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拉法基于中国的并购与发展
【本节导读】
2007年7月17日,拉法基正式入主四川双马。四川双马2008年的毛利率提升到29%,比中国第一大水泥企业安徽海螺水泥的25%高出4个百分点。四川双马从2001年产能还不到200万吨,发展到2007年至2009年的名义产能为860万吨、1100万吨及1210万吨。
1.拉法基水泥产业链的lSC策略
拉法基从一开始,就针对着6 +1产业链着手改善。而所谓的6 +1,其中的6包括产业链上游的产品设计及原料采购;产业链下游的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终端零售;而产业链正中的1则是生产制造,虽是产业链必需的一环,却只占最低的产品附加值。拉法基在产品设计方面从本地化的意见收集到全球化的研究,一直拥有显著领先产品设计的美誉;在原料采购方面,在地区中不断进行企业收购和合作来稳定原料的供应;而仓储及运输方面沿用了拉法基本身的创新运输方式及发达的交通网络,维系着最方便、最省时、最高效率的存放及运输服务;在销售方面,拉法基在高附加值的产品方面不断地改良,以混凝土作为销售核心。
2.拉法基水泥产品开发的lPD策略
在拉法基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它们开始于中国工厂改善其传统的生产线,以便提高其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及降低其运作成本。我们将在以下讨论拉法基在中国工厂的重大改善的工程,即IPD策略。
一、拉法基入主四川双马
拉法基集团是世界领先的建筑材料制造公司。在2007年,它的水泥和骨料业务世界排名第一;混凝土和石膏世界排名第三。集团业务遍布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雇员已达9万人,年水泥销售102.8亿欧元,骨料和混凝土销售65.97亿欧元和石膏销售15.81亿欧元。数据显示拉法基进入中国之前,已经拥有强大的投资能力及相关行业的丰富经验。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向世界开放水泥市场,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政府希望外国公司将它们的资金和工业技术带入中国,以改善国内生产技术。在1994年,拉法基集团利用了这一机会进入中国市场,收购了北京当地一家水泥厂 —— 北京兴发。自那时起,该集团在中国市场不断发展。
表2-3概括拉法基在中国并购行动。1996年拉法基在北京收购了北京易成。在四川,1999~2002年拉法基成立了第一个水泥生产基地——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公司。及后,在2005年8月11日拉法基为扩大四川省水泥业务的实力,与瑞安中国水泥合作,并在同年10月19日与四川双马谈判合并事宜,一个月之后,在11月18日就成功达成了收购四川双马的协议,到2007年7月17日,拉法基完成全部收购手续,正式入主四川双马。在贵州,拉法基与瑞安中国水泥公司,于2006年4月18日有进一步的发展,成立了一家分公司,名为拉法基瑞安贵州分公司。之后战线下移至云南省方面,在2007年7月28日拉法基与当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后至2008年3月5日更与中材建设签订全球框架协议。再看看最近的拉法基,就在2008年5月12日,锁定并购川滇水泥。以上种种行动,可以看出拉法基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水泥收购活动非常活跃。
表2-3 拉法基在中国的并购历史
究竟在众多收购个案中,拉法基的策略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从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一案中,看个究竟。
从2005年正式收购四川双马67% 的股权,拉法基成为实际控制人之后,还没有扭转公司的亏损局面。从图2-5可见,主营企业收入比率,从2005年、2006年的39%、58%到2007年的51%,没有显著上升,到2007年更出现了下跌的走势。主营企业利润率方面,从2005年、2006年的18%,跌至2007年负增长的 -58%;而总资产报酬率也不太好,由2005年的2%,不断下跌至负增长:2006年的-3%及2007年的-38%。
图2-5 拉法基投入巨额固定资本改善四川双马
从中金贴吧揭示,四川双马从2006~2007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9亿元和-3.1亿元,主要是公司在淘汰旧生产线的同时,新设备与新技术的改进过程中还需要为环保投入巨额资金。因此,双马目前的亏损并非企业经营不善,而是因为固定资产投入巨大所造成的。
投入大量资金的四川双马,成果期到了2008年就浮现了。由图2-6看到四川双马2008年的毛利率提升到29%,比中国第一大水泥企业安徽海螺水泥的25% 高出4个百分点,也比冀东水泥的26% 及华新水泥的21%分别高出3个百分点及8个百分点。四川双马从2001年产能还不到200万吨,发展到2007~2009年的名义产能为860万吨、1100万吨及1210万吨,从而成为西南地区真正产能近千万吨的优质大型水泥龙头。一家产能既落后、技术又只是停留在湿法立窑生产的乡镇企业,为什么能在拉法基入主之后发展到全省最高产能、毛利率比中国第一大水泥厂商还要高的水泥企业呢?
