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常识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世界当代史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1956年2月14~25日在莫斯科举行。赫鲁晓夫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总结报告。报告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苏联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今后的任务。在阐述对外政策方面,提出“战争并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著名论断,宣布和平共处原则是苏联对外政策的总路线,强调和平共处应发展成为和平竞赛。并认为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可能通过议会的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大会通过了关于总结报告的决议、部分修改党章的决议、关于“六五”计划的指示和草拟新党纲的决议。大会闭幕后,24日夜,赫鲁晓夫召集大会代表听取了他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是苏共在斯大林逝世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赫鲁晓夫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对苏联经济进行的改革和调整。农业改革措施有:改善计划体制;改变农产品采购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收购制和统一的采购价格,并规定采购价格应高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解散机器拖拉机站,使集体农庄拥有农业机器。此外,赫鲁晓夫还采取了扶植家庭副业经济,增加农业投资和大面积垦荒等发展农业的措施。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主要是1957年对工业、建筑业的改组。撤销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的部;同时将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原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部管理的企业交给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尽管很不彻底,有很多失误,但还是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工业改组促进了同一地区的企业协作,但也造成了经济秩序一定程度的混乱。

战后两个德国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期间德国分裂为两个德国的事件。1945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苏占区逐步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西占区着重于重建资本主义。1947年1月,美、英合并两国占领区。1948年2~6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召开伦敦会议,提出西方三个占领区合并及协调经济政策。6月21日西占区单方面实行货币改革。苏联采取措施对美国进行反击,1947年6月在苏占区成立德国经济委员会。1948年6月22日,苏联在苏占区发行新币,从6月24日起“封锁柏林”。同年11~12月,东西柏林分别成立市政机构首先分裂。1949年5月12日,西方占领当局批准西占区德国议会委员会通过的基本法即《波恩宪法》。9月20日,联邦德国正式成立。同年10月7日,在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1940年,法国政府向纳粹德国投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告终。法国光复后,1946年10月13日,法国第一届制宪会议修改的新宪法获得通过。宪法宣布法兰西为非宗教的、和海外领土组成的法兰西联邦,从而宣告第四共和国成立。第四共和国为议会制共和国,实行多党制。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国民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总统由两院联合选出,任期7年,不掌握实权。总理由总统提名,国民议会任命,政府严格对议会多数派负责。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经济得到恢复,外交上追随美国,连年进行殖民战争;内政上政党林立,党争激烈,民族、阶级矛盾激化,内阁更迭频繁,先后共达20届。1958年9月,法国通过新宪法,为第五共和国代替。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根据1958年新宪法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法兰西第四共和国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1958年6月1日,戴高乐出任政府总理;9月4日,戴高乐政府公布了宪法草案, 28日经公民投票通过;10月5日正式宣告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总统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缩小,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和三军统帅,掌握军事、政治和立法的大权,拥有任命总理和各级官员、主持内阁会议、签署法令、解散议会、决定公民投票、在紧急状态下行使独裁的权力。议会无权监督和罢免总统。这些变化适应了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统治和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的需要。第五共和国时期法国政治上保持了法兰西民族独立和自主的内外政策,反对超级大国和霸权主义;经济上大力发展现代科技与民族经济。其延续至今。

布拉格之春

1968年春捷克斯洛伐克进行的一场自由化改革运动。1968年1月,杜布切克担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后,进行“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新模式”试验:在政治方面,改变党的职能,改造整个政治制度,保证集会、结社、迁徙、言论和新闻自由,取消书报检查制度,使人民的一切政治团体直接参加国家权力机构;在民族政策方面,主张建立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的联邦制国家;在经济方面,改革工业结构和布局,允许私有企业存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工人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取消国家对外贸易垄断权;在对外政策方面,主张在进一步发展同苏联的友好关系的同时,发展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一切国家的互利关系。这一改革运动曾被西方报刊称为“布拉格之春”。

