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心理学做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与其他科学门类一样,也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更确切地说,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所有与人的心理活动有联系的所有方面。即:凡是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的研究空间。
动机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所谓的动机通俗地讲就是目的、目标,可以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动机来展开的。
当你站在路边看到有个人行色匆匆时,你一定会有这样的好奇:这个人要到哪里去?他是做什么的?当你正在思索这些问题时,其实,你是在探索人们行为的原因,或者说是在寻找行为的动机。那么,什么是动机呢?动机是指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例如,人们口渴的时候,就会去寻找水源,找水的行为背后就是动机。
在心理学中,对动机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多数心理学学者认为,动机是指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的心理过程。
正是因为动机是一种内部的心理过程,所以无法直接观察到。人们只能通过任务的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在行为变化来间接推测动机。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这个过程表现为当一个人在确定一个目标,并在对目标进行认知的过程中,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后,就成为行为的动力,进而推动行为。因此,动机除了必须有外部诱因外还要有一个心理认知过程,只有完成了这两个程序,动机才能得以确定引导行为的方向性,并提供原动力。动机作为行为过程的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前就已存在,并以隐蔽的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我们可以经常观察到由动机所驱动的行为,如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聚会、学习、讨论等行为,然而行为背后的交往动机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节行为的功能。动机是一个人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例如,为了消除口渴而引起寻找水源的行为,为了保证在工作中有充沛的精力而引发锻炼的行为,为了在与人进行竞争时取得胜利而努力学习的行为,为了摆脱孤单而结交朋友的行为等。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目标,即动机使一个人进入作为之后,行动是有明确的目标的。例如,在成就动机支配下的人会积极地学习,主动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动机不同,一个人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动机的方向性在起作用。例如,同样是努力学习,有的学生是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并不十分在意掌握知识本身,而有的学生则是对所学的内容本身有浓厚的兴趣。由于动机的不同,导致了行为目标的差异性。可见,动机不一样,一个人所努力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此外,动机还具有维持功能,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出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一个人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当一个人的行动与目标相一致时,这种活动就会稳定下去;相反,当活动与追求的目标发生背离的时候,这种活动就会减缓,甚至是终止。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这时人的长远信念起决定作用。
人的动机是如何产生的
人的动机的产生受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主观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是诱因。当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因此,需要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驱动力。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状态的平衡条件,如果有机体内部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需要就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有机体便会想方设法采取某种行为以寻求满足,消除不平衡状态。例如,血液中水分流失,人就会产生饮水的需要,体内便会出现一系列生理不平衡状态,在这种不平衡状态的驱使下,人便会去四处寻找水源。此时,内在的生理需求成了人寻求水源这一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所以,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需要的产生是由一个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而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其外界的环境。例如,人饿了需要吃饭,这种需要是由有机体的内部要求引起的;而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心愿让孩子刻苦学习,这种需要则是由有机体外部的条件要求引起的。当一个人感受到这些要求,并引起内在的某种不平衡的状态时,要求便转化为某种需要。因此,需要总是指向那些能满足人解决当前需要的客体或事件,当追求某种客体或事件后,需要得到满足,此种不平衡状态暂时得到消除,当出现新的不平衡状态时,新的需要又会产生。
虽然动物和人类有一些共同的需要,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的需要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受到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由人的社会性决定,因此人类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人类需要的内容和满足需要的方式与动物不同,人具有意识能动性,所以人类的需要是受意识调节与控制的。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以下方面:
生理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包括饥、渴、性和其他生理机能的需要,它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前提。只有在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安全需要。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自然会产生要避免威胁、孤独或免于被侵犯的渴望。
归属与爱的需要。这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它包括与人往来,进行社会交际,获得亲人伙伴、朋友的认同。而且希望获得别人的爱、给予别人爱,并希望为团体与社会所接纳,成为其中的一员,得到支持与关照。
