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中华家风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砥砺意志

宝剑锋从磨砺出

古语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怀抱远大的志向,准备摩拳擦掌,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这只是我们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以后的九十九步,需要我们砥砺意志,坚持不懈,这样我们才能攀登到事业的高峰。无比坚强的意志,是我们最值得引以为傲的珍宝,它的光辉,将会一直照耀着我们,走向茫茫未知的前方。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墨梅》的作者是我国元代的画家兼诗人王冕,由王冕本人自题在画作《墨梅图》上,表达了画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贞高雅的品行和操守。

王冕出生在元朝,从小喜爱画梅,而且非常善于画梅;他的诗作,很多都表现出了同情人民苦难、轻视功名利禄、喜爱田园隐居生活、蔑视权贵的进步性。王冕少年时,家中非常贫困,他的家中不可能有多余的钱财供他就读私塾。因此,好学的王冕只能找别的途径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七八岁时,王冕的父亲就让他到野外放牛。有一天,他听到了村中私塾中学童们的朗朗读书声,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他躲在了私塾的窗子下面,偷偷地听塾师讲课,自己默默地记诵、学习。这一记诵,就到了暮色四合之时,王冕却把放牧的牛丢失了。王冕回到了家,他的父亲非常愤怒地打了他。可是,过了几天,王冕又偷偷地跑到私塾的窗外去听学童们读书了。

幸好,他的母亲为他说话:“这孩子这样痴心读书,为什么不任凭他这么做呢?”于是,小王冕便到了一个佛寺旁边居住。到了夜晚,王冕没有灯读书,他为此很是苦恼。不过,很快他便发现,佛堂中为了敬奉佛像而点燃的长明灯,是他能够借以读书的唯一光亮。于是,王冕每天晚上都偷偷潜入佛堂。因他年纪尚小,身材瘦小,他便直接坐在佛像的膝上,借着长明灯的光亮手捧书卷,读得津津有味。有时,王冕读书读到入迷,竟然彻夜不眠,也不觉疲倦。那时,王冕还只是个小孩子,而佛像多是上彩的泥塑木偶,它们在长明灯的照耀之下,本应神态狰狞,但王冕读书入迷,因而全不在意环境。

安阳的一位名士韩性听说这件事之后,对王冕感到非常惊异,将王冕收入门下。王冕从此跟随韩性学习,成为一方大儒。

不过,王冕最受世人推重的,还是他的画作。王冕画得最好的,莫过于梅花。他的《墨梅图》《三君子图》等,具有简练洒脱、清雅高洁的风格,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名作。王冕作画,是从学画荷花开始的。王冕幼年时经常在野外放牛,有一天大雨过后,他经过一个池塘时,看见了雨后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风姿,十分喜爱,于是产生了将荷花画下来的想法。王冕当时家境很是贫寒,便节省下了自己的日常开销,买了一些比较廉价的颜料,就此开始了作画生涯。最初,王冕画的荷花还不是很出色。但是,王冕并不气馁,勤于练习作画。他想,只要认真地学做一件事,他总会有学出成果来的一天。后来,他画的荷花越来越好看,越来越逼真,而王冕的优秀画技,也渐渐为世人所知。

王冕年少时虽然清苦,但是他并不气馁,而是在穷困的环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坚持不懈地追求上进。这才有了我们后来所知道的“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

评说

一个人强悍坚定的意志,便如王冕笔下的梅花,唯有在寒冬腊月之时傲然开放,才能显现出它的与众不同。苦难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不能从苦难中抬起头来,凭借坚定的意志向前继续行走。砥砺意志,使之无坚不摧,这才能使得一个人终成大器。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心中悬挂着明灯似的理想,便拼尽全部力量去追寻,这样的人,最终总会摘到最甜美的果实,完成心愿。

业精于勤

古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劳肯干,持之以恒,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每一日都要不断前进,奋发图强。

人生一日,便尽一日之勤,这样的人,往往要比其他人更容易做出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唐代的玄奘法师,就是这样一个“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活一日当有一日之勤”的人。玄奘是唐代的著名高僧,佛教法相宗的创始人,我国7世纪重要的佛经翻译家、旅行家。

玄奘自幼聪明,13岁为僧,出家之后,遍读了当时能读到的佛经。但是,当时的佛经普遍有一个问题:无论是佛陀释迦牟尼,还是其他的讲经人,往往都是述而不作的。而佛经的集结,就要靠弟子们将自己的记录相互对照比较,最后商定出比较可靠的版本,才能完成一本佛经。这一集结过程,往往会出现纰漏,何况佛经本来都是梵语所写,译为中文时,流失之处又甚多。玄奘青年时期曾经四处游学,在学习佛经的过程中,深觉佛典出入之处过多,遂决意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求取真经。当时私人出行西域尚属违法,于是玄奘偷偷从长安出发,经兰州到凉州,然后出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贞观二年(628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受到高昌王麴(qū)文泰的礼遇。贞观五年(631年),也就是他出发的四年之后,玄奘终于抵达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来到印度佛教的中心,也是当时印度的最高学府。