1968年春,温和派领导人杜布切克(左一)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受到人民的欢迎。

匈牙利事件

1956年10月匈牙利发生的社会动乱。10月21日,哥穆尔卡担任波党第一书记的消息传到匈牙利后,布达佩斯民情激愤。23日,布达佩斯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向党和政府提出了16点要求:撤走苏联驻军,改变苏匈贸易上的不平等地位,政治生活民主化,让纳吉·伊姆雷重新执政等。当天晚上,电台大厦前发生了武装冲突。24日纳吉·伊姆雷出任政府总理,苏军开进布达佩斯,但未能控制局势,动乱进一步扩大。帝国主义间谍、特务分子、国内反革命分子等也乘机捣乱,一些武装暴徒捣毁党政机关,屠杀共产党员和无辜群众,国内一片混乱。11月1日,纳吉·伊姆雷宣布匈牙利退出华约组织,并向联合国求援。11月4日,以卡达尔为首的工农革命政府宣告成立,苏军再次开进布达佩斯,局势逐渐稳定。这次动乱给匈牙利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波兹南事件

1956年6月发生在波兰西部工业城市波兹南的政治风波。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传出后,在波兰引起巨大反响。1956年6月上旬,波兹南的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的工人提出了增加工资和降低所得税的要求,派代表团去华沙和机械工业部部长谈判,遭到拒绝。6月28日工人们前往市中心举行示威游行,并同警察发生冲突。外国敌对势力也趁机捣乱。市内发生骚乱,党政机关、警察局和监狱均遭到攻击。波兰政府出动了军队和坦克,才控制住局势。在这次事件中,有5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波兰统一工人党于7月召开七中全会,全会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实行政治民主化。后选举哥穆尔卡为中央第一书记,通过了《关于党在目前的政治和经济任务的决议》,开始了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

日本战后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在美国占领当局主导之下进行的日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司法等广泛领域的民主主义改革。主要包括:第一,解散日本全部军队;审讯战犯;解散右翼法西斯团体;解除军国主义分子的公职等,以打击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第二,根据美国占领当局意旨修改宪法,使日本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实现了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第三,解散财阀,促进战后日本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第四,实行农地改革,形成以自耕农为主体的新的土地所有制关系。此外,日本还对文化教育、劳动立法、公务员制度、警察制度、家族制度等进行改革。战后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使日本由军国主义法西斯国家转变成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国家,为战后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朝鲜的分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期间在美国的干涉下朝鲜分裂成两部分的事件。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线界分别占领朝鲜南北部。1945年12月,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达成协议,决定创造条件重新使朝鲜统一。但美国1946年2月却在南部成立“民主议院”。1947年冷战爆发后,美国加快分裂朝鲜的步伐。1948年5月10日,在美国的操纵下,南朝鲜举行非法的“国民议会”选举,7月12日公布《大韩民国宪法》,8月15日成立“大韩民国政府”。为了回击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阴谋,在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整个朝鲜于1948年8月25日举行选举,9月8日公布宪法,组成以金日成为首的政府。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1948年底,苏军全部撤离北朝鲜。美国军队仍然驻扎在南朝鲜,使两个朝鲜的分裂局面长期存在。

朝鲜人民抗美救国战争

朝鲜人民反对美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争。战后,美国为实现其征服朝鲜、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指使南朝鲜李承晚以武力侵占朝鲜北部。1950年6月25日,南北朝鲜之间爆发战争。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坚决进行反击,并把敌人压制在洛东江一线。9月15日,美国调集兵力,在朝鲜中部仁川登陆,同时在洛东江一线增强兵力转入反攻,以合围朝鲜人民军。朝鲜人民军被迫实行战略北撤。10月初,美军侵入朝鲜北部,攻占平壤,并威胁中国的和平与安全。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援朝参战,中、朝军队并肩作战,使美国被迫于1953年7月10日在开城开始进行停战谈判,并使其于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这次战争是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粉碎了美国的阴谋,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朝鲜战争使得人民流离失所

