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的智者:诸葛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火烧赤壁争霸荆州(2)

诸葛亮敬重鲁肃的诚意和见识。而鲁肃虽是初与诸葛亮相见,但他与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是多年好友,领略过诸葛家族的风范,又早听说诸葛亮早就提出与东吴联合,因此十分佩服眼前这位年轻人。鲁肃对诸葛亮说:“我是诸葛瑾多年的好朋友。”语气中充满了对诸葛兄弟的敬慕之情。于是,两人结为好友,在共同抗曹中,两人都为维护和巩固“孙刘联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曹操率军从江陵东下,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诸葛亮见形势紧迫,就向刘备建议说:“事情很紧急,请让我去向孙将军求救。”刘备也感到形势危急,于是派遣诸葛亮与鲁肃一同前往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到东吴拜见孙权。

在鲁肃的安排下,孙权与诸葛亮会面了。当初孙权让鲁肃到荆州去,希望鲁肃能为他带回一个强大的盟友,可是事实是鲁肃带回的盟友势力弱小,刘备加上刘琦的军队也只有区区的两万人而已,孙权心中有点失望。诸葛亮在见到孙权时,立马就看出了孙权的矛盾:一方面,孙权不想把江东六郡给曹操,向他俯首称臣;另一方面,又害怕曹操实力强大难以与之抗衡。诸葛亮于是对孙权说: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shān)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及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诸葛亮这番话,主旨顺畅,将形势分析得深刻有力,每一句话都说到了孙权的思想矛盾之处。首先诸葛亮说孙权“据有江东”,而刘备“收众汉南”,都是当代的英雄人物。但是诸葛亮这句话可不是单单夸赞孙权和刘备,而是暗示孙刘联合是有基础的。接着,诸葛亮又分析了刘备失败的原因,曹操吞并了一些割据势力,基本平定了北方,既壮大了力量,又没有后顾之忧,而刘备力量过小,无法与之抗衡。他又为孙权指出了两条路:一、与曹操断绝关系,拼尽全力与之抗衡;二、向曹操称臣。诸葛亮想让孙权走第一条路,他知道孙权肯定不想向曹操称臣,但是但却没有明说,是想刺激孙权。最后,诸葛亮对孙权说:像您这样表面顺从曹操,而内心犹豫不马上做出决断,是会引来大祸的!

诸葛亮一番话,无疑给了孙权极大的刺激。他的自尊心与责任感使他在面对抗曹与降曹问题上不容妥协。于是他反问道:“如果像您所说,为什么你们刘将军却不向曹操投降呢?”

料到孙权会这样问,诸葛亮不慌不忙地回答说:“田横,是齐国的一名壮士呀!他都能够坚守大义宁死而不受屈辱,而我们刘将军是皇族后裔,英名盖世,受众人仰慕。如果事情不顺利,那也是上天的意思。怎么能够因此而向曹操投降呢?”诸葛亮是要用田横宁死也不肯向刘邦屈服的例子来激励孙权。

孙权听了这番话,也不甘示弱,说:“那我也不能让我整个吴国,十万将士,被别人控制呀,我反抗曹操的心是坚定的!我知道除了刘将军,没有人再敢正面反抗曹操。但是你们刚打完败仗,怎么有能力抵抗曹操那样强大的敌人呢?”

诸葛亮发现孙权抗曹的决心已经被激发起来,为了坚定他的信念,于是诸葛亮继续为他分析说道:“刘将军虽然在长坂一战中失败了,但是剩余的将士和关羽的水师精兵还有一万多人,加上刘琦在江夏也还有一万多将士。”说明,刘军还是有一定实力的。诸葛亮知道孙权已经初步做出了抗曹的决定,但由于曹军实力强大心里仍有一定的顾虑,而孙权自己的力量也没有“十万之众”那么多。为了消除孙权的犹豫,诸葛亮接着又为他分析了曹军的几项弱点。

第一,曹军远道而来,已是疲惫不堪,已经违背了兵法的基本原则。第二,曹操的部队以骑兵、步兵为主,北方人,对在水中作战并不擅长。第三,曹操在荆州并不是民心所向,没有民众的支持,必定会影响曹操军队的士气。

上面曹军的三个弱点,对于孙刘联军来说却颇为有利。最后,诸葛亮说:“如果将军您能够派数万猛将,与刘将军同心协力,那么一定可以击败曹军。曹军被击败后,一定会退回北方,那么,孙、刘的势力必定会强大,三分天下的局势就会形成。成败之机,就在今日!”

