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投资学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篇 左手投资,右手财富:富有一生的财富策略

第一章 20多岁,投资自己,培养“治富”能力

百分之百的决心与毅力,填满第一桶金

创业第一桶金怎么赚,简单吗?这里介绍的创业第一桶金的赚钱方法是相对简单的,也比较实用。创业其实并不难,第一桶金怎么赚也别想得那么复杂!

1.一技在身

都说拥有万贯家财,不如有一薄技在身。就凭这身薄技,最低目标是能养家糊口,最高目标是能发家致富而创下万贯家财。

张果喜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亿万富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把自己的姓名写到行星上的企业家。他是一个木匠,在上海艺术雕刻品一厂学会了生产雕刻樟木箱。有了这一手艺,在广交会拿到订单,20个樟木箱,赚了1万多元。

第一桶金的掘得,使他把家当全部押在传统木雕业上,最终有了今天的成果。

陈逸飞到美国,先是替博物馆修画,报酬是3美金1小时。因画技出众而进入画廊,当听到有人出价每张画3000美金时,陈逸飞说:“我一下觉得中了头彩,仿佛天上掉了个馅饼下来。”这样,才有了他后来的视觉产业。

没有手艺,便去学门手艺。首先最好是在你准备打天下的地方,学门拾遗补缺类的手艺。掌握手艺后,就要向精益求精发展,要在一个区域里竖起旗帜,并在其间进行区域的扩大。

2.借鸡生蛋

王志东虽然已经离开了新浪网,但他借船出海的举措,是相当成功的一例。

1993年王志东向四通融资500万元港币,创办四通利方,后来,四通利方与华渊网合并,易名新浪。1999年,在国际上融资2500万美元,后来,又向戴尔电脑和软银等融资6000万美元。2000年,上市纳斯达克,融资打开新天地。

荀子对此早有总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捕捉机遇

这个榜样是上海的杨怀定,人称杨百万。应该说,他的第一桶金是来自国库券的易地交易,108元买进,113元卖掉,4个小时赚了800元。

他说:“赚了以后,我就开始想入非非,到外地108元买回,到上海112元卖掉。”

心动不如行动,他立刻到合肥,那里的国库券与上海的差价是30元。两天时间,他就赚了6000元。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挖金矿的路”。

发现机会要有眼光,兑现机会需要行动。这一切,还要有学识、毅力等内功的支撑。

4.自己动手

不少富翁说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吉利汽车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的第一桶金是开照相馆掘得的。到南京路的冠龙,只买了几个灯泡。1000多元的反光罩买不起,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只要2元,他觉得与敲个白铁皮的水桶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连照相机上的皮老虎和装胶片的玩意,都是自己做的。在他眼里,“汽车只有4个轮子,1个方向盘,1个发动机,1个车壳,里面还有两只沙发”。

因此,对他后来敢造冰箱、造摩托车、造汽车,也没有什么可惊讶的。

创造机遇,为自己加分

好的机遇是用你的脑子发现而不是用嘴巴喊出来的。很多二十几岁的人只守着每个月有限的工资,没有办法致富是因为他们只知道坐在那里用嘴巴呼唤机遇,而不能站起来,用行动去创造机遇。

二十几岁的人都希望受到机遇的眷顾,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人生也许只需要一个机遇,就有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财智人和普通人对机遇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普通人认为机遇是有形的,是贴着标签的,是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来的价值连城的宝贝,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它是属于某一个人的。所以,普通人总是坐在那里呼唤机遇,认为机遇一听到他的呼唤便会立刻跑过来帮他改变命运。

而财智人不同,他们不会在那里坐等机遇,而是主动地去设计机遇、创造机遇。

“设计机遇,就是设计人生。所以在等待机遇的时候,要知道如何策划机遇。这就是我,不靠天赐的机遇活着,但我靠策划机遇发达。”这是美国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穷人,因为穷人只知道等机会,像“守株待兔”故事中的农夫一样,从早到晚,从日出到日落,可机遇永远不会自动上门。