图2-6 2008年中国水泥企业毛利率
从拉法基进入中国水泥后,如何在产业链上作出全方位的改善,就可以找到拉法基的成功秘诀。
二、拉法基水泥产业链的lSC策略
拉法基打从一开始,就针对着6+1产业链着手改善。而所谓的6 +1就如图2-7显示,其中的6包括产业链上游(即图的左方)的产品设计及原料采购;产业链下游(即图的右方)的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终端零售;而产业链正中(即6 +1中的1)则是生产制造,虽是产业链必需的一环,却只占最低的产品附加值。在图2-7中已简略表明了拉法基在中国水泥企业的ISC策略。在产品设计方面由本地化的意见收集到全球化的研究,一直拥有显著领先产品设计的美誉;在原料采购方面,就是于地区中不断进行企业收购和合作来稳定原料的供应;而仓储及运输方面就沿用拉法基本身的创新运输容器及发达的交通网络,维系着最方便、最省时、最高效率的存放及运输服务;在销售方面,拉法基对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改良,以混凝土作为销售核心。现在就让我们对每一环进行详细说明。
图2-7 拉法基进入中国的6+1产业链策略
1.产品设计
拉法基在水泥产品的开发研究上,实行本地化顾客意见收集,然后送到全球化研究中心作技术改良。拉法基的所谓本地化及全球化生产工序流程分为:
①全球化研究
a.全球建立水泥研发及技术中心,与各地方大学研究合作;
b.将成果与拉法基本部研究所互相交换、改良。
②本地化意见收集
a.收集客户意见,将意见传送到拉法基研究所作下一步产品改良程序;
b.产品从研究所改良后推出给客户,在市场上不断吸纳意见。
(1)全球建立水泥研发及技术中心
拉法基集团实施了一项双管齐下的发展战略,它结合了集中研究和分散发展的优势。其目的是优化研究,同时亦尽可能提供最好的服务迎合当地市场需求。研发部因此分为两个互补的部门:
●研究中心,专注于基础和应用研究;
●技术中心和实验室,专注于与当地业务单位合作发展和为当地工业
提供水泥解决方案。
200个在研究中心工作的研究人员会研究建材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并研发新的技术。15000平方米的研究中心拥有美国最先进的实验室、试验车间和技术大楼,可作大规模的测试。研究中心亦设有高科技设备,包括电子显微镜、场效应显微镜和纳米仪器。拉法基集团的研究项目围绕着3个主要议题:
●最终的产品性能,无论是从标准产品(质量、美学、新功能等)或新推出产品方面(易用性、生产率等);
●工业性能,特别是改进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现;
●为未来作准备,尤其是应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如节约能源和原材料,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拉法基集团拥有四个水泥技术中心。表2-4显示四个技术中心:
表2-4 拉法基世界水泥技术中心
●水泥技术中心(CTEC),研究中心坐落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服务范围是中欧、东欧和中东;
●欧洲和非洲技术中心(TCEA),研究中心坐落于法国的L′Isle d′Abeau,服务范围是西欧、非洲;
●技术服务公司(CTS),研究中心坐落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服务范围是美洲,有一个分支机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
●马来西亚吉隆坡(ATC),研究中心坐落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服务范围是亚洲,有一个分支机构在中国北京。
技术中心网络分布于世界各地,使创新产品可以更容易地适应本地市场的需求。技术中心和应用实验室与当地工厂,拉法基的国家分部工作队和当地企业合作,开发出适合当地需求的产品。
拉法基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和当地工业的需求,各地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亦与法国拉法基研究中心紧密沟通以响应当地的需求。在世界各地的工厂也可联络拉法基设于当地的专家团队以提供专业意见以改进工厂流程,例如通过优化水泥配方,以配合当地原材料供应波动。
(2)与其他科研机构进行全球性合作
拉法基以合作模式为基础的研发系统,从其遍布世界的合作伙伴可见一斑,当中包括世界最大的研究中心、研究院、科研机构和国际大学,合作的院校及研究院包括: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谢布克大学和魁北克省拉瓦尔大学
●中国: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印度:印度理工学院
●欧洲: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法国:法国国家科学院、法国综合理工学院和一些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实验室