诸葛亮的对敌我形势的客观分析,使孙权清醒过来,他认识到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与刘备建立联盟。孙权被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所折服,于是派遣了东吴大将军周瑜、程普与谋士鲁肃率领水军三万沿着江西上,至此,孙刘联盟就这样初步建立了。当然,在孙权集团内部对于是迎曹还是抗曹的问题也是有争议的,下面笔者也会做详细的介绍。

至此,诸葛亮完成了“东和孙权”建立孙刘联盟的任务,为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和隆中决策中所规划的先夺取荆州作为根据地奠定了基础。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到的“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指的就是出使东吴,劝说孙权这一事件,可见当时的诸葛亮,心里也是十分紧张的。但是,隆中十年的隐居终是没有白费,诸葛亮以他的非凡才智、远见卓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并深受孙权赏识。诸葛亮还被张昭推荐留在东吴,但被他婉言谢绝了,他的坚贞守信使他不可能做朝秦暮楚、背主求荣之事,而且,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政治目标与孙权的并不相同。

诸葛亮这次出使东吴,还见到了十五年未见的哥哥诸葛瑾。兄弟二人在柴桑重逢,是诸葛亮在出使东吴中的另一个重要收获。

东吴内部迎曹与抗曹之争

当诸葛亮与孙权刚刚达成孙刘联合时,前文中提到的曹操给孙权的威胁信也送到了。孙权读过后,心中十分忧虑,急忙把信给群臣传阅,征求他们的意见。曹操信中所写“八十万水军”使大臣们惊恐不已,加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很多文臣武将都主张投降曹操。孙权受到诸葛亮启发后,对敌我双方的势力对比心中已有数,但他并没有轻易表态。

在这次讨论中,只有鲁肃一言不发,等到会议散后,鲁肃追上孙权,孙权问鲁肃:“您想要说什么呢?”鲁肃回答说:“我听了大家的意见,都想要误导您向曹操投降,这些人都不能让您做成大事。从现下的局势来看,我鲁肃可以归顺曹操,但是将军您万万不可以呀!我鲁肃归顺曹操,出门可以乘车,有随从跟随,可以与天下之仁人志士交朋友,可是将军您就不一样了。您今天要是归顺了曹操,以后怎么办呢?希望您早日定下计策,不要听那些人的建议呀。”孙权听后十分感动,说:“今天这些人的态度和意见,真的让我失望。而您的想法,刚好和我一样。您真是上天赐给我的呀。”鲁肃又进一步为他分析了局势,剖析利害,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孙权收到曹操的威胁信时,周瑜正奉孙权之命在鄱阳湖征集水军进行操练。周瑜同鲁肃一样是坚决反对降曹的主战派,于是鲁肃建议孙权召回周瑜商量抗曹的计策。周瑜回到柴桑后,得知大多数官员都主张降曹,于是他立马拜见孙权,对他说:“曹操虽然托名为汉相,但其实是汉贼。将军您是英明神武的雄才,又有着父兄所打下的基业,占据着江东,地方数千里,士兵精良够用,应该凭借着这些力量征服天下,为汉家扫去污秽,何况是曹操前来送死,怎么能说向曹操投降这样的话呢?”接着周瑜又列举了曹军的四大弱点:一、北方并不安定,曹操带领大部分精锐部队南下,后方兵力空虚,有后患;二、曹操的骑兵善于在陆地上作战,不善于在水中作战;三、冬季曹操军队缺少草料,骑兵难以在冰天雪地的江湖之间奔驰作战;四、曹操的士兵从北方而来,容易水土不服,肯定要生病。

孙权听了周瑜的见解和分析,又想到前几天他和诸葛亮的谈话,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对着群臣拔出佩刀向前面的奏案砍去,说道:“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这下,以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一个个都吓得目瞪口呆,不敢说话了。就这样,东吴内部有关降曹还是抗曹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周瑜向孙权请求五万精兵,说:“那些人只是见了曹操的书信,听说他有八十万将士,就被吓住了,也不想想是真是假,就主张降曹。按实际计算一下,曹操带来的中原士兵大约有十五六万,经历了之前的战斗,都十分疲惫。而他在荆州得到的士兵,就多也就七八万,他们不一定都忠于曹操。曹操虽然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没有必要太担心。将军您给我五万精兵,我必能制服曹操。还请将军您不要多虑。”孙权听了,十分高兴,对周瑜说:“公瑾(周瑜字)你的话说到这,很是符合我的心意。子布(张昭字)、文表(秦松字)这些人,都顾虑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带着私心,使我失望,只有你和子敬(鲁肃字)与我的想法相同,是上天让你们的想法同我相同呀!五万精兵一时难以凑齐,现在已经选拔出了三万,战船粮食兵器都已经准备好了,你和子敬、程公(即程普)先出发,我会在你们后面到达,多准备粮食和兵器作为你们的后援。如果你们能打败曹操就最好,如果战斗不顺利的话,就等着我,我必定要和曹操决一死战!”接着,孙权就任命周瑜为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参赞军机。他们与诸葛亮一起到樊口与刘备的军队会合,准备迎战从江陵顺流而下的曹操大军。