芳慧的家庭背景非常好,她的母亲是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父亲是一家三甲医院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芳慧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家庭对她的帮助很大,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相信自己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才能,因为她感到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她交谈,对她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对于一个节目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她时常对别人说:“只要有人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上电视,我相信准能成功。”离开学校参加工作以后,芳慧等了一年又一年,一直没有人给她提供一个上电视的机会。于是她变得焦急、苦闷,心情烦躁,她不断地乞求上天能赐给她一次机遇。可是,机遇始终没有光临。

而另一个女孩庆莉的情况和芳慧的完全不同。庆莉的家庭条件很差,父母都是极普通的人,他们每天为生活奔波,根本顾不上庆莉。庆莉读书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她只能靠打工自己养活自己。她和芳慧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拥有相同的理想,庆莉也很想成为一个节目主持人。大学毕业以后,庆莉为了找到一份主持人或主播的工作,跑了全国许多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所有的答复都令她失望:“我们只雇佣有工作经验的人。”怎样才能获得经验呢?她开始为自己创造机遇。一连几个月,她都仔细浏览关于广播电视的各种杂志,她还托人打探各种可能的工作机会。终于有一天,她在报缝中发现了一个令她激动不已的广告:黑龙江省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正在招聘一名天气预报员。黑龙江那边经常下雪,而庆莉是很不喜欢雪的。可是,她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她急切需要到那里去。她想别说下雪,就是刮飓风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和电视沾上边儿,让我干什么都行。在黑龙江那个电视台工作了两年以后,庆莉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当她再次回到之前那些电视台应聘的时候,几乎是轻而易举就找到了一个职位。又过了几年,庆莉得到提升,成为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从芳慧和庆莉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智者和愚者不同的生活轨迹。庆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为自己创造一切可能成功的机遇。芳慧却一直停留在幻想中,她坐等机遇,期望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然而,时光飞逝,她什么也没做成。和庆莉相比,芳慧显然是生活中的弱者。

把握机遇的并非命运之神,机遇并不是只要你用嘴巴喊两声它就立马跑过来为你所用的,而是要你用智慧去创造。正如伊壁鸠鲁所说:“我们拥有决定事情变化的主要力量。因此,命运是有可能由自己来掌握的,只要我们拥有智慧。”

当然,创造机遇的富人也有差别,有些人创造的机遇小一些,有些人创造的机遇大一些,机遇的大小也就决定了富人的差距。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最有希望成功的,并不是才华出众的人,而是善于利用每一次机遇并全力以赴的人。”

对待机遇,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等待,一种是创造。等待机遇又分消极等待和积极等待两种。不过,不管哪种等待,始终是被动的。二十几岁的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就应该主动创造有利条件,让机会更快地降临到自己身上,这才是真正的创造机遇。

机遇不会落在坐等机遇者的头上,只有敢于行动、主动出击的人,才能抓住机遇。有一句美国谚语说:“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

所以,二十几岁的人,还等什么呢?你眼看着自己曾经的同学个个事业有成,财源滚滚,就感叹自己不如人家命好。殊不知人家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机遇的时候你还在电脑前聊QQ或是在电视机前嗑瓜子呢!

培养你的职场竞争力,把自己的身价提高N倍

每个月发了工资,把钱慢慢地存到银行,对于年轻人来说,也很重要,但为了微薄的薪水,而忽略提高自己的水平是得不偿失的。如果把目前的收入存起来然后进行理财,算不上是最好的理财方法。虽然快点赚钱对以后有好处,但随着自我成长,我们更需要培养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慢慢地提升自己的潜能,把自己的身价提高N倍。

在现代社会,年轻人升职之前拿到的钱少得可怜,却还要存下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我们不可能说在这快乐的世界里不吃、不喝、不花钱,我们只有像蚂蚁那样慢慢地存钱,因为我们想做的事,想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世界上有多少快乐就会有多少痛苦。现在,就连只发一点点薪水的公司,也对员工要求得非常苛刻。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要是你没有什么特殊或专业技能的话,就只有慢慢地被这个社会淘汰掉了。

