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心理学帮你发现未知的自己(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潜意识里有什么

1.叛逆的小男孩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小男孩,他的父亲是一个油漆匠,母亲在工厂里工作。父亲的工作很辛苦,为了缓解疲乏,下班之后他经常到酒吧里借酒浇愁,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常常是醉熏熏的。父亲对孩子们并不是很关怀,有限的关怀也不是责备就是骂,在小男孩的印象里,一直到父亲去世,他们之间的交流都非常有限。

孤独的小男孩特别渴望来自于母亲的温柔。

可是,母亲也在一家工厂里工作,每天都要很晚才回家,回到家里还有大量的家务要做,繁重的家务让她疲惫不堪,使她很少有精力去关心孩子。小男孩又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精力十分旺盛,每天动个不停,母亲实在无法跟上这个孩子的精灵古怪,于是她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严格规范他的行为,对他提出的几乎每一项要求都采取苛刻的态度,在小男孩的眼里,母亲就是“严格管制、冷漠与拒绝”的代表。

父亲的拒绝与母亲的冷漠让男孩感到十分难过。其实,很多时候他的调皮与顽劣只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没想到换回的却是他们更加冷漠的对待。孤独的生活让他变得十分敏感和脆弱。于是,小男孩选择了逃避,他开始逃学,终日和街上的野孩子混在一起,不断地参与街头的斗殴,对父母的话置之不理。他变得愈发叛逆了。

就这样,小男孩在责骂声中长大了,不过,虽然不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孩子,但他并没有丧失对于理想的追求。出于对电影艺术的爱好,他远离自己的家乡,进入一家剧院做起了舞台学徒。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他没有放弃,在此后的多年中,凭借着自己的韧劲和不懈努力,他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导演。他就是北野武,后来享誉国际的大导演,他导演的《坏孩子的天空》《凶暴的男人》《菊次郎的夏天》等多部影片赢得了广泛赞誉。作为日本电影界的代表人物,他对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电影有着深刻的影响。


熟悉北野武的电影的人都知道,他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似乎在不断地表达着一种强烈的反抗。在他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冲突镜头,年轻人之间的争执,甚至是打架,是很常见的情节,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把内心所希望的表达出来。然而,许多人在观看了电影之后觉得,在这些不断发生的冲突背后,似乎又在表达着某种无奈与叹息。的确,虽然这些电影中的主人公没有一个不是反抗和叛逆的,但在背后似乎又有着难言的苦衷。宣泄与释放成为北野武的主要风格,并且使他成为一位风格独特的国际知名导演。

这位以冲突来演绎自己导演风格的人,在功成名就之后,有一天,他接受了一家电视台的采访。有人问他:

“为什么你的电影总在用这样极端的风格表达自己?”

他想了许久,然后这样回答:“在潜意识里,或许我一直在渴望什么。”

其实,如果联想到他孤独的童年,就不难理解他的电影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独特风格。这位曾经在家庭矛盾中感到迷茫的少年,在他成年以后的情感表达中,仍然还有着同样的诉求——对家庭和亲情的渴望,因为得不到满足与释放,他只能用自己的电影语言不断地诉说,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得到一些宽慰。在各种影片中,他不断地重复着同一主题。

从某种意义上看,北野武的经历对许多人来说是有着共性的。

潜意识在生活的基础层面上影响着我们。人的一生中总是充满着各种阻碍,缺乏亲情,缺乏关注,生活中遇到坎坷,缺乏友善的成长环境,都能可能使我们产生挫折感。而我们又都是受感情支配的动物,一旦内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压抑,这常常会让我们处于一种矛盾的,难以摆脱的状态;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就可能会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经发生过一宗离奇的“连环案”。一连几天,警察接到报案,有一位男子,总是躲在角落里,以奇怪的目光盯着每一个路人,看上去好像要有什么企图,让人感到心惊胆战。

接手这件案子的探长感到很奇怪,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踪,他发现这个人虽然面目可憎,目光犹疑不定,看起来很像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但是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危险的举动。在进一步的调查中他发现,这个人只是喜欢以一种奇怪的目光注视着别人而已。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这样做?