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是希求别人的重视,获得名誉、地位;后者是希求个人有价值,希望个人的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为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为了实现理想,有的人的自我实现需求表现在体育或是音乐上,有的人的自我实现需求表现在绘画或发明创造上,等等。总之,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的心理基础就是自己不想虚度人生。
几种重要的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学说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它包括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它体现的分别是人格的三种不同境界,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结构并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力大小,它们都存在着忧势和盲点,没有所谓的更好和更坏。
1.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上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是人格结构中比较稳定、与遗传素质密切相关的成分,表现为一个人的脾气、秉性。比如说某人稳重、文静、办事慢条斯理,或是爽快、泼辣、手脚麻利,就是指某人的气质。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例如,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某些气质差异,有些婴儿安静平稳、害怕陌生人;有的婴儿爱哭好动、不怕陌生人。
气质学说最先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黏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这四种体液混合比例的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在此基础上,罗马医生加伦把气质分为13类。后来被医学界逐渐简化为四类,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这四种类型的典型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胆汁质:性情直率,精力旺盛,热情奔放,脾气急躁,反应迅速,容易冲动,情绪情感的反应强而变化快。表现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快,但不求深入了解;行为果断,表里如一;脾气急躁,做事使性子,容易冲动,自制力较差。
多血质:反应快,动作敏捷,活泼好动,有朝气,注意力容易游移,兴趣、情绪多变。表现为:喜欢与人交往,且热情高,但表现不专一,多是有始无终;接受新事物快,但印象不深刻;常能机智地摆脱困境,但容易产生骄傲情绪,觉得自己比别人要机智和灵敏;善于交际,待人亲切,容易交上朋友,但保持不长久,缺少知心好友。
黏液质:稳重、安静、踏实,反应慢,注意力稳定难于转移,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外冷内热。表现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基本保持心理平稳;凡事深思熟虑,做事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情,在各种情况下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外柔内刚,沉静多思,不愿流露内心的真情实感;与人交往时,态度适度,不爱抛头露面;学习、工作踏实肯干,有规则意识。但过于拘谨,不善于随机应变,有因循守旧的表现。
抑郁质:观察敏锐,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注意到的细节,富于想象,但不善行动,行为孤僻,喜欢独处,情绪情感体验深刻,对事物的反应较敏感。表现为:进行社会交往时善于领会对方的意图,在一个团队中,是一个容易与人和谐相处的人;遇事多是经过思考后才行动,求稳不求快,责任感强;不爱表现自己,较敏感多疑,患得患失,在困难面前常怯懦、自卑和优柔寡断。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气质类型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两种或者更多类型的复合体。气质是人的天性,反映了人的生理特性,没有好不好之分,气质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它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更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一个人活泼与否、稳重与否,都与他的社会成就、道德水准无关。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类型的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都有可能在不同的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
2.性格
我国心理学界倾向于把性格定义为,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比较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结构中表现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心理特性,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心理品质。
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自身生物学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脑皮层的额叶与性格有关。性格由于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带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因此,性格具有好坏之分。性格更多地体现人格的社会属性,而气质更多地反映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差异是个体之间人格差异的核心。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可以从不同维度来分析其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一个人在面对社会各方面好的关系所持的态度,即他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的判定。好的性格表现为集体主义、乐于助人、有爱心、有责任心、正直、诚恳、谦虚、自信、谨慎等;不好的性格表现为对人冷酷无情、缺乏爱心、自私自利、不负责任、自满、自负等。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所持的立场。按照意志的品质,良好的意志特征是有远大的理想、行动有计划、有主见、果断、勇敢、有毅力、自制力强;不好的意志特征是缺乏自信、瞻前顾后、软弱怯懦、随大流、容易受暗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动摇不定等。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面对客观环境的心理变化程度,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方式。良好的情绪特征是情绪稳定,常常处于积极乐观的心境状态;不良的情绪特征是情绪容易波动,而且对身体、工作和生活常常造成负面影响,意志不能有效地控制情绪,情绪波动较大,心境容易消极悲观。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例如,认知活动中的自主性和依存性:自主性者能根据自己的目的和兴趣主动地面对问题和工作,善于独立思考;依存性者则缺乏独立的思考,习惯借用现成的答案。