若是无法提高专业能力,这社会将遗弃你。

有一年轻人J,大学毕业以后在银行里找了一份工作。她一点也没想过提升自己的能力,只知道埋头努力地工作,然后把赚到的钱存到银行里。工作闲暇,她从没有学习过英文,就连电脑上最基本的Power Point软件都不会使用。

就在她以为银行的这份工作可以干一辈子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她工作的那家银行被美国一家很大的银行兼并了。这可不是一件单纯的合并案,因为两家银行合并之后,就得把没有什么工作能力的人给解雇掉。所以,每天一起吃饭一起找乐子的同事们,一夕之间就变成了为生存而相互斗争的敌人。

像经理那样高的职位,已经让美国人给占据了,所以她们就连业务报告也得用英文来写。J为了写个报告不得不通宵熬夜,连周末假期都泡汤了。

但是这么做能撑得了多久啊?英文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掌握的,而且在大众面前一次也没有发过言的人,怎么可能像电视剧里一样,一下子就很流利地发言呢?

J慢慢地开始害怕上班,最终因为无法战胜自己的恐惧而辞职了。理所当然J就被社会给淘汰掉了。

突然辞职又找不到工作的J感叹:“没有早点结婚可真后悔啊!”她把以前的积蓄拿了出来,却开始害怕生活了。

可能你会认为,J在银行里工作那么长时间了,怎么会找不到工作呢?雇主却会想,与其聘用一个英文不好而且无能的人,还不如找一个没有什么经验但学历优秀的人来培训几个月,这样对公司而言,会更加有利。

如果J在把自己的工作当成铁饭碗的同时,还能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一定会在合并以后的银行里找到新的稳定的工作岗位。就算不在这个银行里上班,也可以跳槽到比这个银行更好的公司。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为了工作的发展,提升能力是必需的。我们不仅要努力地储蓄,还得要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生活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无法避免就只能快乐地接受,不要盲目地只是为了吃喝玩乐而赚钱。

“个人品牌”让你更有竞争力

商品都有商品的品牌,去商场买东西,我们宁可多花钱也要品牌商品。就是因为品牌商品有品质的保障。作为人,我们每个人也要打造“个人品牌”,你的名字就是你的“个人品牌”。一旦拥有了个人品牌,你在职场中就会所向无敌,你的名字就代表着你的工作能力,你的名字也就成了你的工作能力的象征。

要打造“个人品牌”,你就要时时保持竞争力。往往,你的“个人品牌”也代表着你的道德观、作风、形象、责任,好的品牌之所以强势,就是因为它结合了“正确的特性”、“吸引人的性格”,及随之而来的与消费者的“良好互动关系”。“个人品牌”必须有“正确的特性”、“吸引人的性格”,只有这样,才会美名外扬,替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如何才能打造自己强势的“个人品牌”呢?

1.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代表了足够的知识、技能,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拥有专业能力的专家,就是知识丰富加上执行力强,是可以帮企业解决问题的人。“拥有专业能力”是一种绝佳的个人品牌,是一种内涵的呈现。由于不断地有新知识及新技术的推出,为了避免过时,专家必须不断地增进专业能力,这是打造“个人品牌”首先要注意的!

2.拥有谦虚的态度

谦虚是非常迷人的特质。许多社会中的名流,越是成功,越是对人谦和。无论什么时候,谦虚的人都会受欢迎。如果你能力有限,谦虚会让人感觉你诚实上进,如果你工作能力很强,谦虚会让人感觉你受过良好的教育,综合素质很高。

3.维持学习力及学习心

学习力及学习心是不老的象征,也是延续“个人品牌”的手段。一个不断学习的人内在是丰富的,也会更容易拥有自信心及保持谦虚的态度。学习会让你时时刻刻感觉在进步。学习会让你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正陋习。

4.强化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包括“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个人品牌”必须通过沟通能力传达出去。你必须有能力在大众前清楚地表达,透过文字传达思想,也要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事情,尝试以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沟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倾听是必要的。

