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遍心理学常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心理学的基本常识

我们知道,了解任何一门学科基本上都是先从了解它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开始的。心理学也不类外,掌握了某学科的基本常识,就对该学科有了提纲挈领的认识。

注意

注意一词在心理学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概念,注意可抽象地理解为“心理活动对一特定对象有选择地集中”。可见,注意并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心理过程,面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这种特征就是“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因此,可以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项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在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注意这一用语”“注意这一细节”是“注意‘看’”的意思。没有人能单独地“注意”,而只能在看、听、记忆、思考等基础上集中注意。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很多对象,只能感知环境中的少数对象。要对事物有一个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就需要使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有关的对象。人在清醒的时候,都在注意着某种事物。只是被注意的事物在不断地变换着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注意”:一个人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和知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也可做这样通俗的表述,即:注意就是对目标的锁定和实现过程。可以说,人的任何心理过程离开了注意都将无法进行。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是指向性,即在某一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或放弃了另一些对象。例如,你在专心地看小说时,你的心理活动就指向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往往熟视无睹。而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就是指向。第二,是集中性,即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会保持在某一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或稳固度,以使事物得到清晰的反映,同时抑制无关动作,对无关事物或活动反映模糊甚至不能反映。例如,急着赶路的人,会对路边的花草视而不见。注意的集中性有很大的广泛度,如天上的繁星、路边的野花或潺潺的溪水。自己所思所感的内部活动也可以成为注意的对象,如自己做过的决定、体验过的情感或对未来的憧憬。通常人在集中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会不由自主地朝向被注意的对象,在注意高度紧张时,还会出现“屏住呼吸”或呼吸暂停的现象。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指向和集中是同一注意状态的两个方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例如,一个人在全神观看手机上的信息时,他的心理活动不是指向周围的任何事物,而是有选择地指向手机上的内容,并且比较长久地保持在阅读活动上,同时忽视一切与此无关的事物,并且对妨碍自己的活动加以抑制,这样才能对手机上转载的信息有清晰、完善的反映。

今天的儿童是在电视机旁成长的一代,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的“过度刺激”对他们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过多观看电视会缩小儿童的注意范围,降低儿童的阅读能力。电视节目节奏过快是导致注意范围缩小的主要原因,摄影机和焦距不停地变化使得收看者的注视点每秒都在改变,久而久之注意的范围便会缩小。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是指事先没有想好要做什么,也没有要刻意去努力坚持什么。例如,在安静的教室里,突然一位同学的书本被碰掉在地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一个人正在看书时,突然窗外有人大声争吵,这个人的注意力就会从书转移到窗外的争吵上。无意注意的引起和实现,既没有来自任何方的要求,也不依靠意志的努力,主要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方式和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无意注意是消极被动的注意,是随机的。但从另一角度讲,正因为无意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它具有的优点是消耗的精力比较少,不易使个体产生疲劳。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

(1)刺激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刺激的强度,刺激的强度越大,越易引起无意注意。比如:巨大的声响,强烈的光线,浓烈的气味,等等。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就证明刺激物的绝对强度是导致无意注意产生的主要原因。二是刺激物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越显著,越易引起无意注意。刺激物在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等方面反差较显著时,就很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如“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大象与猴子在一起”等。三是刺激的变化,运动的刺激比静止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例如,都市夜晚闪烁的霓虹灯、音乐演出中乐团指挥的手势、大道上疾驰而过的车辆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四是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的刺激比熟知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例如,有一些新奇的建筑设计等是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在起作用。

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减少教室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例如,冬天风雪大的时候应关紧门窗,夏天日晒的时候要拉上窗帘,如果有噪音、视觉干扰或不良气体侵入,应该尽快排除。此外,还应注意教室内的环境,如地面是否干净、桌椅排列是否整齐、教室的布置和装饰是否简洁朴素等。过于华丽、繁杂的室内布置,有时会成为课堂教学的“污染源”,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2)人本身的状态。人的需要、情绪、生理心理状态、过去知识经验都会影响无意注意。凡是能满足一个人的某种需要和兴趣的事物,都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因为这些事物对他具有独特的吸引。例如,现在的人们离不开手机,但注意的信息往往有所不同:炒股的人,更多地注意的是股市;爱好体育的人,总是更多地注意体育比赛。

