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学发展与流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前言

古今中外,翻译活动的发展史源远流长,极大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物质互通和文化交流。伴随着翻译活动的蓬勃开展和逐步深化,学者们开始对翻译做出一系列理性的思考与探索。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翻译学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21世纪,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翻译的社会信息传播功能无疑显得日益强大和不可或缺。可见,翻译作为一种沟通性的社会现象和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无论从实践或是理论的角度而言,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因而针对译学发展漫长历程和翻译流派百家争鸣等课题的研究也自然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学术价值。

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上海高校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为依托,在认真总结多年翻译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顺利完成了《译学发展与流派研究》的撰写工作,并欣然迎来该专著的正式出版。

本专著着眼于宏观高度,对翻译开展纵向历时研究和横向本质探索;同时又着眼于微观细节,层层深入,剖析各类有代表性的语言学和非语言学翻译观。在撰写过程中,我们尽量做到理清思路、深入浅出,在科学分类的体例框架下清晰而系统地阐释有关课题。总体而言,“宏观+微观”的框架体例设计,有助于科学而系统地向读者介绍翻译活动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的研究现状,帮助读者迅速了解翻译学的体系框架和总体特征,全面把握该学科的研究方法,有效拓宽研究视角和思路。

现将本专著的总体思路框架安排概述如下:

体例设计:

一、宏观框架

(1)纵向历史延承

西方翻译历程探析

中国翻译历程探析

西方译论发展探析

中国译论发展探析

(2)横向本质属性

翻译本体属性探析

翻译基本特征探析

二、微观框架

(1)语言学翻译观

前语料库翻译研究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翻译教学实践研究

(2)非语言学视角

语文学派翻译研究

文化学派翻译研究

社会学派翻译研究

具体来看,本专著以历时翻译发展为研究经线,以共时翻译特征为研究纬线,经纬两条研究线路互为交织,经纬交织点辅以中西各大翻译流派及名家的经典理论与相关的学术探讨,展开了一张严密而周全的翻译研究网络。

公元前3世纪,西方翻译史拉开序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方翻译史经历了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和现代等四个发展阶段,前后共出现七次发展高潮。其中前四次高潮均以《圣经》翻译以及基督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主体;文艺复兴及其之后的高潮使得翻译活动突破了宗教的范畴,逐渐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和文学领域。20世纪后半期迎来了西方语言学派的翻译发展高潮,人们不仅从科学、艺术和技巧等层面对翻译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而且发展了机器翻译,人才辈出,百花齐放。西方译论研究与翻译实践相伴相随,主要沿着“文艺学研究主线”和“语言学研究主线”并行发展,相应经历了前语言学时期(公元前55年~20世纪上半叶)与语言学时期(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两个发展阶段。虽然两条主线在各个不同研究时期针锋相对、各有千秋,但从总体上以不同的研究视角互为补充,推动了西方译论的发展,使研究成果更加接近翻译的本质。

中国翻译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三千余年的夏朝。我国经历了东汉至北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期的政治文学翻译、“五四”运动至新文化运动的民主救亡翻译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全面发展繁荣等五次翻译高潮。正如我国的翻译活动深受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特殊需求的影响,我国的传统翻译研究亦相对较为独立,不以西方“现代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传统译论侧重研究翻译本体,并未涉及翻译主体,主要着眼于译作的文学性和审美性,缺乏基本的翻译理论体系和精准严谨的分析论证方法,因而严重影响了翻译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20世纪60年代之后,国内外学者积极开展学术理论交流和学术成果借鉴,使得中国翻译界在很大程度上引进和发展了西方最前沿的权威翻译理论。我国当代译论研究突破了几千年以来本土研究路线之局限,整体上呈现出对于“舶来理论”的消化吸收,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探究。

微观的翻译研究范畴以“文本”本身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从原文文本转换至译文文本所涉及的有关内容。首先,翻译作为一种“翻译产品”,主要着眼于静态的研究视阈。从这个角度而言,翻译就是基于原文文本所产生的意义对应的译文文本。静态翻译要素主要涉及两大语言体系对比以及文体学视角下不同语域翻译取向对比等方面。其次,翻译作为一种“翻译过程”,主要着眼于动态的研究视阈。从这个角度而言,翻译就是从原文文本出发,逐一经过一系列积极的思维加工环节,最终到达译文文本的历程。动态翻译要素主要涉及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如何实现等效转换和意义再现。

宏观的翻译研究范畴突破了“文本”对翻译研究的限制,主要探讨文本外围对文本产生作用力的一切因素,包括主体角色和文化环境。例如作者所处的纵向历史时期以及横向文化环境决定作者特定的创作意图,译者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亦影响其希望达到的翻译目的,而身处不同时代的读者必然表现出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层次、价值取向等特征,因而也必然呈现不同的阅读需求和心理期待。这些因素相对于原文和译本而言看似无形,实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微观翻译方法的选取和宏观翻译政策的采纳。这些显然处于文本外围但又与文本密切相关的因素逐步进入翻译研究的新视野。

总之,翻译属于一门交叉学科,不仅仅涉及语言学,而且涉及符号学、逻辑学、修辞学、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及跨文化交际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研究。语言学派、文艺学派、交际学派、文化学派、符号学派、阐释学派等不同译论学派均以各自的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为翻译本体的学术定位做出了深刻的理解和阐述。简言之,翻译就是一项以符号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本专著主要面向翻译专业研究生,同时亦欢迎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学有余力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及广大翻译研究爱好者阅读学习。最后,希望本专著能够借助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两条路线勾画出译学研究的立体图示,并借助各学派的研究成果,展现博大精深的翻译活动和译论研究的精髓,推动翻译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前行。

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