5.亲和力

亲和力是一种甜美的气质,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你吸引。亲和力也是一种柔软的积极性,是透过“与人亲善”的特质发挥更多的影响力。倪萍主持的节目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五六岁的孩子都喜欢看,这就是她的亲和力打造了她极有魅力的“个人品牌”。

6.外表

职场中,外表也很重要。当别人还没有机会了解你的内涵,就会从你的外表开始判断你的好坏。学习让你看起来清清爽爽、专业诚恳,以整洁利落来诉说你充沛的精力及良好的态度,是职场女性必备的能力。

建立“个人品牌”,可以从自己的强项开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从自己独特的能力开始,是最容易建立“个人品牌”的方法。

理财的不懈动力,是持续赚钱的能力

说到底,理财还是要使自己具备持续不断的挣钱能力。试问,如果你不能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又怎么能让自己获得更高的回报呢?

位于某省会城市的一家高档写字楼里的某语言培训中心,一到晚上就被前来培训的职场人士坐满了。在该语言培训中心,一位职场人士说,他在现在的单位工作了好几年,感觉现有工作已经没什么挑战性,准备换一家更高层次的单位。但是跳槽需要资本,多掌握一门语言就多一份资本,为此他不惜高额的学费来充电进修。但是,这不能让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知道,所以他每次来上课都小心翼翼,尽量避开领导和同事,若偶然遇到同事询问也只好打马虎眼含糊过去,来学习一点都不轻松,感觉像在做贼。

在某外企工作的张强也是偷偷来学习的,因为他所在公司最近有一个出国培训的机会,挑选的标准除了业务技能外,最重要的就是语言水平,所以公司员工都对这个名额虎视眈眈。为了争取到这个机会,张强必须抓住最后的机会“恶补”一下,还不能让同事知道,“没办法,说不定其他同事也在偷偷恶补呢”。

不管怎么说,充电还是给白领们升职或加薪带来了好处。

毕业于东北大学化工学院的苏伟本着做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工作之余通过自考拿到了第二个学士学位,虽然花费了他3年的时间,但薪水增长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感觉很值得。

在报纸上列出的各种热门充电课程中,外语进修占了近1/3,有29%;金融知识是4%;会计知识7%;实用IT技术9%;学位进修12%;其他专业知识15%;管理知识23%。虽然在这些技能中,英语排在首位,但人力资源顾问则认为,充电这事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最热的外语学习,企业对那些证明一般能力的英语证书、各种职业资格并不看中,因为通过面谈就能了解得八九不离十。而更看重的是员工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充电的人群中,像苏伟这样以发展自己能力为目的的白领,可以不受时间限制,相对来说也比较轻松。相比之下,那些在工作上有危机感,急需更新知识来应付下一个挑战的白领们则辛苦得多。

在一家都市报工作的记者杨勇由于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进入报社后有许多东西都需要补充,尤其对跑IT新闻的他来说,知识刷新非常快,他每周末都要上课,除此之外,每月报社还有专门的培训,这让原本就忙碌的他疲惫不堪,但深感学到的东西很多,非常值得。

驾照也是报考的一大热点,每年的春节和暑期,是这种培训班最红火的时候,学校虽然放假了,但是驾校的教练却更忙了。据一位姓李的教练讲,不少年轻人来驾校报名,要求周末和每天午休时间学习驾驶,有的甚至要求春节期间也能学习,驾校只好安排教练轮休。前来考驾照的人大多是刚刚毕业的年轻学生,他们普遍希望尽快掌握开车技能,给自己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方便。

有一句话很好,“大多数人不是富人,也不是穷人,是老百姓”。的确,就现在而言,我们的生活离优质还差很远,但因为把最大的投资投给了自己,自己的基本面越来越好,优质生活的基础也就越来越厚。

毫无疑问,充电,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有效办法,越来越多的职场中人选择充电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达到晋升、跳槽的目的。

某著名企业一位入职不久的业务员张小宝,由于自身的性格问题,在口头表达上总是有些欠缺。在一次单位总结发言上,虽然他准备得极其充分,但一上台由于紧张过度造成完全忘词,因而丧失了一次升迁的大好机会。为此他后悔不迭。