拉法基集团因此能够分享其经验和知识,同时获得新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关于可持续建筑方面的研究成果。除了与各大学院合作之外,拉法基亦于2003年自设拉法基大学,目的是更集中及有效地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和推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符合该集团的行动原则。拉法基大学亦与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合作,包括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titut Européen d'Administra-tion des Affaires, INSEAD)、亨利管理学院(Henley Management College)、美国杜克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该计划包括了个人发展计划和技能培训。每年,它们会在亚洲举行12次会议,在南美北美共12次,以及在欧洲和非洲共25次。每届会议均汇集了8~20个不同国籍的人士参加。这些会议有助于建立管理者之间的网络,并鼓励知识共享,分享及学习行业最佳做法的案例。由此可见,拉法基在产品研发及改进研究方面不遗余力,亦因此建立了以拉法基为品牌效应的优良产品。
(3)建立专利权产品
基于拉法基完善的研发系统,公司拥有大量的专利和独特的产品,这为他们提供一个比其他水泥企业更大的竞争优势。表2-5显示出一些拉法基专利产品的例子。有高流体性混凝土Agilia®、装饰性混凝土Artevia®、高抗压缩性、高抗扭曲性混凝土Ductal®、可抗高交通流量、高重量、抗爆裂混凝土ExtensiaTM及纳米技术的混凝土ChronoliaTM。
表2-5 拉法基的专利产品
由此可见,拉法基拥有全世界的技术网络,不断研发高端及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自有品牌的产品,拥有不同类别的专利及独特的产品,给消费者无比信心。迎合本地生产需求而不断提供解决方案,进一步拉近产品制造与销售厂商之间的距离。
2.原料采购
原料供应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一环。拉法基于中国的并购,首要任务就是稳定原料供应。在1994年,当法国拉法基合资创办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拉法基集团控股65% 的股权),北京兴发水泥已拥有一个优质低碱石灰石矿。在1999年2月,拉法基集团投资组建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拉法基集团控股75% 的股权),当时公司拥有一座石灰石矿山和一座页岩矿山。在2005年11月收购四川双马投资集团100% 的股份,而四川双马投资集团拥有西南地区最优质的石灰石矿山。稳定原料供应,本身就是ISC策略中重要的一环。
3.仓库运输
(1)矿石运输系统优化
矿山和生产工厂之间的物料输送经常受到各种地形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距离的物料输送方式的选择,直接与技术可靠性、投资成本等相联系,合理选择物料的运输方式,为工厂的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稳定的开采及运输直接影响水泥生产线的产能。因此拉法基在这方面亦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工程。
都江堰拉法基公司石灰石矿山与工厂直线距离是6公里,矿山相对高差大,地形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差,设计和施工难度大。拉法基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石灰石矿山的首采工作面设在海拔1440米高度,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台阶式采矿方法,使用液压钻机钻孔,以深孔爆破为主,爆破后的矿石由液压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至溜槽,运至溜槽底部由轮式装载机转运到破碎站,经锤式破碎机破碎后再由皮带输入碎石竖井。在井底由重型板式喂料机喂料,经长约6公里的钢芯胶带运至厂区直径25米的碎石库中。
从采场到工厂运距约6公里,相对高差达681米。拉法基采用了中国建材行业罕见的斜长314米的矿石溜槽及180米深的碎石竖井。通过矿石的重力自溜,首先克服了约450米的高差,减少了矿石输送成本;针对矿石运输距离远、地形高差起伏大、运行情况非常复杂的特点,优选了带宽800毫米、最大运行速度每秒3.15米的长距离钢绳芯皮带运输机。皮带廊全部采用钢结构形式,大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目前破碎及矿石输送系统的性能指标超过了每小时600吨的设计能力,可靠性系数大于98%。由于皮带运输机采用变频器调速,做到能量回馈电网,生产中每吨矿石的电耗仅1.2度,远低于合同中规定的3.53度。在矿石的输送过程中,各扬尘点均安装了收尘设备,并在皮带上方安装了防护罩,确保输送过程中无粉尘和矿石泄漏。
矿石运输系统的控制过程与工厂的中央控制系统联网,在中央控制室可随时掌握矿石运输系统的运行情况。
(2)运输容器优化
