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校勘本 德部四
反[1]也者,道之动[2]也;弱[3]也者,道之用[4]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传世王弼本 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帛书译文
将弓扳过来(弓弦挂上)拉开,因而有了道的运动(即力的积聚)。将弓弦松弛(箭矢射出),便有了道的使用(即后文中的道冲而用之)。
天下万物皆由一物生出一物,有形之物生之于无形之道。
● 解字
[1]反。“反”是会意字,甲骨文作“”,从厂从又:“厂”为反转字根,“又”为伸拿之手。“反”的构意源自将他人之手扭到身后。“反”的本义为扳动,此义由转注后的“扳”字所承继。“反”则表示引申而出的反面、反向义,即相反。此处“反”字作“扳”讲,意谓将反曲复合弓扳扯过来挂上弦,然后搭箭拉弦欲射。
[2]动。“动”(動)是会意字,从重从力:“重”表重物压身而挪不动步子,“力”表力量、力气。动的本义为用力推动他人,也表示背负重物时自己用力挪动身体。引申后泛指行动、运动。
[3]弱。“弱”是“”的同体会意字,“”字甲骨文作“”,构意为弓弦的松弛,两个“”字并列,本义为柔弱。文中“反、弱”对应,均指弓弦的状态。
[4]用。“用”是依托象形字,甲骨文作“”,乃是在表示肛门的“凡”上增添树棍,上边的一点或小圆圈表示用树棍擦拭后留在上面的粪便。“用”的构意源自古人用树枝草棍擦拭屁股(后世升级为厕筹)。“用”的本义为可用之物,必用之物,引申泛指使用。
● 句读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译文:将弓扳扯过来(将弓弦挂上)拉开,因而有了道的运动(即力的积聚)。将弓弦松弛(箭矢射出),便有了道的使用(即后文中的道冲而用之)。
在这一章中,反与弱、动与用互为同位词。这里隐含着一种意象,即弓弦扳扯开及松弛后箭矢的所在。显而易见的是,将反解读为“返”乃是一种错识,因为反的本义为扳动,况且,反与弱互为同位反义词。因而,不能译作“道的运动是循环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陈鼓应语)或“走向反面是道的运动,柔弱谦下是道的功用”(任继愈语)。
“道的运动是循环的”。绝对是陈鼓应先生的发明。“走向反面是道的运动”,绝对是任继愈先生的创造。二千年前的《老子》绝对不会离开物象讲什么“道的运动”。
此节可参见《道部十一》:“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积聚于弓弦上的力的存在与否,即有与无,乃是功用和目的实现的过程和步骤。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天下万物皆由一物生出一物,有形之物生之于无形之道。
此句应与下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互参证。也就是说,作为“无”的道,生出了混沌整体,体现为“无有”之间的一(或太一);作为无、有之间的一(或太一)生出了天地二有,作为有的天地又生出了作为有的动物、植物和人类。动物、植物和人类则生出类属自我的有,即“三生万物”。
此句可与楚简《大一生水》相参证:“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君子知此之谓道”。“道也,其字也”。
● 随感
此章字句最少,历代学者解读差异最大——中国文字的简约性,以及长期使用而形成的一字多义性,加上中国文化中的二元矛盾思辨,使“自成一家”之说蔚为大观。在相互抵牾中,粗鄙之说与精明之道各有自己的市场,狸猫和太子可相互置换。当一个人大谈什么“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有中可以生无,无中可以生有”时,显然,已远离了《老子》具有特定物象场景的哲理(或宗教)叙述。
注意,“反”和“弱”字的解读应是本章的重点,其次便是“动”和“用”的解读。反和弱均来自弓箭文化,《老子》用这一物象比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读者可参见《道部十一章》,即道的功用。
用的构形源自先民擦拭屁股的树枝草棍,本义为必用、可用之物。以往的“前识”学者不识“用”字的形、音、义由来,肆意想象,大加发挥。下边是徐志钧先生关于“用”字的解读:
“‘用’,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国学纪闻》卷一:‘用之者何,体也。’范缜《神灭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道的本质乃无往而不胜,但它的外部表现却是柔弱。《校释》:“弱者道之用,盖得《易》之《坤》者也。《乾》藏于《坤》,故曰弱。”《易》曰:‘潜龙勿用’,而老言无用之用,足道之用。这里应看作《老子》所言与《易》是同一来源,来自更原始的文化。”
徐志钧认为:“《老子》本篇字数最少,却集中古代辩证法的要义,首先,他指出世界的本体是从无开始的,从无到有,从有产生整个世界,这与黑格尔所论从有开始正好相反,正是古代辩证法与现代辩证法的不同之处。其次,反者也道之动也。反返周流不息的循环,正是黑格尔所以为的一种坏的循环。”
将《老子》之言与《易》拉扯到一起,将《老子》与两千年后的黑格尔相比附,实在让人无语了。为什么不把《老子》与爱因斯坦比附,把《老子》与霍金相比附?为什么需要这样做,能够这般作为吗?略读一点哲学的人都知晓,黑格尔的“有”讲的是绝对理念(或内在逻辑),与《老子》的“道”或“太一”的“无”没有任何比附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