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攻守结合,自保而全胜
战争是不祥的,充满了杀戮、流血和牺牲。一场战争,占领城池和土地并不是最大胜利,尽量减少人员伤亡,甚至兵不血刃地结束战争才是真正的胜利。《孙子兵法》通篇,种种应战技巧、临敌策略,无不体现出孙武“自保而全胜”的智慧。
行兵作战的方法很多,但归结起来不过两类:攻和守。这两者一动一静,看似毫不相关,实际上又丝丝相连。只防守不进攻,就会失去胜利的机会;只进攻不防守,就会导致后方空虚,让敌人趁虚而入。做好守备工作,己方军队则立于不败之地,可以有效防御敌人的进攻。只有先让自己处于不可战胜的位置,才能够无后顾之忧,全力攻打敌军。在做好防守工作的基础上发动进攻,不用顾忌后方防线,更能激发将士的士气,奋勇杀敌。
《孙子兵法·形篇》中对攻和守做了这样的阐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意思是,防守工作做得极好的军队,如同隐藏于极深的地底,让敌人无迹可寻;进攻方略极其高明的军队,如同飞翔于高高的天空,让敌人无从防备。试想,如果防御和攻击都做到了无痕迹,胜利就成为理所当然的结果。
全胜,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也是最理想的境界。做到这一点,要依靠临敌时的机变和正确的战略战术。发动战争之前,就应在敌方势力范围内做好一点一滴的渗透性准备工作,作为无形的攻击。同时,要弥补己方的不足,通过对敌方的了解改进己方政策,改良对敌策略、方法,让局势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的效果。
柏举之战
吴国与楚国的柏举之战,是春秋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次战役重创实力强大的楚国,提高了吴国在诸侯国之间的威信,奠定了吴国的霸主地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对此战也有描述:“(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吴国兴起于春秋晚期,与同在南方地区的楚国有很深的矛盾,长年纷争不断,六十余年间就发生过十余次大规模的战役,其余小的武装械斗不计其数。吴王阖闾即位后,“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励精图治,启用贤良,增强城池守备。采用多种有利于黎民百姓的政策,使百姓家有余粮,仓廪充实。整顿吏治,不顾保守派大臣的劝阻,重用外来人才如伍子胥、孙武等,借助他们的军事长才,请他们和自己共图霸业。
就在吴国日益强大之时,原本强大的楚国却逐渐式微。对外,楚国为了与晋国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长期征战不断,巨大的军饷和粮草负担转嫁在百姓身上,劳民伤财,造成百姓疲惫、财力衰竭,国力日益衰弱;对内,楚王陶醉于霸主盛名,愈发骄傲自大,重用谄媚臣子,听不进良言劝谏,政治、军事走上下坡路,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不满。
公元前512年,阖闾提出要讨伐楚国,被孙武和伍子胥劝阻。孙武提出“民劳,未可,待之”的不战理由,用军事家的眼光纵观全局,认为楚国虽然国力不如从前,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是有一定的实力,吴国此时出兵讨伐,劳军远征且胜败难料,不是最好的时机。伍子胥提出“疲楚误楚”的战略方针,被阖闾采纳并实施。他派遣多支队伍,轮番进击楚军不同地方的城池,又不与楚兵正面相接,用以使楚兵疲于奔命。久而久之,楚国认为吴国只敢骚扰楚军,不敢正面迎击,警惕心降低,逐渐松懈,不再重视吴军的攻击。
吴国的“骚扰”措施持续了整整六年,在这六年间,吴国并未消极等待战机,而是积极地做着伐楚的准备工作。除了试探性进击外,吴国还采用了几条重要措施,暗中削弱楚国的实力。一是派遣探子接近楚王,谄媚奉承,使其更加自满,软化他的意志;二是灭掉楚国的盟国徐国和钟吾国,为伐楚减少阻力;三是离间位于楚国北部重要战略位置的唐国和蔡国,利用他们对楚王压迫的不满怨恨之心,拉拢他们投向吴国,为奇袭楚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前506年,楚国大举围攻蔡国,蔡国向吴国求助。阖闾借机发兵,亲自出征,带领弟弟夫概和大将伍子胥、孙武等,倾尽全国兵力,自楚国防御薄弱的东北部大举进攻。在蔡国、唐国的配合下,吴国不费一兵一卒,迅速通过楚国北部三道险要关卡:大隧、直辕、冥阨(今河南信阳以南地区),顺利到达汉水东岸。