在英国,拉法基发明了一种专门的运输系统,称为国际联运系统。该项目是受英国政府459万欧元的补贴。传统的散装货品(水泥)运输,在运输途中多次转换运载工具是一个必要的步骤。举例来说,当我们希望把货品大规模由工厂以铁路运到较远的地方时,我们首先要把货物装到公路货车上,送到铁路站;再于铁路站把放在公路货车上的货物卸载,然后再装到铁路集装箱上;当货物到达目的地时,我们再把货物从铁路集装箱转到公路货车,以运到终点。这种方法将导致下列问题:
●尘埃在卸货和装货过程中散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消耗时间和浪费成本;
●由于产品于转装时暴露在空气中,这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
●由于上述风险造成高水泥运输保险费用。
在2002年9月,拉法基集团为了解决这个传统问题,发明了一种适合于铁路和公路使用的创新性的容器系统。它们修改了公路货车的容器设计以配合铁路集装箱。经改装的容器可于不需转装的情形下,在铁路及公路货车货架中互换。从此铁路及道路成为一个无缝操作无需转换容器的运输管道。运输时间成本及产品质量亦因此大大提高,对环境污染亦可大大降低。
在推出新的容器后,拉法基集团预计将减少保险费用约20%,铁路运输亦可取代公路运输达70%。
显然,拉法基水泥的ISC策略十分成功。在接着的章节中,让我们探讨一下拉法基对水泥本业IPD的投入。
三、拉法基水泥产品开发的lPD策略
1.水泥的生产流程
一般来说,整个水泥生产线可分为4个阶段。根据嘉新水泥网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现代水泥工业生产线:开采、燃烧、成分混合和包装。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4个生产流程。
(1)开采
石灰石从矿山中开采出来,必须进行均化。均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确保石灰石的纯度值和变化都在控制的范围内,降低物料的化学成分波动振幅,使物料的化学成分均匀一致。这是生产优质水泥非常重要的一步。它保证熟料质量、产量及降低消耗,也能稳定出厂水泥的质量。
而预均化就是把原燃料在储存及取用过程中,通过采用特殊的堆取料方式及设施,使原料或燃料化学成分波动范围减小,为入窑前生料或燃料成分趋于均匀一致而作的必要准备过程。简言之,所谓原燃料的预均化就是原料或燃料在粉磨之前所进行的均化。预均化堆场一般有两种类型:矩形预均化堆场及圆形预均化堆场。
矩形预均化堆场一般设两个料堆,一个堆料,另一个取料,相互交替以达到最大化运作效益。另一个是圆形预均化堆场。料堆为圆料环状,在料堆的开口处,一端连续堆料,另一端连续取料。到这一个阶段的石灰石被称为“生料”。
(2)燃烧
已均化的石灰石将因所要生产的产品而混合其他成分,如骨料、铁粉,并投入窑烧。生料在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在窑中碳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变成水泥熟料中的CaO等矿物。随着物料温度升高时,矿物会变成液相,溶解于液相中进行反应变成熟料。熟料烧成后,开始进行冷却。
冷却目的是:
●改善熟料质量与易磨性;
●降低熟料的温度,便于运输、储存和粉磨;
●回收热量,预热二次空气,降低热耗、提高热利用率。
最后由水泥熟料冷却机将窑卸出的高温熟料冷却到下游输送、贮存库和水泥磨所能承受的温度,同时回收高温熟料的热能,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质量。第二阶段窑烧完成后的产品被称为“熟料”。
(3)成分混合
熟料再混合其他成分就可以产生不同种类的水泥了,混合成分可能包括石膏、催化剂等。水泥成分混合配比方案考虑的因素包括:
●水泥品种;
●水泥强度等级;
●水泥组成材料的种类、质量、成本;
●水泥控制指标的要求。例如在水泥中混合石膏可延缓水泥凝结时间,使水泥凝结时间合乎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石膏有利于促进水泥早期强度的发展。
在这阶段水泥粉磨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控制了水泥细度。水泥细度越细,水化、硬化越快,强度越高。反之水泥细度过粗,其中粗颗粒不能充分水化、硬化,只能起微集料作用,降低了熟料的利用率,强度也就低。
(4)包装
最终产品将包装和运输给客户。
2.拉法基的lPD策略
在拉法基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它们开始为中国工厂改善其传统的生产线,以便提高其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及降低其运作成本。下面我们将具体讨论拉法基在中国工厂的重大改善工程,即IPD策略。
(1)生料配料分析控制系统
在传统的中国水泥厂,生料和其他成分将预先混合并投入窑烧。最终产品的质量将取决于生料和其他成分的混合比例是否准确。如果混合的原料比例有任何错误,整批产品将成为废物。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出自我们不能在产品从窑内取出前,预先知道最终的产品质量。如果最终的产品质量有任何问题,我们也无能为力。
为解决这个问题,拉法基于重庆拉法基工厂引入了一个专利的系统,名为QMC,该系统彻底改变了原材料混合工序的概念。他们利用输送带运送原材料入窑。在输送带运输过程中,原材料会根据预先计算的比例进行混合。此外,当原料准备运到窑时,它们将通过一个叫X射线荧光分析的扫描机器。该机器将分析混合物的混合比例,看看它的成分混合比例是否正确。该分析结果将反馈给输送带中的原料混合装置,以作调整原料混合比例的根据。这种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持续稳定的水泥输出质量,也减少了生产线的作业成本,大幅度降低了生产低质量的产品的概率。此外,整个系统是全自动、不经人手的,这亦能减少人手错误、增加效率和降低营运成本。