但综合起来说,性格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而且,性格的各个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在不同的场合常常会显露出一个人性格的不同侧面。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思维及行为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果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及自我评价。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它是自我体验与自我调节的基础。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绪部分。当个人对现实自我持肯定评价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自信、自尊、自豪等,同时也会肯定自己。如果一个人对现实自我持否定评价或评价较低,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自卑、抱怨、焦虑不安等。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伴随着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与行为倾向,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以分为自然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指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庭等的认识与评价。社会自我在宏观上是指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上是指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及其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意识。心理自我是指对自己的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情绪情感等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
了解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对一个人培养一个好性格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包括哪些内容,在学界还没有一个共认的标准,但较认同的有如下7个基本因素:
(1)外向性。在人际沟通中表现出活跃、主动、易沟通、轻松、温和的特点,以及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2)善良。包括真诚、宽容、关心、仁爱,以及诚信、正直和重视感情生活等内在品质。
(3)行事风格。反映个体的行事方式和态度,包括严谨、自制和沉稳三个方面。严谨,即工作态度和自我克制的特点,优良的行事风格表现为做事认真、踏实和严谨;不好的行事风格则表现为做事马虎、不切实际、缺乏合作和难缠等。自制,即安分、合作的特点,善于自制者能自我克制、安分、合作和淡泊名利;相反者则做事不按常规、别出心裁和与众不同。沉稳,即做事谨慎沉着的特点,沉稳者凡事小心谨慎和深思熟虑;不沉稳者粗心和冲动。
(4)才干。包括决断、坚韧和机敏三个方面。决断,即决断能力。有才干的人敢作敢为、敢于决断、思路敏捷和个性鲜明;才干低的人遇事犹豫不决、紧张焦虑和缺乏主见。坚韧,即做事的毅力特点。有才干的人做事目标明确、坚持原则、有始有终且持之以恒;才干不足的人做事难以坚持、容易松懈。机敏,即自信、敏锐的特点。有才干的人工作投入、热情敢为和积极灵活;才干低的人回避困难、遇事退缩。
(5)情绪性。这主要指情绪稳定性特点,它有耐性和躁动之分。耐性,即情绪控制能力和情绪表现特点。有耐性情绪稳定、平和,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躁动反映情绪急躁、冲动、冒失、容易发脾气和难以控制情绪。爽直,即情绪表达的特点。躁动反映心直口快、急性子和对情绪不加掩饰;有耐性情绪表达委婉、含蓄。
(6)人际关系。对待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主要包括宽和、热情两个方面。宽和,即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宽和的人待人温和、友好、宽厚和谦卑;相反则表现的计较、暴躁易怒、冷漠和自私。热情的人沟通积极主动、活跃、坚定及行事成熟;相反则被动、拖沓和盲目。
(7)人生态度。反映对人生和事业的基本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有理想、有追求。对生活和未来坚定而充满信心,工作积极进取;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理念,他就无所追求、懒散和不喜欢动脑筋。淡泊,是对成就和成功的态度。无所期求、不与人争,但绝不是拒绝,不断追求卓越和渴望成功。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也称逆向心理和对抗心理,是指一个人为了维护尊严,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抑制和否定的一种心理状态。例如,有些人处理问题常持有“你不让我这样,我偏要这样做”的态度,这种与主导者所提出的不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志,以反相的心理状态来处理的行为,就来自逆反心理。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以下三种:
1.缘于自我价值保护
人的自我价值有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意义的心理根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接受自己无价值的妨碍,在态度或行为上抗拒外界的劝导和说教。这种逆反心理原因称为“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之所以失败,其主要原因就是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看到孩子有什么不对,就劈头盖脸地一顿训斥。在这种情况下,会让孩子感到丢“面子”,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受到贬低与损害,所以就遭遇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2.缘于过度刺激
对于超过对自己承受力的某种刺激采取拒绝或逃避,也是人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反应。任何人接受的某种刺激都是有限度的,如果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都会引起心理极度烦躁或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经常发生在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当中。例如,当孩子考试没考好时,父母会不厌其烦地对这件事做反复的批评,致使孩子从内疚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想:“怎么总是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恢复平静,反抗心理就会高亢起来。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要适可而止,或是考虑变换一种方法。
3.并不可信的遮遮掩掩