闻名历史的赤壁大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赤壁见智

大战初始

近十年来曹操在讨伐黄巾、攻打徐州、诛杀吕布、攻破袁绍、斩杀袁谭、征服乌丸的一系列战争中可以算是尝尽了甜头,而当他轻易拿下荆州,刘备又被他在长坂打的溃不成军之后,胜利更是冲昏了他的头脑。曹操原本以为孙权收到自己的逼降信后肯定不敢和自己作对,但那封信却被孙权给无视了。曹操觉得十分生气,但他认为此时的刘备已不足为虑,孙权也不堪一击,如果不趁此时机一举拿下江东,将要留下祸患。于是这年冬天,也就是建安十三年(208年)的冬天,曹操派兵从江陵分水路和陆路两路大举东下。

刘备在樊口休整军队,听说曹操的军队将要来到,心中十分焦虑。在得知东吴的援军船只已经到达后,十分高兴,立马派人前去慰问,接着又乘着小舟去见周瑜。刘备问周瑜:“你带了多少人来?”周瑜回答:“三万人。”刘备十分失望地说:“三万人太少了!”周瑜对他说:“这些已经足够了,您就看我如何攻破曹操吧。”双方商量好作战的方案后,刘备便与诸葛亮回到樊口,遣兵调将,与吴军一起对抗曹操。过了几天后,孙刘联军与曹操大军在赤壁相遇了。

正如诸葛亮、周瑜所料想的那样,曹操的水兵主要是荆州降兵,是狐疑之众,而曹操从北方带来的士兵由于水土不服,且连日征战在外,十分疲惫,开始流行疾病,大大影响了曹操军队的战斗力。初次交战,曹操就吃了败仗,退到江北的乌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此次征战,想的是像讨伐襄阳一样速战速决。但是,此次征伐与征讨荆州不同。曹操征讨荆州,军队士气正盛,战斗力强,而对手刘琮却软弱无力,不战而降。但此次出征江东,因为出征时间较长,军中有不少士兵因水土不服而患上了病,士气和战斗力已经被大大削弱,而对手却是坚决抵抗并且战斗力较强的孙刘联军。曹操敏锐地感觉到速战速决是不可能的。他退回到江北乌林,一方面想修整部队,制止疾疫,恢复锐气;另一方面是想借对峙之局以等待、寻找破敌的敌机。当初在官渡之战时,曹操就是这样在对峙的僵局中发现和利用破敌的机会,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争中,无论是人数还是军力,曹军与孙刘联军相比起来,都占绝对优势,这样的修整无疑对曹军是极为有利的。这一点,孙刘联军也十分清楚。

为了解决士兵不习惯船上作战而出现的晕船现象,曹操决定用铁链把大小战船的头尾相互连接起来。这样做使船舰的覆盖面积变大,抵抗风浪的力量增强,将士们因船体平稳,晕船的现象大为减少,战斗力也得以提升。然而把战船连在一起,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战船用铁链锁紧,船只无法自由行动,易进难退;二、船只一旦失火,必定延烧他船,敌人如果采用火攻容易全军覆灭。果然,周瑜的部将黄盖经过侦查就发现了曹军的弊端。于是,黄盖就对周瑜建议说:“现在敌军人多,我军人少,难以持久抗衡。但是我看曹操的军船是首尾相连的,火势容易蔓延。”周瑜十分赞成黄盖的火攻计谋,于是,两人就进一步周密策划了火攻的方案。

火烧赤壁

为了接近曹军战船,以实施火攻计划,黄盖首先派人给曹操送去了一封诈降信,信中写道:

黄盖我受到孙权的恩惠,担任将帅,待遇不薄,本来不应该怀有二心。但是如今江东孙权只有六个郡,和您近百万之众相比相差太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东吴的人,都知道不能与您相敌,但周瑜小儿,无知蠢笨,坚持自己的看法,想要以卵击石,而且作威作福,没有罪的人要受刑,有功劳的人不给赏。我是老臣了,被这样的人侮辱,实在痛恨!听说丞相您诚心待人,虚心待人,我愿意带着我的兵将,向您投降,为了立功雪耻,我的粮草等物,都放入船内献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