(2)生产控制系统
为了提高拉法基在中国工厂的产品整体质量,拉法基在重庆拉法基生产线引入了先进的生产线控制系统。在大型水泥企业尤其是现代化新型干法水泥企业中,其生产阶段主要使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均为以计算机为主的集散型的控制系统(DCS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它可通过一个中央计算机控制台控制每一个生产线点。工程师也可以使用终端计算机,以监测业务的每一生产线,改变任何生产线的组成部分,或打开和关闭任何生产线的组成部分。
通过计算机等技术可以将整个生产过程参数、设备运行情况等全面迅速反映出来,并能对过程参数实现及时、准确的控制。因此,中央控制室是全厂的控制枢纽和指挥中心。把生产过程集中在中控室内进行显示、报警、操作和管理,可以使操作人员对全厂的生产情况一目了然,便于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度指挥,从而有利于优化操作,实现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目标。而集散控制系统将4C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CRT显示技术)相结合,解决了计算机集中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煤粉喂料计量采用德国进口转子秤,生料喂料计量采用德国进口皮带秤,这些也提高了原料输入窑燃烧的分量精确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再者,拉法基还引进了在全球汽车、电子行业普遍采用的SPC控制方法,在关键控制点上使用了控制卡,有效地降低了产品质量的波动。重庆拉法基还购进了先进的激光细微性仪,煤自动工业分析仪,全硫测定仪等先进的分析仪器,使分析手段更先进更完备。这些系统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并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差异。
有了以上的生产控制系统,生产线的效率改善了,成本也降低了:
●一小时的预热过程大大缩短成30~45秒;
●一吨熟料标准煤耗减少28%;
●熟料热耗减少43%;
●石灰石资源利用率由少于60%提高到高于80%。
(3)高温煅烧和快速冷却控制
拉法基引入了新型干法窑到重庆拉法基,并在2008年于四川双马建造同类窑。这项新技术使得窑内烧成带长度可适当延长,窑内的冷却带相应缩短,熟料离开高温的烧成带以后,经历较短的冷却带就进入冷却机,从较高的温度下急剧冷却(急冷技术)。这项技术可防止熟料重要成分分解,改善了水泥稳定性,使熟料晶体减少,以提高水泥抗硫酸盐性能;改善熟料易磨性及克服水泥瞬凝或快凝的问题。同时,有效控制熟料粉末小于25毫米,这有利于运输以及后续的加工研磨。熟料的急速冷却同时也能提高水泥对于化学侵蚀的抵抗力(如硫酸盐性之硫酸钠及硫酸镁等化学侵蚀)。
当拉法基在改善中国工厂的IPD流程时,它也同时积极提高其全球业务的IPD。下面,让我们再看看拉法基如何以IPD改善全球性的生产技术。
(4)计算机系统分析,辅助质量控制及模拟生产
为了不断改善产品和生产线操作,拉法基在其位于法国的拉法基研究中心(LRC)开发了一套名为混凝土生产模式(CPM)的制式和模拟工具。这就像个黑匣子一样,执行人员可输入任何种类混凝土的参数和成分,经过精密计算后,它就可评估出混凝土的潜在性能及特性。有了这个工具,拉法基研究中心就可收集其位于世界各地的工厂的生产数据和参数,然后输入到该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巨大的生产数据库基础上,拉法基可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生产效率。此外,工程师还可以输入一些从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数据到系统,仿真错误或紧急情况,来演习如何解决错误或紧急情况。
拉法基从其世界各地生产线收集生产有关数据,并把它们输入CPM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已收集及分析的数据可用来仿真生产过程以及根据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相应的结果作为技术革新的参考依据。拉法基就是以其由世界各地生产线收集的庞大数据库及其独有的CPM系统令生产系统有持续改善能力。
3.环境保护与节能
水泥企业是耗能和排放大户。根据中国水泥网天津院有限公司的网站指出,重庆拉法基为了减少操作成本及符合国家减排要求,在2007年投资了650万元对收尘器进行改造,使排放的最大粉尘量低于30mg/Nm3,完成了国内清洁生产二级指标。与此同时,为进一步降低废气排放和能源消耗,重庆拉法基还投资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已于2008年投入使用,节约用电30%左右。