现实中,对于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产生更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性;比如,需要隐瞒的事实。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越是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不让他人知道,就越会引起他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导致他人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千方百计试图得到这些信息。
很多专家逐渐认识到,由于禁果效应的存在,关于性的知识不应该对青少年讳莫如深,这样反而使他们对性充满好奇心,从而因不能正确地理解性反而走向迷途。
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人的心理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心理学有自己的研究重点,概括起来,心理学重点要回答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1.心理过程
人的任何心理现象都在时间上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如认知过程、情绪过程、主观决断过程等。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对科学地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以知觉过程为例,人们看一个物体,先要用眼睛接受来自物体的光刺激,然后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把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从而觉察到物体的存在;接着要将看到的物体,从它所在的环境或背景中区分出来;最后要确认这个物体,并叫出这个物体的名称。这个过程可能发生得很快,几乎是瞬间完成的。但用科学的方法还是可以把它的时间进程分离开来。
人的情绪也是如此。从情绪的发生、发展到消失,同样经历一定的时间与过程。
2.心理结构
研究心理结构就是要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人的心理现象虽然复杂,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的联系。
例如,记忆力的强弱依赖于对被记忆的客体理解和认识的程度。对客体的认识越深,理解得越好,记忆的效果也越好;同样,知觉的速度依赖于对事物的熟悉程度,对常用汉字的辨识,要比对不常用汉字的辨识快得多。
3.心理的脑机制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活动。健康发育的脑活动,是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人的视觉和听觉是与视觉和听觉系统的复杂功能相联系的。没有人眼和人耳的特殊结构和机能,人们就不能看到物体颜色、明暗、大小、形状,也不能分辨声音的高低和强弱。当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组织的某些部位受到损伤时,心理活动就会出现异常的情况。就不能辨别事物;能模仿别人读出的字音,但不知道它的意义。所以,心理学不仅要在行为水平上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而且要研究心理的脑机制,揭示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
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人的心理现象是进化过程的产物。
从物种进化的角度看,心理现象是动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出现了神经系统之后才产生的。
从一个人的发育过程看,脑的发育为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在人的一生的不同时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无论是语言还是思维方式等,心理活动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正因为这样,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它和脑发育的关系,也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
5.心理与环境
人的心理系统及其载体——人脑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和周围环境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
心理现象是由外界输入的信息引起的。客观世界是心理现象的源泉和内容。人们的颜色视觉依赖于可见光谱中光波的长度,不同的波长让人看到不同的颜色;人们的声调听觉依赖于物体振动的频率,高频使人觉得声音尖锐,低频使人觉得声音低沉;婴儿情绪的发展依赖于亲子之间的关系,失去父母拥抱的婴儿,会产生退缩的情绪反应;儿童语言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交往,离开了社会的交往,人就不会有正常的人类语言。
总之,只有通过外界的刺激才可产生各种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又会反过来通过人的行为作用于周围环境,进而引起新的心理活动。可见,心理现象和自然的、社会的环境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揭示这种联系和关系是心理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人的感觉与知觉
一个生理健康的人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感知世界的呢?可以说,自人们有了意识后,就有要弄清楚这一现象的渴望,经过人类的不断探索,感觉与知觉纳入了人类的研究范围。
感觉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初阶段,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认识。例如,在我们面前有一个橘子,我们是如何与它发生某种联系的呢?我们用眼睛去看,可见它有黄的颜色,圆的形状;拿在鼻子边嗅,可闻到酸涩的气味;拿到手里一掂,感到它有一定重量;把它放在嘴里咀嚼可知道它是酸甜的。这里,颜色、形状、重量和味道都是橘子的一些个别属性。当然,感觉并不是同时只反映事物的一种属性,如我们看到一个橘子,还同时看到颜色和形状等属性。可见,我们可以同时反映许多种属性,但各个属性之间既无组织也无界限,我们的头脑同时加工了这些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这一过程就是感觉。
研究感觉我们可以了解它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不是反映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二是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反映事物的全部属性;三是感觉的产生只限于健全的感官。
感觉过程虽然简单,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曾有一位研究者做了这样一个感觉剥夺的实验。在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自愿者安静地躺在实验室里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实验室内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环境十分安静,听不到任何声音;自愿者双手戴上了手套,并用纸卡住。自愿者的饮食用事先设计好的方式供给,不用自己劳动。总之,对于自愿者来讲,来自外界环境的一切刺激都没有了。实验开始时,自愿者还能安静地躺着,但随后,他们开始失眠、烦躁、急切地寻求刺激、叫喊、双手相互敲打。尽管这个实验给予自愿者不匪的报酬,但也很难有人能坚持2~3天以上。这个实验验证了一个事实:人的感觉一旦被剥夺,人的日常生活就将难以进行。