越南抗法战争

1946~1954年越南人民反对法国殖民者的民族解放战争。1945年9月23日,法国企图恢复其殖民统治,在越南南部发动了殖民战争。1946年12月19日,法国殖民军进攻河内,越南人民在越南劳动党和胡志明的领导下,开展了全面的抗法救国战争。战争初期,法军处于优势,但越南军民经过一年战斗,收复了部分城镇,消灭了大批法军,挫败了法国殖民者速战速决战略。此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越南军民坚持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的方针,逐步扩大解放区。1948~1949年,取得了一系列反扫荡战役胜利。从1950年起,越南军民不断发动反攻,消灭了法国殖民军大批有生力量。1954年5月7日,越南在奠边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改变了整个印度支那战场的形势。1954年7月21日,法国被迫签订《日内瓦协议》。越南抗法战争取得历史性胜利。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

越南人民反抗美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美国在越南南方取代法国并拼凑吴庭艳傀儡政权。又于1961年5月在越南南方发动“特种战争”,被越南人民在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粉碎。1964年8月,美国又制造了“北部湾事件”,把侵略战争扩展到越南北方。1965年3月,美国直接出兵越南南方,把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的“局部战争”,最后破产。1969年美国为了摆脱侵越的困境,转而实行“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计划,又被粉碎。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在巴黎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及其仆从军被迫从南方撤走。但美国支持的伪政权破坏巴黎协定,蚕食南方解放区。越南军民实行自卫反击,于1975年发动春季总攻势,4月30日解放西贡,彻底摧毁伪政权,5月1日解放了整个南方。

印巴分治

1947年英属印度被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而独立的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英国难以直接统治,只得采取分而治之政策。1947年3月,新任总督蒙巴顿与印度各政党及教派领导人商谈,制定了《蒙巴顿方案》。6月3日公布该方案。方案规定:英属印度根据居民宗教信仰的不同,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各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7月,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同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成立自治领,从而结束了英国在印度190年之久的直接统治。1950年1月和1956年3月,印巴分别宣布成立共和国。印巴分治使印巴独立,也为两国以后的领土纠纷等问题埋下了祸根。

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朗人民开展的石油国有化运动。战后,石油国有化成为伊朗人民的一致要求。1947年,伊朗政府向英国提出了修改1933年石油协定的要求,但只签订了一个对1933年石油协定的“补充协定”,仅给伊朗增加了一些租让权的税金,伊朗人民更加愤慨,石油国有化运动以更大的规模在全国展开。1951年3月15日,伊朗议会通过了石油国有化方案。4月29日,宣布石油国有化。美、英勾结起来,对伊朗施加种种压力,支持伊朗军队发动政变,并于1954年9月18日迫使伊朗政府与国际财团签订协定,使美、英石油垄断资本重新控制了伊朗石油资源。伊朗人民继续进行斗争。1973年7月13日,伊朗废除了与国际财团签订的协定。1981年9月8日,伊朗石油部宣布废除巴列维王朝与西方多国公司签订的一切合同,从而控制了本国的全部石油资源。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谋求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纲领。其宣称共产主义“危害自由世界和美国的安全”,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 “援助”某些国家“复兴”的使命;要求在1948年6月30日前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紧急援助,并选派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以此“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反对共产主义的“渗透”等。1947年7月,美国与土耳其签订《关于援助土耳其协定》;1948年10月,希腊革命被美、希反动派所扼杀;后援助对象扩大到西欧及其他地区。“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就是其在经济、军事方面的直接产物。杜鲁门主义以反共为名,利用美援排挤英、法势力,并第一次把“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美国基本国策公之于世,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冷战正式爆发。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为反对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度而坚持一年之久的罢乘取得胜利,是黑人民权运动开始的标志。运动以非暴力主义为指导方针,采取抵制、静坐、游行、和平进军等方式。1963年运动达到高潮。4月,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爆发黑人抗议示威斗争,迫使当局接受黑人要求。8月,在华盛顿举行该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游行,25万黑人和白人同情者举行争取就业和自由的“自由进军”。美国国会被迫于1964年通过《公民权利法案》, 1965年通过《选举权利法》,正式以立法形式结束美国黑人受到的在选举权方面的限制和各种公共设施方面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1964年以后,黑人运动走上武装抗暴斗争的道路。