凡能激起某种情绪的刺激物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此外,当一个人心情愉快时,平常不太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这时也很容易引起他的注意;当一个人无精打采或过于疲劳时,平常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这时也不会引起他的注意。

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保持注意有着巨大的意义。新异刺激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但这种注意的保持程度则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因为新异刺激物固然能引起人们不由自主的注意,但如果人对它一点也不理解,即使能一时引起注意,也会很快失效。

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有,动物也有。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最初产生的是无意注意,之后才产生有意注意。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加深目标的意义的理解。例如,鲁迅先生去日本留学,学的是医术,他希望学成回国为国人救死扶伤,可当他在日本看到日本人污辱和残杀中国人时,其他的中国人还在叫好的时候,他认识到,要想让中国强大起来,不是要四肢发达,更要有尊严。于是,教育民族觉醒方略就成了鲁迅先生的有意注意。

(2)提高对活动的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例如,有的同学喜欢玩电子游戏,在整个过程中,全神贯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例如,有的人喜欢作诗,每当完成一首诗时,他都会对自己所写的诗欣赏不已。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就没有目标,过程就很难持久。著名的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20多岁的时候就来到非洲原始森林,为了观察黑猩猩,她度过了38年的野外生涯。这种坚持正是源于她对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的无限热爱和了解,以及对黑猩猩和灵长类动物的无限喜爱。

(3)合理地组织活动。例如,当导游要带领游客经过危险地段时,都会刻意地拍着巴掌来提醒人们,等等。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通常是经过有意注意后而成形的。例如,在刚开始做一项工作的时候,人们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项工作上,但在对工作产生了兴趣或已经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以后,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自然能保持注意了,而这种注意仍是自觉的和有目的的。

与注意的其他类型相比,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自觉性较好,具有高度稳定性,可以长时间坚持。人在有意后注意状态下消耗精力较少,不容易疲劳,工作效率高。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学习和工作状态,体现了一种专注精神,是一种全身投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鸣,就是因为它表现了“有意后注意”这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类似的句子还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等,它们都体现了“有意后注意”的特点,即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意识

在心理学领域,意识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常识,不了解什么是意识,就无法了解心理学。

那么,什么是意识呢?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感知、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

意识对信息的加工是多水平化的,要经过几个层次。

1.焦点意识

人们对于外界的刺激,总是有选择的,焦点意识是指个体特别地将注意停留在以某一物体为中心上的状态。人们的一切有目的的行为活动都是在焦点意识水平上进行的,并且人们对活动目标的意义越明确,或对活动越感兴趣,那么人们所期待的目标意识也就越明晰。个人处于焦点意识水平时,需要投入较多的心理资源。因此,焦点意识也是在觉知水平最高的情况下产生的意识状态。

2.下意识

下意识在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刺激在冲击着我们的机体,在特定时刻,我们的注意多集中在焦点意识上。但不在焦点意识中的物体、事件也仍会纳入意识中,只是处于我们的边缘意识水平上。许多研究表明,这些未被注意的信息也是被登记和评估的。这些未被注意的信息是在觉知的下意识水平上起作用的,但这些信息对个体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产生的作用也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趋向。