知觉是一个人对直接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人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概括。客观事物的信息一般是以孤立、片面的形式作用于人体的感觉器官的,但人并不是以孤立、片面的方式去认识客观事物,而是以有组织、有系统、有选择的整体的方式去认识客观事物。例如,看到各种植物、听到鸟叫声、闻到花香、别人与自己打招呼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知觉现象。
与感觉一样,知觉也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心理学把知觉解释为“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由此可见,知觉相对于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目的是解释作用于人们感官的事物是什么,并尝试着用词去标示它,所以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一种整合过程;知觉有思维因素。
知觉是根据感觉信息和自己主观经验这两方面因素来决定反映的结果的:即按照最大的可能性提出“是什么”的假设,即知觉到事物的存在,但还不能确定它是什么;然后在头脑中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匹配、核对,即对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进行区分、对照;最后做出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
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是一种现象,它是指人们在共同活动中所产生的包括竞争、侵犯行为与利他行为、决策、转型期国民心态、群体内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等,它的相关定义是:群体是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中介而形成的人群集合体。
群体心理分为小群体心理和大众心理,作为社会的人,彼此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关系,进行社会交往,从而产生交往心理,交往心理既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之间,也存在于群体之间。群体心理包括三大类型,即:交往心理、小群体心理、大众心理。群体心理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和研究对象。
从人数来说,人们知道一个人不能成为群体,两个人以上的集合就可能构成群体。但在心理学上个人的集合体并不等于群体,如候车室的乘客、影剧院的观众、排队购货的顾客等都不能称作群体,只能算作一个集合体。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群体是由共同的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有着共同的目的、彼此间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相互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所构成的集合体才是群体,它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1)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目的。
这些目标和目的能为群体成员清楚地意识到,并且由群体成员共同合作来实现,这是构成和维持群体的基本条件。
(2)为了达到和实现群体目标,群体有着属于自己的规范和规则。
这是由群体成员共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群体的规范和规则并不因成员个人的去留而改变。
(3)群体要满足各个成员的归属感。
(4)群体有一定的内部结构。
每个成员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担负一定的责任。
此外,群体心理有四个特征,即:认同意识、归属意识、整体意识和排外意识。
从众
从众是指按多数人的意见或流行的做法行事。人们为什么要从众,它还受什么其他影响?掌握这些规律对于引导人们的正确的价值行为取向意义深远。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的改变作为与信念的倾向;有的则把从众定义为对知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尽管表达上不尽相同,但都指出了实质,即从众是在一种压力下发生行为改变的倾向。从众不仅仅是像其他人一样行动,而是指个人受他人行动的影响。作为人群的一分子,当你为一个漂亮进球而起立欢呼时,是不是在从众?你也许会说不是,可如果球场上只有你一个球迷,你会起立欢呼么?从众也可以定义为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一个人屈服于群体可能是因为想被群体接纳或怕被排斥;也可能是为了更便于获得自己想得到的利益。毕竟人类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不与他人交往或交流,就能过上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个体的情感得到了支持,也获得了愉快的经历。
因此,他人或团体的支持对个人获得幸福感格外的重要。
凡是一个团体对于成员都有一定的期望和要求,受欢迎的成员是那些优秀的执行团队规范的人,否则受到人际孤立所带来的不安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有时人们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喜欢而从众;有时偏离的高昂代价会迫使人们支持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或至少是出于违心。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当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人们尽管要作为但常常会表现出不知所措。但是,社会却拥有一个强大而可利用的知识资源,那就是其他人的看法和行为。询问其他人的看法、观察其他人的行动有助于获得对情境更清晰的认识,做出更明智的反应。当像其他人一样行动时,就是在从众。从众是因为面对一个模糊或未知的情境,因此从众就成了首选,而且与群体保持一致会使人们特别容易获得证实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解释。
在一个情况不明的情境中,人们最有可能依赖他人对形势的解释。但问题是在一个真正模糊不清的环境中,其他的人很可能并不拥有更多的信息或更好的见解。如果其他人是被误导了,那么获得的也将是错误的信息。因此,依赖别人来确定情形,结果会是失败的。
这种情况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人群暗示。人群暗示往往以集体臆想的方式出现,并自发地散播错误信息。有时,它表现为“集体癔症”。比如:在“9·11”以后的美国,有许多学校的孩子染上了一种疾病,症状是皮肤上生出了一些像疥疮一样的红疹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也不清楚,许多人感觉到这种红疹子是通过“目光”传染的,当看到其他人生了红疹子以后,自己也开始长红疹子了。而实际上的癔症,也不过是妄想出来的,它一定源于某种病菌。
从众不仅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就像在生活中看到的那样,有些人正是那种容易从众的人,而有些人的人格则对社会压力有较高的抵制能力。有人认为,那些自尊较低的人容易从众,因为他们自主力差。但是也有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与从众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原因在于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反应往往是不一致的。这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同一人对从众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正符合社会心理学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决定个人行为时社会情境常常比人格特质更重要。
