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妙语话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修身篇

宠辱面前需不惊,去留之间需无意

人生到处都充满着诱惑,引诱着人去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时刻保持清醒,不去贪图虚荣,不贪图短暂的快乐,才是一个对人对己负责的人。我们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荣与辱、喜与悲。在宠辱去留间,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活得洒脱自在。

一个人可以没有荣誉和鲜花,但不能没有自尊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

【释义】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自尊心,既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一种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所谓自尊,就是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自己健康的、积极的、正确的东西,而绝不是与之相反。如果别人提出了与你不同的意见,而你却硬是要抱住错误的观点不放,以示“自尊”,这“尊”的是自己的歪理;如果别人指出你的问题,而你却火冒三丈,拒人于千里之外,以示“自尊”,这“尊”的是自己的错误。诸如此类,都不是尊重自己身上应当尊重的东西。

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尊,他就会自卑、自馁,就会不相信自己,就会自暴自弃,结果是什么都干不了,什么也干不成。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尊,就不会自爱,就不会爱惜自己的形象,而是有意无意地放纵自己,作践自己,糟蹋自己,结果是自己败坏自己,什么可恶的事都干得出来。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尊,也就不会自重,人格也会丧失。于是,就只会盲目服从,人云亦云,学人言语,因而缺乏主体意识。当一个人只剩下“奴气”时,他人怎能瞧得起?席勒说得好:“不认识自己的尊严,就不会尊重他人的尊严。”

自尊心强过头了,我们就不再把它叫作“自尊”,而只能叫它“自满”。有了这种自满情绪,就总觉得自身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别人的一切都是不值得一提的。自尊,人人都要维护,但是需要一个度。脸皮太厚,这就过了度。反过来,自尊过盛,明明自己做错了,但是为了面子,进行辩解,甚至是争吵,这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也不好。自尊不等于唯我独尊,也不等于刚愎自用。自尊不等于自负,不是自我夸大,不是妄自尊大,不是骄傲自满,更不是目空一切。一个人如果总是高估自己,最终是要失败的。自尊也不等于遮丑。有的人明知自己错了,但是出于所谓的自尊,一百个不承认。这样的自尊是很要不得的,所带来的,对自己来说是威信大大地丧失。我们千万不要将“自满”误当“自尊”。自满了,就很容易为所欲为,到头来,你身上就渐渐变得没有多少值得让人尊重的地方了。

【感悟】

一个人可以没有荣誉和鲜花,但不能没有自尊。自尊不是清高自负,更不是用贬低他人的手段来抬高自己。自尊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它与财富多寡没有关系。金钱财富有价,人的自尊无价。但是自尊不能过分,一旦走极端,就变成了自负。

淡泊名利,内心才会得到安宁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

【释义】修养品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减少欲望。他为人很少有欲望,即便(善性)有所失,也很少;他为人欲望很多,即便(善性)有以保留者,那也是很少的了。

“养心莫善于寡欲”中的寡欲并非无欲,只是将心中的欲望减至最低程度,使心绪保持在平衡状态。凡人便会心生欲望,也正因如此才会有进取求发展的冲动。而一个无欲的人,是不可能有所发展的。所以适当的欲望,对个人生活、对国家,均是进步的原动力。

齐桓公曾问管仲:“财富有无界限?”管仲说:“水的界限在于没有水的地方,而财富的界限在于满足之处。但人往往不知足,终而惹来杀身之祸,或许这也是一道界限吧!”做人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才好。做事千万不可达到极限,预留几步路作为缓冲才是。

【感悟】

外物改变人的本性,感官之欲减损人的善心。所以,欲望太多的人,往往利令智昏,做了欲望的奴隶。人生的烦恼来自于非分的欲望,种种诱惑使我们心中的明月蒙尘。淡泊名利,我们的内心才会得到安宁。

保持平常心,才是人生之道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冀,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诗经》

【释义】蜉蝣羽翼薄又亮,像你衣服真漂亮。我的心中多忧伤,我的归宿在何方?蜉蝣羽翼薄又亮,像你衣服真华丽。我的心中多忧伤,我将安息在何方?