见吴国大军突然出现在本国腹地,楚国君臣上下无不大惊失色,楚昭王派令尹囊瓦、左司马沈尹戍、大夫武城黑、大夫史皇紧急率领大军赶往汉水西岸迎战吴军。两军以汉水为界,东西对峙。
吴国经过多年准备,对楚国做出不疾不徐、匿于无形的隐性攻击,不动声色地瓦解了楚国的实力,兵不血刃,轻易进入楚国中心地带,正是“全胜”战术的完美诠释。
楚国左司马沈尹戍仔细观察双方情势后,分析吴军作战的一贯性战略,向统帅囊瓦提出,由囊瓦率领楚军主力沿着汉水西岸迎击吴军,牵制吴军主力,然后自己率兵赶到北方的方城(今河南方城),联合驻守那里的楚军,绕到吴军后方,破坏吴军渡河的船只,守住地势险要的三关,用以扼制吴军,切断其退路,再与囊瓦统率的楚军主力合围吴军,必定能够一举歼灭吴军。
沈尹戍对当前战争的形势分析十分到位,提出的计策也非常合理可行,如果楚军依照他的战术,吴军大捷的历史也许就要改写。可惜,冷静多谋的沈尹戍碰到的主将是毫无主见、贪功重利的囊瓦。
囊瓦听了沈尹戍的建议,感觉很好,于是准许沈尹戍依计而行,可沈尹戍出发奔赴方城后,武城黑和史皇生怕被他抢立头功,一力怂恿囊瓦速战速决,攻打吴军。囊瓦被二人说得心动,认为速战的方法也没有什么不好。于是,不等沈尹戍率领的军队完成包抄吴军后方的任务,就率领军队渡过汉水,向吴军冲杀过来。
吴军本来正为汉水天险犯愁。不渡,就无法展开进攻;渡,又怕楚军趁己方渡河之际发起攻击,进退两难之际,囊瓦自动送上门来。为进一步松懈楚军的防心,诱敌深入,吴军佯装不敌向后撤退。囊瓦见吴军后撤,大喜过望,以为吴军被楚军军威吓住,连忙率领军队追赶吴军。
吴军向大别山脉撤军,楚军紧随其后。到了小别(今湖北汉川东南)至大别(今湖北境内大别山脉)之间,吴军利用山势回头迎击楚军。两军数次交战,均以楚军失利告终。楚军士卒情绪低落,加上长期行军的疲惫,军队士气大减。
吴军见楚军已经疲惫,认为反攻的时机到了,于是在柏举城(今湖北汉川县北)安营扎寨,列出阵势准备与楚军正式交战。阖闾的弟弟夫概认为,楚军主帅囊瓦无能,军队不团结,没有必死的决战信念,吴军应该马上发起进攻,必然能够大破楚军。可小心谨慎的阖闾不同意贸然出兵,生怕楚军不败反而给吴军造成损伤。夫概见阖闾犹豫不决,又不甘心错过这大好时机,于是自作主张,领着手下五千余名兵士奋勇杀敌,冲进楚军所列方阵。事态的发展正如夫概所料,楚军见吴军突然袭击,阵脚大乱,士卒纷纷走避。阖闾见夫概率领军队突击成功,马上带领吴军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大乱,溃不成军。主将囊瓦见势不妙,抛弃战场上的楚军战士,只身逃亡郑国,史皇在混乱中丢掉性命。
楚军主力向西边逃跑,吴军紧追不舍,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今湖北安陆西涢水)第一次追上正在渡河的楚军,吴军在楚军渡河渡到一半时发动攻击,慌乱中,楚军溺死、踩踏致死的兵士不计其数,其余兵士继续奔逃。
在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吴军第二次追上楚军。当时,楚军正在地上挖掘炉灶做饭,见吴军追来,饭做熟了都来不及吃,又匆匆溃逃。逃亡过程中,楚军与听到消息从由息(今河南由息)赶过来救援的沈尹戍会合。二军会合后,与吴军多次交战,败逃多时的楚军疲累交加,心理防线几近崩溃,战斗力大减,终于又被吴军战败。沈尹戍也受了重伤战死沙场。
到这时,楚军主力所剩无几,沿途各城池看见吴军的旗帜闻风丧胆,或降或走。楚军的国都郢的层层防线逐一溃散,吴军长驱直入,直攻郢都,其间,与楚军交战五次,五战五胜,一举攻陷郢都。楚昭王弃国出逃,逃往随国。
吴军在汉水佯装撤退,正是一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战略方法。楚军的贪功冒进、一触即溃,正是毫无准备、盲目进攻的恶果。柏举之战使楚国一蹶不振,吴国兴起。此战中,吴军隐忍六年,做足准备工作在先,临敌冷静机智、随机应变在后,以少量兵力、少量损失击溃楚国大军,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攻守结合的典型战例。
烛之武退秦
全胜是一种智慧,要想获得全胜,除了武力、战略上的优势外,口才也是一个重要条件。攻和守,不仅以实战的方式体现,犀利的言辞、精准的分析、坦荡的态度,也是一种进攻和防御,惊险性丝毫不亚于短兵相接。
