕呵,朢呵,中又象呵;
朢呵,沕呵,中有物呵。
幼呵冥呵,其中有请呵;
其请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
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
除了与《太一生水》有关的“太一老子”外,还应该列出一个把《老子》一书断分为八十一章的“章句老子”。甚至有必要列出一个专一批判儒学的“黜儒老子”。《老子·德部一》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德部七》的“名与身孰亲”?《老子·道部十三》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等语句应该是“黜儒老子”所作。
尽管《老子》一书经过后人的多次增删斧正,可谓求善求美几达极致。但由于该书非一人所著,所以仍然存在着思想上和文句上的自相矛盾。例如,“以知知国,国之贼也;以不知知国,国之德也”“绝圣弃智”“将以愚之也”。与之相矛盾的文句有“故善人,善人之师”“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爱民桰国,能毋以知乎?”尊智和反智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
再例如《德部二十一》的“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中的人之道指圣人之道。《德部四十二》的“天之道,有馀而益不足。人之道,不足而奉有馀。”此章的“人之道”只能译作人间的法则,或译作当世俗人之道。两相比对,与天之道对应的“人之道”究竟是圣人之道,还是俗人之道?
对比帛书本《老子》“谷神不死,是胃玄牝”“罪莫大于可欲,咎莫僭于欲得”“夫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浴得一以盈。谷毋已盈将恐渴”“江海所以能为百浴王者”等辞句,其中的“谷、欲、浴”三字的活用,仍保留了不同时期的文字风格,显然非一人贯通而书。
总而言之,《老子》一书的原初形态,可能来自多人的多个著述,非源自一种思想传承。在向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以及各种世传本演变的过程中,不同的传抄者(司马迁称之为隐君子)对之实施了续貂、汇纂和整合,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打造《老子》一书,使之更完整、更致密,成为名副其实的道学思想,这是一个完善化、合理化的过程。《老子》一书不仅有薪火传承,更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世上有《老子》一书,更有诸老子的合作和接力。
这就是隔世不远的司马迁何以要用四个老子来编排《老子韩非列传》,用否定法来撰写老子身世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