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古印度艺术宝库
Ajanta Caves
必知理由
古代印度文明的典型代表
类型:雕塑和绘画
地点:印度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德干高原的马哈拉施拉邦西北106千米。它是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开始开凿的,到公元7世纪笈多王朝时完成,工程花了1000余年。阿旃陀石窟计有29个洞窟。这些洞窟,有些是带门庭的佛殿,有的是僧徒的住所。前者称“支提窟”,后者称“毗诃罗”。
阿旃陀石窟雕像代表作是第19窟门廊前庭左侧的《蛇王与蛇后》。它是一种高浮雕,是笈多时期的雕塑精品。蛇王在印度被奉为生殖之神。同窟还有一处叫作《降魔》的浮雕。在阿旃陀石窟诸浮雕中,第19窟的支提窗上的药叉像和第26号洞窟的《佛陀涅槃》像,还有第6号窟中上层高2米的高浮雕佛像,都是当时印度佛雕的精品。
阿旃陀石窟最引人注目的是壁画。它们都富有艳情味,具有佛教慈悲的精神。在印度古代的艺术理论中,“味”和“情”并重。在《舞论》中,“味”总结出8种,“情”有49种。它们特定为审美情感状态和具体表现手段。在阿旃陀石窟中,艳情味和悲悯味则以绿、灰两色表现,主要代表作品在第16号、17号的石窟中。它们都创作于公元5~6世纪。16号洞窟中一幅《难陀皈依》表述释迦劝兄剃度出家的情形。难陀之妻在分别时全身裸体,体现一种艳情。17号洞窟里则有《须大拿本生》,故事中第一幅《太子与公主》也富有浓郁的艳情味。类似的佛本生故事画在第10号窟的《白象本生》和16号窟的《乌马伽本生》、17号窟的《金鹅本生》等也有表述。这些都是印度本土化的壁画。1号窟的《降魔图》的魔女全是裸体的,与之相似的2号窟的《献祭图》也是艳情味十足的作品。悲悯味极浓的则是1号窟的《持莲花的菩萨》,表述出一种伤感而仁慈的艺术情景。
阿旃陀石窟自存在之日后的1000年中,无人知晓。19世纪初,被一位英国军官在出猎途中不经意发现。当时许多石刻与建筑物件掩埋于沙土中,经过修整,这座印度艺术宝库焕发出悠久的魅力。
阿旃陀石窟全景 公元前3~6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