过去,很多人忙于学历、专业技术培训、技能培训,而如今,口才、人际沟通、心理等体现综合素质的“软充电”在一些白领人士中开始悄然盛行。

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培训项目很多。从外语的强化班、托福、雅思,到考研辅导班,再到电脑学校、MBA、职业经理人认证培训班等,都成为白领们频繁的往来之地。有一个近似玩笑的文章里就把白领所要进行的培训和考试的项目做了介绍,从专业技能,包括财会金融、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营运管理,到电脑技术和语言类的英语口语、英语中高级口译、商务英语、通用英语等,近60个门类,数量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当然,对自己充电也是有选择性的,不同的充电,应该区分不同的人群。例如,已经有一个满意的工作,但危机感很强的白领,可以选择短期培训;想跳槽进一家更好的企业的白领,应该选择能获取文凭,让自己全面提高的系统学习;而对于有丰富阅历的人来说,则更应该选择国际化的认证培训……这样都会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职场新人如何度过职场成长期

对于刚刚大学毕业的职场新人来说,如何理财成为他们走入社会的第一课。如果你是这样的情况:单身一人,月收入2000元,没有其他的奖金、分红等收入,即每年收入固定在24000元左右。如何支配这些钱,来度过职场成长期呢?不妨借鉴下面的做法:

1.生活费占收入的30%~40%

首先,你要拿出每个月必须支付的生活费,如房租、水电费、通讯费、柴米油盐支出等,这部分约占收入的1/3。它们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满足你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所以无论如何,这部分钱,请你先从收入中抽出,不要动用。

2.储蓄占收入的10%~20%

自己用来储蓄的部分,约占收入的10%~20%。很多人每次也都会在月初存钱,但是到了月底的时候,往往就变成了泡沫,存进去的大部分又取出来了,而且是不知不觉地,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总是在自己喜欢的衣饰、杂志、CD或朋友聚会上不加以节制。你要时刻提醒自己,起码,你的存储能保证你3个月的基本生活。要知道,现在很多公司动辄减薪裁员,如果你一点储蓄都没有,一旦工作发生了变动,你将会非常被动。所以,请为自己留条退路。

3.活动资金占收入的30%~40%

剩下的这部分钱,约占收入的1/3。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侧重地花在不同的地方。譬如,可以安排旅游,服装打折时可以购买自己心仪已久的服装。这样花起来心里有数,不会一下子把钱都用完。

除去吃、穿、住、行以及其他的消费外,再怎么节省,估计你现在的状况,一年也只有10000元的积蓄。如何让钱生钱是大家想得最多的事情,然而,毕竟收入有限,很多想法都不容易实现,建议处于这个阶段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开源。节流只是我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就像大厦的基层一样,而最重要的是怎样财源滚滚、开源有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必须不断进步以求发展,培养自己的实力以求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当然,既然有了些许积蓄,也不能让它闲置,建议你把1万元分为5份,分成5个2000元,分别做出适当的投资安排。这样,家庭就不会出现用钱危机,并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你可以采用如下的投资方式:

(1)用2000元买国债。这是回报率较高而又很保险的一种投资方式。

(2)用2000元买保险。以往人们的保险意识很淡薄,实际上购买保险也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而且保险金不在利息税征收之列。尤其是各寿险公司都推出了两全型险种,增加了有关“权益转换”的条款,即一旦银行利率上升,客户可在保险公司出售的险种中进行转换,并获得保险公司给予的一定价格折扣、免予核保等优惠政策。

(3)用2000元买股票。这是一种风险最大的投资方式,当然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只要选择得当,会带来理想的投资回报。除股票外,期货、投资债券等都属这一类。不过,参与这类投资,要求有相应的行业知识和较强的风险意识。

(4)用2000元存定期存款。这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投资方式,也是未来对家庭生活的一种保障。

(5)用2000元存活期存款。这是为了应急之用,如家里临时急需用钱,有一定数量的活期储蓄存款可解燃眉之急,而且存取也很方便。

这种方法是许多人经过多年尝试后总结出的一套成功的投资经验。当然,每个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灵活选择。

