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新生儿黄疸

黄疸是指人体内胆红素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的黄染。胆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产物,在肝脏内代谢,通过胆道进入肠道排出体外,亦有少量通过肾脏从小便排出体外,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的大便和小便都是黄色的。如果以上环节某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例如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肝功能受损,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下降;胆道阻塞(如结石)使胆红素不能排出体外,都可以引起黄疸。

黄疸一般情况下是疾病的表现,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却是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引起的,而非病理状态。其产生的机理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胎儿在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因此红细胞生成过多,出生后相对过剩)和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2~3周消退,在此期间小儿除黄疸外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佳,无其他异常情况,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②黄疸程度深,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1);③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④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1)。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要及时治疗。

一、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红细胞被破坏、溶解),其中ABO溶血最为常见,占新生儿溶血的85.3%。通常母亲是O型血,婴儿是A型(或B型)血。怀孕期间胎儿血液少量进入母亲血液循环,刺激母体产生针对A型(或B型)血的抗体,当再次怀孕(其胎儿ABO血型与上一胎相同),抗体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溶血。也可以是母亲接触自然界中存在的A或B血型样物质(如某些植物、寄生虫、伤寒疫苗、破伤风及白喉类毒素等就含有血型样物质)产生了此类抗体,因此怀孕第一胎时抗体即可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溶血。胎儿在母亲体内时溶血产生的胆红素大部分由母亲的肝脏代谢,出生后由于新生儿的肝脏不能承担溶血所产生的大量胆红素的处理,就出现了以黄疸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症状是黄疸,多数ABO溶血病的黄疸在生后第2~3天出现,此外患儿还可以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少吃不哭等症状。新生儿溶血病如果能及时发现,尽早给予光疗,药物治疗,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少数患儿由于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及时,胆红素进入脑内,会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最后要说明的是ABO血型不合妊娠,产下的婴儿中发生溶血病的只占少数,约1/5发病,第一胎可发病临床表现较轻,因此O型血的母亲大可不必担心。

表2-1 ABO血型遗传表

二、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2%可出现母乳性黄疸,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在病因学上可占新生儿黄疸的82.7%。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

早发型黄疸的特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易被忽视,因黄疸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在出生后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但胆红素的最高值超过生理性黄疸。

晚发型黄疸的特点:通常所称母乳性黄疸一般均指此型。出现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即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2~3周达到高峰,胆红素可达342μmol/L(20mg/dl),4~12周后下降。

表2-2 早发型黄疸与迟发型黄疸的比较

母乳性黄疸婴儿停止母乳喂养2~3天后,黄疸即明显下降,借此可确定诊断,3天无明显降低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可轻度上升,但不会比以前高。婴儿除黄疸外,一般状态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诊断母乳性黄疸要排除溶血、感染、肝炎综合征及胆道闭锁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母乳性黄疸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黄疸明显,当胆红素高达256.5μmol/L(15mg/dl)以上时,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改用其他乳制品,必要时可以与光疗配合。暂停期间,宜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分泌,待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患儿胃纳良好,体重增加正常,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因此一旦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家长可尽管放心,没有必要带着孩子反复去医院求治。

三、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一提到肝炎,许多人便想到成人所患的传染性病毒性肝炎,但实际上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与成人所患的病毒性肝炎有很大区别。后者的病原体常常为乙型肝炎病毒,慢性病例不易治愈,常发展为肝硬化、肝腹水,治疗较为困难。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发病率并不很高,多为宫内感染的继续,病原菌来自母体,以病毒引起者多见,多数为巨细胞病毒,少数为乙肝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原虫(如弓形虫)和细菌亦可引起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但较为少见。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黄疸,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退后又出现,其他症状如食欲缺乏、呕吐、腹胀亦可出现,大便由黄变为淡黄,尿色变深,肝脏出现肿大,化验血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谷丙转氨酶升高(少数病例无变化),经过加强护理和适当治疗后,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好转,食欲改善,大便变黄,肝脏缩小到正常范围,病程约4~6周,对生长发育无影响。少数重症者黄疸日趋严重,大便呈陶土色、油膏状,小便如浓茶,肝脏肿大明显,腹膨隆,病程较长,可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预后不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约60%~70%可治愈,转为肝硬化或死亡者较少。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宜给予综合性治疗:要注意合理的营养,补充维生素、能量合剂加强护肝治疗,短期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黄疸,中医称新生儿黄疸为“胎黄”,治疗以茵陈为主,中成药茵栀黄注射液静滴疗效好。

附:如何防止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对孕母在乙肝急性期或恢复期所生的婴儿,于生后24小时内,3个月、6个月时各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一次,每次0.5~1ml/kg,可使婴儿乙肝感染及携带率大幅度下降;如果产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新生儿于出生后15分钟内即肌注乙肝疫苗30μg,以后1个月、6个月时各接种一次乙肝疫苗,每次30μg,约有70%的保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