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今不肯从人法,写出龙须凤尾来——郑板桥传(1)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郑板桥乃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扬州八怪”之一,中国“诗书画三绝”的一代才子。他在思想界、文学界和艺术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他的自信自豪自强的人格特征,在民间广泛的影响力,使得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
第一节 成长经历
1.清苦童年
郑板桥生于江苏兴化东门外古板桥。兴化当时是一个小县城,幽静而质朴。兴化古称邵阳、楚阳、阳山,隶属于扬州府,作为典型的南方古城,岁月的精心浇灌和沧桑人世的堆砌使得小城散发着钟灵毓秀的特质。郑板桥的诞生和成长是兴化这片沃土滋养的结果,而兴化也因为郑板桥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康熙三十二年即1693年,十月二十五日这天是“小雪”,按照兴化百姓的说法,今天是“雪婆婆生日”。郑立庵在屋里时而踱步时而思忖,坐卧不安。因为今天他的妻子汪氏要临盆产子了,这可是他晋升父亲的关键时刻。古时候的生育水平很低,不是因为生的孩子少,而是医疗、卫生、营养等条件跟不上,造成胎儿夭亡的概率很大。
“更何况,我妻汪氏体弱多病,身子骨一直是病恹恹的,唉……羸弱的妻啊,不知道你能不能熬过这一劫……”立庵先生心里焦急不已,自顾自地念叨个不停,“祖母啊,您老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我郑氏子嗣兴旺啊……”又想到不久前辞世的祖母陈老太太,立庵不禁悲从中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死者为大,按照当时的风俗是不允许产妇在刚有人过世的家里诞子的,认为那样血光会冲煞了亡灵。所以挺着大肚子眼见得就要生产的孕妇汪氏在自家婢女费氏的陪同下,好不容易在乡下觅得愿意收容自己的一家人。
以至于郑板桥人到中年、升任县令以后,还是对这家人景仰不已。“下甸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中嘱咐弟弟郑墨往乡下带回些钱财,记得给当年收留母亲产子的人家也送去一些。
就这样,十月二十五日子时,汪氏生下了板桥(后来,与“雪婆婆”同一天出生的郑板桥也觉得自己很不一般,并刻有一方“雪婆婆同生日”的印章,沿用到中年)。板桥打娘胎里就不是很壮实,幼年清瘦弱小的体格一直是疾病缠身。为此,家人为他取了一个小名——“麻丫头”。在农村,生养孩子,夭折的概率是很大的,大人们认为名字越是“贱、丑、俗”,小孩子越好养活,所以小板桥被家人唤作“麻丫头”,家人希望他能茁壮成长,远离疾病灾祸。当然,小板桥的脸蛋上确实有些麻子。同样的,板桥还有一方刻有“麻丫头针线”的印,将自己的作品戏称为“针线”。直到入学之后,郑板桥才因为算命得知五行缺火,起名“燮”,字克柔。
郑板桥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读书人。他的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靠在家授徒为生。《郑板桥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中提到翻检家中旧书箱,找到了前几代家奴卖身的契约,立刻就在灯下把它们都烧光了。说明郑板桥祖上是大户人家,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了……郑板桥的父亲是村里的教书先生,作为一个老秀才,他和郑板桥的祖父郑清之都没有走上坦荡的仕途。但作为书香门第的郑家,还是将通过读书举业实现平治天下的传统延续下去。郑板桥的父亲和叔叔郑省庵在祖父郑清之的培养下,都成为饱读诗书、严谨认真的学问人。
正是看中了郑家的朴实好学,兴化名士汪翊文才不顾郑家贫寒,将爱女嫁给了郑之本。可是汪氏在生下小板桥后,仅三年就命赴黄泉了。“我生三岁我母无,叮咛难割襁中孤”是郑板桥三十岁时的诗作,设想了当年母亲辞世的情景,令人动容;“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毕竟当时三岁孩童的他还不能理解生离死别的含义。