据《左传》记载,鲁僖公三十年(前630)九月,晋国、秦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分别驻扎在函陵和氾南,成合围之势。晋国当时的首领晋文公重耳与郑国向来就有嫌隙,一是在他漂泊在诸侯国之间,失势潦倒时,郑国对他很轻慢,他流亡到郑国时,郑国并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接待他;二是郑国反复无常,与晋国定下同盟的同时,又同晋国仇敌楚国交好。因为这两点原因,晋文公攻打郑国的决心非常强烈。
郑文公处于两大强国的围困之下,心急如焚。此时,郑国大夫佚之狐对他说:“郑国正处于危难之中,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让养马官烛之武以使者身份去谒见秦穆公,一定能够说服秦国撤军。”郑文公对佚之狐的话将信将疑,但情势实在太过危急,于是就同意了他的建议。
郑文公召见烛之武,要封他为使节,面见秦穆公为郑国说情。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很没用,才能不如别人,现在我已经年老体衰,什么也干不了了。”烛之武这段话有赌气的成分在里面,他想,自己满腹才学一辈子没有被国君发现重视,现在到了危难之时才想起他。郑文公听了他的话,非但没有生气,还向他认了错:“我没有早些发现您这个人才并重用您,危急的时候再来求您,是我的过错,但是您想想,要是郑国因此灭亡,对您自己也很不利啊!”烛之武见郑文公心意诚恳,终于答应出使秦国。
到了夜晚,郑军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墙头偷偷放了下去。烛之武出城后,随即去拜见秦穆公。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现在,秦国、晋国一起围攻郑国,郑国自知很快即将灭亡。但有些事我不明白,还想找您问个明白。”秦穆公对郑国派来的这个使者很好奇,在郑国处于绝对劣势下,这个人能够单枪匹马来到敌营,胆量、勇气都非常可嘉,于是他耐心地听烛之武说下去。
“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么,拿攻打郑国这件事来劳烦您,也算值得了。但越过其他国家(晋国)的管辖范围,把距离秦国很远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也应该知道这件事是非常困难并且可行性很低的,那您为什么要耗费兵力攻打郑国,而让与您相邻的国家扩大领土范围呢?如果您放弃攻打郑国,让郑国成为您称霸东方道路上的一位好客主人。秦国实力雄厚,使节在各国间往来不绝,路过郑国时,郑国随时可以提供他们需求的物品,这样,对秦国并没有什么损害之处。
“何况,您应该还记得,晋惠公受过您的恩惠,为了感谢您,他答应把焦、瑕这两个地区割让给您。可他早晨渡过黄河到达郑国,晚上就派人修筑防御工事用来防备秦国的攻击,答应给您的领地也没有兑现。晋国野心勃勃,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等郑国灭亡后,他们把郑国当作东边的边界不会心满意足,一定又会往西扩张它的领土。秦国正好在晋国西边,如果不损害秦国的利益,晋国怎么取得他想要取得的领土呢?这种让秦国受损失而晋国得到好处的事,希望您能够仔细考虑一下。”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对烛之武能够提醒他认清晋国的野心非常高兴,当下就与郑国签订了和平盟约,并且让杞子、逢孙、杨孙跟着烛之武回到郑国,帮助郑国守卫城池。之后,秦穆公就撤兵回国了。
看到本来与自己合盟的秦国先行撤兵,晋国大臣子犯见此非常气愤,向晋文公请战,希望去攻击秦军。晋文公虽然也对秦国临时背盟很是不满,但还是从大局考虑,对子犯说:“攻击秦军万万不行,如果没有秦穆公的支持,我也不会平安回国,坐上今天这个位置。再者说,借助别人的力量却又去损害这个人,不是仁义的作为;因一时之愤失去与自己结盟的国家,不是明智的做法;用互相攻击的混战代替联合同盟的和平,不是勇武的行为。既然秦国都走了,我们也回去吧!”于是,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的整段说辞没有一句替郑国求情的话,而是不着痕迹地运用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技巧,站在秦国的角度,点出秦国与晋国的历史矛盾,向秦穆公陈述利害关系,处处以秦国为重,言辞恳切,成功打动了秦穆公,巧妙消弭了战祸。郑国不费一兵一卒,退去秦国、晋国两大强敌。