3.前意识

人们头脑中许多当前不能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但在集中精力努力回忆和经过提醒后,能被带入到意识中。这些事件或事实曾经是意识关注的焦点,只是此刻可能没有意识到,但如果想回忆的话,还是可以把它们回忆起来的,此时这些记忆便成为意识中清晰的组成部分。如果不去回忆,那么这些记忆就潜伏于心理背景之中,不超出意识的边界,直到有需要的时候被提取。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前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下所压抑的一些欲望或冲动,在浮现到意识层面之前,必先经过前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前意识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稽查者的角色,其作用是除去不为意识层面所接受的潜意识内容,并把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4.潜意识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创造出的一个概念,也称为“被压抑的无意识”。这一概念通俗一点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是指人类的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的部分。意识是内心的推理和思考,它会分析各种资讯和数据。但潜意识不会思考和推理,它只会本能地对基本情绪做出反应。弗洛伊德认为,某些痛苦记忆是被压抑的,即被转为潜意识并继续影响人们的行为,尽管当事人并未意识到这些记忆的存在。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思想和冲动虽然不能进入意识但它们却会通过诸如梦、非理性行为、怪癖、口误等影响着人们。弗洛伊德还认为,潜意识欲望和冲动是大多数精神疾病产生的原因。他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将被压抑的心理内容召至意识中来治疗患者。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有一些记忆和心理是内省所不能达到的,这些心理现象可以称为潜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而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本质和内容而言,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观能动性和客观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5.意识和无意识

从是否被当事人觉知到的事实来看,可以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意识现象和无意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绝大多数是当事人能够觉知到的,但也有不少是当事人不能觉知到的。

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使人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并实现着对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意识涉及到心理现象的广泛范围,包含人们觉知到的一切消息、观念、情感、希望和需要等,还包括梦醒后对梦境内容的意识。

除了意识活动外,人还有无意识活动。即:还未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自觉的活动叫作意识的活动,不自觉的活动叫作无意识的活动。

无意识的活动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无意识的活动是指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或不是自觉调节和控制的活动。如梦境的内容可能被人们意识到,但梦的产生和进程是意识不到的,也不能进行自觉调节和控制。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心理发展的高级形式。正常人的意识活动是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通常把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统称为意识,有时也把心理作为意识的同义词。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是心理过程和个性的总称,意识则是指自觉的心理活动。

健康人格及其标准

健康人格是具有积极倾向性的心理品质或特征,是适应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的有利因素。健康人格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美的过程。健康人格本身具有层次之分。低层次的健康人格是指没有精神障碍,包括没有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障碍。第二层次的健康人格是指不仅没有人格障碍,而且能对来自机体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刺激做出良好并积极的适应。这是大多数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第三层次是最高层次的健康人格,它包含着前两层的内涵,同时还包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等,即达到自我实现。

不同历史时期人格的表现和对健康人格的要求是不同的。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也决定了我们在建构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标准时不能脱离当今社会实践的基础。因此,明确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特点,既要分析各个有中国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又要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综观国内外人格心理学家的论说,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标准包括以下8项: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健康人格的基本条件。

(2)认知客观、准确。具有健康人格的人,都能尊重客观现实并能准确地反映现实,对客观世界有正确的评价。

(3)勇于开拓进取。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不守旧,敢于创新,敢于变革。

(4)能适应形势,与时俱进。面对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能以一种适应的态度,融入社会,并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

(5)有道德责任感。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在人格中,品德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并处于核心地位。对人格健康者的要求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爱心,在生活中表现出诚实正直、热忱勇敢、立志奋斗、谦虚谨慎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谦逊的美好德行等。

(6)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情绪调控能力标志着人格的成熟程度。人格健康者能时刻掌握自己的情绪姿态,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的心境。

(7)人际关系融洽。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8)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格健康者有独立行事的能力,很少受外界的暗示和左右,处事果断、坚决。

睡眠与梦

什么是睡眠?有人戏称睡眠就是人暂时死了的一种状态。梦则是处于死了的状态中的人的思想活动。

1.睡眠

睡眠是人和高等动物都有的一种生理现象。无论人们有什么样的作息习惯,每个人都会在某一时间内进入睡眠状态。睡眠要占去人一生约1/3的时间。人们无论年龄大小,当困意袭来时睡眠都是不可抵挡的。如果一个人能活到90岁,那么他有将近30年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虽然看上去人们似乎失去了1/3的生命活动时间,但睡眠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睡眠曾经是精神分析学者、预言家和通灵人的最爱,现在也成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与觉醒状态相比,睡眠时人与周围的接触停止,自觉意识消失,不再能控制自己说什么或做什么。处在睡眠状态时,人的肌肉放松,神经反射减弱,体温下降,心减慢,血压轻度下降,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胃肠道的蠕动也明显减弱。睡眠是身体的休养生息,从而使身体能够恢复损失的体力。

