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ING FILES 丨惊奇档案·看电影
草根的想象力——B级科幻片(3)
20世纪80年代,科幻片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大片越来越精致华丽,而且还不乏深度,在题材和观念上也敢于创新;与之相对,低成本B级科幻片不得不另寻出路,它们一面紧跟大片开创出来的新题材,一面大量借鉴恐怖片和喜剧元素,创造出新颖而直接的刺激体验。尤其是科幻元素和恐怖元素的结合,常常能够直击人类心理的阴暗面。凭借这一优势,B级片导演们在上世纪80、90年代书写出了一部又一部科幻狂想曲。
80和90年代:重口味疯子的世界
1980年代,好莱坞科幻全面迈进了大片时代。这样的转变给低成本电影带来不少压力。一时间,没人愿意再看画在纸上的布景——太舞台化,缺乏真实感;也不想看光溜溜的飞碟——太假,缺乏观赏性,很多电影人干脆不拍飞碟,都改拍星舰了。无数电影人都认同一点:傻大憨粗的低成本电影已经走进死胡同了。
他们的观点很快得到了观众的证实。不思进取通常意味着无人问津,比如有人投机取巧,借着艾德·伍德《外太空第九号计划》的倒霉名气,拍了一部《外太空第十号计划》,结果比九号计划还要倒霉;之前有部《绝地50尺女巨人》,有人很幽默地又弄了部《绝地60尺女巨人》,但只能算是导演的自娱自乐了。
于是在低成本影片业界,一种不成文的拍摄风格蔚为成风——那就是拍摄具有Cult精神的影片。
尽管对“Cult”这个词的解释,无论官方和民间都很含糊,但是从这一时期被贴上Cult标签的作品来看,都有两个共同点。首先,不管一部B级片整体效果如何,只要它有一个或几个精彩、怪诞、超越常规思维的科幻设定,或者在表达手法上有任何突破,就很可能被贴上这个标签;其次是必须小众,小众是Cult片影迷主动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他们自己也喜欢这个标签。Cult精神其实是一种影迷精英主义,1980年代,中高成本的科幻片数量剧增,完全可以满足主流观影的需要。而没有财力进行自我宣传的电影,很多甚至无法跟观众见面。所以,挖掘和推崇这类电影的观众都是狂热和资深的影迷。
通常来讲,影片的成本越高,意味着导演受片方制约越大,创作自由越受限。低成本,则意味着导演能按自己的意志拍摄影片。由于这个原因,上世纪60、70年代诞生了很多伟大的、具有Cult精神的B级片。然而,进入1980年代之后,随着《异形2》《终结者》《回到未来》等主流电影在视觉效果、世界设定、视角选择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本该引领风潮的Cult科幻片却表现得有些被动。很多B级片甚至沦为一些商业大片的山寨影片,或是拙劣的模仿,或是有明显拼贴的痕迹。在这一时期,山寨和重口味成为B级科幻的噱头之一。
《回到未来》
《突变第三型》
《异形大灾难》
《隐藏杀手》
重口味一:异形都爱住在人体内
1979年,雷德利 ·斯科特《异形》大获成功,受到影评人和观众的热情追捧,给传统的异形入侵电影带来了新思路。异形幼崽从一名船员的腹中破膛而出的场面,震撼且极具想象力,成为片中最经典的一幕。此时的低成本科幻电影,都以追求尺度突破为己任,它们力图设计出更丑陋、更残忍的异形残害人类的场面。
这场噩梦最知名的发扬者,就是约翰·卡朋特拍摄于1982年的《突变第三型》。影片中,卡朋特也用到了外星人寄生人体这个设定,但他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个新设定:凡被寄生的人类,思维也会受到控制——被寄生的人类实际上已经成了空有一副人形外壳的异形。在《突变第三型》里,异形破膛而出的视觉效果也被加强了,寄生人体的并非幼崽,它们体型庞大,往往会把人整个撕裂。卡朋特的聪明之处还在于,披着人皮的异形这个设定不仅能让自己从费钱的动作戏、特效戏中解放出来,还会为心理戏留下很多空间,光是玩一玩猜凶手的推理游戏,就可以制造紧张空气。
不过,卡朋特当时已经是Cult片中小有名气的一位了,负担得起这部电影中怪诞的造型花费。而他的很多同行,则只能考虑以扬长避短的方法来拍摄这个题材。比如,1985年有一部名叫《异形大灾难》的电影,它设计出了一种相当黑色幽默的入侵方式:怪异生物长得就像冰激凌,美味可口,如果你吃了它,它就完成了入侵。1987年的《隐藏杀手》则更像是从《突变第三型》的那个经典设定获得了灵感:异形控制宿主做坏事,而且还会不断更换宿主。
20世纪80年代,外星异形的科幻电影主流,是像外星人E.T.一样具有积极形象的影片。但低成本科幻依然保持着科幻电影界对外星人的一贯看法:它们都很危险。而且这些影片还把异形的臭名声推到了极致:绝大多数异形都是潜入人体内部的开膛手。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时期的主流电影比低成本值得表扬得多。至少它们传达的观念,显示出了进化的趋向,而低成本却始终在原地踏步。