拉法基致力于工艺设计上减少排尘点,有效控制粉尘排放量。对于粉状物料采用螺旋输送机、斜槽等密闭式输送设备,对于胶带输送机输送的物料尽量降低物料落差以减少扬尘。窑尾采用高效大布袋收尘器进行治理,收尘效率达99.9%,粉尘排放浓度低于30mg/Nm3。生产流程上每个扬尘点均设置了高效收尘设备,粉尘排放浓度低于30mg/Nm3,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粉尘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生产线选用天津院最新研发的新型的五级预热系统和低NOx燃烧器,以降低废气中有害气体SO2及NOx的含量,严格控制窑内燃烧区和预分解炉的温度,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为了达到对排放物的实时监控,生产线同时在主要排气口均安装了粉尘和废气自动监控系统,并与生产线的中央控制系统相连接。
工业噪声污染亦是水泥生产中一个重大的污染源,降噪声对水泥生产行业来说也是一个难题。目前在国际同类行业中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也并不多。为此,重庆拉法基委托天津院将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项目前期分别聘请了两家独立的专业公司对重庆厂一线的噪声作了详细的比较分析。至此,天津院利用该依据,结合生产工艺特点,采用噪声源集中布置、建筑隔绝噪声源、增加消音设备、广泛使用隔音材料、基础增加缓冲材料等方式,有效地将噪声污染降到最低程度。通过这些措施的处理,二线噪声指标基本上达到了国家Ⅱ类噪声标准(白天 <60dB,晚上<50dB)。
投产后,经重庆市环境监测总站对该线竣工环保验收检测结果表明,该线粉尘、噪声、水处理三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84.5% 排入大气的废气粉尘浓度低于10mg/Nm3。与国内同期、同规模水泥生产线相比,重庆拉法基水泥厂的粉尘污染治理处在全国同行业之首,是第一条环保三项指标全部达标的生产线。
节能方面,重庆拉法基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根据重庆市公众信息网透露,拉法基在2007年更投资8250万元,建设7.5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项目于2007年9月动工,他们对工程计划和阶段目标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确保土建、安装、调试各节点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保质保量顺利完成。同时对发电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余热发电各岗位人员在运行中能够熟练地操作,确保余热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该项目已在2008年7月正式建成并发电,使工厂的能源循环再利用得到长足的发展。项目的投产,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现该公司余热发电能力每吨熟料发电量可达30千瓦时(在以后余热发电系统优化后每吨熟料发电量可达32~34千瓦时),按现行电价计算,扣除发电成本,每年直接增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预计年供电量为4539万千瓦时,占工厂年用电量的1/4。可节约标准煤1.424万吨/年,减少CO2气体排放约3.028万吨/年,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4.研发与生产的协调案例
2006年,四川都江堰工厂曾面临过一个困难,此工厂生产的PO42.5R水泥原来所用混合材矿渣的钛含量超过了10%,而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矿渣钛含量超过10%将不能用于水泥中。因而四川都江堰工厂必须放弃使用攀成钢的矿渣制造水泥,但另外一个钢厂威远钢铁厂离都江堰又太远,约300公里,运输成本太高。
而金堂电厂于2007年投产,有大量的粉煤灰供应,都江堰工厂考虑使用粉煤灰代替矿渣作为主要的混合材,这种变化造成了水泥的稠度增大,导致与外加剂适应性变差。为了保证水泥的变化不给用户造成使用上的困难,在混合材转变之前,都江堰工厂利用自己的混凝土实验室做外加剂适应性试验,调整优化水泥的各项指标,并把样品送给客户做适应性实验,为此都江堰工厂用粉煤灰代替矿渣做了大量的小磨试验和大磨试验:差不多是200及250分钟。(2)混合材强度对比指标均等同于加矿渣时的质量水平。
●2006年1~4月,粉煤灰以不同掺量代替矿渣的小磨试验。
●2006年3月25日,粉煤灰代替矿渣的大磨试验,并把样品送交主要的混凝土厂家和外加剂厂家共11家公司做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混凝土需水增大,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
●2006年4月19日,经过对水泥各项指标和参数做优化后,以粉煤灰代替矿渣的大磨试验样品送交9家外加剂厂做适应性试验,有2家公司效果还可以,其他的效果要差一些。由于粉煤灰资源问题,该试验项目暂时停止。