尼克松主义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任内提出的调整美国对外政策战略重点的外交方针。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出访途中在关岛对记者发表谈话,提出美国在亚洲的新政策“关岛主义”。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把“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其内容为:与盟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实际上是要西欧、日本分担防务义务,要美国扶植起来的傀儡或附庸更多地承担军事行动的任务,以使美国腾出手来,收缩战线,加强重点,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仍然保持霸主的“实力”,以“实力”为后盾进行“谈判”,达到限制苏联实力增长、使苏联“自我约束”的目的;改善对华关系,加强自身战略地位。这是美国的全球战略从进攻转为防守的标志,是美国力图继续称霸世界但又力量不足的表现。

尼克松像

里根“复兴经济计划”

美国总统里根任内制定和实施的经济改革措施。里根上台后,美国经济面临严重的滞胀局面和1981~1982年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981年2月18日,里根在其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复兴经济计划,提出应从调节需求转向调节供应,即从扩大消费转为减税、鼓励投资来刺激生产,削减联邦政府开支,降低通货膨胀。计划主要集中在税制改革和社会福利改革两方面。1981~1984年分3次把个人所得税共减少23%,公司所得税最低由17%降至15%。但减税使财政赤字剧增,政府又不得不于1985年5月进行新的税制改革,大规模减税与大规模增税并举。1986年10月通过的新税法把税率降到60年以来最低水平,并且简化了税栏。计划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减轻了联邦政府负担,促进了美国经济增长。

古巴革命

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人民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府,建立人民革命政权的武装革命。为反对巴蒂斯塔独裁统治,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率领100多名青年发动起义失败后被捕,1955年获释后流亡墨西哥,建立“七二六运动”组织,提出建立民主制的纲领。1956年12月2日,卡斯特罗等回国,建立游击根据地。1958年3月17日,古巴42个群众团体发表联合宣言,反对独裁政府血腥统治。7月,起义军同国内各派反独裁力量在委内瑞拉签订《加拉加斯协议》,组成反巴蒂斯塔的革命阵线。8月,切·格瓦拉率军挺进拉斯维利亚省,打开通向哈瓦那的道路。1959年1月1日,起义军进入哈瓦那,建立革命临时政府,卡斯特罗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同年2月任政府总理。古巴革命取得胜利,并向社会主义过渡。

埃及七月革命

1952年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的推翻法鲁克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和封建王朝反动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由青年军官秘密组织的“自由军官组织”在纳赛尔的领导下,积极准备推翻王室。1952年7月23日,“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并控制了首都。26日,法鲁克国王被迫宣布退位,逃往意大利。起义者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没收王室的土地,取消社会等级和贵族封号,清洗腐败的国家机构,颁布土地改革法,废除了1923年宪法。1953年正式宣布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埃及共和国。纳吉布任总统兼总理,纳赛尔任副总理。1954年10月19日,签订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协定》,规定英军1956年6月12日最后一批撤离埃及领土。1956年6月23日制定新宪法,纳赛尔当选总统。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

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推行的对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和压迫的制度。南非联邦成立以来,一直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政策。1948年种族主义政党国民党执政后,以“种族隔离”为纲领,制定一系列法令,将种族压迫法律化和制度化,建立了完整的种族隔离制度。其主要法令有:1951年的《种族隔离法》,把南非居民分为白种人、有色人、非洲人等等级,分别隔离,非洲人被赶到贫瘠的“保留地”内,而占人口总数不到17%的白人却占有87%以上的肥沃土地;1952年的《通行证法》,规定非白种人必须携带60余种证件,否则即遭监禁或罚款;1959年的《班图自治法》,把非洲人按语言文化的区别分为8个部落自治单位,企图将所有黑人逐步赶到这些地区。种族主义统治遭到南非人民的强烈反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许多国家予以制裁。