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清醒时间比睡眠时间长些。只有维持正常的清醒和睡眠时间的比例,人或动物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任何与人们生物钟不合拍的活动都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为了赶工作进度而“开夜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第二天不管如何休息,都不会消除那种困倦。同样,时区差异造成的时差反应,也会影响人的生物钟,这是因为体内的昼夜节律被新的时区环境所打乱。当人的身体已经感觉是凌晨1点,但身边的人还觉得是下午1点,那么个体就必须消耗体力和精力来适应环境。

大部分人一天的睡眠时间在7~8小时之间,平均约7.5小时,但这并不等于说睡眠一定是7.5小时或8小时。每天需要睡多少时间在同龄人中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至今尚未有一份研究资料能确切地表明,人究竟睡几个小时才最合适。但一般认为,凡是能使人们第二天达到精力旺盛的状态所需的时间就是合适的睡眠时间。

2.梦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似乎成了人们对梦与现实联系的一种质朴解释。几乎人人都做过梦,有人说梦是很玄的东西。在心理学上,梦是睡眠中在某一阶段意识状态下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一次典型的睡眠中,一个人大约要做4~6个梦。希腊哲人柏拉图曾说:“好人做梦,坏人作恶。”而我国古代的先人却相信“至人无梦”。至人者,圣人也;意指圣人无妄念,所以不会做梦。事实上,古时中国对梦的看法是有很多误解的,因为不分好人坏人,也不论圣贤愚鲁,人人都会做梦,甚至连动物也会做梦。

据一个长期研究梦的学者说,在一个典型的夜睡过程中,一般人的第一个梦,大约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梦境的持续时间约为5~15分钟,整夜的睡眠时间内,梦在睡眠的各个阶段循环出现,而在一夜内大约要做4~6个梦,总共大约有1~2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梦境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日常情景的再现;二是几种生活情景的混观;三是生活情景的想象;最后是生活情景的嫁接。还有一种是生理上的要求在睡眠中的反应,如要小便就梦见找厕所等。

表象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在心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比如我们听到一个熟人的名字,脑中会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这就是表象。

理解表象的定义应把握以下3点:

(1)表象的根源是客观事物,不是主观臆想,它的内涵来源于客观事物。表象是客观现实中的各种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

(2)表象产生的基础是感知,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资源都是过去感觉过的内容。表象是以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为基础,在刺激物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3)表象的本质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形象,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象,例如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工具车辆、衣着鞋帽等。这些刺激物在停止刺激以后,它们的形象并不是无影无踪了,而是或深或浅地留在了人的记忆里,在适当的刺激下,这些痕迹又可以恢复或活跃起来,恢复与活跃起来的具体形象就是表象。

表象的特征有3个:形象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1.形象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脑中产生的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一样,具有形象性。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表象和知觉中的形象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知觉的形象比较鲜明生动,表象的形象则暗淡模糊;知觉的形象持久稳定,表象的形象则易变动;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表象所反映的通常只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

2.概括性

表象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是对某一类对象的表面感性形象的概括性反映,它不能反映事物的个别特点和细节,而只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例如,“大象”的表象,可能只是长鼻子、大耳朵、深灰色的毛皮、庞大的身体。这些特征反映的是“大象”的一般的、概括的形象,而不包含大象的某些个别特征。因此,表象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

3.可操作性

由于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复现,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即:表象在头脑中可以被分析、综合,可以放大缩小,可以移植,也可以翻转。正因为表象具有可操作性,形象思维,创造思维,想象才成为可能。

