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1)

巴洛克时期,是欧洲音乐史上最多彩多姿,也是最混乱复杂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音乐的发展是朝着好几个方向同时发展的,乐曲的形式与构造也在不断地在发展和演变。这一时期,在声乐曲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出现了歌剧、清唱剧及神剧;在器乐曲方面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奏鸣曲、组曲及协奏曲等。

在这些新兴的乐曲形式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歌剧的出现。1600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上演了现存最古老的歌剧。由于歌剧是一项划时代的产品,所以史学家将歌剧诞生的这一年定为巴洛克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分界点。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情况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分期。在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音乐分期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这一时期,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巴洛克时期的定义

“巴洛克”一词源自葡萄牙文,原指形状不规整的珍珠。评论家曾用该词来嘲讽当时建筑物上的一些新奇怪异的装饰风格,随后人们发现在美术、音乐等其他领域也出现一些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和谐匀称、舒缓流畅的传统风格相违的,追求炫耀、张扬等不规范的倾向。因此“巴洛克”一词逐渐成为了同时代包括建筑、美术、雕塑、音乐等各领域艺术风格统一的代名词。

西方音乐史上通常把1600年(欧洲歌剧的诞生)至1750年(巴赫去世)这150年称为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的代表音乐

巴洛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最高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通奏低音”的应用。“通奏低音”又称“数字低音”,它是一种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织体。它是指作曲家在创作时只写出高音旋律声部和低音声部,中间的声部是空着的,在低音旁用数字标出该音在和弦中的位置,然后演奏者根据这些数字标识,即兴地把和声添上去。当时一般用大提琴等演奏低音,用键盘乐器、琉特琴等填充和声,演奏者还可以根据对乐曲的理解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处理。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特有的标志特征,它的产生也促使了和声学的诞生。

“十二平均律”的律制在巴洛克时期得以广泛应用。“十二平均律”的应用与巴洛克时期键盘乐器的创作和演奏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当时键盘乐器的调音还是按着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乐律规则进行的。但当演奏升降号较多的乐曲而需要转调时遇到了困难。人们发现如果在一个八度音程内将其平均分成十二个音阶(即12个半音),就可以实现自由的转调及升、降半音的处理,这就是“十二平均律”。作曲家、古钢琴演奏家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就是对“十二平均律”的实践,它证明在一个采用平均律调音的古钢琴键盘上演奏24个大小调的可能性。

巴赫充分证明了平均律理论在键盘音乐上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大小调体系的调性转换开拓了广泛的空间,标志着大小调体系的成熟。

歌剧艺术在意大利产生并逐渐遍及欧洲各国,这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最耀眼的亮点之一。与此同时,清唱剧、康塔塔等大型声乐套曲的出现,也为巴洛克音乐舞台增添了光彩。

巴洛克时期,器乐得到了空前发展,产生了许多种器乐音乐体裁,如奏鸣曲、大协奏曲、组曲、赋格曲等。

歌剧的产生与新的声乐体裁

在所有的歌剧中,以意大利歌剧最为著名。另外,法国和英国的歌剧艺术发展得也比较成熟。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诞生了新的声乐体裁。

意大利歌剧

意大利歌剧产生于16至17世纪之交,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意大利歌剧诞生于佛罗伦萨,成长于威尼斯,成熟于那不勒斯。

16世纪末,受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启发和激励,在佛罗伦萨出现一个由贵族巴尔第和柯尔西赞助的文学艺术社团“卡梅拉塔”,该社团聚集了一批学者、诗人和音乐家,他们讨论恢复古希腊艺术,想仿照古希腊悲剧的诗歌、舞蹈、音乐三位一体的风格,创作出一种具有戏剧性音乐风格的新型音乐戏曲作品。因此,该社团行动起来了,1597年由利努契尼写作剧本、佩里作曲的歌剧《达芙妮》首次演出便获得成功。随后他们再度合作,卡契尼也参与部分音乐创作,于1600年完成了歌剧《优丽狄茜》。该剧作为庆祝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与意大利梅迪契公爵的女儿玛丽亚的婚礼的礼物,在佛罗伦萨的皮特宫一经上演,就大获成功。这是第一部流传下来的歌剧。该歌剧的内容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该歌剧的创作者们认为复调音乐破坏了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音部旋律,以独唱的宣叙性音调为主,并使单声部的旋律与歌词紧密结合。该剧伴奏以古钢琴为主,采用当时流行的田园剧风格,舞台布景也比较简单。尽管初期的歌剧这一音乐形式还不成熟,处于探索阶段,但它开启了西方音乐的一个新的体裁。