当时的立庵先生是粗枝大叶的男人,又要外出教书养活一家人,看着嗷嗷待哺的幼子,他是一筹莫展。所幸的是,当年服侍汪氏的侍婢费氏并没有离开郑家,尽管年成不好,郑家甚至管不起费氏的饭,费氏还是毫无怨言地每天赶到郑家帮忙,然后回自己家吃饭,只为了尽心尽力地抚养怀里这个小“麻丫头”。
费氏总是在清晨背着小板桥去集市,用自己的钱买个热乎乎的饼子塞在小家伙的手里,自己却什么都舍不得吃。但凡有什么好吃的,必定是先让小板桥吃……费氏对小板桥胜过对自己的亲儿,就是这种舍己育人的品质令郑板桥念念不忘:“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板桥五岁时,父亲迎娶郝氏,小板桥从此又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郝氏虽是后母,却视板桥如己出,对他呵护备至。另外,之前提到的板桥的叔叔郑省庵,虽比郑立庵只小两岁,但是成家立业较晚,所以一直和哥哥一家住在一起。这样,板桥就可以在父亲出门教书的日子里和叔叔一起玩耍,同吃同睡。
小板桥总是在夜里尿床,叔叔也从未责怪过他,还帮他把湿处用体温暖干,一床败絮零星、薄如空橐的布被盖不住全体,挡不住寒风,却能让板桥倍感温暖。“护短论长潜覆匿”的叔叔在郑板桥的童年里给予了他无限的关爱。因为有这些疼爱他的家人围绕着小板桥,这段时光成了郑板桥虽苦犹甜的难忘回忆。
兴化四面环水,湖泊连缀,渔船往来江湖之上,穿梭不停。小板桥家在城东南角古板桥。住宅背靠城垣,门临城河,日光下碧水荡漾、波光粼粼。板桥与小伙伴们取鱼捞虾,撑船结网,自得其乐。郑家宅院虽只有茅屋几间,但是院子南面却育有一片小竹林。
每到夏天,新竹长成,片片绿荫盖满院子。小板桥常常搬出一张小床放在林中,日光斑驳,星星点点洒落在身上。清风徐来,也吹得这些光影摇曳起来。冬日里,小板桥便在屋里,看着阳光下竹枝竹叶的影子投影在纸窗上,风吹影动,竹子的各般情态便生动地印在他的脑海中。“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正是从小对竹子细心的观察造就了板桥日后画起竹子来得心应手。
然而,在郑板桥七岁那一年,兴化闹了饥荒,就算是无怨无悔的乳母费氏也忍冻挨饿到了极限。费氏悄然离开了郑家,但三年后,日子好过了许多,费氏又回来照顾已经是小男子汉的板桥。即使是次年费氏的儿子做了官,多次请母亲回家享清福,也没能把她从板桥身边唤走……
板桥幼年时就很好学,因为江南寒门子弟只有高中南闱,走上仕途,才能不沦为贩夫走卒。像郑家这样的寒儒之家,挣扎在依靠体力过活的农民和读书人家之间。所以,小板桥很懂事,读书格外用功。
“东邻文峰古塔,西近才子花洲”这副郑家大门上的对联,尽管破旧不堪、字迹难辨,却可以看出郑家殷切希望自家子弟能学有所成、光耀门第的愿景。
“随其父学,无他师也”,父亲立庵是村馆的教书先生,小板桥就跟着父亲完成了他的启蒙教育。另外,板桥的外祖父汪翊文是本地的名士,学识渊博,隐居未仕。同时,还有后母郝氏的族叔郝梅岩。梅岩老先生也是盐城(郝氏是盐城人)当地的名儒,设私塾于郝家庄西北的净土庵,教出了一大批水平颇高的学生。每每郝氏归宁省亲就会带着板桥同去拜访梅岩老先生。
当年梅岩先生赴考,卷子为考官所垂青,单放一旁,结果放榜时,忘记了这份优秀的答卷。后来又补上了,但梅岩先生对此很是无所谓:“既已落榜,何必再补。”说罢又转身教书去了。难怪中年时,板桥赠这位桀骜的老师这样一副对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这两位老先生的细心指教使得小板桥的诗文水平不断提高,自云:“板桥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所谓“外家”说的就是这两位外家亲戚。
有一次,梅岩先生令众学生各言其志,拟对联一副。板桥也在其中,他略一思忖,挥毫纸上:“其人如碧梧翠竹,其志在流水高山。”梅岩先生颔首捋须,从此更加重视这个志存高远的小徒弟了。
板桥常在净土庵里随手写写画画,成名以后,这些字迹都被郝家庄的乡亲们保存了起来,只可惜后来的净土庵,毁于1931年腊月初八的一场火灾,板桥少年时那些悬挂于净土庵的作品也荡然无存了。
郑板桥从小身体瘦弱,长相很不出众,不是个看着讨人喜欢的孩子。成年板桥的画像上是这般模样:脑门儿宽阔,颧骨突出,略显尖嘴猴腮,眼眶大、双眼微眍,全无神采,一对招风耳奇形怪状,鼻似悬胆,溜肩垂坠……这副模样没有一点儿古人所谓的“富贵相”,甚至可以说有些难看,若非熟识,他的形象确实不太招人待见。乡人“人咸易之”,板桥自己也说自己的长相简直是“寝陋”,即相当丑陋。所谓“人讳言之我极言之”,不遗余力地表达自己的满不在乎,只是为了缄他人口,其实可以推想其内心的自卑和敏感。然而就是这个从小被唤作“麻丫头”的板桥,其“针线”还是备受后人追捧,这便是他对讥笑者最有力的回应。