●2007年4月28日,金堂电厂一台机组投产,试验项目重新启动;7月6日,再一次做大磨样送交7家混凝土公司和5家外加剂公司,有3家公司效果还可以,其他的不是很理想。
●2007年8月,集团亚洲技术中心为工厂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拜访客户、了解粉煤灰质量情况、了解工厂的生产试验情况后提出了一系列对水泥优化的试验方案,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的意见。
●2007年8~10月,工厂质量部对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调整试验,通过大量数据对比分析,最后确定了最佳的大磨试验方案。
●2007年10月,再一次送样给11家混凝土公司和5家外加剂公司,水泥对外加剂的适应性有很大的改善,但是还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
●2007年11月9日,由工厂总经理组织了生产、质量、销售各部门经理,技术中心产品专家一起共同讨论研究今后产品的定位,结论是一定要保持水泥的质量优势,不给用户造成太大的影响,最后再次确定了水泥的生产方案,经过混凝土试验、水泥的相关试验检测,两项指标:(1)混合材凝结时间对指标(图2-8)、矿渣及粉煤灰合材分别在初凝及终凝都
图2-8 使用不同混合材凝结时间对比
●2007年11月24日,以粉煤灰代替矿渣的水泥正式投入生产,技术服务人员提前把混合材变化情况告知了客户,客户使用后反映较好,无不良反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也保持了拉法基瑞安水泥在成都市场的最佳品牌地位。
通过这个个案,我们可发现拉法基能有效地利用全球化的知识,加上反复跟本地客户进行测试及听取其意见再调整试验,以解决生产上遇到的国家规范及质量问题。在试验过程中与客户紧密合作,取得他们的信任。
使用粉煤灰代替矿渣,不但解决了水泥的生产问题,并能够保持水泥及混凝土的质量,还能充分利用发电后的粉煤灰。
四、发展高价值的下游产业——混凝土
由上文可见,拉法基用了ISC策略把水泥上游产业装备得很完善,再加上IPD创新的生产流程,已收到低成本、高效益的成效。拉法基再向产品的下游进攻,为销售优良的混凝土再打造一条产业链。
1.稳定生产原料供应
混凝土的主要生产原料为水泥,为提供生产混凝土的水泥供应,拉法基早在1994年于北京怀柔县,就投资兴建了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年产优质低碱水泥100万吨,其生产的水泥以优质、低碱著称,为拉法基混凝土生产及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在1996年,拉法基中国海外控股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和北京市易成市政建筑工程公司合资共同建立北京易成拉法基混凝土有限公司,于1997年5月投产。为保持优质水泥的供应,以确保其混凝土公司的生产,拉法基中国海外控股有限公司于2002年与顺义区北京双峰建材集团共同出资创办北京顺发水泥有限公司,拥有一条设计日产熟料1150吨,与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工艺相同的生产线,年产水泥45万吨,为北京易成拉法基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了优质的水泥。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兴发与北京顺发两家水泥厂选址都是贴近混凝土生产基地,除了稳定了原料供应外,更大大降低原料运输成本。
2.运输策略
运输和泵送设备方面,拉法基混凝土公司由法国雷诺公司和日本三菱公司进口15辆7立方米罐车,其中4辆配有混凝土输送带,为国内仅有;进口2辆由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生产的泵车,臂长分别为28米和36.14米。拉法基混凝土公司拥有数量充足正规化的罐车队以及与多家大型车辆租赁公司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保证满足客户的运输需要。
3.销售途径
北京易成拉法基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其中一个股东是北京市易成市政建筑工程公司,它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企业资质,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资质,爆破与拆除工程专业承包三级企业资质,年产值达到2.6亿元,是北京市政集团的骨干施工企业。北京易成市政建筑工程公司正好为北京易成拉法基的混凝土提供了一个很稳定的销售途径。
4.混凝土lPD生产改进
拉法基混凝土公司设计年生产能力20万立方米,由德国利勃海尔公司进口的两套独立搅拌系统,保障24小时连续生产,每台生产能力为90立方米/小时。其中一台搅拌系统配有北京地区先进的行星搅拌系统,以保证生产高强度混凝土时均匀搅拌。搅拌机全部配有含水率自动测定仪,由具有中文功能的PC软件计算机系统控制原料自动上料、计量、搅拌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系统可靠、称量准确。其搅拌主机搅拌原理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方面在国内领先。