表象的特征

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表象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从直观看,它接近于知觉;从概括性看,它接近于思维。表象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因而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的基础。另外,表象的形成还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例如,要考核三年级一个班级的同学对一篇课文中心思想的概括水平,把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阅读课文后,直接进行概括;第二组在阅读课文时结合一张有关的图片进行概括;第三组阅读后,让学生描述出课文中所述的情节,也就是先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有关情节的表象,然后进行概括。结果表明,第三组概括得最好;第二组由于受图片的影响,概括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一组概括得最不理想,与中心思想有差距。这说明第三组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有利于概括,第一、二组缺乏表象,概括就出现困难。

表象有助于问题解决

表象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早为人们所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表象;学习和掌握前人的经验需要表象;搞创造发明的也离不开表象。日常的生活、工作也都要借助于表象。有的人在工作之后,把活动在头脑里“过过电影”,这就是利用表象进行检查和思索。公安人员在侦查破案过程中,总是多次回忆现场勘查中的一些情节,回忆讯问中人犯的言语、表情、动作,也是在利用表象。

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以感知过的事物为基础,进行加工改造而成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例如,人们在看小说或诗歌时,其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可在头脑中结合自己的憧憬和喜好重新加工成一个更完美的形象。这些都是想象活动的结果。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两个显著特点。形象性表现在它处理的主要是直观生动的图形信息,而不是词和符号。新颖性表现在经过想象产生出来的是新形象。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改造旧表象,创造出新形象。也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三头六臂、牛头马面以及妖魔鬼怪等。尽管这一类形象离奇古怪,有时甚至荒诞不稽,但是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构成新形象的材料都来自生活,取自过去的经验,不可能无中生有,如《西游记》中的“西天如来佛”像印度人;“玉皇大帝”像汉人……想象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它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都有其现实的依据。可见,想象也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想象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有预见作用、补充作用、代替作用、调节生理作用4方面。

1.想象的预见作用

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比如:通过观察鸟的飞行,预言将来人类一定会发明飞行器,结果就实现了。爱因斯坦曾预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2.想象的补充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可能直接感知的。但是通过想象可以补充这种知识经验的不足。例如,一个没有见过桥的人,如果看了茅以升写过的《桥》就会对桥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3.想象的代替作用

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例如在戏曲表演中,有许多骑马、坐轿、划船的情节,但马、轿、船又搬不上舞台怎么办,那么通过演员形象化的动作唤起观众的想象,来代替实际的场景问题就解决了。

4.想象的调节生理作用

想象既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也可以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进行调节。例如,多年以前,有人对一位具有鲜明想象与表象的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只要这个人说他想象出什么事物,就可以观察到他的机体发生什么的奇异变化。例如,他说“看见右手放在炉边,左手在握冰”,这时就可以测量出他的右手温度升高2度,左手温度降低1.5度;在美国,法院曾告知一名死刑犯人,对他进行处决的方式是抽干他身上的血。于是,在执行时,在他的身上夹上了许多的管子,各个管子的终端都通向一个透明的盆里,随着抽血的命令,血不断地被抽入盆里,犯人看着盆里的血不断地增多,感觉自己的血也快流尽了,于是他真的死了。其实,他的血一点都没有被抽出,看到的血不过是一种化学试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是产生心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的神经系统是由上亿个相互联结的细胞组成的,就像地球上极为庞杂的物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1立方厘米的人脑中包含了超过5000万个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在神经网络中彼此联系,而这样的信息加工网络让最为复杂的计算机也相形见绌。它由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以及各种神经节组成,能协调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体,并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神经细胞也称为神经元。神经元的大小、形状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的神经元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部分叫树突,它的主要作用是从其他神经元那里接受信息;另一部分叫轴突,它负责把细胞体发出的信息传导至其他神经元;还有一部分是轴突周围的髓鞘,髓鞘具有绝缘作用,可防止神经冲动向周围扩散。