17世纪上半叶,随着佩里、卡契尼等第一代歌剧作曲家的相继谢世,歌剧的中心从佛罗伦萨转移到商业繁华的威尼斯。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了欧洲首座歌剧院——圣卡西亚诺歌剧院,它标志着歌剧从贵族沙龙和宫廷走向市民阶层。之后又有七座歌剧院相继落成,据记载,仅17世纪就有三百五十多部歌剧上演,可见公众对歌剧的推崇。

代表威尼斯歌剧成就的作曲家是蒙特威尔第(1567—1642)。这位跨世纪的音乐家在写歌剧之前,已是一位著名的意大利牧歌作曲家。他把牧歌和经文歌创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运用到歌剧的创作中,使意大利歌剧从初始的探索阶段就发展成为真正的歌剧艺术。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但保留下来的很少,其中《奥菲欧》是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1607年在曼特瓦上演。这是一部五幕歌剧,剧情类似于《优丽狄茜》的古希腊神话。在这部作品中,他大量运用了牧歌、单声歌曲、咏叹调等,全面展示他在牧歌和宗教音乐方面的丰富经验,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音乐性和戏剧性。

蒙特威尔第主张用“激情风格”进行歌剧的创作,十分重视用音乐形象深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力求用戏剧性的音乐风格表现出人的愤怒、激动和心灵的震颤等情绪,因此他大胆地使用不协和音,在弦乐上使用了颤音和拨弦等技法,营造出紧张、不安,甚至是愤怒的音乐情绪。在器乐使用方面,他起用40多件不同类型的乐器组成的乐队为歌剧伴奏,烘托戏剧效果和剧情的发展,实为当时的创举。在他的歌剧中,音乐已不像早期歌剧仅对歌剧剧情的简单陪衬,已成为剧情戏剧性发展过程中积极参与的角色。歌剧的结构形式在他的作品中也初步定型: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二重、三重)、合唱、管弦乐队及舞蹈综合组织在一起。他在歌剧创作上的贡献,对欧洲歌剧的后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7世纪末,意大利歌剧的中心转移到那不勒斯。那不勒斯的歌剧创作和演出活动十分繁荣,并逐渐形成了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这一转变,标志着歌剧走向成熟。此时的歌剧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或历史传说,在结构形式上多采用三幕结构,幕间常常穿插戏剧性的幕间剧,由快—慢—快三段形式的序曲开场,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进行。宣叙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另一种为带伴奏的宣叙调,用于表达复杂情感及戏剧性紧张场面。返始咏叹调采用a—b—a三段形式。标准类型化的咏叹调有三种类型,一为强烈表现情感的激昂型,也称性格咏叹调,二为抒情、哀伤型,也称抒情咏叹调,三为表示愉快的牧歌型和急令式的诙谐型,也称朗诵性咏叹调。

那不勒斯歌剧的代表作曲家是斯卡拉蒂(1660—1725),他共写出了115部歌剧,但完整保留下来的并不多。

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使美声唱法得到空前提高,它确定了近代欧洲歌剧的基本格局,成为后来莫扎特、罗西尼意大利式歌剧的先导。

需要指出的是,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在从产生、成长走向成熟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单纯追求演唱技巧与表现形式程式化的倾向。例如,歌剧创作过于程式化,不同剧目相互套用咏叹调的做法;热衷于不顾内容只炫耀美声演唱技巧的做法,甚至盛行雇佣既有男性强有力肺活量又有女性柔美明亮声音的“阉人”歌手的作法。这些都损害了歌剧音乐的独创性,成为促使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走向衰退的主要原因。

法国、德国、英国的歌剧

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传入法国后,深受法国人喜欢。但法国已有自己的舞台艺术形式——古典悲剧和芭蕾舞。法国作曲家开始尝试将法国传统的舞台艺术融入到意大利的歌剧中,开始创作具有法国自身特征的歌剧。于是一种把宣叙、歌唱、芭蕾融为一体的称之为“抒情悲剧”的歌剧形式在法国产生。其代表作曲家是吕利(1632—1687),他共创作了15部歌剧作品。

