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2015年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2015年,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创新财税金融等支持方式,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发展等举措,在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有效调动了各方面的创新积极性;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动督促政策落地;实施《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明确在京津冀、上海等8个区域率先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发布实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支持和鼓励双创的政策体系。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工作。
二、推动重点领域工作取得新突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出台“互联网+”行动、发展云计算、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加快宽带网络建设推动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文件,提出了任务目标、推进策略和实现路径;加快宽带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步伐,试点企业达138家次,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稳步推进,利用近30亿元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开展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在生物产业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出台《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等配套文件,开展农业转基因管理全国培训,持续加强转基因科普宣传,组织开展转基因标准制定修订等工作。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在张家口建立第一个国务院同意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制定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生物质能工业标准体系建设。在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加快实施生态环保重大工程,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产品、装备;修订《清洁生产审核办法》,深入推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发布《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开展城市矿产、园区循环化改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示范试点建设,发布再制造“以旧换再”推广试点企业名单及产品名单;开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个环节的研究与建设。在高端装备产业领域,发布实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完善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新材料产业领域,编制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指导意见,建立新材料技术成熟度评价体系,推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试点,制定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组建方案,研究建立新材料测试中心和应用示范平台。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电动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和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与此同时,组织实施了一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工程。继续滚动支持2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试点建设,持续支持云计算、北斗卫星导航、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新型平板显示等专项重点项目,有力推动了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基于云计算开展业务已成为互联网领域创新创业的主流模式,北斗导航应用产品已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新支持10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组织实施“宽带乡村”和中小城市(县)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推动农村宽带设施和城市信息化建设升级。
三、加大财税金融土地支持力度。一是进一步创新方式撬动社会投资。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实施方案,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启动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全年投保设备超过2500台(套),保险保障加总金额超过156亿元,中央财政对投保企业保费补助3.14亿元。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年安排中央财政2亿元在广东、山东、四川、辽宁开展试点。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明确在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板。形成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国家发改委出台《发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稳步推进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准备工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完善信贷政策,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支持。三是完善税收政策。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扩大享受优惠的研发活动范围。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政策,惠及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扩大政府采购节能环保清单产品范围,进一步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出台促进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等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健全用地政策。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下发《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盘活利用现有用地,优先安排新产业发展用地。
四、加强技术人才支撑。一是着力强化科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863、973等计划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启动实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建设特色研究所、创新研究院,启动“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二是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环境。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围绕产业实际优化相关专业设置,对接企业生产实际强化实践性教学,努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推进国际合作发展。一是引导国内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国际合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鼓励信息通信、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全球合作。进一步简政放权,在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审核过程中不再将银行贷款承诺、融资意向书等企业经营自主权事项作为前置条件;建立产业国际化发展知识产权工作制度机制,搭建海外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编制海外知识产权焦点问题实务指引,开展面向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培训。二是加强重点国家国际合作。与英国签署关于加强新兴产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深化中德合作,加强中欧、中美、中加在航空领域,中韩、中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以及中以、中古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合作。三是推动“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实施空间技术应用工程,促进空间技术的国际化应用,推动北斗导航系统走出去和产业化发展;建设跨境光缆项目,完善同俄罗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家的跨境光缆建设;利用对外援助资金推动数字电视标准在老挝、古巴、巴基斯坦等国家应用。
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网络叫车、精准医疗、超材料、无人机、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汽车等各类创新正在改变原有产业发展局面,相关领域创新创业风潮蓬勃兴起,“互联网+”成为创业热点。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业投资超过1000亿元,约占我国创业投资总额的80%。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7个重点监测行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11.2%和10.3%。其中工业领域收入增长9.4%,利润增长10.5%,明显高于工业整体水平。
(金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