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中国北朝散文的瑰宝
作者简介
杨衒之(有的书中“杨”误作“羊”,也有写作“阳”的),北魏著名散文家,北平(今河北满城)人,约生活于北齐天保(550~559年)年间。《魏书》、《北史》均不立传,生平事迹不甚可考。有的说他曾任北齐时期城郡太守,也有的说他官至秘书监。从本书卷首书名和卷中自述来看,曾任北魏抚军府司马,担任过奉朝请,后升秘书监,并且亲身经历了北魏中后期的全盛与变乱。后任北齐期城(今河南泌阳县)太守。北魏自太和十九年(495年)迁都洛阳后,大修佛寺,“金刹拥有僧尼二百万,寺院多达三万处”,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杨衒之重返洛阳,目睹洛阳多年战乱、城郭崩毁的凄凉景象,抚今思昔,感慨之余,著《洛阳伽蓝记》。梵文的“伽蓝”,意思是“众园”或“僧院”,即佛教寺院。作者之所以写这部书,不单是为了记录北魏佛教全盛时期的概貌,也是为了记叙当时社会的富庶,追溯祸乱的由来,悲叹繁华的消失。
背景介绍
汉朝以后佛教鼎盛,佛寺众多。北魏信佛以建功德求福祉为主要特征,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大量积累,佛教寺院更是大规模兴建,佛教在中国如日中天。他的儿子宣武帝是佛教迷,在位16年,造龙门石窟,营缮寺庙,远近承风,大家无不事佛。上行下效,建造出1000多个庙来。后来尔朱荣、高欢两次作乱,“寺观灰烬,庙塔丘墟”。据史书记载,到公元536年东魏分裂、孝静帝迁都邺城前,全国僧尼已达200万,佛寺多达3万余所,仅洛阳城内外就有佛寺1376所,“寺夺民居,三分且一”。
白马寺中佛像
名著概要
《洛阳伽蓝记》是以洛阳的寺院为纲而展开的,全书共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卷。作者先从城内开始,由里及外,并且表列门名,兼记远近市里、官署、道路、桥梁、时人宅第与名胜古迹。全书记载了洛阳大大小小80多所寺院。记寺院先记立寺人、立寺时间、寺院方位,再记建筑结构、周围环境及其兴废沿革。市里、官署、道路、桥梁、时人宅第及名胜古迹等也多交待其地理位置,有的还兼记遗闻佚事,同时还叙述了中外佛教文化的交流情况,在这些记述中,还记录了所交往各国的社会政治、风土人情、物产出品等。
名家点评
●《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一道被人们誉为中国北朝散文著作的双璧。
● 被誉称南北朝骈体文范本。
作品评价
《洛阳伽蓝记》向来与《水经注》一道被人们誉为中国北朝散文著作的双璧,是以记佛寺为纲的具有文化与文学价值的历史文献。作者长于叙述,精于描绘。文笔浓丽秀逸,情趣盎然,语言洗炼,格调高雅,是一部具有高度文学价值的史书,其中尤以《法云寺》、《寿丘里》等节为人传诵。
经过孝文帝改革,北魏社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朝廷放松了对技作户的控制后,民间的手工业与商业日益活跃起来。《洛阳伽蓝记》在描绘佛寺的盛况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材料。如在《法云寺》篇记载洛阳大市东西南北时写道:“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酿酒为业。”“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货辆车为事。”“别有阜财、金肆二里,富人在焉。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工商业的发达必然导致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洛阳伽蓝记》所记载的当时民间杂技百戏之盛,也正是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的一个侧面,这在《长秋寺》、《景乐寺》、《禅虚寺》等中都有精彩的记载。从这些记载看,当时的表演节目形形色色,场面相当阔大,情节精彩纷呈,观众上自帝王,下至普通青年男女。
《洛阳伽蓝记》以佛寺为线索,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其中有不少是作者赞赏的人物,如刘白堕、杨元慎、邢子才、王肃等,不仅交待他们的生平、爵里,有的还花费大量笔墨记载佚事。
《洛阳伽蓝记》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不仅仅由于它的内容,同时也有赖于它的描写技艺。书中说:“至武定五年,岁次丁卯(547年),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廓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老,艺黍于双阙。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在这种苍凉的故国之悲下,他在书里,写出宫闱、写出政事,写出腐败统治者的贪淫豪奢,写出寺庙中不会诵经的假和尚,笔触所及,都哀伤人世,寓意深远,令人跟着也为之惆怅、为之感慨。
相关链接
《洛阳名园记》,北宋李格非撰。李格非,字文叔,济南章丘人。著名词人李清照之父。工词章,文章精练有笔力。此书大致成于1096年。专门记述了洛阳园囿,自富弼以下共19所。在书后的自跋中,李格非说:“洛阳之盛衰者,天下治乱之候也;园囿之兴废者,洛阳盛衰之候也。”这是作者写作本书的出发点,他从园囿的兴废来看洛阳的盛衰,由洛阳的盛衰来看天下的治乱,万千感慨,溢于纸端。
阅读指导
《洛阳伽蓝记》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但它是以记佛寺为纲的历史文献,因而要主次分清,注意抓住主线索,即以佛寺为纲,然后再关注涉及到的人物叙述、中外佛教交流及其各国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