那烂陀寺的生活,对于一个远道而来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当时,玄奘虽然已经拜那烂陀寺住持戒贤为师,但是,语言不通的困难、去国怀乡的压力,仍然成为了玄奘沉重的包袱。可是,玄奘毫不气馁,艰难而勤奋地学习着佛典。渐渐地,这位聪慧的中国僧人开始在那烂陀寺崭露头角。据《大唐西域记》记述,玄奘到了最后,能够背诵所有的佛典,升为那烂陀寺的副主讲,享受高规格的供奉,被大乘人尊为“大乘天”、小乘人尊为“解脱天”。后来,玄奘离开那烂陀寺,与戒日王会面,受到了戒日王的礼遇。在印度的曲女城召开的佛学辩论大会上,玄奘开坛讲经,有异议者可随时与玄奘辩论,整个会议期间,竟无一人能够驳倒玄奘。最后,玄奘离开印度,在离开故土19年之后,终于回到长安,受到了唐太宗的热情迎接。他一共带回了150粒佛舍利,7尊佛像。回国之后,玄奘即组织弟子翻译佛经,后共译出75部佛典,总计1355卷。可以说,玄奘的一生都在为佛教事业奋斗;先是求取真经,后是翻译真经,使之为世人所知,玄奘一直兢兢业业,不懈努力。

在离开长安的路上,玄奘曾经过当时的高昌古国。高昌王对玄奘极尽礼遇,曾表示希望玄奘留在高昌为其讲经。玄奘拒绝了高昌王的好意,甚至不惜绝食,以死逼迫高昌王释放自己,让自己去天竺,求取经典。取经路上,玄奘的徒弟们渐渐地都因为死亡或是严酷的条件而离开了他,然而玄奘的心志极其坚定。至今,印度的学生还能学到关于玄奘西行途中以佛法感化强盗的故事。尽管在西行途中,玄奘遭遇了很多困难,但他仍然细心考察了沿途各地的历史、地理等。归国之后,口述了十二卷《大唐西域记》,由他的弟子结成书稿。印度历史学家曾经这样描述玄奘和《大唐西域记》对印度的影响:“如果没有玄奘,重建印度史几乎是不可能的。”从19世纪开始,这部书被译为英、法、日等多国语言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玄奘也从此成为世界文化名人。

玄奘对佛教事业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玄奘带回来的梵语佛教经典,也由他带领弟子们翻译为中文。玄奘对翻译非常讲究,谨慎严密,“专精夙夜,不堕寸阴”。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即为玄奘当年建造,用来贮藏他当年从印度带回的珍贵佛经。玄奘在长安开设译经院,从全国甚至东亚诸国招收优秀弟子,专事翻译。唐太宗曾亲自为他带领弟子译出的《瑜伽师地论》作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而唐高宗也非常重视玄奘的译经事业,曾经亲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玄奘译经,艰苦卓绝,共持续十几年时间,这也是玄奘后半生最重要的工作。这些佛经后来又传入了东亚的其他国家,如越南、朝鲜、日本,发挥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玄奘于麟德元年(664年)去世,初葬于长安东郊的白鹿原,长安数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可见玄奘之备受敬重。他的九死一生,舍身求法,以及他晚年为了译经事业的专注精神,都使得他成为我们“民族的脊梁”。

评说

玄奘法师为求佛法真理的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令我们敬佩不已。人生在世,就必然要为了自己认定的事业,勤恳耕耘,努力不辍。若以此成为家风,我们便有看到希望、触碰到光明的一天。为了那一天,我们将头颅低下,腰身弯折;为了事业,我们经受层层考验,种种磨难。最终,人类为求真理、求进步的奋斗史上,也会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光辉一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古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常会以此句教导自己的后代,旨在训诫子孙,要秉持坚强的意志,成就一番事业。在贫困、外界压力重大之时,更是需要我们砥砺意志。只有真正具有钢铁一样的意志,我们才能在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自己,保持前进。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名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广为世人所知。范仲淹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幼年便失去了亲生父亲;到了四岁时,他随着朱姓继父迁到了长山。因为贫寒的家境,年轻的范仲淹在醴泉寺独自发奋苦读,尽管过着“断齑(jī)画粥”的日子,范仲淹也并不觉得苦涩,反而因此更加上进。

范仲淹幼时不知道自己的家世,长大成人之后,才从母亲那里获知自己生父早逝的情况。年轻的范仲淹听到这些之后无比伤感,更加下定决心,苦读成才,出人头地。于是,他辞别了母亲,到应天书院攻读经典。范仲淹的努力程度,为其他人难以超越。冬天,他也会在读书的时候感到困倦疲惫。但是,为了早日读书成才,他能狠下心来,把冷水朝自己的脸上泼去——清醒之后接着回到自己的书桌之前。因为家贫,范仲淹在应天书院读书的时候,往往只能以稀粥度日。然而,其他人认为痛苦不堪的寒微求学之路,范仲淹却没有叫过一声苦,而是将这些看起来是灾难的东西一一咽下。终于,在应天书院攻读4年之后,范仲淹进士及第。