宋朝陈亮在《酌古论·先主》里提到:“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意思是,用兵的道理,有进攻的方法,有防御的方法,这是用兵的常用方法;以进攻作为防御,以防御作为进攻,这是用兵的机变所在。
实际战争中,攻和守的应用并不是绝对的,佯攻可以看作守的一种方式,佯守也可以视为攻的另类形式。根据多变的战场局势,攻和守可以演绎出不同变化,善用这种变化,可以减少伤亡,赢得胜利;无视这种变化,该防御时轻率进击,该进击时被动防御,就会失却先机,一败涂地。孙武提出“自保而全胜”的观点,“自保”在先,“全胜”在后,只有保护好自己,让敌人无隙可乘,打好防御的基础,才能获得伤亡最小的完全的胜利。
桂陵之战
战国中期,中原地区有七个国家并存,分别为齐、燕、赵、韩、楚、魏、秦,每个国家都想吞并其他国家,一统中原,国与国之间的战事频繁发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这一战里,齐军以小攻掩饰大攻,以多攻掩饰专攻,最终以弱势兵力击败强魏,大大削减了魏国实力,为齐国争夺霸主地位打下了根基。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军事政治人才,授权李悝主持全方位的深度改革。政治上,魏文侯不顾贵族们的激烈反对,强势废除世袭爵禄制度,推行因公受禄的新政策,使出身不佳的人也有机会获得爵禄,这项举措大大鼓舞了士气,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经济上,他在李悝的建议下,废除八户私田环绕一户公田、农户无偿为贵族耕种的井田制度,推行偏重农业控制商业的“平籴法”。李悝首次提出“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说法,认为只有粮价稳定,百姓不饿肚子,国家才会安定。具体做法是,由国家出面宏观干预市场,丰收年时用公平的价格收购粮食防止贩粮商贾压低价钱,灾荒年再用公平的价格卖出丰年存粮救市,防止商贾借机哄抬粮价。平籴法和因公受禄法的施行,使人民安居乐业,军队战力雄厚,魏国迅速强大起来。魏惠王即位后,延续先王的改革,同时积极向外扩张领土,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霸主国。
魏国的强盛气势与称霸中原的雄心,使他与其他国家有了直接利益冲突。他们对魏国又嫉又恨,其中,以同为大国的齐国与魏国的矛盾最为尖锐。
自西周以来,齐国雄踞东方地区,国力强盛,一度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任用邹忌担任相国,田忌担任司马,孙膑担任军师,积极推行改革,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广纳谏言,曾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使臣民百姓争相进谏,最后达到“虽欲言,无可进者”的效果,有效整顿了吏治,使政治格局愈加清明,国力日益强大。
魏国和齐国的励精图治,改革维新,都是“自保”的策略,通过提高自己国家的综合国力,有效增强了防御力和战斗力,使其他国家不敢打侵略自己的主意。但一山不容二虎,齐国想要成为霸主,第一个要灭掉的国家就是魏国。齐国位于魏国东部,魏国向东扩张,齐国首当其冲,逐渐强盛的齐国也使魏国感到极大的威胁。终于,公元前353年,两国正面冲突,爆发了桂陵之战。
公元前356年,为了摆脱魏国对自己的霸权控制,赵国国君赵成侯与齐威王、宋桓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县)聚会,结为盟好之国。同时,赵成侯又与燕文公约定在阿(今河南南阳北)相会,结为盟国。赵国的一系列动作使魏国对其十分不满。公元前354年,赵国攻打魏国的附属国卫国,魏国借此机会大举出兵,围攻赵国国都邯郸,魏国兵力精强,赵国抵挡不住,派遣使者突围,向盟国齐国求助。