经过调查了解,探长终于发现了事情真相。原来,这位男子在生活中十分孤独。数年前,他曾有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他曾有一位很钟爱的漂亮妻子,两人感情很和睦,让他以为自己一辈子可以这样过下去。不过,这样的生活却稍显平淡。直到有一天,这位妻子不堪忍受平淡乏味的生活,于是她选择了一位更富有的人,临走的时候,妻子对他说:“你本来是一个不错的人,但你的生活与我想象的不同,我不能忍受你的生活。”她抛弃了自己的丈夫,从此再无消息。

这样的经历对他打击很大,他从没想过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从那以后,他对每一个人都充满了狐疑。他以怀疑的目光看着路边的每一个人,似乎一定要看出什么究竟来才行。其实,他的这种行为正是在表达他内心曾经受到的打击。最终的分析表明,这起离奇的“案件”,只是出于这位男子潜意识中对美好生活的怀念所致。

实际上,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往往有着大量的心理创伤与情绪结。这种创伤与情绪结的存在,使人始终处于压抑与焦虑的状态中。一旦这些创伤被触发,就可能使人们重新回到过去所经历的苦痛当中。每一个创伤、情绪结都与巨大的情绪体验纠结在一起,当它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时,我们的身体与心理就处于一种再次被激发的状态,过去的种种体验会再次回到生活中,这就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对于潜意识而言,创伤、压抑与不幸构成了它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而我们自己却往往无从感知,因为我们对于过去的事情大都采取一种忽视的态度,这就使得当这些潜意识里的内容再次袭来的时候,我们对它毫无准备。

对潜意识的了解越多,你就会越多地发现隐藏在一个人内心里的这些压抑和情绪结。对潜意识的研究,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对这种创伤与不幸进行整理,把它们释放出来,让我们重获健康,获得快乐生活的能量和动力。

2.蛛丝马迹——隐藏不住的潜意识

到底什么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怎样被发现的?

有一个人问一位心理学家:“什么是潜意识?”

心理学家回答:“就是你不能够觉察到的意识。”

那人又问:“既然不能够觉察到,我们又怎么可以在这里来谈论它?”

……

心理学家一时语塞了。

其实,要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潜意识虽然隐蔽,但是它并不是无迹可循的;相反,它有许多细微的表现。我们在前面说过,人的内心世界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即使是再微小的行为,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也可以发现它背后的含义。


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应邀主持一台大型晚会。

到了晚会开始的时间,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灯光和摄像机镜头一齐聚集在他身上,成千上万双眼睛在注视着他。这时,他面带微笑注视着台下的观众,然后开口了:

“各位观众、各位来宾,电视机前的观众,你们好,欢迎你们观看今天的晚会。现在,我正式宣布,演出——结束了。”

一语既出,一片哗然。

潜意识常常会在“无意”中表现出来

相信这是一个被许多人所熟悉的故事。一位如此专业、如此著名的主持人,却犯了一个如此低级的错误,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笑料。然而,对于我们的潜意识来说,这个在大多人眼里的故事,却并不只是笑料那么简单。

对于心理学家来说,人们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不管看上去有多么微小,都是有意义的,既使是一个看起来极其可笑的失误,也有其背后的原因。正如上面的那个例子,让我们以心理学家的目光来看待这件事情:这位主持人本应该说的是“演出开始了”。可是他为什么说的是“演出结束了”呢?当我们随着心理学家的目光去观察他近期的工作状态,就会发现,原来,一段时间以来,这位主持人在上级管理者的安排下已经连续主持了许多场节目,身心都已经十分疲惫,心里巴不得这台晚会赶紧结束。当舞台灯光亮起的时候,职业素养让他不得不对摄像机和台下的观众做出笑脸,然而,内心的疲惫与厌倦却让他在一时疏忽中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正式宣布,演出——结束了!”

一位如此专业的主持人,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举动,正是源于内心的矛盾心态。

其实,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我们的内心里常常会有一些隐秘的情结,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我们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行为。生活中常常会见到下面这样的事情。


性格木讷的A先生喜欢上同一个公司里漂亮的B女士。为此,A先生费尽了心机,又是送花,又是请客吃饭。不过,这位女士对他并没有兴趣。敷衍了几次之后,就以“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为由,不再接受A先生的殷勤。A先生虽然十分沮丧,却也只好作罢。

可是,没过多久,公司里新来了一位C先生。C先生外表英俊,性格活泼,刚来不久,就和B女士打得火热。A先生虽然表面镇静,心里却非常生气。之后,让他更生气的事情发生了。一天早上,C先生和B女士喜气洋洋地来到公司,二人手里捧着一大堆喜糖,给公司里的每位同事发糖,然后宣布:“我们已经登记结婚了。”