另外,为保证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特别配备了两台2吨的自动燃油锅。冬季生产更使用骨料与水的加热系统,确保冬季混凝土的产品质量。
拉法基混凝土公司除能生产各类普通混凝土外,还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生产特种混凝土。自1997年投产以来,拉法基在北京市场上已成为一家可信赖、高质量混凝土的生产厂家。拉法基参与并圆满完成了许多重点工程的建设,如天安门改造工程、大兴污水处理厂、京开高速公路、双城大厦等工程。其中,双城大厦荣获工程结构“长城杯”;元隆大厦底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混凝土5000余立方只用了60小时,结构无任何裂缝;京开高速公路箱梁一次性浇筑C45引气混凝土约2000立方,5天强度达到100%。
五、拉法基个案再探:从都江堰水泥厂看lSC及lPD
1. lSC策略:
(1)原料供应及前期处理
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公司生产厂区是一条从石灰石储存到水泥发运的日产4000吨水泥生产线。石灰石由皮带输送进厂,采用直径为25米的预应力隧道库储存。该库结构简单合理,施工周期短。
页岩预均化和原煤预均化设置在同一椭圆形预均化堆场内,除有利于生产管理外,其工程造价比设置两个单独的圆形预均化堆场节省5%。预均化堆场内设有工业电视,可对页岩、原煤的堆、取料作业连续监测。
(2)仓储运输
为储存和发运水泥,工厂拥有6座伊堡型水泥均化库,每库储量4500吨,水泥库底可直接发运散装水泥。另外亦设有4个散装水泥发运点和两台八嘴回转式包装机。
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工厂的选址靠近成堰高速公路(见图2-9),便利水泥运送到成都销售点。
图2-9 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工厂位置
工厂同时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及与具有多年专业水泥运输经验的公司合作,提供24小时运送服务。
2. lPD策略:
(1)配料生料控制优化
水泥厂的配料站采用石灰石、页岩、砂岩、铁粉配料,各配料仓均配有荷重传感器和高位料位元计,可对仓内物料连续监测。页岩配料仓下设有筒仓卸料器,可顺利排出粘湿物料。
生料粉磨采用带外循环系统的MPS4750B立磨系统。台时产量最高可达300吨。为了减小磨机风环风速,降低磨内压降,节约粉磨电耗,设有物料外循环系统,最大外循环量为每小时120吨。生料均化采用成都建材院的改进型MF库。库有效储量4000吨,储期0.7天。
窑尾喂料采用两段提升,入窑生料计量仓位于生料库顶,布置紧凑,设备运转可靠。
(2)熟料制造优化
熟料烧成采用低氮管道式分解炉、单列五级旋风预热器、两挡支撑回转窑、多通道燃烧器和第三代空气冷机系统。
窑尾废气处理采用反吹风大布袋收尘器。在预热器出口至高温风机管道上设有喷水系统,根据收尘器入口温度可自动控制喷水量。经中国环境质量监测中心监测,净化后气体含尘浓度低于15mg/Nm3。窑头废气处理采用气箱脉冲袋收尘器。冷机废气经风冷式热交换器冷却后,进入气箱脉冲袋收尘器处理。净化后气体含尘浓度低于20mg/Nm3。
熟料采用2座预应力隧道圆库储存,有效储量为50000吨,另设1座8米的黄料库,有效储量1000吨。黄料库兼作散装熟料发运。煤磨采用中速辊式磨,煤粉细度可灵活调节,该煤磨在我国水泥行业是第一次采用,振动小,运转平稳可靠。
工厂建造了2个储量100立方米的煤粉仓,分别为分解炉和回转窑供煤。亦采用了2套带O-Sepa选粉机的闭路球磨机水泥粉磨系统,能同时生产不同品种水泥。磨机选用了双滑履单边双传动球磨机,传递功率大、占地面积小、投资少。销售旺季,水泥粉磨能力每天达5000吨。
(3)IPD优化成效
实践证明,烧成系统日生产能力实际可突破4000吨熟料,水泥粉磨实际生产能力可达5000吨。各种技术指标先进:废气温度小于310℃;熟料热耗小于3010千焦;在水泥粉磨系统未设置预粉磨的情况下,从矿山到水泥出厂,每吨水泥综合电耗仅87度,达到了当今世界先进水平。
(4)环保贡献
都江堰以青城山、都江堰水利工程双双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成都建材院在设计中均执行欧洲环境保护标准。该生产线的成功建设,不仅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工艺和设备,同时树立了将传统水泥工业建成新型工业的典范,既发展了当地经济,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六、整固产业链后的成功
显而易见,拉法基并购中国企业后,无论于水泥还是混凝土的生产,均充分运用其ISC与IPD策略,不但拉紧了整条产业链,更改善产业链中每一环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从拉法基全球公司的2007年年报中,拉法基在2008年成功拥有85%的市场占有率,在生产利润方面,更可以见到由2005年的14% 平稳增长到2007年12月的18%。由此可见,拉法基于全球的表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仅能维持全球水泥市场上的固定占有率,而且在利润上更是节节上升,这正是策略运用成功的最佳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