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著 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孟子/战国/孟轲/儒学“内圣”走向的开启者

作者简介

孟子像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一带)人,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是孔子嫡孙子思的学生。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生于何时,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他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年)的说法,较为合理。孟子的经历与孔子颇为相似。孟子从30岁到40岁这段时间,主要的活动是收徒讲学,宣扬儒家学说。44岁时,孟子便带领着学生周游列国,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他游历宋、齐、滕、魏等国,以王道、仁政学说游说诸侯,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鲁平王即位以后,他的弟子乐正克为政,孟子曾到鲁国,但未曾见用。滕文公即位后,孟子又来滕国。梁惠王十五年,孟子到魏国,这时已经70岁左右。次年,惠王死,襄王嗣位,孟子就离开了。但是孟子所处的时代,是各国诸侯互相兼并的战国时代,各国统治者只讲争霸争利,怎么会相信孟子的“性善”论和“仁政”学说呢?孟子在实践中不断碰壁后,晚年和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结束周游生活后,83岁去世。

背景介绍

战国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区间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割据混战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下,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他们著书立说,聚徒讲学,成为那个时期学术界、政治界的活跃人物。各派各家之间展开激烈争论,各自宣传自己的主张。

相关链接

《孟子字义疏证》是清戴震的代表作,他借疏证孟子来阐发自己的政治和哲学思想,抨击了程朱理学。《疏证》由序及上、中、下三卷组成,序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了《疏证》的写作目的和主要内容,卷上包括“理”十五条,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对儒家理论作出新的解释;卷中包括“天道”四条,批判了程朱理学的谬说。“性”九条,借解释孟子“性善论”集中批判了程朱的“性即理”,全面阐述自然人性论的观点;卷下表述了性善才美的看法,阐发了伦理道德观。

名著概要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作《孟子》七篇”,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却说“《孟子》十一篇”。现在一般认为是《孟子》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本来《孟子》七篇并没有分上下篇,到东汉赵岐著《孟子章句》时,才把七篇分为上下篇,后来加以沿用。在形式上有模仿《论语》之处,亦是摘取每篇开头的几个重要字眼来命名,并没有别的意义。《孟子》一书以问对、答辩方式展开,以驳论为主要的论证方法,与语录体散文《论语》略有不同。《孟子》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学、历史、经济和哲学的重要著作。孟子的政治思想是行“仁政”,即主张以德政争取人心,统一天下。“仁政”学说的新发展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天赋的“仁心”,即善的本性,这是实行“仁政”的保证。为了实施“仁政”,孟子还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社会分工论,反对“君民并耕”的主张。孟子认为王权是“天”授予,“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天”意通过贤明的君主来实现。孟子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万物皆备于我”。强调思想的作用,重视理性认识。

《孟子》书影

《孟子》一书的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仁者无敌。《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仁是儒家学说中的中心,孔子常讲仁很少讲义,孟子则仁义并重。孟子的性善说是他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说:“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即善性),斯有不忍人之政(即仁政)矣。”孟子把法家的以法治国、以力服人、用暴力实现统一称为霸道,把儒家的以仁政治国、以德服人称之为王道,并且孟子深信“仁者无敌”。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倡“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把能否赢得民心看作是统治者成就伟业的关键,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在后来封建社会历史上,对于反对暴政、反对横行暴敛、要重视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有很好的影响。

精彩语段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孟子·离娄下》

第二,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超凡的胆略和自信,源于他对人性的思索。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善端,只要个体能够自觉地实行仁义礼智,经过努力就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被人们发展为不迷信任何权威的主张。他不仅有这种观点,而且还常常以古代圣贤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孟子的性善论有个根本的观点,那就是认为仁义礼智的本性,具体表现在人们服从现实社会的君臣、父子等伦理关系这些方面。他主张尚贤,重视修养,提倡为臣的要以仁义规劝君主,反对阿谀奉承,这有益于培养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骨气,有益于澄清吏治、限制朝廷的胡作非为。

孟母择邻 版画

第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与孔子相似,都想做一个周公式的贤相,以辅佐当世的圣君,实现大治天下的伟业,并且在气魄和胆略上还略胜一筹。孟子在他的书中表露出这样的观点:要等待文王兴起后才振作的人,是平庸的凡夫,杰出能干的人才即使没有文王也能振作。他认为自己是民众中的先知先觉者,有责任以正道去启发引导天下万民。他认为,历史上每经五百年必定有圣王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那么从周朝到孟子生活的年代,已经有七百多年了,且逢诸侯争霸、烽烟四起的乱世,以他的眼光看,正当仁人志士有作为的时候。孟子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人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完满,而必须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精神是《孟子》中最富感染力的部分。

名家点评

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格祸福,粲然靡所不载。

——东汉·赵岐

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观其言,皆可以见之矣。

——北宋·程颢

作品评价

《孟子》一书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同时又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具有很强的逻辑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汉文帝时,《孟子》被列为辅翼经书的传记。两汉时,《孟子》和《论语》并列。五代时,《孟子》被列入“经书”。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于是《孟子》的地位更加提高了,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作品特色

《孟子》的文章体现出高超的辩论艺术。为了让自己的“仁政”理想推行天下,孟子动辄便与人言辞交锋,唇舌开战,而且必欲争胜。他曾经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这种浩然之气,是一个正直笃行的士大夫对仁义道德进行坚持不懈的修炼,从而形成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人格魅力。由这种人格魅力所决定,《孟子》在嬉笑怒骂之间传达观点,绝不作吞吞吐吐之状,感情激越,词锋犀利,气势恢宏,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横行无阻,震荡乾坤。他对自己憎恶的人物与现象总是予以辛辣讽刺,猛烈抨击,毫不留情,因此文章总是显得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他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坚信不移,每当述及理想的时候总是激昂慷慨,深情无限。例如“鱼我所欲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两章以及向齐宣王宣扬仁政的威力等处,或悲壮,或庄严,或热情洋溢,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这些作品不仅有凌轹一切的理论力量,而且使读者受到感染。这种理直气盛的做人和行文的风格,以其巨大的魅力,影响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在与人辩论中不管对方是国君还是平民,他都能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从容陈词,步步紧逼,纵横捭阖,有时因势导利,有时犯颜诘问,尤其善于抓住对方心理、抓住对方破绽展开长篇大论,大有战国纵横家的气概。

《孟子》的文章又以善用譬喻见长。孟子喜欢在说理文章中结构故事、使用寓言、恰切比喻,以阐述深奥的理论问题。这些譬喻大都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比如,他把百姓盼望仁政比作“大旱之望云霓”,把道义与生命的关系比作鱼和熊掌等,都浅显易懂,形象生动。书中的寓言大都不长,其中很少刻意渲染,但又寓意鲜明,涉笔成趣。如“日攘邻人之鸡”、“奕秋”等,都颇为生动传神。

阅读指导

《孟子》一书,主要着眼于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和“义利观”。在解析“性善论”时,最好能够纵观历史上关于“人性”的看法,这样能加深对“性善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