A先生与C先生在公司的同一个部门,两人在业务上有着很多联系。可是,从那以后,A先生就一再忘记C先生的名字,以至于每当有事要向C先生打招呼的时候,A先生都要向别的同事询问他的名字。


按理来说,A先生不至于连非常熟悉的C先生的名字都不记得。但如果我们从潜意识的角度来分析,显然,在潜意识里A先生想把让他感到憎恶的情敌完全忘掉,甚至连他的名字都给“忘记”了。这种“忘记”行为正是他内心里潜意识的体现。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掌握一切,其实不然,因为潜意识的存在,我们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影响。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都隐藏着大量的情结、情绪丛,它们往往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处于一种自己尚未了解的状态。

心理学家巴特勒曾经说过一件趣事。他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两人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不过,有一次两人因为对一个时事问题的看法发生了争执。当时发生了一起家庭事件,报纸上有很多报道。在两人的讨论中,巴特勒认为应该对当事人予以更多的同情,而他的朋友则认为应该对当事人予以制裁。两个人为此争得不欢而散。争执过程中,朋友正好坐在桌边,在他起身倒水的时候,“无意中”一甩手臂,“不小心”把花瓶碰到地上摔碎了。对此巴特勒并没有往心里去,他认为这只是朋友无意的举动所致。但是不久之后朋友给他打电话,在电话里向他道歉,并承认,那天他是因为与巴特勒有所争执,心情很不愉快,正是在这种不愉快的心态下,他才“无意地”把花瓶弄到地上摔碎了。他说当时的举动虽然是在不经意之中,但自己心里也是有不满的,所以还是应该道歉。

人们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每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是有意义的,既使是一个看起来极其平常的行为,也有其背后的动因。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认真分析,才能发现人们内心世界里真正隐藏的内容。

简单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丰富的内容与想法。只有深入发掘它们、了解它们、分析它们,才能够发现我们自己的真实内心,才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掌控生活。

3.冰山之一角

可以这样讲:每一个人的心理都是由意识与潜意识组成的。

意识是我们当前知觉与情感的状态,是我们当前直接感受到的内容。比如你正在看这本书,你心里所想的一定是与这本书有关的内容;如果你去看一场电影,那么,你的头脑中展现的一定是紧张生动的电影情节;你正在打球,那么你的脑海里展现的一定是激烈的身体对抗与动作……只要是处于清醒的状态,我们的头脑中就总是在展现、思考一定的认知内容与情感体验,这就是意识。意识,简单来说,就是你当前的知觉与情感的状态。它总是直接而又清晰的,不过,它虽然清晰,但往往很短暂,所以对我们的影响往往不那么显著。

意识总是与我们此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并且很容易发生改变,它像是一个快速的扫描仪,把我们感觉到的内容快速地梳理一下,如果是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就进行更多整理,否则就忽略掉。正是因为意识的这种特征,有一个很著名的艺术流派叫“意识流”“意识流”,由英国文学家梅·辛克莱引入文学领域,尤其表现在小说、戏剧和电影当中。它擅长的就是用快速、短暂与不断变换的镜头来表现人们的从不停歇但又不断变换的意识心理过程。它的核心内容是:人们的意识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中,就像是一条流动的河流一样。意识之流川流不息,但又很短暂,它总是处于不断的切换之中,因此被称为“意识流”。,提倡用多变的、快速切换的情景来表达人们对人生的感受。

意识的冰山

但潜意识完全不同。

飘浮在大海中的冰山,常常会给航行的人们一种假象,即它只有飘浮在海面上的那么大。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你可能要吃亏了。这是因为,通常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它很小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都隐藏在水下。如果你是航行的水手,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把船行驶得离它太近,那么很可能会撞到冰山在水面以下的部分而沉没。

在这里,我们也借用大海中的冰山来做一个比喻。如果我们把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那部分看作是我们当前的意识状态,称之为“意识”,那么那些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就可以看成是我们的潜意识。潜意识就是那些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心理与情绪丛,凝聚着大量的情感冲突与情绪体验。通常情况下它们虽然很难被人觉察到,但又在不知不觉中决定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在“意识的冰山”中,我们所能够觉察到的只是水面之上的那一部分,其余大部分都是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是我们难以觉察,常常予以忽视的。