人生太短暂。生命之于人只有一次,一天天流失的都是生命的部分。每天都有些宝贵的东西与我们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生命是如此脆弱,人生是如此短暂,我们无法预测生与死,所以我们要热爱生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让生命活出光彩,活出意义和价值来。生命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利用,在于它是否精彩,是否有意义。

我们为工作、生活、名誉、金钱等等而拼搏,到头来真正能够得到的是什么呢,是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东西吗?我们最终都会弃它们而去。然而我们追求目的的过程是真实的,是我们自己能切身感受到的。我们应该去把握这个过程。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成功,不是用地位、金钱来衡量的。当你每一次穿过泥泞,走出风雨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所走过的路程,都能为自己所拥有的坚强毅力所感动。当你获得了成功,出人头地时,也许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失去了青春、健康、朋友。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得到与失去。一般人认为得到的越多越好,失去的越少越好,可是这并不现实,得与失是相对的。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你们失去了青春,却收获了人生的真谛。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生命是精彩还是无奈,全看你自己,看你给这个世界创造的价值,看你怎么领略和展现生命的精彩。今天才是生命中实实在在可以用心感受的日子,把握现在,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无论生命给我们带来什么,用你的微笑勇敢地去迎接它,坦然地接受生命的潮起潮落。

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无常的。生命易逝。美好的东西总是难以持久,需要我们去呵护。我们不仅要有直面生命残酷的勇气,更要有珍惜生命的实际行动。人生有挫折,也有欢快;有遗憾,也有收获;有欢喜,也有悲哀。它可以是支离破碎,也可以是轰轰烈烈;可以是平平淡淡,也可以是辉煌璀璨。欢欣和痛苦构成了我们生命的丰富,造就了生活的华彩。人生的美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一阶段用心去体会。人生所追求的,正是生命过程中的种种美景。

【感悟】

人生,并不是一张必须要拿满分的试卷。人的生命又是有限的,何不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好好地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我们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荣与辱、喜与悲。许多事情只要我们尽力了就问心无愧。人生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就弹不出声音。生命也要松紧有度。在生活中,拥有一颗平常心,才是人生之道。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菜根谭》

【释义】当发觉被人家欺骗时,不要在言谈举止中立刻表露出来;当遭受人家侮辱时,也不要立刻怒形于色。一个人能够有吃亏忍辱的胸怀,在人生旅途上自然会觉得妙趣无穷,对前途事业也会一生受用不尽。

人都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毫无表情。可一个喜怒都表现在脸上的人无疑时刻暴露着内心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是暂时的,也会被高手识破,所以做人要谨慎。不管心里有多大波涛在起伏,都不要表现出来,都要藏在心里。你心里的事是你自己的,让别人来一同承受是不公平的。如果你都表现出来,人家会觉得你这个人太浅薄,什么事都沉不住气。

一听到别人奉承的话就面有喜色的人,有心者便会以奉承来向他接近,向他要求;一听到某类言语,或碰到某种类型的人就发怒的人,有心人便会故意制造这样的言语,指使这种类型的人来激怒他,让他在盛怒之下丧失理性,失去风度;一听到某类悲惨的事,或自己遭到什么委屈,就哀伤满怀的人,有心者便会以种种手段来博取他的同情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易因为某事就乐不可支的人,有心者便可能提供可“乐”之事,好迷惑他,以遂行其意图。

由于本身修养和环境的不同,人们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当然也就有了不同的心理状态。时代的发展形成了社会的复杂性,当然人们的心理状态,就更加复杂、更加变化多端。如何应对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这要取决于个人的修养和文化素质,也就是一个人的态度问题。喜怒都是人类的情感,当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怒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发怒不仅仅伤身,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一个易发怒的人也难于和他人合作。要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如果太轻易暴露自己的情感则容易受到伤害。人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人对事的态度。过于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感情,显得为人肤浅也容易开罪于人。所以耐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的暴露出来。

自古以来,凡是成功者很少有因外界的事物而亦喜亦忧的。当然,人有时会高兴,有时不免忧愁,但千万不要被情绪所左右。有高兴的事,表现在脸上无妨,但悲哀的事就尽量不要表现出来。因为将一切悲哀都表现在表面上,更会促使情绪强烈化。如把愤恨表现在脸上,恨也会加倍。在生活中,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是能够成大事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和阅历的人是很难做到的。当你失意或得意时,都能泰然自若,不表现出不悦之色或骄矜之色,旁人看来,会觉得你很了不起。不管是沉默还是有必要的争论,都必须就事论事,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为人处世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感悟】

