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3:环境教育,让美丽中国“绿梦成真”
在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或新鲜的话题。这倒不是由于人类社会已经找到破解之策,而是因为,环境问题已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在当代中国尤其如此。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已经处于一个环境问题盘根错节的时代,而且这种状况在可预见的将来很难改变。因此,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真正面向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环境挑战的认知与应对,而这首先是环境教育的任务与使命。
如同一般意义上的教育一样,环境教育也可以划分为“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这三个层面。“教什么”主要是指教育内容,比如,除了通常所指的环境自然科学、环境工程技术知识,还包括环境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何教”主要是指教育方法,比如,是通过课本文献阅读讲解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还是通过实地观察与亲身参与的方式来实践理解;“谁来教”主要是指教育主体,比如是由教师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是师生共同参与其中、教学相长。
应该说,在上述三方面,我国的教育传统中都有值得传承与弘扬的经验。我们经常说,要让学生做到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句话用于环境教育就可以解读为,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节约粮食、节约能源材料、不乱丢垃圾),还要使其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个体的伦理与公民责任)。如果说前者更多的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层面上教育的任务,那么,后者则更多的是人文社会科学层面上教育的任务,二者缺一不可。我们还经常说,完整的学习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句话用于环境教育就可以解读为,环境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身临其境同样重要,甚至后者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我们是很难真正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复杂性的。这也就是对某一个自然保护区的短暂考察的收获,往往要胜过长篇幅的阅读的原因。
但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环境教育又有着自身的特点,比如在知识存量、教学手段、主体间关系等方面,哪怕是面对稚气十足的孩子。就知识存量来说,虽然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依然有着无穷的待揭秘密,但信息时代的知识海量特征,已使得科技知识很难从整体上加以把握,文艺复兴时代那样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已不可能再现;就教学手段来说,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已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当初贵族教育的平民化,无论是先进的教学设备还是遥远的科学考察,都已经成为现实的可能;而就主体间关系来说,教师与学生之间已远远超出“教学相长”的范畴,更加呈现为一种平等、互助的伙伴。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笔者认为,环境教育不仅是一门新兴的环境人文社科学科,还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类型或形态,有着巨大的创新与探索空间。
实话说,直到2012年10月对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的考察之前,笔者并不确信,我们目前的中小学能够成为环境教育的创新试验场。那次短暂的访谈与互动,颠覆性地改变了我对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印象:一位普通的中学地理老师,不仅可以组织起一个全国知名的环保社团——2010年正式成立的“绿鸽”环保社团,短短数年内成功组织了一百多项大型环保公益活动,而且使之成为自己学校、省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专家交流讲学。笔者清楚记得,在那间专门的环境教育工作室中,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活动的宣传材料、展板、活动记录以及小同学们精心制作的环保工艺制品。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小同学对于那些大问题的大胆提问:那些造纸厂为什么要把脏水排入城郊的河流(明知道会造成水污染)?那些蔬菜种植大户为什么要使用严重超量的农药和化肥(明知道对人身体有害)?笔者坚信,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对此给出更为科学的解答,但当时的寥寥数语恐怕很难让她(他)们“知理解惑”。
而真正让笔者感到惊讶的,不是正规化的环境教育课程,而是张老师所带领的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一群只有十几岁的孩子,在绿色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快乐成长。在那里,教学不再是静态的或呆板的课程、课本、课堂,而是各种形式的趣味性活动;教育不再是知识传输或灌输的所在,而是孩子们展示与完善自己的舞台。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地理老师——张冠秀。
在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4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远离环保英雄主义时代,因为我们不再相信,单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超凡神力,可以驱除人类社会面临着的生态环境危机。但是,环保英雄或杰出个体的投入、执着与献身精神,将永远是环保事业不断推进的强劲动力,甚或是灵魂。在笔者的印象中,张老师正是这么一个人——总在不停地构思与追逐着自己的绿色梦想。而在她的数千个小伙伴当中,张老师更是一个能够敢于呼风唤雨的“绿色天使”。
正因为如此,当张老师兴奋地告知我说,他们几经周折的努力终于结晶为《绿火》这本儿童环境文学著作时,我并不感到奇怪。“一本青少年作者独立创作的环保童话集,一部开启大人、孩子环保理念的忧思录,一份提高地理学习兴趣的纯美读物,一段草根老师和孩子们的绿色成长历程。”短短四句话,既是对本书内容与主题的精准概括,也是对环境教育意涵的深入浅出的阐释。
环境文学并不是我的专业,因而我没有资格对小作家们的作品“评头论足”,但粗略读来,他们对于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环境难题的文学阐释与想象,视野开阔,发人深思。笔者相信,美丽中国的绿梦成真,首先需要的是人们的梦想的心灵、绿色的心灵、火热的心灵——一句话,需要孩童般的天然的心灵!
环境教育的实质是人类文明的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因此,我很愿意接受张老师的约请,撰写上述简短的鼓励性文字,并郑重推荐这部尽管有些文辞稚嫩,但却充满着环境文学与政治想象的“绿火”。是为序。
2014年4月10日于北大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