重口味二:机器皆恶棍
《夺命凶灵》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科幻电影增加了一个全新的、数量巨大的题材:赛伯朋克,这股风潮也蔓延到了低成本科幻。史上第一部被认为具有赛伯朋克风格的电影是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由于首映时观众反映冷淡,随后却又被狂热影迷奉为经典,从而位列Cult电影的行列。
不过,《银翼杀手》的风格在此后的Cult科幻片中并不多见,影响了Cult科幻的依然是那几部大名鼎鼎的商业片。
1984年,预算为650万美元的《终结者》上映,并获得了近80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这部电影之后,这类电影数量激增,都是围绕着机器人被人类的一方用作秘密武器、对另一方展开攻击的剧情展开。机器人的战斗力比以前普遍提高,这也很符合赛伯朋克的观念,机器人的能力在各方面都超过人类,人类逐渐失去对其的强势操控。施瓦辛格扮演的机器人,面部人造皮肤受损,露出部分金属内核的造型,更是颇受追捧,无论在比较经典的《超级终结者》(Class of 1999),还是滥竽充数的《核能恶警》(Cyborg Cop)中,都能看到T-800的影子。
在90年代,与机器人同时泛滥起来的,是计算机虚拟世界。起源可以追溯到1982年,《电子世界争霸战》带领观众进入了计算机的内部世界,这在当时是个突破,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电影在虚拟世界走得这么远。遗憾的是,《争霸战》的观众缘很一般,因为那时候电脑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
但是,本片的内容,却在大约十年之后,在低成本科幻电影人那里找到了共鸣。1990年代以后,在赛伯朋克领域,与机器人为主角的科幻片并驾齐驱的,就是以“台式电脑”为主角的电影了。这类影片最基本的故事设定就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一台普通的电脑发生了自我进化,产生出超强的能力,对人构成威胁。这么处理的好处一看就明白,你不用再造一个机器人了。
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初,“台式电脑”科幻片们的视觉效果,还沾染了一股浓浓的DOS操作系统风格,电脑通过在黑底屏幕上显示单词来跟人类联系,电脑内部运转过程一般会做个形象化的处理,比如把程序拟人化、几何图形化,可观赏性一般不会超越小霸王学习机的画面效果。但是这些电影的故事,往往比机器人的故事过硬,也许,能去思考计算机内部的事,起点本身就要略高一点。
Cult精神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大胆释放人性中黑暗的一面,比如,对于刚刚开始阔步迈进普通百姓家的计算机,人们既觉得它能带来某些便利,同时也会像面对一切有待时间考证的新事物一样,充满疑虑,Cult科幻片多数都将这种疑虑夸张,它们认为,计算机会威胁到人的生存。
1992年,有一部根据斯蒂芬·金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割草者》(The Lawnmower Man),其故事讲述的是,有智力障碍的男主角,平时就在镇子里帮各家各户修整草皮为生,镇子里有个科学家,专门研究如何提高人的智力,虽然他最初的实验对象是猩猩,但他的办法可不像《猿族崛起》那样通过药物,而是通过计算机程序。一开始他是让参与实验的猩猩玩一种游戏,在不断的犯错和修正中,逐渐提高它们的智力。这个想法还是比较具有前瞻性的,我们不能确定电脑是否真的能够提高人的智力,但它确实可以成为一种自学工具。科学家最终希望能在人身上做这个实验,他发现了这个帮人除草的孩子。但是,这注定不会是个乐观的故事,危险一开始就伺机而动,某些人希望通过电脑程序,培养人的暴力冲动,割草者最终成了牺牲品。然而故事最可怕的地方还不在这里,而是计算机暴力培养程序的自我学习功能,让割草者的智力飞速提升,他很快就习得了全宇宙的知识,一时间觉得自己就是上帝,而且还是个暴力的上帝。
《异形2》
《电子世界争霸战》
《机器闹鬼》
《银翼杀手》
《终结者》
电子世界设定
这部电影的基本观点就是,计算机极有可能成为邪恶人性支配下的致命武器,几乎所有低成本赛伯朋克都以此为基础。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类科幻影片是机器人科幻影片的延伸。1993年的《机器闹鬼》(Ghost in the Machine)让一个暴毙的连环杀手的灵魂进入了整个互联网,这简直让他如鱼得水,在迅速了解了如何利用计算机杀人后,连环杀手就开始继续他没有完成的计划。