齐威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相国邹忌反对救援赵国,认为没有利益可图。但齐国将领段干朋却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和赵国已经结盟,如果坐视不管,会失信于赵国,落得见危不救的恶名,不利于齐国日后的霸业。段干朋主张发兵救援赵国,但不能立即发兵,而是“待时而动”,等到魏国、赵国两国军士都疲惫不堪时再行出兵,“乘魏之弊”,坐收渔翁之利。
段干朋提出救援赵国的战略思路,一是派少量兵力攻打魏国的襄陵,使魏国分出围攻邯郸的一部分兵力抵抗齐国的攻击,使魏国陷入多线作战、兵力分散的境地;二是通过攻打襄陵,向赵国表明齐国的态度,齐国会遵照两国盟约,帮助赵国抗击魏国;三是拖延时间,让魏国、赵国继续作战,等待双方两败俱伤的时机。
齐威王对段干朋的思路表示赞同,分出部分兵力,联合宋国、卫国攻打襄陵,主力部队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成熟再出兵。与此同时,一直不满于魏国大肆扩张领土的其他国家趁魏国出兵攻打赵国,后方防线空虚,也纷纷动作起来。楚宣王派遣楚将景舍率军攻打魏国南部的睢、濊地区,秦国也发兵攻打魏国的少梁、安邑,加上赵国的抗击,魏国陷入四线作战的窘境。
魏国仗着兵力雄厚,其他三个战场的局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主战场,仍将主力部队放在攻打邯郸上。魏国围攻邯郸一年多,邯郸的形势日益危急,交战双方也已十分疲惫。此时,齐威王认为正面攻打魏军的时机已经到来,想要拜孙膑为将,被孙膑推辞,于是拜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发动齐军主力救援赵国。
田忌想要领军奔赴邯郸,与魏军主力交战,解除邯郸的危机,但军师孙膑并不赞同这种以硬碰硬,正面攻击的做法。他对田忌说:“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博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魏、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意思是,要解开缠成一团的乱线,不能用手生拉硬扯。要制止正在打架的人,不能自己加入战圈围殴,而应采取“批亢捣虚”的办法,避弱攻强,击其要害,使打架的人感觉形势对己不利,自动解散。现在魏国和赵国缠斗不休,魏国一定把精锐力量全部放在战场,老弱兵力留守国内,这个时候,您不如带领军队火速攻打魏国国都大梁,袭击其防御薄弱之地,魏军必定惊慌失措,收兵回救国都的危难。这样,我军不但解除了赵国的危险,又可以趁魏军收兵回师,长途跋涉疲惫之际,以逸待劳攻打魏国,必然能够成功战胜魏国。
亢,在古代有咽喉的意思,批亢捣虚的意思是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孙膑提出“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战略方针并根据当前情势加以分析,使田忌听了心悦诚服,依照孙膑的计策率领主力攻向魏国国都大梁。
魏军听闻齐军攻打大梁的消息,果然放弃围攻邯郸,由主将庞涓带领,迅速返回,救援大梁。此时,在孙膑的部署下,齐军已经埋伏在魏军必经之地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以逸待劳,准备截击魏军。
魏军围攻邯郸一年有余,兵力损耗很大,加上紧急行军,将士们都已筋疲力尽,而齐军谋算在先,好整以暇等待魏军,将士体力丰沛,士气高涨。魏军行至桂陵时,遭遇齐军攻击,以劳对逸加上猝不及防,魏军士气全消,大败溃逃。齐军在兵力损耗极少的情况下,大获全胜。
桂陵之战中,齐军运用以少数兵力攻打襄陵的策略,分散魏军兵力,拖延时间,等待最好时机出兵,又用直攻大梁的战术,使魏军以为齐军意在大梁,丝毫不提防齐军会在半路设伏,从而中计。
战争一旦打响,任何一点微小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最后的结果。战争未结束之前,任何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往往会根据战争中的各种变化选择不同策略,灵活改变进攻及防御的方法,将战争中的不确定因素化为己用,从而赢得胜利。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路不走人走。双方交战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如能保持冷静,沉着应对敌方的攻击,巧妙瓦解敌方的防御,就有机会占据优势,取得胜利。反之,战争初期的优势方如果不讲究战略战术,盲目攻击,松懈防御,则会招致损兵折将、一败涂地的结果。