范仲淹从此进入官场,开始了他忧国忧民的为官生涯。当时,北宋名臣晏殊听说了范仲淹的才学,就邀请他到应天府学任职,执掌他曾经在此学习过的应天书院的教席。范仲淹主张士大夫应严以律己、崇尚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从此应天书院和范仲淹,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享有盛誉。

范仲淹不贪图个人荣华富贵,一心为国为民。从27岁进士及第到55岁主持新政,在漫长的官宦生涯中,范仲淹一直保持着对政治的关心。每遇国家大事,范仲淹总是慷慨直言。由于他直言敢为,曾在八九年间三次被贬。范仲淹虽然三次被贬官,但有趣的是,他每被贬一次,时人就称他“光”耀一次,于是第一次称为“极光”,第二次称为“愈光”,第三次称为“尤光”。范仲淹认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因此,范仲淹不会对国家大事保持沉默,他的慷慨直言,正体现着他不会为个人荣辱所动的坚强意志。他虽然经历重重磨难,但仍然保持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初心。

评说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的这句话中,体现出了他刚硬、坚定的气节和意志。他不因为条件的难苦、外界的压力改变自己,无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他都始终如一。他的形象,永远矗立在历史长河之中,永远光彩夺目。坚强的意志,便是这样让一个人永垂不朽的,这也是范仲淹最让我们感到敬佩的地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孟子》中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志的力量是强大的,而要获得强大而坚定的意志,成就一番事业,有时却必须经过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在磨难中,砥砺意志,坚定信念,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有时候,苦难正是成就一个人的沃土。

春秋时期秦国重臣百里奚的成功历程,向我们生动地说明了,苦难能够砥砺一个人的意志,使他获得成功的道理。百里奚,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秦穆公时期的名臣、重臣。早年,百里奚家境非常贫困,但是他仍然在家中苦读,认真研习学问。学成之后,出游列国,求取官位。在齐国期间,百里奚遇见了后来同为秦国重臣的蹇(jiǎn)叔,两人结为好友。才华卓著的百里奚因为蹇叔的举荐,也来到了虞国,做了虞国的大夫。

好景不长。晋国欲伐虢国,但是虞国正在其伐虢的必经之路上。于是,晋国用美玉和宝马贿赂了虞国国君,借道伐虢。可是晋军伐虢成功后班师回国的路上,顺路将虞国灭掉,虞国从此亡国。当时,百里奚曾经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国国君,但是虞国国君贪财如命,没有听从百里奚的宝贵建议。百里奚非常生气,曾经对自己的同僚宫之奇大夫说:“对一个蠢人直言相劝,就像将珍宝丢弃在路上一样。”果然,晋献公于公元前655年灭掉虞国后,百里奚和虞国国君一起被俘。百里奚不愿在晋国做官,因而被罚为媵(yìng)人,从此百里奚从大夫变成了一名奴隶。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嫁给秦穆公的时候,百里奚也被充入陪嫁队伍,成为陪嫁从人。但是,百里奚不愿到秦国,于是在陪嫁途中逃回了楚国,被听说他善于养牛的楚国国君派去养牛。

这个时候,刚刚就任国君的秦穆公,听闻百里奚人才出众,便希望能够从楚国以重金赎回百里奚,让他为自己效力。但是,秦穆公的谋臣公子絷(zhí)劝阻了他:“楚成王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因此才把才华横溢的百里奚派去养牛了。如果您用重金赎买他,那不就是在告诉楚王,百里奚是难得一遇的人才了吗?这样,楚成王一定不会放走百里奚。”于是秦穆公问:“那我应当怎么做,才能得到百里奚呢?”而公子絷为他出了一个主意:“您可以用一个奴隶的条件,就是五张黑色公羊皮,向楚王换取百里奚。这样的话,楚成王一定不会怀疑您的用意。”秦穆公采纳了公子絷的建议,果然以五张黑色公羊皮的价格,从楚成王那里将百里奚赎买到了秦国。秦穆公亲自迎接他,并告诉他:“虞国国君不听您的劝谏方才亡国,这并不是您的过错。”于是百里奚留在了秦国,为秦穆公倚重,成为了秦国的上大夫。因为当初秦穆公以五张黑色公羊皮的价格赎买了百里奚,后人也将百里奚叫作“五羖(gǔ)大夫”。

百里奚为政时,一直秉承着爱民的思想。他在秦国境内巡游视察之时,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坐车,也不用随从的车辆。他和蹇叔都深受秦国人民的爱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百里奚从一名大夫沦落为奴隶时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定自己的意志,最终实现自己的抱负。

评说

孔子评述秦国国小而志大,虽然说的是秦国,但是也犹如在说百里奚其人。百里奚意志坚强,才学过人,又遇到了合适的机缘,终于建立了不世之功勋,受到后世的敬仰。志向远大,意志才能坚定;意志坚定,才能持之以恒;持之以恒,才能对所投入的事业抱有敬意,始终以端正严谨的态度去完成它,才做出骄人的成就。就算如百里奚一般沦为奴隶,也有可能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