茅茅运动

肯尼亚爱国武装组织“茅茅”进行的反对英国殖民者、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20世纪40年代末,一些爱国的吉库尤族青年开始组织秘密队伍,称为“茅茅”。“茅茅”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主张把欧洲人驱逐出肯尼亚,把白人抢去的土地夺回来,废除种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1952年起,“茅茅”领导农民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以森林地带为基地,开展游击战,袭击殖民军的兵营和警察所,捣毁种植园,破坏铁路,大力打击英国殖民者。并在丛林中建立军事和行政组织,成立政府和议会等。1952年10月,英国宣布肯尼亚进入紧急状态,调动军队对“茅茅”战士进行围剿和镇压,“茅茅”大批战士牺牲或被捕,剩余力量退入山林继续斗争。茅茅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推动了整个东非的民族解放运动。

苏南冲突

苏、南两国共产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存在分歧。战后,苏共以领导党自居,干涉南斯拉夫内政,要求南斯拉夫照搬苏联模式,两国经济关系也不平等。南共对此加以抵制。1948年3月中旬,苏联突然撤走在南斯拉夫的全部军事顾问和文职专家,两国关系急剧恶化。3~5月,两党交换信件,互相批驳。经苏联提议,6月20~28日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于布加勒斯特举行会议,严厉抨击南斯拉夫内外政策,宣布将其开除出情报局。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断绝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关系,对南斯拉夫施加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苏联及东欧国家完全断绝与南斯拉夫的关系。至1955年,苏南签署《贝尔格莱德宣言》,两国关系才实现正常化。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是苏南冲突的根本原因。

1955年,苏南关系比较正常时期,赫鲁晓夫与铁托一起检阅仪仗队。

美苏争霸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形成对峙的局面。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美国凭借其经济和军事力量,推行全球扩张政策。但随着侵越侵柬战争的失败,美国的霸权地位逐渐衰落。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把争夺的重点转向欧洲,这标志着美国霸权的衰落和独霸地位的丧失。此时的苏联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军事上从战略劣势转为战略均势,并日益显示出超越美国的趋势,形成了美苏争霸的新格局。1981年里根上台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以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美苏争霸出现了僵持局面。1985年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球缓和战略。欧洲是美、苏争夺的战略重点;地中海和印度洋是美、苏争夺海洋霸权的热点。为了争霸,双方都展开激烈的假裁军、真扩军,争夺军事优势。美苏争霸是世界不安定和动乱的主要根源。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24日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也称亚非会议。会议是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联合发起的。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等亚非29个国家。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问题。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存同求异的方针,为各国代表普遍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宣布一切国家的人民享有自决的权利,支持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独立斗争,倡导以和平相处、友好合作10项原则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强调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号召亚非国家发展全面的经济与文化合作。会议体现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和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的精神,促进了亚非各国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发展。

柏林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对抗,是冷战的高潮。1948年6月21日,美英法在德境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迈出正式分裂德国的第一步。22日,苏联决定在柏林发行新货币,美英法拒绝接受。24日,德国切断了西占区和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德国局势异常紧张,双方实行封锁与反封锁,柏林最后分裂。经过秘密谈判,1949年5月12日双方取消一切交通封锁。5月23日在巴黎召开苏、美、英、法外长会议,柏林危机暂告结束。1955年5月《巴黎协定》生效后,柏林问题又成为美、苏争夺欧洲的焦点之一。1958年11月,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联合国管辖的“自由城市”,限定美、英、法在半年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否则苏军单独与东德签订和约,把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交给东德管理。最后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上作出让步。1961年6月初赫鲁晓夫又提出相同的要求。8月13日苏筑起“柏林墙”,双方剑拔弩张。后又以苏联的妥协退让而宣告结束。