从众行为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找出从众心理的本质的影响,同样会减少人们的盲动,提高理性生活的质量。
情绪是重要的心理过程
每个人每天都在体验着不同的情绪。要对时刻体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绪变化下一定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绪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在传统心理学中,情绪就被列为心理现象的三大方面之一。情绪是由以下四种成分组成的:一是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二是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三是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四是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为了便于研究,心理学家们还是试图给它下了定义:情绪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包括主观体验、外显行为、生理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首先,认知是指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等。其次,在人们认识世界的时候,内心会产生某种主观体验,它是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例如喜、怒、哀、乐等。例如,某人曾被狗咬过,那么他可能认为狗是危险的;因此当他见到狗的时候,伴随着头脑中对狗的认识,他可能会产生害怕、恐惧等主观体验。第三,当人们体验不同的情绪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生理反应。如一个人在生活中一旦遭遇焦急事件的困绕,就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加速、胃肠不适、多汗尿频等,严重的甚至晕厥。第四,情绪总是伴随着相应的表情与体态语言,表现出外显行为。比如,情绪亢奋,人就有说有笑。
除此之外,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当客观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时,人们往往产生积极的情绪,如幸福、快乐、开心、愉悦等;反之则出现消极的情绪,如烦躁、郁闷、抱怨等。如好久没有吃到巧克力,一旦看到巧克力就会有“我想吃”的潜意识,此时拿到巧克力会感到兴奋、满足;如果早已吃腻了巧克力,此时看到巧克力甚至会厌烦。
因此,情绪是一种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在行为成分的,以需要为基础的复杂心理过程。
根据情绪的状态,情绪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传感性的情绪状态。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强度小,比较微弱,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事引起的愉悦仅局限于一种精气神;二是持续的时间较久,喜事所引起的愉悦心情往往将持续一段时间,可能是几天,甚至几个月后一想起也会有反应;三是关联性,它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情绪体验,这是心境区别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显著特点。例如,对于心情忧伤的人,一切似乎都蒙上了灰色。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生活中遭遇到困境或意外等等;也可能源于外界的环境,比如晴天与雨天。心境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境可以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益于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认知活动效率,使人经常处于焦虑状态,有损于健康。因此,我们应当克服消极的心境。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迫切的、具有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它具有以下3个特点:(1)有迫切性和冲动性,力度强烈;(2)易消长,随着时间的发展或很快消失,也可能会提升;(3)有明确的指向性。这种情绪状态很高亢、很激昂,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俗话说的“脸红脖子粗,血液喷张”的境况。激情通常是由强烈的欲望和重大刺激引起的,如重大成功之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等等。积极的激情与理智、坚强意志相联系,能激励人们克服艰险、攻克难关,它是人的行为的巨大动力。
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在心理学上称应激,在生活中也被称为压力,它是一种由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必须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例如,小孩在马路上玩耍,一辆汽车疾驶而来,眼看着要撞上孩子,幸好旁边一位好心人奋不顾身,推出孩子,此时孩子与那位好心人均处于应激状态。因此,应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它既能使机体具有特殊的防御或排险机能,使人精力旺盛,思维特别清晰,动作机敏,及时摆脱困境。它也可能使人产生全身过度兴奋,注意和知觉的范围缩小,言语不规则、不连贯,行为动作紊乱。紧张而又长期的应激甚至会让人休克和死亡。
意志影响事情的结果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例如,一个学生要想考入一个较理想的大学,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等。人类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接受内在环境刺激从而产生认知和情绪情感等,而且还要采取行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个体根据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先在头脑中确定即将进行的行为的目的,再根据此目的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力求实现该目的,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体现,有无意志,意志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所从事的事业的最终结果。
人们的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到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为。一个行为只有同时具备以下三种特征才是意志行为:
1.自觉地确定行动的目的
自觉的目的是意志行为的前提。意志行为和自觉的目的分不开。人的认识和情感通常是有目的的、自觉的、随意的,但有些不是这样。而人的意志则完全是有目的的、自觉的、随意的。
人在行动之前,行动的结果已经作为行动的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并且以此目的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人的意志行动好像总是为克服困难、排除行动中的各种障碍而确立的。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而平时做很随意的事,或并不感觉很困难的事,比如洗衣做饭,就不是意志行动。而某一次考试失败后认真分析原因,勇于自我反思,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克服困难提高成绩,这就是意志行动。一个人能克服的困难越大,表明这个人的意志越坚强;反之,则表明其意志越薄弱。