按照神经元所在的脑和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功能,可分为以下3种:

1.感觉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的功能是将感受器从周围接受刺激后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它分布于身体各组织和器官,接受各种信息。这类神经元又被称为传入神经元。

2.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是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出至效应器,引起运动和分泌反应。这类神经元又被称为传出神经元。

3.联络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是介于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神经元,其功能是连接传入和传出神经元,起连接作用,又称为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只存在于脑和脊髓中。

在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中,按其不同部位和功能,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从结构上看,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1.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遍布人身上所有的肌肉内,此类肌肉均属骨骼肌。肌肉之所以能够随意支配,就是有躯体神经系统在起作用。

躯体神经系统按照其功能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两类。

脑神经共12对,由脑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向外延伸。其中的11对脑神经分布于面部的肌肉、粘膜、腺体等部位,另一对分布于内脏器官。脑神经传递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的信息。

脊神经是自脊髓通过脊椎管发出的神经。每个脊椎分节都向两侧发出一对神经,共31对,按脊椎的分段分为: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神经支配颈部以下的身体感觉和运动。

2.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是由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神经元所构成。因为这一神经系统的动作不受个体意识支配,按其自身的规律运行,因此称它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复杂,主要是控制心中、呼吸,管制所有平滑肌的扩张和收缩,以及调节腺体分泌,从而维持身体内一切的变化和平衡。

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主要由脑干、小脑和前脑3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1.脑干

脑干下连脊髓,上接大脑半球,成不规则的柱形状。经由脊髓而传至脑的神经冲动,成交叉方式进行,形成椎体交叉,即由身体左侧传入的神经冲动,先传至脑干的右侧,再传送至大脑,控制身体左侧;由身体右侧的神经冲动,先传至脑干的左侧,再传送到大脑,控制身体右侧。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的生命,如心跳、呼吸、消化、睡眠等重要的生理调节均与脑干有关。

2.小脑

小脑位于脑干背面,分左右两半球。小脑的表面覆盖着灰质,叫小脑皮层,其表面积为1000平方厘米。内部的白质叫髓质。小脑与脑干和大脑均有复杂的联系,小脑主要负责调整姿势、肌肉紧张程度和协调肌肉运动。小脑在技能动作和习惯性行为模式的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它人们就不能完成走路、跑步或演奏乐曲等动作。一种导致跛行的疾病叫做脊髓小脑退化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是震颤、头晕眼花、肌肉萎缩,后期病人难以站立,甚至吃饭都困难。

3.前脑

前脑分为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4个部分。其中大脑皮层是人脑中最复杂、最重要的神经中枢。

丘脑,位于脑干之上,大脑两半球中央底部。丘脑呈卵圆形,左右各一,由白质神经纤维构成。丘脑是网状结构最高部位的终端,从脊髓、脑干、小脑传导来的神经冲动,都先终止于丘脑,经丘脑再传送至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丘脑是感觉神经的重要传递站。在功能上,丘脑不仅调节觉醒和睡眠,而且对情绪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下丘脑,位于丘脑下部,比丘脑体积更小,但结构复杂,功能极大。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分泌系统、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并与生理活动中的饥、渴、性等生理性动机密切相关。下丘脑不仅可以从网状结构通过传递兴奋而激活情绪,而它本身具有发动“快乐”和“痛苦”的专门部位。下丘脑中有着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之间许多通道的连接点,看起来就像是一条信息传出大脑的“干线”,同时它是信息离开脑的最后一站,许多行为和决定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边缘系统,由下丘脑、一部分丘脑和埋在皮层下的若干结构组成的。在边缘系统中有笑、愤怒、害怕、性反应和其他强烈觉醒反应的对应点。在进化过程中,边缘系统的主要作用使动物能对不同的情景进行不同的反应,指挥动物进食、逃跑、搏斗和繁殖等行为。在人类的边缘系统中还涉及情绪,其中杏仁核与恐惧具有密切的联系。海马与人的长时记忆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发现,动物可以通过学会按压杠杆获得对边缘系统的电刺激。研究者们发现,这是因为,边缘系统中存在着“快乐中枢”,或存在着通向大脑的其他区域的“奖赏中枢”的通道。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边缘系统中存在着“惩罚中枢”或“厌恶中枢”。当这些区域被刺激时,动物会表现出躁动行为,并能够学会自己去关闭这些刺激,因为它们也和人一样会寻求刺激和逃避惩罚的动力。

