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一片纯美的天地
——寻回语文课中流失的美
湖北省钟祥市职业高级中学 彭玉梅
摘要 本文根据语文教学现状中出现的令人担忧的现象,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要灌注切实可行的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对优美的文章中美的品味,美的鉴赏和美的再创造能力,把语文教学中流失的美找寻回来。
关键词 感悟想象比较辩析融会贯通品味美鉴赏美 创造美
优美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想象,丰厚的文化积淀,令人眼花缭乱的自然风情,奇异的异域人物风光,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传授这些内容,还有什么课敢跟语文课抗衡?语文课有最经典的文章,语文老师有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课应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但现实却给语文老师当头一棒,语文课几乎是最不受欢迎的课!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不得不反躬自问: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综观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重说教轻文本,重讲解轻感悟,重形式轻本质,架空分析,肢解课文,枯燥乏味的说教,鸡零狗碎的分析,繁琐无尽的训练,虚假矫情的写作,使本应细腻丰富的感情变得单一枯燥,本应生动活泼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这种语文教学,既忽视了最基本的基础字词的训练,也扼杀了学生对语言的品味和感知能力,十几年的语文学完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只能用“惨不忍睹”来概括。
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一句话,寻回语文课中流失的美,让学生透过美的语言,去窥见“美的心灵,美的世界”。
一、感悟想象:品味美
富有鼓动性的优美语言,就是语文老师开启学生品味美的钥匙。语文老师要像一个催眠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和想象,把自己的情感意识融入课文所创造的境界,并与之产生和谐统一的共鸣,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愉悦,学习过程自然轻松愉快得多。
比如学习《荷塘月色》,反复地进行颂咏品味,并借助想象,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画面:皓月当空,给世间万物镀上一层银色,笼上一层薄纱。月光下,绿叶田田,荷花亭亭,清香袅袅,月色溶溶,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柔和,朦胧恍惚,多么优美迷人的月色,多么令人陶醉的夜晚!沉浸在这般美好的境界之中,我想每个学生都会心醉神迷,觉得韵味无穷。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茫茫沧海,是不是能够激起年轻学子的凌云壮志,开启他们博大的胸怀?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莲花,是不是也能唤醒同学少年的高洁情怀?
美,不仅仅在自然中可以寻觅捕捉,在社会生活乃至人们的思想中也随处可见。当我们看到朱自清笔下的父亲“青布长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而联想到自己那辛辛苦苦为生活奔波为全家操劳的父亲,一样地深沉无言的父爱,怎能不会令我们心头发热、眼里发酸?当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时,哪个学生心中会不涌起一种伤感、怜惜之情?当李白“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时,怎么能不唤起学生们对音乐审美的向往?当杜甫蜗居于风雨飘摇的茅屋,在饱受凄风萧瑟冷雨淋漓之苦时,仍然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真情呐喊时,那种宁愿自己冻死而念念不忘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有谁不会为之折服为之动容?体味这种崇高的精神美,无疑会让学生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思想的升华。类似的例子,课文中不胜枚举。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缺少的不是发现,而是诱导和启发。如果诱导得当,学生就会在轻松的气氛中、自觉自主的状态下享受美。
二、比较辨析:鉴赏美
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的确,对美的鉴赏也是如此。在对美有了初步的感悟以后,我们可以进入审美的高一级阶段,即通过比较辨析,鉴赏美的不同类型、风格和层次。比如,同是描写莲花,有侧重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美景;有重在赞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情操;也有意在引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思乡之情:还有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劳动之美,同工异曲,各有千秋。
都是古典诗歌,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壮美;更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美;也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情美。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的劳动美;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美。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均为秋景,在亡国之君李煜的眼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色是落寞的、懊悔的;在送夫远行的莺莺眼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秋色是悲凉的、凄惨的;在伟大的革命者毛泽东的笔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是豪迈的,充满生机的。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美的不同特点风格进行理解辨析,会使我们的审美行为更富理性,更具目的性,从而达到感情与理智、直觉与自觉相统一的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三、融会贯通:创造美
学习的全部在于运用,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创造活动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具体课文,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在教陶渊明的《饮酒》诗时,我们不妨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的意境描写出来。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厌弃了官场而退隐的诗人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屋,这所房屋也许并不奢华,但颇有田园之趣。院墙周围筑了一道矮矮的篱笆,篱笆下面种上一丛丛菊花,那菊花开得正灿烂呢!诗人站在篱笆旁边,俯身采摘几枝散发着阵阵幽香的菊花,不经意间一抬头,那静卧天边笼罩在一片蒙蒙的暮霭之中的南山便映入了眼帘。天空中,一只只飞鸟正结伴还巢,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啼鸣。即使在熙熙攘攘的地方,诗人也并未感到有什么纷扰,反而体验到了一种心境的静谧与恬淡:什么红尘中的功名利禄,什么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早已幻化为昨日云烟!面对着如此多情的菊花,徜佯在这般美丽的黄昏,诗人醉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生如此,夫复何求?”这段文字,显然是学生在感悟品味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以散文的形式对它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非常鲜明地带有学生个人的审美创造。
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适宜于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有表情朗读,它既是一种美的欣赏,又是一种美的创造。还有演讲、表演等形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美的能力。学生进行的书法练习,也是一种典型的创造美的活动。特别是作文教学,学生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想象、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提炼修改等,将自己的感情融于习作中,来创造出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境界。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创造美”放在更高的层次来认知。因为教育不仅仅着眼于现在,更要放眼于未来。我们在课堂上所做一切只是为学生“打一点精神的底子”,更为重要的是要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都能以一种“美”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以“美”的心灵拥抱人生,以“美”的激情来面对世界,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或许也是整个教育的最高境界吧。
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泊特·里德在《寓教育于艺术》中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中的突破口。”的确,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我们语文老师就是要带领学生感悟美,要引导学生领略美,要鼓励学生创造美。我们期待,让语文变得更美,让学生变得更美,让世界变得更美!把语文课中流失的美找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