德国本地歌剧起步较晚。17世纪后半叶,德国汉堡成为歌剧发展中心。最重要的作曲家是凯泽耳(1674—1739)。他创作了100多部歌剧。他试图把德国的文化因素和意大利歌剧传统融合起来。他创作的歌剧咏叹调有的比意大利歌剧更为瑰丽,也更为严肃、深刻,而且他注重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

17世纪英国流行一种“假面舞”的贵族娱乐活动。“假面舞”是一种“半歌剧”的体裁形式,被认为是英国歌剧的前身。英国早期歌剧作曲家是珀赛尔(1659—1695)。他于1689年创作的《迪多与伊尼》是一部用英语演唱的具有英国本民族特征的歌剧。

新的声乐体裁

在歌剧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巴洛克时期还有两种大型声乐体裁在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同样获得勃勃生机,这就是清唱剧和康塔塔。这两种声乐体裁与歌剧相似,都有戏剧性音乐特征,都有要表演的故事和剧情,都采用独唱、重唱、合唱、宣叙调、咏叹调等演唱形式,都有管弦乐队伴奏,都采用主调音乐风格等,只是没有演出服装、布景道具,歌唱者们也无需进行表演。因此也称这两种声乐体裁为大型声乐套曲。

作为两种声乐体裁之一的清唱剧,又被称为神剧。清唱剧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剧,以《圣经》为题材,属于宗教音乐套曲,称为“拉丁清唱剧”;一种是用意大利语的清唱剧,取材比较自由,称“世俗清唱剧”。第一部清唱剧《灵与肉的体现》出现于1600年,由意大利作曲家卡瓦里埃利(1550—1602)创作完成。后来亨德尔创作的《弥赛亚》、海顿创作的《创世纪》都被认为是清唱剧的经典作品。

康塔塔在形式上与清唱剧相似,但规格短小,内容简单,侧重抒情。它通常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康塔塔可以分为小型康塔塔(又称室内康塔塔)和大型康塔塔。大型康塔塔有较大管弦乐队伴奏,在特定场合下演唱。

康塔塔于1600年诞生于意大利,在罗马最为流行,后来传入欧洲其他国家。英国、法国、德国都采用本国语言创作康塔塔。1700年以后康塔塔在德国很盛行,在巴赫的创作中康塔塔的发展达到顶峰,代表作有《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复活节康塔塔》等。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及发展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期,在音乐家的努力下,巴洛克时期的器乐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器乐的发展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从原来依附于声乐的从属地位,开始独立出来,并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很多器乐作曲家同时也是器乐演奏家,他们创作出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器乐作品,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器乐音乐体裁,其中以奏鸣曲、协奏曲、组曲和赋格曲为代表。

1.奏鸣曲

奏鸣曲是巴洛克时期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器乐体裁。它是由几个乐章构成的合奏乐曲。它分为两种,一种为室内奏鸣曲,它主要以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曲形式出现,主要在宫廷或私人音乐会上演出,供消遣娱乐;另一种为教堂奏鸣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按慢板—快板—慢板—快板的顺序排列而成,音乐风格较为庄重、严肃。

常见的奏鸣曲的乐器组合形式为两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或大管,它们组成的三个乐器声部,人们因此也称这种乐器组合演奏的奏鸣曲为“三重奏鸣曲”。

2.协奏曲

“协奏曲”一词有竞赛、协作的含义,它是17世纪中叶开始,专用于器乐作品创作的一种体裁。协奏曲又分为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几种形式。

大协奏曲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管弦乐体裁,是由两或三件乐器构成一个独奏组与大组的合奏部分进行协奏的一种体裁。一般是由几个舞曲乐章或非舞曲乐章组成,其结构形式与奏鸣曲相似。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1678—1741)创作有许多精彩的大协奏曲作品。他还开创了标题协奏曲的先例,如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另外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也是大协奏曲的典范作品。

乐队协奏曲的特征是:乐队中某个乐器既起独奏作用,又充当合奏的角色;独奏时要发挥华丽的技巧,并与合奏乐队形成对比竞争风格。

独奏协奏曲是一件乐器与管弦乐队进行协奏的体裁。

3.组曲

组曲是一种由几首乐曲(常为舞曲)按照对比的原则组成的一种器乐套曲,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的舞蹈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