大脑皮层,就是大脑的表层,是神经元细胞密集的部位,呈灰色,也叫大脑灰质,由许多沟回,下凹的叫沟,凸出的叫回。各种调节机体的最高中枢就分布于此,构成一个个功能区,比如听觉区、视觉区、运动区、感觉区等。

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心理导演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就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

人的心理、精神也和人的躯体一样,可以保持正常状态,也可能出现异常、障碍和疾病。人们对于身体疾病和生理障碍一般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主动求医求治。但是,对于心理障碍却不甚了解。

人的正常心理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与社会生活发展相一致,是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异常心理又称为“变态心理”,顾名思义,异常就是和正常的心理活动不一致、不合辙,偏离大多数人所具有的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如何判别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某些心理障碍,如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诊断相对会比较客观,而其他的情况则比较困难。一旦一个人被标定为“变态”,人们便倾向于用其后来出现的行为证明这种判断。

目前国际上用以诊断心理异常的通用标准有两种:一种是美国精神医学制定的《心理异常诊断与统计手册》,其中列出了7项标准,简称DSM-IV;另一种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版,简称ICD-9。

以下是美国精神医学制定的《心理异常诊断与统计手册》列出的标示心理异常的7项标准:

(1)痛苦或功能不良。个体经历痛苦或功能不良进而造成身体或心理衰退的危险或丧失行动自由。例如,一个男人如果离开家就要哭,就无法追求正常的生活目标。

(2)不适应性。个体的行为方式妨碍了目标的达到,影响到个人的生活,或者严重扰乱了他人的目标和社会的需要。总是喝得酩酊大醉而无法保持一份工作,或者因为酗酒对他人的安全造成威胁,这些都是不适应行为的表现。

(3)非理性。个体的行为或者言语方式是非理性的或不能被他人所理解。如幻听、幻视,等等。

(4)不可预测性。个体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行为都是不可预测的和无规律的,好像有一种不能控制行为的体验。一个孩子无缘无故用拳头打碎玻璃表现的就是不可预测性。

(5)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性。个体的行为方式在统计学上处于极端违反了社会认可的可接受或赞许性的标准。只是在统计上不导演不能作为变态的心理判断,例如拥有天才水平的智力虽属罕见,但被社会赞许,而非常低的智力虽不常见但不被社会赞许的。所以,低智商常常被列为变态的范围。

(6)令观察者不适。个体通过令他人感到威胁或遭受痛苦而造成他人的不适,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自言自语大声讲话,就会对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的警察和周围的行人造成不适。

(7)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个体违反了社会规范对其行为的期望。这一标准在司法场合下有特别的意义,如果一个人在进行犯罪活动的时候,认为是某个不存在的人或者神灵指使他从事该项活动,那么这个犯人很有可能会被判定为精神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而不是送进监狱。

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异常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是生理、心理、社会诸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心理学在探讨各种功能性的心理异常时,不同理论有不同的解释。

任何一种理论都难以解释所有的心理异常,但却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心理异常的线索。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潜意识的动机与不被接受的冲动压抑是心理异常最主要的起因;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不适应的行为与适应的行为一样是习得的,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在于人们以不适当的应付策略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及生活压力;认知理论认为,心理异常中情绪失调不是由人们经历的压力事件或生活刺激直接引起,而是由对这些事件的知觉和解释所引起的。错误的推论、不适当的归因、不良的解决问题方式是导致心理困扰的原因。