此时的理财优先顺序如下:

20多岁的单身贵族的投资选择

对20多岁的单身贵族来说,虽有点形单影只的孤寂,却多了一份洒脱和自由。如果你也处在这样的年纪,那么还是要提醒你,尽快养成理财的好习惯。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不久可能就会组建家庭的你来说,强制储蓄的习惯必须要有,这是为将来做准备。下面以刘小姐的情况为例进行分析。

刘小姐,26岁,单身贵族,个性沉稳、有条理。

家庭目前状况:供职于沪上某装饰装修企业,任设计师及项目主管,收入稳定,有基础社保。自住贷款房一套,投资贷款房一套。刘小姐为独生女,父母在老家,她已经为父母买房一套,无贷款。父母有退休金收入,未来每年会来沪短期居住。

财务收支分析:年度净现金流:年收入15万元;生活支出3.6万元;赡养父母1.2万元;自住房贷款2.64万元。第二套房产每月贷款3600元,2007年4月拿到该房,一直出租以减轻还款负担,所以,现金流不会有太大变化。另外,没有商业保险。

未来生活预期:未来3~5年希望结婚,则现居住房有可能出租或出售增加年度净现金流,或增加整笔现金资产。对目前收入满意,但工作强度过大,很伤身体,非常辛苦,希望有两全的解决办法。

根据刘小姐的情况,有以下投资建议:

1.房产投资分析结论

经计算,目前仍在还贷的自住房,每月相当于支付租金1244元。如果出租,按房产出租的收益底线一般不应该低于5%,应设定净租金在2000元以上,否则,不如卖掉变现获得房产增值收益,然后转投资于其他相匹配品种。

经计算,才交付的第二套投资房,如果自住,每月相当于支付租金2586元;如果出租,应设定净租金在4300元以上。

另外,上海市3500元以上租金的房产由中介出租时,业主需付出1个月租金做中介费,则该房产每月租金应再提高,而该地区租务市场暂时达不到此水平,则建议短期可出租(不以收益为目的,只以减低贷款负担为目的),而未来则以自住比较有价值。

2.保险规划

第一,规划大额健康、意外赔偿品种,以对应个人负债较高阶段防灾的需求。

第二,规划小额养老金储蓄品种,开始修建资产配置中无风险、长期储蓄类别蓄水池。

3.短期结余资金规划

建议预留3~6个月生活费在活期账户,其余结余现金,都可以放入灵活存取的短期金融品种。如中短期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目的是在2~3年后累积足够额度,交由专家打理,去投资一些高风险、高收益品种。

4.职业发展规划

家庭财务规划服务于个人生活品质。刘小姐既不希望收入降低,又希望转换稍微轻松一些的岗位,在沟通中我们着重讨论了职业发展的问题,初步确定一个方案:

(1)3~5年内,保持目前工作的稳定,目的是能获得理想的资金累积。3~5年后,当资金累积到30~50万元时,可以委托专家打理,投入年收益超过10%的风险类投资品种,以获得3~5万元以上的年度投资收益。

(2)在3~5年内,积极寻求本行业自由职业的机会,包括相关市场、客户的积累,刘小姐这个行业自由职业的年收入比现在岗位的收入稍低,但由于其他金融品种的投资收益已经可以弥补收入降低的缺口。而且,投资收益逐年再投入,弥补缺口能力越来越强,生活整体水平就不会有太大波动。刘小姐的工作强度困扰可以基本解决了。

此外,职场新人中很大一部分是“月光族”。“月光族”怎么规划财务呢?