尽管如此,小板桥还是展露出他极其聪慧的一面。郑板桥家隔壁有个铁匠铺,立庵先生曾以此为题,出上联:“两间东倒西歪屋。”一帮孩童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在大家低头沉思念念有词之时,小板桥脱口而出:“一个千锤百炼人!”立庵先生又惊又喜,为师为父的他甚至有点儿自豪。
这则小故事中的对联不由得让人想到徐渭在《青藤书屋图》上的题联:“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是明代著名文人,并且对板桥的一生都影响深远,何其相似的两副对联,仿佛冥冥之中暗示着两人相像的性格品质和命运走向。
乡人都知道郑家的小子聪明得很,立庵先生更是在教育小板桥方面倾注了很多心血,也希冀小板桥能中举成名有所作为。
“无端涕泗横阑干,思我后母心悲酸。十载持家足辛苦,使我不复忧饥寒。时缺一升半升米,儿怒饭少相触抵。伏地啼呼面垢污,母取衣衫为前洗。呜呼三歌兮歌彷徨,北风猎猎吹我裳。”
这是郑板桥在其诗《七歌》中对养育了自己将近十年的后母郝氏的追忆。板桥对于悉心照料自己,处处为自己着想的后母充满了感激之情。但是就在板桥十四岁时,后母郝氏也与世长辞了……
光阴荏苒,小板桥已经逐渐从毛头小子长成大男子汉,尽管日子过得清贫,时常青黄不接,可读书不曾间断;尽管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但有这些呵护他疼爱他的人陪着他一起成长,想来,总还是幸运的。
2.青年板桥
在郑板桥看来,兴化有三人是他所佩服不已的:种园先生陆震、竹楼王国栋和桐峰顾于观。郑立庵对陆种园的才学和为人也是由衷地钦佩,所以郑板桥在十五岁左右时被父亲交给陆种园。古人推崇“易子相教”,即彼此交换孩子进行教育,避免教育过程中父子相互求全责备,造成关系疏远,感情生隙。
陆种园,家住扬州以南数十里的真州毛家桥村,祖先陆蓉是洪武、永乐年间的名臣,出使过朝鲜,并被明成祖称赞“诗书画三绝”;父亲陆廷伦,明亡清兴后,拒不仕清,把自己关在小竹楼里30年,不曾下楼;而陆种园少负才气,长于古文和草书,行为完全不受世俗所拘束,简直是当时的狂人,而且他淡于名利,不求显贵宦达,完全是体制之外的闲云野鹤。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虔诚的爱国者,青年时写有《兀鲁特入寇·调寄沁园春》等诗,表达了对外族入侵边疆的愤怒,和渴望请缨杀敌、投笔从戎的壮志雄心。他一心要“扫尽胡尘”的愿景是他热爱祖国山河的体现,这种爱国情操在学生板桥身上得以延续和传承。
《重修兴化县志》中记载:陆种园贫而好饮,痛饮之后经常把自己的笔抵押在酒铺,如果有人求他写字作画,就只得先去酒家帮他将笔赎回来,方才请他动笔。虽然陆种园家里一贫如洗,却还是多次救济朋友于危难。
一次,一个朋友急需钱用,找到陆种园帮忙,他二话没说拿出自己祖上出使朝鲜时带回来的诗卷,这宝贝是代代相传的,但种园先生还是爽快地借给了朋友,让他拿去典当。结果朋友不慎把这宝贝弄丢了,羞愧难当,感到没有办法交代,但是陆种园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一卷破诗,丢就丢吧。”
所以,陆种园的豪放不羁直接影响了性格气质正在形成中的郑板桥,陆种园“沉着痛快”的文风也深深烙印在郑板桥的笔上。种园曾写有《忆江南·辛巳清明》,有两首分别这样写道:“清明节,不异峭寒时。燕子来比前日早,梨花开较去年迟,闭门雨丝丝。”“清明节,僻县人也忙。十里红裙山子庙,一船春酒郭家庄,两岸菜花黄。”词中都是本地风物,透露出非常浓烈的乡土气息,家乡的草木景物都是词人所热情讴歌的。
在郑板桥的《端午五首》中,亦用《忆江南》为词牌,其中两首是:“端阳节,正为嘴头忙。香粽剥开三面绿,浓茶斟得一杯黄。两碟白洋糖。”“端阳节,妇子乱忙忙。寸剪菖蒲和滚水,一杯烧酒拌雄黄。额上字涂王。”可以看出,两位词人都从本地风俗的细节处着眼,生动形象描绘出生趣盎然的农家张罗过节的轻松氛围。后者的模仿痕迹甚至有些过重,这些诗词是由兴化本地学者收集并提供,这些郑板桥早年的诗词可以看出师出种园的板桥对老师的敬仰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