苻坚一意孤行
依照历史规律,每一次朝代更替之间,总有一段时间出现诸雄割据,各自为政的乱象。公元前316年,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国版图呈现南北大分裂的局面。
在南方,西晋时期的琅琊王司马睿自立为帝,建立东晋王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积极发展战后生产。士卒、百姓在长期动乱之下得到休养生息,无不安居乐业。
在北方,各个少数民族纷纷趁乱自立,先后称王。北方地区被各族割据,时常陷入混战之中。在此过程中,原本占据陕西关中周边地区的氏族首领苻坚自立为帝,建立前秦政权,定都长安。苻坚为帝后,重用汉族文人王猛,借鉴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经验,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整顿吏治,选拔优秀人才担任要职;重视教育,让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借鉴汉族耕种经验,发展种植业和桑蚕养殖;大修水利工程,以防水患;整肃军队纪律,操练兵士,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协调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化解矛盾,使大家和平共处。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前秦出现国富民强、欣欣向荣的安定局面。
国力富强后,苻坚开始扩充前秦版图,灭掉前燕、代等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统一了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统一,更加增大了苻坚的雄心,他又向南攻占了东晋的梁、益地区(今陕西南部及四川的大部分地区),占领了襄阳、彭城两座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城镇。面对兵力强盛的前秦军队,实力偏弱的东晋军队节节败退,丢城失地,偏据东南地区。南、北两个主要政权的矛盾日益尖锐,前秦对东晋虎视眈眈,东晋对前秦又怕又恨。
所向披靡的胜利更坚定了苻坚挥师南下、统一南北的雄心。东晋太元七年(382)四月,苻坚把弟弟苻融封为征南大将军。八月,又委派谏议大夫裴元略去做巴西、梓潼两郡的太守,积极营造船只,训练水师,打算从水路行进,攻打建康。
不久,东晋将军朱绰率领部下焚烧践踏沔北的屯田,抢劫百姓六百余户,带着抢来的财物返回东晋。这件事情坚定了苻坚伐晋的决心,他召集群臣、将领在大殿集合,商议攻打东晋的方案。
苻坚说:“我继承王位也将近二十年了,这些年以来,荡平流寇,平定四海,只有东南方的东晋还没有受到我前秦王师的教化。每次我想起天下还没有统一,对着食物也吃不下去。现在,我想要带着精锐兵士去讨伐东晋。我大略地计算了一下,可以出动的兵力大概有九十七万,我准备亲自领兵东伐。你们认为怎么样?”
听了苻坚的话,秘书监朱彤第一个表示同意,形容苻坚讨伐东晋之举是“顺应天时,恭行天罚”,必定会所向披靡,成就霸业。苻坚听了他的话非常高兴:“吾之志也。”除了朱彤外,其余大臣如左仆射权翼、太子左卫率石越等人纷纷反对,认为讨伐东晋的时机未到,提出虽然东晋弱小,但君臣一心,百姓和睦,又占据长江天险,这个时候去攻打他们,取胜的把握不大。大臣们一致认为,经过长年征战,前秦的军队和百姓都已非常疲累,这个时候正应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兵东伐。
苻坚正值志得意满之际,被人泼了冷水,非常不高兴,狂妄地反驳大家:“我们前秦百万大军攻晋,每个人把马鞭投到水中,也足以阻断长江的水流,长江怎么可以称得上是天险呢?”最后又说:“在路边建造房屋,总有来来往往的人持不同意见,导致房屋进度缓慢。这件事,我会在心里好好考虑,自己做出决策!”于是,苻坚解散群臣,只留下弟弟苻融商议这件事。他对苻融说:“自古以来,每当遇到大事的时候,做出最后决断的仅仅是一两个人,人多了议论就多,徒然搅乱我的心意,我准备和你共同决定这件事!”