古巴导弹危机

亦称加勒比海危机,是美、苏就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问题发生的尖锐冲突。1962年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秘密向古巴运送导弹,建立基地,对美国进行核讹诈。美国发现后,经过一系列内部商讨和策划,决定以讹诈对付核讹诈。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演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观察员监视下,迅速拆除和撤走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并下令武装封锁古巴,命令世界各地美军进入戒备状态。随后,美军在古巴领海周围设置警戒线,拦截检查前往古巴的船只,集结庞大的部队准备参战。苏联因实力不足被迫退却,表示愿意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古巴导弹,交换条件是美国撤销封锁并保证不入侵古巴。经谈判,苏联同意分别于10月28日和11月21日从古巴撤走导弹和伊尔28式轰炸机。苏联轰炸机撤走后,美国解除封锁,危机基本平息。

苏联侵捷事件

1968年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事件。1968年1月,捷共中央全会后,以杜布切克为代表的改革派取得了党政大权,决定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等,引起了苏联的恐慌。1968年8月20日深夜,苏军出兵占领布拉格机场和主要据点,绑架了杜布切克等人。同时,苏、波、匈、保和民主德国的50余万军队越过捷克斯洛伐克边境,控制各战略要地。捷共宣布不进行抵抗。8月26日,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被迫在莫斯科签署两国会谈公报,称五国出兵是为镇压帝国主义策划的反社会主义阴谋而提供的国际主义援助。10月16日,苏联又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签订关于苏军留驻捷克的协定,使苏军占领合法化。捷克人民多次举行集会示威,采取各种方式抗议苏军入侵。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是苏联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典型表现。

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9年苏联军队对阿富汗的全面入侵。70年代苏联为从陆路南下印度洋,对阿富汗进行渗透和扩张。1979年12月27日,驻阿苏军突然袭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后苏军大举入侵,一周之内控制了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并扶植傀儡政权。阿富汗人民奋起抵抗,于1981年6月各派抵抗组织组成抗战联盟。苏军以10余万兵力占领阿富汗,但仍难以取胜,且耗资巨大,人员装备损失严重,国内反战呼声高涨,国际进步舆论和绝大多数国家予以严厉谴责。经过6年谈判, 1988年4月14日,巴基斯坦、喀布尔政权和美、苏外长于日内瓦签订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协议》。规定苏军1988年5月15日起撤出阿富汗,9个月内全部完成,巴阿互不干涉,美苏提供国际保证,联合国实行监督。1989年2月,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

东欧剧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89年开始的社会体制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这既是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更是由于这些国家指导方针政策的失误引起的。具体表现为:1989年10月6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改为匈牙利社会党,宣布党的目标是“民主社会主义”,不再是实现社会主义。1990年12月瓦文萨当选波兰总统,共产党被排斥在政府之外。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发生政变,捷共失去政权。同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被处死,并宣布放弃一党制,实行多党制。1989年11日10日,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日夫科夫被迫辞职,党的目标变为更新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政治体制上实行议会民主制。1990年12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被迫宣布实行多党制。1991年,阿劳动党改为阿社会党。1990年1月,南斯拉夫宣布实行多党制,南的社会主义制度逐渐瓦解,并引发各民族之间的斗争,并于1991年分裂为几个共和国。1989年10月,民主德国共产党总书记昂纳克辞职,人民大量涌入联邦德国。1990年2月,民主德国共产党改为民主社会主义党。10月,德国统一。1990年苏联政局变动,至1991年12月分裂为15个独立国家,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

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改革出现失误,帝国主义加紧了“和平演变”。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政治剧变。1990年苏联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3个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以及苏联瓦解的开始。一些试图维护苏联本来的联盟体制、避免苏联解体的苏联高级官员于8月19日发动事变,3天后失败,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共被排挤出政权机构,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各加盟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12月21日,原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苏联不复存在,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