我们遇事应做到先听后想,不要急于表态,事事都要考虑周全,这样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成熟了许多。遇人遇事先忍三分,让自己冷静下来,把喜怒哀乐由情绪中抽离,你便可以理性地看待它。用理智的思维去思考和看待周围的一切,思索它对你的意义。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你自然就不会把喜怒挂在脸上了。

人需要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

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孟子》

【释义】他(盆成括)是个有小聪明的人,但不懂得君子应该知道的大道理,这是足以招致杀身之祸的。

生活中,成就事业的是聪明人。在事业中起破坏作用的也是聪明人。聪明有大小之分,有小聪明和大智慧之分。小聪明者是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他们表现得聪明伶俐,会说话会办事,伶牙俐齿,机灵敏捷,善于伪装,有种随风而动的轻巧,有种你能千变万化,我能随机应变的聪慧。小聪明是细节,小聪明是近观。这种聪明是表面上的,是很容易被别人觉察到的。何为大智慧?大智慧者以环境为中心看问题。他们表现得山水不露,稳重大方,拙中藏巧、大智若愚,运筹帷幄,高屋建瓴,有种水滴石穿的坚韧,有种任你有千变万化,我早已将你看穿的沉稳。大智慧是框架,大智慧是俯视,大智慧就像一部哲学著作,初读时不一定得到人们的喜欢,可是你要是能读下去的话,你会变得深厚,也会终身受益。如果说大智慧是战略,那么小聪明是战术;如果说大智慧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小聪明则是感性的感性显现。有小聪明的人看到比自己聪明的人心里会有一种紧张感,遇见没自己聪明的人会表现得不屑一顾,遇见大聪明的人就只有望而兴叹了;有大智慧的人看到比自己聪明的人心里会有一种钦佩感,遇到没自己聪明的人会向他们讲道理帮助他们,遇见大聪明的人可谓找到了知己。

小聪明的人对人性有一定了解,因此他们从内心认同的人不是很多。但他们不会把对很多人的不屑一顾表现出来。有大智慧的人对人性一定很了解,因此他们能够十分包容地看待一切。他们将宇宙装在自己的胸膛里面。大智慧所统辖的是超越感知的宏观,所谓的大象无形,因而当这个智慧刚刚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只感觉到这个智慧的平淡无奇,直到智慧灵光显现的一刻才能引起人们的惊叹;小聪明在细而不在全,时而会翻船。从长远看,基本功扎实,做事实在,努力丰富自己,此乃大智慧;基本功不扎实,做事浮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此乃小聪明。真正聪明的人会未雨绸缪,为未来做好规划,并认真地执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而小聪明则是浅尝辄止,应付小场面还可以,遇到事就要手忙脚乱了。小聪明的人由于过于注重细节,所以常常不满足,会怨天尤人,并且苦恼特别多。更痛苦的是小聪明的人常常能力都不够。大智慧的人由于注重大局,所以只要大局还行,他们就感到满意,所以他们过得更幸福。更何况大智慧往往与大能力结合在一起,他们能实现大发展,从而带来更大的幸福。

【感悟】

人一旦被小聪明所误,容易变得张狂,自己不认识自己,走路辨不出南北西东,做事不知道天高地厚。人生需要的是大智慧,而最忌讳的则是小聪明。小聪明总有个性的弱点,个性的弱点总会造就人生的局限。所以,大智慧的人人生常常很成功,小聪明的人可能造就支离破碎的人生。小聪明一旦与功名利禄粘贴,人生的悲剧就上演了。任何小聪明都是容易被人察觉的。小聪明越多,这个人的破绽就越多。小聪明往往意味着难成大事。

通过自省进行自我完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义】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学业是否时常温习?”

孔子的学问不是纸上的知识,而是为人处世的功夫。曾子这三条反省总结一下就是:尽力做事、尽心做人和努力提高。曾参对于做人来说是很好的典范,但他睡觉之前还念念不忘自己每一天的表现,检点自己的行为,的确很了不起。曾参所讲的老“三省”可以说主要是“省己”。其真义就是严格解剖和要求自己、防微杜渐。