苻融也不赞同苻坚东伐的主意,极力劝阻,还给苻坚列出几点不可伐晋的理由:一是最近星象不吉利,不适宜出兵远征;二是东晋君主贤明,朝臣与君主同心,政局清明;三是多年来,前秦征战不断,将军士兵的体力心力都已疲倦,士气不振,对敌人就会生出恐惧之心,不利出兵。最后劝告苻坚“诸言不可者,策之上也,愿陛下纳之”,肯定了大臣们的反对意见。
苻坚听了苻融的话更不高兴了,毫不客气地驳斥了苻融,坚持“以累捷之威,击垂亡之寇,何不克之有乎”,认为以前秦的兵力,攻打东晋是轻而易举的事。看到苻坚这么固执,苻融哭着劝谏:“东晋不可讨伐是显而易见的,空劳大军挥师东进,必然无功而返。但我的忧虑还不仅仅在这个方面,您征服的鲜卑、羌、羯等少数民族的势力遍布京都重地,这些人只是暂时屈服,时时怀有不服之心,如果主力军队倾巢而出,一旦内部出现变故,我们怎么对得起祖宗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不仅仅是无功而返的结果了。我的才智、见识都很浅薄,您可以不听我的意见,可王猛是当世奇人,您总是把他比作孔明在世,他临终时对您说的话您还没有忘记吧?”王猛临终时,再三叮嘱苻坚,万万不可对东晋兴兵。
“东晋弱小,一触即溃”的想法根深蒂固地盘踞在苻坚脑中,多年来对外用兵的赫赫战果及统一天下的雄心,使苻坚一反建国初期的从谏如流,在东伐这件事上格外固执。除了大臣外,苻坚看重的佛门弟子释道安也对其进行了规劝,力劝苻坚即使伐晋也不要御驾亲征。可苻坚以上古圣贤尧、禹自比,一一进行了反驳。苻坚的妃子和儿子也一再规劝,但苻坚依旧一意孤行。
太元八年(383)七月,苻坚下达征兵令,平民百姓每十人里就要有一人去从军;富豪官吏之家从军的人,凡是20岁以下的壮丁,都委以羽林郎(皇家禁卫军军官)的职务。他踌躇满志地对群臣说:“我要封司马昌明(东晋孝武帝)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礼部尚书,桓冲为侍中。这一天眼看不远了,可以先把他们将来居住的地方盖起来。”除了鲜卑贵族慕容垂、羌族贵族姚苌和富豪子弟对苻坚东伐之举大加赞赏外,群臣大都持反对意见,试图做最后努力,打消苻坚东伐的念头,但苻坚一点也听不进去。
此时的苻坚,已经被之前的持续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在自己的英明领导下,前秦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对大臣们多数持反对意见非但不警惕自省,反而生出“曲高和寡”的感慨,认为自己眼界魄力高人一等。苻坚被前秦强盛、东晋弱小的表面现象蒙蔽,丝毫没有注意强盛下的脆弱和弱小下的韧性。多年兵乱,士卒早已厌倦打仗,渴望休兵回乡;称臣的几个少数民族怀有异心,时时伺机而动;东晋虽小,却团结稳定,军民向往和平,齐心对外。局势下的种种隐患及变化,苻坚统统没有考虑周全。他的一意孤行,无视变数,是造成淝水之败的主要因素。
淝水之战
太元八年(383)八月,苻坚自长安出发,率领步兵六十多万人,骑兵二十七万人,浩浩荡荡向江南进军。前秦军队声势浩大,旌旗战鼓数不胜数,队伍绵延数千里。同年九月,苻坚率领的军队到达项城,而凉州的军队刚刚到达咸阳,蜀、汉两地的军队刚刚沿着长江流域顺流而下,幽州、冀州的军队抵达彭城,阳平公苻融率领三十万大军先行抵达颍口。一时间,“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
东晋君臣并未被前秦军的声势吓倒,晋孝武帝任命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让身兼徐州兖州刺史的谢玄做前锋都督,和辅国将军、谢安之子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将领率领八万兵马抵抗秦军;又派龙骧将军胡斌率领水军五千人增援寿阳。前秦兵士气势鼎盛,东晋上下人心惶惶。谢玄心里没底,拜见谢安,问谢安有什么好的应对策略。谢安非常镇定,只回答了一句“已有别旨”,就不再说话。谢玄不敢再问。谢安制止桓冲派遣精锐部队保卫国都建康的做法,让他把这部分力量留待驻守西藩。桓冲也很不理解谢安的做法,对手下说:“我们要受外族的统治了!”
