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著 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管子/春秋/管仲/春秋时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

作者简介

管子像

管子(前725~前645年),即管仲,春秋初期颖上人。名夷吾,字仲,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哲学家。他相齐40年,不以“兵车之力”,辅助齐桓公实现了九合诸侯、一霸天下的伟大功业。管子的思想和事迹散见于《国语·齐语》、《左传》、《战国策》、《史记》、《管子》等书,而《管子》则比较集中的体现了其治国理论和实践。

背景介绍

管仲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礼崩乐坏”、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几经人事变换的管仲终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父”。在管仲相齐的40年间,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军事、政治、税收、盐铁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齐国国力大盛。他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大国。而管仲的思想才学就体现在《管子》一书中。

名家点评

杨忱序曰:“《管子》论高文奇,虽有作者,不可复加一辞。”

张嵲:“《管子》天下奇文也。”

名著概要

《管子》是法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成书于战国时期,主要记载了法家、特别是管子的许多治国思想,其中不少思想具有明显的辨证性质。《管子》一书包罗万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伦理、自然科学各个方面,涵盖法、农、兵、儒、道、阴阳各家思想,共有86篇,其中10篇亡佚,实存76篇,后人认为它绝非一人一时所作,兼有战国、秦、汉的文字,集有一批“管仲学派”的思想和理论。其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管子》一书大体上真实的记录和反映了管子的思想。《管子》一书虽然内容比较庞杂,但并非是毫不相关的资料的随意堆砌,从整体上来看,它有一贯的中心思想,内在结构也是系统和富于逻辑性。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管子》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

《管子》书影

《管子》一书托名管仲所作。大约是战国及其后的一批零碎著作的总集,汉代刘向编订时为86篇,今存76篇。内容庞杂,是我们了解春秋早期社会经济状况及管仲政治经济思想的重要文献。

精彩语段

山者,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故节高而不解,则所欲得矣;解,则不得。故曰:“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

渊者,众物之所生也,能深而不涸,则沈玉至。主者,人之所仰而生也,能宽裕纯厚而不苛忮,则民人附。父母者,子妇之所受教也,能慈仁教训而不失理,则子妇孝。臣下者,主之所用也,能尽力事上,则当于主。子妇者,亲之所以安也,能孝弟顺亲,则当于亲。故渊涸而无水则沈玉不至,主苛而无厚则万民不附,父母暴而无恩则子妇不亲,臣下随而不忠则卑辱困穷,子妇不安亲则祸忧至。故渊不涸,则所欲者至;涸,则不至。故曰:“渊深而不涸则沈玉极。”

——《管子·形势第六十四》

《小匡》体现了管仲“相地而衰征”和“四民分生而居”的经济理论;《牧民》篇体现了管仲“仓凛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社会经济思想;《牧民》、《形势》、《权修》、《立政》等从不同方面讲述了国家的为政之道与治国方略;《小匡》等多次谈及军事编制;《内业》提出了“天道之数,人心之变”的哲学思想;此外,《任法》、《法禁》主要体现法家思想;《宙合》体现阴阳家思想等等。

作品影响

《管子》在诸子百家中具有重要地位,后人视它的思想为秘笈。《管子》法治的思想较之孔子的“为政以德”、老子的“无为而治”、孟子的“仁政”“王道”应该说对当时的政治统治来说是更具合理性和更富成效的。它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重民、爱民、安民、富民,从宏观上为整个社会的治理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管子》记载了非常丰富的管理思想,尤其是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在管理中的运用使其更具现代价值。《管子》从人性恶、人有不同需要推出了法治。这一观点完全符合现代的管理观。《管子》作为一部集大成之作,曾经达到“家有之”的程度。

延伸阅读

管仲当政以后,首先集中精力整顿内政,发展经济。他采取了许多“富民”的经济政策:放弃公田制度,分田到户;废除劳役地租,按照土地的好坏,分等级征收实物地租;规定盐铁官营,设立“轻重九府”,由政府掌握铸币权;并根据每年的收成,收购或抛售谷物,既可以平抑粮价,又能够从中得利;重视商业贸易,尤其是境外贸易,以免税的方法来进行鼓励;发挥齐国临海的地理优势,大兴鱼盐之利。

管仲还改革行政组织,实行“叁其国而伍其鄙”。行政区划规定好了之后,管仲下令禁止随意迁徙,禁止杂处改业,使人们各定其居,各守其业,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接着,他又推行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按照行政组织来设立军事组织,人们平时生产,战时从军,这一举措不但扩大了兵源,还增强了战斗力。为了解决齐国军备缺乏的问题,管仲实行了用兵器或者铜铁赎罪的政策,就连一般的民事诉讼,也可以用箭作为诉讼费。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整顿之后,齐国迅速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