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接触时据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推测、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它是个体对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涉及道德内容,有对他人表情的认知、性格的认知、人与人关系的认知、行为原因的认知等。

人际认知是人际关系形成的主观条件,它反映的是个人对自己及自己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程度。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人际认知包括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两个方面。

自我认知包括对自己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的认知以及对自己社会关系的认知。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人如果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羞于与他人相处,缺乏进行人际交往的勇气;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觉得别人都比不上自己,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导致在与人交往中自高自大、盛气凌人。对自己的评价与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差距过于悬殊,就会使自己与周围朋友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不利于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人际交往中除了自我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他人的认知包括对他人人格的认知,理想、抱负的认知,也包括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等等。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变态心理学范围中一种介乎精神疾病及正常人格之间的行为特征。它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人格障碍按其表现可分为许多种类型。比如:

(1)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类型的人以好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表现出普遍性猜疑,过分警惕与防卫;易将周围发生的事件解释为“阴谋”、怀疑别人说自己坏话,告自己黑状等等。

(2)分裂型人格障碍:这种类型的人对人冷淡,对生活木然,孤独怪僻,无朋友,因此也较少与人发生冲突。

(3)边缘型人格障碍:这种类型的人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为主要特点。情绪变化短暂、突然、不计后果,不能自控,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发作之后知道反省,间歇期一般表现正常。

(4)强迫型人格障碍:这种类型的人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不能适应新的变更。缺乏想象,不会利用时机,做事过分谨慎与刻板。再有就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5)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漠视他人权利和侵犯他人权利为主要特点。这种人似冷血动物,对人缺乏同情,缺乏正常的人间爱;易激怒,常发生冲动性行为;即使给别人造成痛苦,也很少有内疚感,缺乏罪恶感;虽屡受惩罚,也不易接受教训,屡教不改。

(6)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喜清高,好出风头,喜欢别人的注意和称赞。好“拔尖”,自己的利益至上,从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做事极端不听劝告。

(7)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以脱离社会和与人交往为主要表现,这种类型的人通常极少对人报以微笑、点头和有肢体动作。

(8)依赖型人格障碍:是一类以过分需要照顾有关的服从和依附行为为主要表现,其主要特征就是过度依赖他人,无主见,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建议和保证,就不能对日常事务做出决策;有被遗弃感,害怕孤独、胆怯分离。

人际交往

善于人际交往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定义,在社会学中人际交往被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而在心理学中则将其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人际交往在动态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和物质方面的交换。比如:语言、眼神、表情和其他身体动作是人们表达意见、情感、态度的媒介方式。从静态上则表现为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交往产生的情感积累,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链接,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和距离。

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必须使用相同的语言符号系统或双方理解的非语言符号系统。符号系统是交往的媒介,语言不通就无法进行交往。同时,这里所指的理解,还包括对交往情景的理解。人的交往总是在一定的气氛中进行的,总伴随着一定的背景条件。同样的符号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果缺乏对交往情境的一致性理解,就会产生歪曲的信息,使交往无法正常开展下去。

在交往中,当一方发出信息后,可能会受到外界干扰而失真,进而会影响交往的进行。因此,在交往中应尽量提高语言的清晰度,消除周围环境的干扰,减少信息传递过程的中间环节,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

人际交往时,不仅需要保持头脑清醒,而且还要有适宜的心理准备。人在交往时要有良好的心情,如果悲痛欲绝或怒发冲冠,就很难与他人进行交流。

人类进行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必须要有协同活动,而协同活动有赖于人际交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沟通的范围和层次日益扩大和提高。进入信息时代,电脑技术的提高及其应用的普及,卫星通信网络的发达,致使每个人能方便快捷地接受大量的信息。这一方面意味着人类交往活动的量与质的巨大发展,同时也表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更加依赖于个体与群体之间的频繁、高效和多样的沟通与交往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这个本质决定了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活动,在这些社会活动中才能获得发展和展现人所具有的社会性;而社会活动必须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