而心理创伤又构成了潜意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一位年轻人,每当看到别人的时候,总会表现得很紧张,不知道该怎样与别人相处,甚至连最平常的打招呼都难以做到。他说:“我总是觉得自己太软弱,太没存在感,没本事没能力。当大家在热烈讨论一件事时,我总是插不上话,即使努力插上一句,也总被大家忽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当我说出一句话完全没有响应时,我就觉得又受到打击,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就像从前和别人一起玩游戏,别人都玩得很好,自己却不会的感觉一样。在朋友的聚会上很少有人和我打招呼,即使有人打招呼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生活中没人理我,偶然与别人在一起,我也是不在状态,不知道该说什么。在别人的眼里我是没用的。所以,每当与别人在一起时,我都不说话,通过猛吃猛喝来给自己找件事做,以掩饰内心的尴尬。这样的生活真让人难堪。”


那么,为什么他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呢?原来,他小的时候性格本来是很开朗的,但是有一件事情改变了他。他刚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来到了全新的生活环境,几乎没有认识的朋友,没有人能够聊天说话、相互谈心,让他感到很孤独,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很久。有一次,学校里组织联欢晚会,晚会上很多人都准备了节目去表演,气氛很热烈。看到别人快乐的样子,他也很想上去唱个歌。可是等到叫到他的名字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准备好,甚至站到台上去的时候连歌词都忘了。他就站在那里,大家等着他唱,可是他唱了两句就再也唱不出来了。看到他手足无措的样子,大家等不及了,纷纷议论。主持人看到他紧张的样子,急忙过来帮他打圆场,说:“我们的×××同学,他的歌声其实是很美的,不过呢,今天他被我们台下的美女同学们的容貌惊呆了,所以唱不出来了,我们掌声鼓励他好不好?”

听到主持人的调侃,同学们都笑了。而他,更加羞愧,不知所措。

一位本来开朗的年轻人,却因为从前的一次经历让自己失去了信心,每当遇到别人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如果不是心理分析帮他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可能一直都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还在受着它的影响。

下面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了这样的道理。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接待过一位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很容易焦虑,对别人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也很容易发火;有强迫症,经常会失眠,每天都要吞下一大把药片,虽然明知道这些药片对身体无益,也不能让自己停止;他害怕与别人相处,每到人多的地方就不由自主地紧张,经常会感到莫名其妙地心慌,虽然他试图摆脱这种状态,但却一直不能成功。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

经过深入的心理分析,弗洛姆发现,这位年轻人曾经非常努力,是一个很上进的青年,几乎让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称赞不已。不过他在家庭中却并不受重视,他父母的性格比较强势,对他很严格,经常会向他提出一些近乎于苛刻的要求,与他的沟通交流却较少。比如要求他吃饭的时候不许发出声音,每天必须按时睡觉,看电视要有规定的时间。即使是他快成人的时候也是如此。他不愿意与父母争吵,因为他觉得他们并没有恶意,但是面对这样的苛求,总让他感到很难过。于是他选择了逃避。他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里就躲进自己的房间,尽量避开父母的目光。但长久下去,自己的心情也变得很压抑,低落消沉不说,最后不得不求助于药物治疗。


生活中的压抑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我们的心理又常常遵循着“追寻快乐”的原则,只把喜欢的记住,而把那些不愿意面对的“忘掉”,结果,久而久之,我们的思想、行为就成了一座冰山,在冰山之上,是我们喜欢的、已经习惯的那个自我,而在冰山之下,却是那个敏感的、焦虑的、小心翼翼的自我。

实际上,心灵的伤害是时时发生的。在生活中,人们会努力保持心理平衡,让潜意识中不安分的成分隐藏起来,让生活继续保持阳光、快乐。但是在不经意之中,这种防卫机制会放松,这些隐藏在内心里的内容就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使我们做出异常的行为。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说错话、做错事,情绪异常、心不在焉,一些奇怪的梦,自己意想不到的行为,等等,往往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的结果。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理出现不适,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一定要把潜意识当成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对待,潜意识既有千百年来遗传下来的本能,同时也包含着我们在生活中的种种积淀,我们现在的思想意识的状态是由过去的潜意识来决定的,而将来的快乐、幸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由我们现在的选择所决定。只有了解和改变潜意识,让积极的成分不断涌入其中,把身心充分的调动起来,才能成为一个自然、快乐的人,才能生活幸福、取得成功。