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动作可分为不随意动作和随意动作。不随意动作是指不受意识支配的、不由自主的运动,具有非条件反射的性质,如眨眼、打喷嚏、咳嗽、消化、循环等,以及一些习惯性动作。随意动作是指受到意识调节和支配的,具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动作,是通过有目的的练习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是意志行动的必要组成成分,如吃饭、学习、工作等。
意志是人的意识向作为进行的主动转化,这种主动转化体现在人的意志对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一方面,这种调节和支配是根据自觉的目的进行的;另一方面,只有通过这种对行动的调节、支配,自觉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意志对行动的这种调节、支配作用表现为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此外,意志还可以调节人的注意、观察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当人处在危险、紧急状况时,意志还可以使人保持镇定,冷静应对。最后,意志还可以控制人的生理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处理问题时表现得优柔寡断,工作计划杂乱无章,言谈举止简单粗俗,情绪波动难以自控,工作不思进取,这些既不完全是智能方面的问题,也不完全是情感方面的问题,而是意志方面的问题。意志是一种特殊的、针对行为活动方面的情感,是人类独有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使人类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意志的品质特性就是意志在对人的行为驱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动力特性,反映了人的行为价值的目的性、层次性、强度性、内在稳定性、外在稳定性、效能性等各个方面。所有这些构成人的意志品性。
一般把意志品质归纳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定性四个方面。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自觉调节行动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是以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为基础的。具有自觉性的个体不轻易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信念坚定,能接受有益的意见,能克服困难去执行决定。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适时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品质。具有果断性的人,能全面、深刻地考虑行动的目的和方法,在动机斗争时能当机立断;在行动时,敢作敢为,及时行动,毫不动摇;在不需要立即行动或情况发生变化时,能立即停止已经做出的决定。
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有效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自制性集中反映出意志的抑制职能。自制性强的人,一方面善于控制自己或迫使自己去执行所做出的决定,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另一方面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保持情绪的稳定,表现出应有的忍耐性。
坚定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时,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具有坚定性品质的人经得起长期的磨练,不怕挫折和失败,锲而不舍,抵制各种干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因此,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意志的学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可以帮助人们解释许多心理现象和行为动机,提高人们做事的质量。
必须予以关注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如果一旦有了极高涨的学习动机,就会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的精神,因此,特别是做教师的,要特别关注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
在分析学习动机之前,我们应首先明确心理学中“动机”的含义。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比如:年轻时的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内部心理状态,也是内部学习动机。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而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了解和说明。正因为这样,动机一直是教育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中十分重要但研究难度较大的课题。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动机的产生是以人的内驱力和外部诱因为前提的,内驱力是推动有机体的能量,包括生理的内驱力和社会的内驱力;诱因是指吸引有机体的行为目标,即是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目的物。当有机体的行为被内驱力所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时,就会产生行为的动机,进而推动一个人的行动。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判断学习动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和集体。如把学习看成是对社会多做贡献和应尽的义务,则是正确、高尚的动机,而把学习看成是猎取个人名利的手段,则是错误的、低下的动机。但这种划分有时难以正确地掌握标准,因此,需持谨慎态度对待。对许多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并不理解什么是高尚的动机,他们可能就是为了一个好的分数或为获得父母的奖励而学习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此外,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还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这种动机很具体,也很实际,但不够稳定,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间接的远景性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切实意义、活动结果的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这种学习动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智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理想、世界观相联系,因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