也许是因为计算机的运作方式跟人有太多相似,于是我们会下意识地把它拟人化,比如机器人;或者想要与之融合。机器人已经实现,但融合在当时还是一片空白,留下的想象空间也更大,低成本电影人的解读就开始天马行空了,除了在程序中安插灵魂,人脑也成了融合的热门研究对象,电脑让我们开始更关心人脑是如何工作的,控制电脑让人幻想是否可以控制别人的大脑。于是,在80、90年代,出现了一些以“脑”为主角的科幻片。
重口味三:人脑控制登场
导演们尝试了各种“折磨”大脑的方法,其中一种就是“脑控”,虽然在电影里面看起来很玄乎,但是据说目前已经被美军用作武器,认为正是通过“脑控武器”,美军才让驻守巴格达的麦地那师一夜之间丢盔弃甲,他们兵不血刃的秘密,正是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控制了别人的思想。
脑控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很多科幻片中都出现过,《X战警》中的X教授,《星战》中的绝地武士,都有控制别人思想的能力。而洗脑题材就更多了,很多反乌托邦电影中的独裁统治者都喜欢搞这一套。前面提到的异形寄生,同样会对人的思维产生影响,也算是脑控的一种吧,但感觉上更像脑部真菌感染,而且在精确制导上存在欠缺,那样的脑部控制,通常只能让受控者做出相对简单的行动,最常见的就是实施暴力。另外,导演拍摄脑控题材的目的,多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人脑活动的看法,有时候也是一种探索,因为他们自己也无法确知人脑的个性,所以,他们用电影提出疑问。异形寄生的题材,很少能表达他们的看法,或回答类似问题。
上期提到的柯南伯格,他在1981年的低成本科幻《夺命凶灵》中也表现出了对脑的兴趣,从他的电影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柯南伯格认为,可以通过药物强化人的脑电波,如果能加以引导,这些脑电波超强的人,就可以通过意念对其他人的大脑进行控制。比较奇特的是,脑电波似乎不光能作用于脑电波,它不光对软件有用,对硬件也能起作用,如果两个都具有脑控能力的人相互PK,或者说,A想对B进行脑控,但B的大脑也非常强势,对A的控制做出全力反抗,那么B就可能发生一些极端的生理反应,要么是脑袋爆掉,要么会人体自燃。
1988年,加拿大导演艾德·洪特拍摄了一部名叫《生化人脑》(The Brain)的脑控主题电影,片中,有人开办了一档名叫“独立思考者”的电视节目,节目宣称其宗旨就是帮助观众更加独立地思考,但其实是为了控制观众的思想。很可惜,这部电影最终还是回到了外星生物控制人脑的套路上,没有对“脑”这一元素做出更多原创性的阐释。80年代以后,一部合格的“大脑”科幻,从脑科学出发是必要条件。
1990年的《脑死亡》(Brain Dead)就遵循了这一原则,电影的主角是研究脑损伤如何引发精神病的专家,为了体验病人的精神世界,他冒险将病人的某些思想移植到了自己身上。这个想法十分荒诞,但也不失为导演兼编剧的亚当·西蒙对大脑的理解,他对大脑的处理,就像是移植了电脑的工作方式,一台电脑可以读取、复制其他电脑里的信息,现在,他要让人脑具备类似的功能。
重口味四:颠覆传统
现在,就连那些最传统的题材也遭到了颠覆性的处理,因为Cult的出发点之一,就是颠覆传统,这些科幻片的Cult精神也显得格外强烈,在这些电影中,不仅糅合了恐怖片元素,还融入了大量喜剧片元素。
例如1985年的斯图尔特·戈登的《活跳尸》,这部电影其实很像《科学怪人》的疯癫版,电影中年轻的医学院学生也试图找到让死尸复活的办法,结果跟弗兰肯斯坦的情况差不多,复活的尸体没有灵魂,这些情节都一样,但戈登的处理要大胆很多,复活的尸体太过强大无所不能,甚至大开杀戒、奸淫妇女,最后发展到即便身首异处,脑袋还可以指挥身体,做一些恶心的勾当。
彼得·杰克逊1987年的长片处女作《坏品位》,确实名副其实,电影的题材依然是传统的外星人入侵地球,但这回来的外星人都是吃货,他们来地球只是为了找食物回去开饭店。事实证明,用人肉做汉堡的外星人,品位确实坏得可以,因为他们最后竟然端着彼得·杰克逊的呕吐物吃得津津有味。
外星人来地球,并不总是军事活动,或者意气风发。991年《异形怪客》(The Borrower)中的外星佬来地球,只是因为他犯了错误,而在那个星球,对于犯了错误的外星人来说,比较轻的判罚是死刑,比较重的判罚就是披上人皮,流放到地球上来。开篇这个简单的对人类自我中心的讽刺,已经奠定了影片的基调,随后这位外星人在地球上胡作非为的情节,都有喜剧式的嘲讽意味。
《生化人脑》
《脑死亡》
《活跳尸》
《坏品位》
总之,上世纪80、90年代,也许不是低成本科幻整体水平比较好的时期,但绝对是最光怪陆离的一段岁月,这是一场Cult的盛宴,等待着狂热和资深的影迷们去发现它们恐怖外表之下的美妙。
【责任编辑:姚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