到了冬季,十月,苻融率领前秦军攻打寿阳(今安徽寿县)。十八日,寿阳城破,俘虏了东晋平虏将军徐元喜,苻融任命他的参军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攻克郧城(今湖北安陆)。东晋胡彬听说寿阳失陷,领军退到硖石(今安徽凤台附近)据守,苻融率军尾随而至,继续攻打。苻融部将梁成带领五万兵马到达洛涧(今安徽怀远县境内),在洛口设置木制的栅栏,用以阻断淮河流域的交通,不让支援的晋军通过。胡彬困守硖石,日子久了,粮草断绝,难以为继,就派使者送信给谢石,请求快点增援,可是使者没有突出重围,这封信落到前秦军手里。苻融看了信后,向苻坚报告了晋军的情况,建议苻坚趁晋军人少容易擒获的时候快点赶来,防止晋军逃跑。苻坚收到信后,把主力部队留在坎城,亲自率领八千轻骑飞速赶到寿阳,并派尚书朱序去东晋军中劝降。
朱序到了晋军,非但没有劝降,反而向前秦军将领、谢安之弟谢石报告了前秦军现状,提出“宜速击之”、攻打前秦先锋灭其锐气的建议。起初,谢石听说苻坚到了寿阳,内心非常惧怕,想以拒不出战的方式减弱前秦军队的气势,听了朱序的建议后,对进攻还是防御犹豫不决。谢琰劝谢石听从朱序的建议,谢石于是定下转守为攻,主动出战的战略方针。
十一月,谢玄派遣广陵相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人抵达洛涧,驻守洛涧的前秦将领梁成在距离洛涧岸边十里左右的地方列阵迎战。刘牢之毫不畏惧,带头向前冲击前秦军队,径自渡河,直击梁成。梁成不抵刘牢之的气势,前秦军大败,梁成和弋阳太守王咏被斩杀。随后,晋军又占据山涧要道阻住前秦军退路,前秦步兵、骑兵溃不成军,争先恐后想要渡河脱逃,被晋军趁机追杀,死了一万五千余人,俘虏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缴获大批武器军粮。
洛涧之战的胜利,大大挫伤了前秦军的锐气,鼓舞了晋军士气。谢石命令水军陆军乘胜进军,直逼寿阳。苻坚和苻融站在寿阳城墙上观望,苻坚见晋军队形整齐,士气高涨,远望淝水东面的八公山,见到草木摆动如旌旗摇摆,似乎有无数晋军列阵其中,茫然若失,心中产生恐惧,对苻融感慨:“晋军是强敌啊!怎么能说他们弱小不堪一击呢!”
前秦军队紧紧靠近淝水布阵迎敌,使晋军找不到机会渡河。谢玄于是派遣使者对苻融说:“您率领军队孤军深入,又紧靠淝水布阵,这是想要打长久战啊!不如您把阵营稍稍后移,让我方军队渡过河去,咱们一决胜负,不是很好吗?”前秦各路将领都觉得这个提议可行,认为以前秦军的雄厚兵力,在晋军渡河时就可以阻住他们不能上岸,全歼晋军。苻坚下令部队稍稍后退,等到晋军渡河渡到一半时,就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取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这样很好,便率领军队后撤。
没有想到的是,后撤的军令刚下,朱序就在队伍后面疾呼“秦兵败矣”,不明所以的前秦军居然真的大幅度撤退,一发不可收拾。谢玄、谢琰、桓伊趁机率领军队快速渡过淝水,向前秦军发起攻击。苻融十分着急,骑马巡视前秦军军阵,想要约束士兵,却被乱军撞倒,被晋兵杀掉。见主将苻融已死,晋军又威风凛凛在后追杀,前秦军队斗志全无,大败溃逃。
谢玄等人乘胜追击,追到青冈(今安徽寿县附近)时,前秦兵已经溃不成军,奔逃过程中自相践踏而死的兵士尸体遍布山野,堵塞大河。奔逃过程中,仓皇失措的前秦兵听到刮风声、鸟雀叫声,都以为是晋军即将到来,昼夜不敢休息,风餐露宿,又累又饿,十人里就有七八人死亡。
晋军缴获苻坚所乘坐的云母车及仪仗,收取前秦兵遗留下的财物不计其数,收复寿阳,俘虏淮南太守郭褒。淝水之战以东晋胜利,前秦大败告终。
淝水之战中,东晋能够以十万兵士抵抗前秦百万大军并获得胜利,将领的临敌机变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本来准备采取守势的谢石,在听了朱序的分析后,果断改变战略,采取攻势,从士气上挫败前秦军。后来的淝水之战,利用前秦军军心不齐,将士思归的心理,提出貌似有利于前秦军的建议,让前秦军松懈防备在先,朱序暗地瓦解军心在后,使纪律松懈的前秦军纷纷逃命,终至将领殒命、大军溃败的结果。反观苻坚,不听众议在先,与晋军交战稍有失败就自泄士气在后,又不能严加约束大军,失败就成了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