人的动机虽多种多样,但在一定的时期或某个特定的活动上总是有一种或一些动机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这就是主导性动机,对人的活动起着主要作用,制约着活动驱力的大小、久暂以及活动的方向。其他动机则处于从属地位,只起辅助作用,称为辅助动机。
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按学习动机的强弱标准把学习动机分为两类:普遍型学习动机和偏重型学习动机。普遍型学习动机是指对所有学习活动都有学习动机,不但对所有知识性的学科都认真学习,而且对技能性学科甚至课外活动也从不怠慢;偏重型学习动机是指只对某种或某几种学科有学习动机,对其他学科则不以注重。
而多数西方心理学家则是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活动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无需外力的作用。比如,孩子们在玩耍中发现木头和纸片等可以浮在水面上,而小石子和钉子则不能,这是为什么?这些疑问推动他们去了解物体浮沉的奥秘,这就是内部动机。与此相反,外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父母的嘉奖或学习是为了避免因学习失败而受到惩罚等。
掀开心理学的面纱
应该说经过几千年的摸索,100多年的研究,心理学已不再像想象中的那样神秘了,这是一门可知、可学、可掌握的应用科学。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在表面上其主要是观察人身体形态。
其中,基础领域的研究包括:
1.普通心理学
它是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的学科,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学习心理学入门的第一门专业知识,按不同专题内容普通心理学可进一步细分为感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情感心理学、意志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而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是它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
2.发展心理学
它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描述心理发展规律,揭示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包含心理的各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而狭义的心理发展只是个体心理发展。按不同的年龄段个体心理发展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3.比较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它研究不同种类的动物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并与人的心理进行比较,探索心理现象的深化发展规律,其中包括动物心理和人类心理比较以及动物心理之间的比较。动物心理学是比较心理学的更细分支。
4.实验心理学
它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人们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感知、记忆、思维、情绪、人格等问题,试图用科学、定量的方法和手段认识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实验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基础。
5.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行为、思想和情绪的生理基础。在这些研究中,神经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大脑是如何控制我们的思考、语言、睡眠、肢体的运动,体验诸如愤怒、悲伤和愉悦这些情绪的呢?神经心理学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基础问题,如思想、感情和行为是如何进行控制的。他们的另一些同事,也就是被称为生理心理学家的群体,研究的是机体的生物化学机制,以及激素、精神活性药物和“social drug”如何影响我们。他们会研究这样一些主题,比如青春期激素和心境不稳定之间的关系,或者孕妇在怀孕期间的酒精摄入对未出生胎儿未来发展的伤害。行为基因学家则增加了另外一个主题,他们探索的是遗传对正常和异常行为的影响。例如,酒精依赖和抑郁症这些疾病是否存在相应的基因构成?男性和女性在思考、行为和情感反应的方式上是否存在差异?行为基因学家在试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6.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是个体在诸如像社会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自尊、宜人性、攻击倾向和对经验的开放性等特质方面特征的差异。
7.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家的工作始于这样一个假设——个体的人格特征不足以充分预测其思想、感受和行为。这是因为,不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都会很大程度地受到其他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就是针对这些社会影响如何展现其效果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主题包括人际吸引、对权威的服从以及对群体规范的遵守等。
应用领域的研究注重把基础心理学所揭示出的一些基本规律应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并进一步探索在各实践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规律问题。由于人类实践活动都涉及人的心理问题,因而应用心理学的分支极其广泛,它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
1.教育心理学
它是研究教与学过程中有关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教与学互动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主要探讨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心理学、学科心理学、德育心理学和教师心理学。
2.管理心理学
它是研究管理活动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并按不同的管理领域可进一步细分为行政管理心理学、教育管理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企业管理心理学、领导心理学等。
3.医学心理学
它是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探讨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的学科,包括病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
4.军事心理学
它是研究军事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战斗时人的行动、指挥员与下属的相互关系、士气、心理战,以及掌握军事技术等方面的心理学问题,并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其包括指挥员心理学、战士心理学、军事工程心理学等。
在我们了解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后,我们即可由浅入深地掌握它,让它为我们提供实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