唐朝有个宰相叫陆贽。他权力很大,但严于律己。有一次一个地方官吏以一双鞭靴赠他,陆贽拒而不受,并严斥其吏。德宗皇帝闻知后也觉得他有点过分,给他下了一道密旨:“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概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意思是说:“你清廉谨慎得太过分了,对于各地方赠送的物品,一概拒不接受,恐怕在事情的情理上是讲不通的。比如马鞭、长靴一类的东西,接受了也无伤事体。”而陆贽对唐德宗写道:“监临受贿,盈尺有刑。至于士吏之微,尚当严禁,矧居风化之首,反可通行!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目见可欲,何能自窒于心!已与交私,何能中绝其意!是以涓流不绝,溪壑成灾矣。”

大概意思就是:“监督有关部门的长官收受贿赂,只要所得财物折为布帛以后满了一尺,便以刑律相加。下至卑微的士民属吏,尚且该当严格禁止行贿,何况宰相是风俗教化的倡导者,怎么反而能够放任受贿的行为呢?贿赂的途径一经打通,反复实行,就会益加严重。赠送马鞭和长靴没有止息,必然发展到赠送金玉。眼睛看见愿意得到的东西,怎么能够在心中自行打消得到它的念头呢!已经跟赠物人结交了私情,怎么能够中途拒绝他的请求呢!所以,如果不断绝行贿的涓涓细流,它就要填满溪涧沟壑而泛滥成灾了!”他这番说辞,使皇上大受感动。

“省己”根本上说是通过自我批评,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没有省己,就不可能有进步和完美。每个人似乎天生都有不喜欢被别人挑剔和批评的习惯。因此在生活中的每个人也都有刻意回避指责别人的倾向。一般人从情感上都难以接受指责。其实“良药苦口利于病”,别人的挑剔和批评正是给我们提醒和促使我们反省的机会。

【感悟】

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我已经尽力了,我问心无愧。”这句话已经成为有些人推卸责任、安慰自己的借口。我们往往把问题想得过于困难,结果反而不敢去开拓本来有可能成功的事业。“省”可以克服这样的不良倾向,帮助我们正确分析自己的能力。

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释义】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中的“质”是质朴的意思;“文”是文采、文饰;“野”是鄙野;“史”本指宗庙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史”意指虚浮、虚伪;彬彬在这里指“文”和“质”均匀配合的样子。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文质彬彬”的说法,这为后人普遍接受。文采和质朴恰当配合是后来文论家们对诗文写作的要求。

“文”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论语》中谈及“文”的地方甚多,其意义也是多方面的。其一指西周的文化;其二是指人们所要求得的知识学问;其三是孔子一贯主张的“文质兼备”即“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孔子看到了事物的“文”与“质”的矛盾统一的关系,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只有“文质彬彬”即形式与内容达到和谐的统一,才是最好的。但是,孔子并不是抽象地谈论“文”与“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的,因为孔子认为“博学于文”必须“约之以礼”才是好的,所以“文”与“质”,必须统一在“礼”的基础上才是好的,只有“约之以礼”才能达到真正的“文质彬彬”。这表明孔子虽然主张“文质兼备”,但是,在进行具体的美学评价时所持的原则和方法,则是先“质”而后“文”的。这一点,实际上是贯彻在孔子的整个美学思想之中的。孔子美学的批评的方法是以“善”、“德”或“质”为首要,以“美”、“言”或“文”为其次的。

但是现在文质彬彬与其在上文中的意思已经不同,多用来形容言行友善、举止得体、风度优雅的人。一个人自己的行为举止与别人对他的尊敬息息相关。热情友好、彬彬有礼的言谈举止无疑会使人通身舒畅。在这种友好的交往中,成功往往就会到来。也就是说,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的心都是向举止得体、彬彬有礼的人打开的。亲切友好的行为举止会有助于事业成功。有一句著名的英国格言:“风格塑造人。”一个人可能显得没有修养,甚至粗鲁无礼,但他也许是一个心地善良、品德优秀的人。如果这种心地善良、品德优秀的人能举止优雅、谦恭有礼,恰如真正优雅的绅士一样,那么他们肯定对社会更加有益,在现实生活中能给人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有句话说得好:“漂亮的体型比漂亮的脸蛋要好;优雅的行为举止要胜过婀娜多姿的身段;优雅的举止是最好的艺术,它要胜过任何著名的雕塑或名画。”与此相反,态度生硬、不良的行为举止及粗鲁庸俗的言语只会使人顿生厌恶之感。约翰逊博士曾说过:“先生们,任何人都无权说粗鲁的话,更无权干粗鲁愚昧的事情。恶言恶语伤人比将一个人打倒在地更令人怨恨。”因此这种人在生活中必定处处碰壁,处处令人生厌,就像过街的老鼠一样,使人通身不快。这样一来,什么朋友都交不到,什么交易都做不成。