(1)先检查每月全部支出是否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如果“是”,则检查收入与支出的合理性,看看是否有优化的余地。

(2)关注一下风险转移。也就是保险保障,避免在没有足够积蓄的情况下遭遇健康或意外的突发事件,使自己陷入经济困境。

(3)充电,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工作能力。积极寻求升职或转换更高收入的工作,应该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努力方向,而不是为了仅有的几万块钱寻找更高收益的投资方向。

试想,2万元本金,就算年收益10%的品种,1年下来不过2000元收益。不如将精力和智慧用在寻找一个升职加薪的机会,或者努力争取一个好的转换工作机会,更何况10%收益的品种几乎个个都是高风险类的(指本金有机会亏损的品种)。在人生职业生涯初期,我们能够拥有的最大的投资本金,就是自己的时间、精力、智慧和热情。

20多岁的二人世界的投资策略

20多岁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年龄,也是人生财富的重要积累期。不过,20多岁走出校门的时间不长,也许正面临着几十个人竞聘一个岗位的尴尬;或者是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经济上入不敷出,常常成为“月光族”,而婚姻大事又提上了日程。这一切,多么需要金钱的支撑!而且这一群体中最长的已35岁,如果不出意外,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他们要抚养小孩、住房按揭、赡养双方父母,承担的责任更是重于泰山。难怪有70年代出生者发出这样的感慨:三十而“栗”!赚钱理财,似乎成了这一代人的共同追求。那么,该如何巧妙理财,让钱生钱,使自己变得富有,真正做到三十而立呢?

吴虹雨生于1978年,两年前大学毕业,在一家医药公司做业务代表,月收入3000元。其实,在花销上她还算不上大手大脚,为了减轻房租压力,和同事合租了一套房子;为了节省生活费开支,常常和朋友等到晚上8点以后才吃饭,为的是享受洋快餐的打折优惠;在穿衣打扮上,小吴也没有过多的奢侈,极少买名牌,基本上都是常换常新的“大路货”……虽然如此“节俭”,但到了月底,小吴的工资依然花得光光的,毫无结余。她说,刚到单位的时候每月只有1000元的实习补贴,可那时还多少有点结余,现在收入高了两倍,反而成了“月光族”,我的钱都上哪儿去了?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毫无积蓄的处境呢?

分析:从小吴月收入3000元依然“月光”的例子来看,其原因并非收入少所致,根源是个人的理财、消费观念有偏差,以及没有掌握一些必备的理财技巧。可以肯定,小吴的花销缺乏条理性和计划性,花钱虽然不是“大手大脚”,但也算不上“精打细算”。比如,她和朋友经常等到晚上8点吃打折的洋快餐,看上去似乎很“节俭”,但洋快餐即使打五折,能赶上自己做饭便宜吗?小吴买衣服虽然没买名牌,但买衣服的频率肯定很高,有时贪图便宜打折,今天买一件,穿不了两天就扔到一边,明天再买。这样还不如按“少而精”的原则适当购买经典款式、能体现个人风格的较高档服装,从而延长淘汰周期,达到省钱目的……类似的花钱误区还可以找出很多。

理财建议:

1.量入为出,掌握资金状况

“月光家庭”首先应建立理财档案,对一个月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记录,看看“花钱如流水”到底流向了何处。然后对开销情况进行分析,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开支,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开支,哪些是不该有的开支。俗话说“钱是人的胆”,没有钱或挣钱少,各种消费的欲望自然就小,手里有了钱,消费欲立马就会膨胀,所以,“月光家庭”要控制消费欲望,特别要逐月减少“可有可无”以及“不该有”的消费。

2.强制储蓄,逐渐积累

发了工资以后,可以先到银行开立一个零存整取账户,每月发了工资,首先要考虑到银行存钱;如果存储金额较大,也可以每月存入一张一年期的定期存单,一年下来可积攒12张存单,需要用钱时可以非常方便地支取。另外,现在许多银行开办了“一本通”业务,可以授权给银行,只要工资存折的金额达到一定数额,银行便可自动将一定数额转为定期存款,这种“强制储蓄”的办法,可以使你改掉乱花钱的习惯,从而不断积累个人资产。

3.别盲目赶时髦

追求时髦,赶潮流是年轻人的特点,当然这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你的手提电脑是奔四,我非弄个无线上网的奔五;你的手机刚换成CDMA,我明天就换个立体声彩屏……很显然,你辛辛苦苦赚来的工资就在追求时髦中打了水漂。其实,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这种时尚永远也追不上,有这些精力和金钱还不如琢磨一下如何理性消费和规划你的理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