在潜意识的冰山里,还有一股能量是不能忽视的,心理学家把它称为“人类的本能”,或者“情感与爱的本能”,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对它做进一步的分析,以揭示它对生活的影响。

4.潜意识的三种成分

毫无疑问,潜意识是心理学中最为神秘又充满独特性的内容之一。许多人都惊讶于潜意识的复杂与趣味。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潜意识是如此丰富而又强大,它一直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往往无从知晓。”另外一名心理学家梅奥也说过:“如果打开你的潜意识,你将会发现许多惊人的秘密,就如同打开一个思想的宝库一样。”

那么,到底什么是潜意识,潜意识里到底有什么?

从心理学角度概括地说,潜意识中大致有三种成分。

潜意识中的第一种成分是我们压抑的创伤

人的心理的成长是一个构建的过程。但这个构建的过程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受到某种伤害,它就可能会隐藏到潜意识中影响到我们以后的生活。

一个女孩,在童年时代,亲眼目睹了两位兄长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其中一位在盛怒之下失手重伤了对方。女孩儿目睹了这一场景,深受刺激。等到成年以后,她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别人建立信任。因为过去这一事件的影响,她眼中的人都是冷漠、残酷、无法信任的。实际上她长大以后表现出来的不安全感,正是因为潜意识中的这一事件的影响所致。

还有一位年轻人,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因为一直缺少别人的关注,他生活在沉闷的环境中,与别人的交流很少,结果,当他试图融入别人的生活时,才发现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很困难,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够被别人接纳。他的生活很封闭,内心很孤独,但他并不知道该怎样去打开。

如果回顾我们的一生,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同一棵小树,如果想长成参天大树,需要迎接许多困难的挑战,狂风、暴雨、意外事件,都可能给它带来伤害。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遭遇过不幸,家庭、社会环境与生活,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挫折与苦痛。这种苦痛,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一时得到缓解,但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隐藏到潜意识中。心理创伤又有一种放大效应,它不仅会对我们当前的生活产生影响,还会对我们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就如同“井绳之虑”一样,我们会把在从前伤害中得到的认知放大到以后生活中的每一方面,使我们在生活中表现出彷徨、不适。

所以,认识潜意识的第一步,就是从这些过去的创伤中走出来。虽然生活中有很多挫折,但应该看到生活中更多的是积极与阳光的一面,要对这些创伤进行整理,如同清理不必要的物品轻装上阵一样。把那些消极的成分去除,这样我们才能够解除伤痛,重获快乐的人生。

潜意识的第二种成分是我们未曾满足的情感诉求

人是受感情支配的动物,生活中我们总是充满着对感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由于生活中的种种限制,这些愿望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得到满足,这时我们就会感到压抑,就会有挫折感。

曾经有很多人因为感情的失败而陷入痛苦的境地。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曾经对别人说过,他是因为对爱的追求的失败而写下了著名的小说《野性的呼唤》;《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也是一位感情失败的受害者,在与心爱的人分手之后,因为释怀,反而使她萌发了巨大的力量,才写下了这部世界名著。感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它可能会让我们变得与以往的自己完全不同。

潜意识中的这种愿望我们必须加以重视。未满足的情感,其强烈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感,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潜意识的第三种成分则要积极许多,如果说前两种成分是消极的、灰暗的,常与压抑、苦痛,难以表达的焦虑和不安纠葛在一起,那么第三种成分就完全不同,它是与快乐、解脱、成功与幸福紧密相连的。

潜意识的第三种成分就是因为摆脱压抑而获得的能量

每一个人的内心里都有着巨大的潜能,但是生活中,我们很难将它们真正发挥出来。这是由于心理创伤与压抑所致。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生活中的挫折、情感的创伤等,都有可能使我们处于一种压抑和麻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控制生活尚有困难,更不要说开发自己的潜能了。

但如果你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加以改变,结果就可能完全不同。潜意识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你能够克服潜意识中的消极能量,取而代之以一种积极的成分,生活就会发生变化。

许多人都因为对潜意识的发掘而取得了成功,其中包括很多著名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贝多芬、托尔斯泰、罗斯福、丘吉尔等,他们因为充分认识了自己而改变了自己,并且进一步改变了人生。正确地认识自己,面对自己,这样,你内心的能量才能得到释放,你的人生才会因此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