【感悟】

有些人只知道一味地放纵自己的言行,宁可失掉自己的朋友而不去收敛自己的放肆言行。这种只知道一时的自我满足,而不顾及别人人格的人,总是得罪自己的朋友。这是名副其实的蠢行。一个人是否有礼貌,讲客气,是否谦恭有礼,对人际关系和事业成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美有善不足恃,有丑有恶不足惧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孟子》

【释义】像西施那么美丽的女子,如果她沾染上污秽恶臭的东西,别人也会捂着鼻子走过去;虽然是一个面貌奇丑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也同样可以祭祀上帝。

在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名叫哀骀它的人。他的容貌虽然很丑陋,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非常喜欢和他交往,相处亲近随和,舍不得离去。他一无权位二无财产,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和显赫的功绩,可是外表粗陋、其貌不扬的这位丑人却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和赞美,这使得鲁国的鲁哀公惊异不已。于是他就派人把哀骀它从卫国请到鲁国加以考察。相处不到一个月,鲁哀公觉得哀骀它在平淡中确有不少过人之处,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了。不久,宰相的位置空缺,鲁哀公便让他上任管理国事。可哀骀它却无心做官,虽在再三要求下参议了国事,但不久还是谢辞了高位厚禄,回到他在卫国的陋室中去了。

对此,鲁哀公求教于孔子:“他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孔子借喻道:“我曾经在楚国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的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都惊恐地逃开了,因为小猪发现母猪已不像活着时那样亲切。可见小猪爱母猪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主宰它形体的精神,爱它内在的品性。哀骀它这个人虽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内在之美必定已超越一般人很多,所以您和许多人才喜欢他。”

还有一则故事。阳朱到宋国,投宿在一家客栈里。店主人热情地接待阳朱,并向他介绍自己的家人。阳朱发现主人有两位小妾,一位长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而另一位却相貌丑陋。偏偏令人不理解的是,店主宠爱丑陋的那位而轻贱漂亮的那位。

阳朱怀着好奇心,想打听个究竟,便询问缘由。“那个漂亮的自恃美貌却轻视他人,傲气得不得了,我越看她,越觉得丑;这位看似丑陋的心地善良,待人谦和,知情达理,令我越看越觉得漂亮。我一点也不认为她不漂亮。”说到这里,正好漂亮的那位小妾昂首挺胸地走过来。主人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对阳朱说:“瞧这德行,这模样,实在叫人生厌。她哪里知道什么叫美,什么为丑!”

有的人空有一副姣美的容貌,却生了一个蛇蝎的心肠。在容貌上她是美的,在心灵上她是丑陋的。人们形容这样的人为妖精。有的人在容貌上是丑陋的,但是在心灵上却又是美丽的。如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面目丑陋,但是有着一颗善良美丽的心灵。只有内在的美才可靠长久,值得追求和尊崇。虽然外在的容貌、身材、风采和权位、财产等也很吸引人,可内在的品德、才能和真诚等给人的感受则更有魅力。外形固然很重要,品行却是更重要的标准。

【感悟】

一个人若貌美再加上品格高尚,那就一定会受到人们的爱戴。若相貌不理想而心灵美,也会获得尊重。对美与丑从来有两条标准:追求外在美,是表面的、肤浅的;崇尚内在美,是本质的、富有内涵的。炫耀表面美,居美自傲是浅薄的丑陋;自尊自爱、谦逊待人是美的境界。表面美是暂时的,内在美是永恒的。所以,有美有善不足恃,贵在保持勿失;有丑有恶不足惧,贵在自新。

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释义】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样就不会招人怨恨了。

当事情不符合我们期望时,许多人都会做这样的假设:“这一定是别人的错。”人性本有的弱点就是喜欢怪罪他人。什么事情做坏了,总是别人的错,越争论自己越有理。有些人似乎还养成了一种不以为然的恶习。他们动不动就批评、指责他人。有些人更以此为快。这类责怪他人的想法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变成稀松平常的事。当我们养成责怪他人的习惯时,我们会将自己的愤怒、挫折、沮丧、压力和不快乐归咎到他人头上。许多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他们会为自己辩解,把责任推给别人。

责怪他人是人性的一种缺陷。一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承担责任。责怪别人比自己承担责任要容易得多。对那些不成熟的人来说,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到一些理由以解脱他们自身的某些缺点或不幸。对这些人来说,他们从没想到要去克服困难,而是先去找一只替罪羔羊。责备他人并非一件容易或愉快之事。被责备的人当然心里不高兴,但责备他的人,自己也快乐不到哪儿去。

责怪别人让你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无能为力,因为你的幸福在别人的手中,这是你无法控制的。当你停止责怪他人时,你就会重新得到掌控权。你会发现自己才是做决定的人。你会发现,当你难过的时候,你才是创造这些感受的关键人物。所以我们如果因为被欺骗、被嘲弄、被出卖,而陷入自怜中,那是很愚蠢的。尽管我们不可能阻止别人对我们做出不公平的批评,但是我们能够做到不为这些批评所困扰。希望我们在面对恶意的攻击时,可以付诸一笑,不要耿耿于怀。

【感悟】

批评他人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很多时候反而会招致愤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们不要一味地去否定他人,忽视他人的优点。当我们在抱怨、责怪别人的时候,就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不断地伤害身边的人,从而使身边的人越来越讨厌你。你尊敬人一尺,人会尊敬你一丈。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去尊重别人。

不要卖弄才学,要知其可为而为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

【释义】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许多人都自以为聪明,最终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的人往往只知进,不知退,只知道耍小聪明,不知道厚道待人,只知道损人利己,不知道深藏于密。培根指出:“生活中有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并没有聪明的实质——‘小聪明,大糊涂’。冷眼看看这种人怎样机关算尽,办出一件件蠢事,简直是令人好笑的。例如,有的人似乎特别善于保密,但保密的原因其实只是他们的货色不在阴暗处就拿不出手。这种假聪明的人为了骗取有才干的虚名,简直比破落子弟设法维持一个阔面子的诡计还多。凡这种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因为没有比这种假聪明更误大事的了。”

有一个故事。一个叫吉姆的人,他很自私,经常说谎话,常常使用鬼点子欺骗别人。很多人都被他捉弄过,但是都拿他没办法。

一次,他出门远行,要坐好长时间的火车。他想买卧铺票,又嫌价格太贵,于是,就想占用两个人的座位当卧铺用。他早早到达火车站排队,站在了检票口的最前面。检完票后,他便快步跑上火车,拣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然后又把自己的行李放在旁边的座位上,靠在上面装睡。车上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挤,很多人都站着。可是,吉姆却装作没看见,继续靠在行李上。旅客问他行李是谁的,他总说是别人的。

有一位聪明的教授猜出吉姆是在撒谎,于是就想戏弄他,给他一个教训。吉姆是个烟鬼,从上火车开始就想去吸烟室吸烟,因为怕别人占他的位子,一直忍着没去。后来,他实在忍不住了,就离开座位去了吸烟室。吉姆离开后,那个聪明的教授把吉姆的行李都挪到了座底下和货架上,然后让一位老太太坐在那个座位上。吉姆回来后,发现行李被挪走了,就理直气壮地问那个老太太:“你把行李放到哪里去了?”站在旁边的教授很有礼貌地回答:“先生,刚才行李的主人说他有急事要办,已经在前一站下车了。他托付我把他的行李带到下一站丢掉。”吉姆听了,想说行李是自己的,又不好意思说,怕周围的人取笑他。下一站快到了,那位教授开始整理吉姆的行李,准备把行李送下车。吉姆开始阻拦。教授说:“这是别人的行李,您怎么阻拦我呢?”吉姆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把他的行李丢了下去。随后,他便不得不悻悻地随着行李下了车,虽然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

自以为聪明的人好走极端,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有时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但好胜心难以满足,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却又无比深奥。一个机关算尽的人最终会算到自己头上。俗语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绝妙写照。

【感悟】

每个人都想表现得很聪明,但如果一个人爱耍小聪明就成了一种愚蠢。知其可为而为之,是聪明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则是愚蠢的。如果是真正的聪明,就不要总是在别人面前随便地“卖弄”。那样,不但使聪明变得“廉价”,有时还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宠辱面前需不惊,去留之间需无意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幽窗小记》

【释义】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在有些人看来,人得宠则荣,荣则名利双收;受辱则贱,贱则无名利可图。因得宠而惊喜的人,是喜名利、贵自身的人。这种视宠为上的人,实则是卑下之人。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惊恐,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重名利的人,目光在外;淡泊名利的人,目光在内。目光在外的人,近名利而远众人。

现代人的负荷越来越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让有些人殚精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然而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花花绿绿的世界让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多少名利就有多少辛酸,功成名就之时也是青春殆尽之刻。不惜一切拿青春赌明天,换来了功名利禄,可是再拿金钱赎回青春是万万不可能的了。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心底无私天地宽。若是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陶渊明是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仔细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之人。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他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正如他《归田园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样的人让他去做官,每天逢场作戏官场酬酢,定是难受得很。当他真正抛弃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之后,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敞开了。从他的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精神世界迈向了另一个层次:“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口念来,让人心中很向往,感觉好自在。

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眼看人生。

【感悟】

人生到处都充满着诱惑,引诱着人去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明知道诱惑会让自己付出代价,可是那短暂的快乐,往往让人冷静的头脑发昏。结果不仅给自己,也常常给身边的人带来莫大的烦恼。时刻保持清醒,不去贪图虚荣,不贪图短暂的快乐,才是一个负责的人。在宠辱去留间,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活得洒脱自在。

坦荡让人活得潇洒

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易经》

【释义】为人处世胸怀坦荡,即使无故蒙冤也会有吉祥的征兆。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不仅是宰相,我们常人倘若没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没有一种平静的心境,是很难修养好品行的。如果一个人内心十分充实,达到一定境界,有一个广阔的胸襟,心里容量大,就能有正确的处事态度,能够避免无节制地被外界事物刺激和骚扰,不会过分计较身外之物。内心保持这种境界,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很乐观。当然这不是盲目乐观,而是胸襟开阔,对人没有仇怨。为人处世能养成这种境界,具备这种豁达心胸,才有修身的保证。

坦荡是一种豁达。那心灵就像一汪碧泉清澈见底,容不得半点污秽和虚伪,是黑而决不会说白,是鹿决不会说是马。坦荡是一种大度、宽容。有人当众辱了你,你不会记恨他一辈子;身边的人做错了事,你不会喋喋不休地算他的账;你的部下挖了你的墙脚,你不会给他小鞋穿。坦荡是一种乐观、豪爽,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

苏东坡一生屡遭贬谪,颠沛流离,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保持着一腔正直,一颗童心。他被谪黄州时年四十有五,到五十岁时才奉诏离任。他在黄州时任团练副使,是一个既无关紧要又无足轻重的帮闲类的小官。御史李定等人是想迫害他,但他却有“笼鸟返故林”之感。黄州地处僻远,生存条件极为艰苦,苏东坡看到的却是淳朴的民风和远离红尘的自然风光。他“与田野父老,相从溪山间”,就东坡筑雪堂结篱而居,号“东坡居士”就是由此而得。《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也作于黄州。

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古今中外的真君子,之所以能够品行正、修养好、境界高,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坦荡的胸怀,因此,也能拥有一个坦荡的人生。坦荡不是无能,不是庸俗,不是无奈。胸怀坦荡的人,不会因自己应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而耿耿于怀,不会因点滴小事而自寻烦恼,不会为赢得上司的赞美之词而劳心费神。因为他们明白,是自己的东西终归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你打破头颅也得不到。唯有坦坦荡荡,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们往往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私欲膨胀,为功名利禄所左右,热衷于尔虞我诈的名利之争。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让人殚精竭虑,防不胜防,坦荡诚信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越来越被人们淡化和忽视。名利的角逐到头来不过是一场虚空,最终必将烟消云散,化为乌有。人生中唯有坦荡,才不会为鸡毛蒜皮的琐事去窝里斗,不会为名利所迷惑困扰,不会在世俗的浊浪中随波逐流。生命中多一份坦荡,就不会为坎坷旅途而悲戚感伤,就有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的坦然,就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冀,就有了笑对人生的轻松惬意。人人多一分坦荡,人间就会多一分理解,世界就多一分美好。

【感悟】

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烦恼,只不过他善于把烦恼当作一阵清风一刮而去。坦荡又宽容,是比天高比海深的博大胸襟,是敞亮和仁厚的交错,是无私无畏的体现。一个人有如此境界,就会自得其乐,不会因得失荣辱而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