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战国末/“文辞之最、行人辞命之极”
作者简介
刘向像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的言论与行状的文章集,不是某一人的作品,它是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游说之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它不作于一时,也不成于一手。战国时代,有人专门从事外交策略的研究,讲究如何揣摩人君主观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腕,约结与国,孤立和打击敌国,史称纵横家。他们对谈说之术非常重视,为了切磋说动人君的技艺,就不断收集资料,储以备用,有时并自行拟作,以资练习,《战国策》中的许多篇章是这样产生的。由西汉刘向辑录成书,书名也为刘向所定。刘向(约前77~前6年)是汉代著名学者,除经学与文学外,在古籍整理上贡献亦多。汉成帝时,刘向受诏校录群书,《战国策》即其中之一。据刘向《战国策书录》,该书收集的文章,在他以前已以《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书名流传。他做的工作只是收集,按国别和大体时间排序并除去重复章节。
《战国策》书影
背景介绍
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发生剧烈变动的时代。在社会经济方面,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地主制。在政治方面,由春秋时期小国林立的争霸局面,变为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大国争雄为主。这就促使各国国君和贵要人物去重视一些虽非出自世卿之家,但有某方面实际能力的人,形成了盛行一时的“养士”之风。在这种形势的激发下,产生了怀抱各种政治主张的游士,奔走于列国之间,进行游说,希望自己的主张能被当政者采纳,而自己受到重用。
名著概要
汉代刘向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分编,共33卷,定名为《战国策》。它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至楚、汉之起以前,共245年间的历史。因而此书思想活跃,有许多纵横阴谋之术,不合于儒家的思想,故被儒家所排斥,未得在世广泛传播,后来便渐渐残缺不全。如刘向编订的《战国策》有《蒯通说韩信自立》一篇,曾被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淮阴侯列传注》所引,但后来《战国策》中此篇丢失。据《崇文总目》称,共散失11篇。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从士大夫的私人藏书中访求书籍,并加以校订,正其谬误,重新凑足了33篇。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曾巩所校订的《战国策》与刘向所编订的《战国策》在篇目上已有了出入。所以,历史上就存在两种文本的《战国策》,刘向所编为古文,曾巩所校补的为新本。
今本《战国策》的篇目如下:
(一)《西周策》1篇,分为17章。(二)《东周策》1篇,分为22章。(三)《秦策》5篇,分为64章。(四)《齐策》6篇,分为57章。(五)《楚策》4篇,分为52章。(六)《赵策》4篇,分为66章。(七)《魏策》4篇,分为81章。(八)《韩策》3篇,分为69章。(九)《燕策》3篇,分为34章。(十)《宋卫策》1篇,分为14章。(十一)《中山策》1篇,分为10章。以上共33篇,486章。这是元朝泰定二年(1325年),由东阳人吴师道校订的。
名家点评
● 王觉说:“自春秋之后以迄秦,二百年兴亡成败之迹,粗具于是矣。”
作品评价
《战国策》因其对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及谋臣策士们在此斗争中的折冲周旋有不少生动的记叙,可以作为史书来读。该书叙事记言,起伏跌宕,文笔极佳。作为一种文学的创作,其立论之法,夸饰之辞,及所用的许多寓言故事,都脍炙人口。《战国策》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相比,显得相当贫乏。
《战国策》的学术价值,在于记载了战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
相关链接
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的比较重要的编年体史书还有《竹书纪年》,也称《汲冢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如《春秋》一样,也是一部原始性的编年史,所记内容起自夏禹,继述夏、商、周之事,但至周宣王以后,则特记晋国之事,晋灭以后,又特记魏国的事,至魏襄王二十年。这本史书对战国时史实的记载较为准确,还可帮助纠正《史记》中的某些错误。
1.战国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自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334年是魏国强大和魏齐争霸时期,属战国前期。本期中的重大事件,如魏国霸业的形成,魏、齐的争衡和互尊为王,在《史记》中均语焉不详,若明若昧,主要靠《战国策》保存了这些事件的梗概。
2.从公元前333年到公元前288年齐、秦称帝,属于战国史的中期。《战国策》所载,此期的大事有:五国相王,齐破燕,苏秦和燕、齐的关系。
3.自公元前287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战国历史的第三阶段,属战国后期。这是齐、赵削弱,秦国由独立强大到统一的时期。尤其应提出的是《战国策》作为一部纵横家的言论集,特别记载了六国灭亡前夕合纵派游士的活动。战国后期,比较有力量与秦国相抗的是赵国,因为人民习于战争,又有廉颇、赵奢、李牧等名将指挥作战,故“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许多合纵的故事,包括苏秦游说六国之辞和佩六国相印之说,大致都是这个时期编撰出来的。这些聚集在赵国的游士后来被范雎派人分化、收买,最后发生分裂,不再谈合纵,于是张仪为秦破纵连横的故事也就出现了。
《战国策》中所收游说之士的纵横之论,反映了战国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重大活动,生动记载了纵横家们的机智善辩、聪明智慧,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纵横家们在当时的社会大舞台演出了一幕幕生动感人、有声有色的话剧,《战国策》为后人留下了那段历史的宝贵材料。受战国纵横家们的智慧、谋略的影响,至西汉时还涌现了陆贾、蒯通、主父偃、徐乐、邹阳、严助、庄安等一批纵横家。
《战国策》语言流畅犀利,笔调辛辣,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文中,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阐述自己的论点,是论辩文的典范。《战国策》中运用工整的对偶和排比法及主客对答、抑客申主的写法,亦为汉赋所继承。
《战国策》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形象,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著名的散文学家贾谊、晁错、司马迁,宋代的苏洵、苏辙、苏轼的散文都受到《战国策》的影响。
信陵君夷门访侯嬴 清 吴历
战国时代魏人信陵君广纳贤士,且待人诚恳,当他听说夷门侯嬴十分贤能,便去拜访,并最终以真情感动侯嬴,使其成为自己的门客。
作品特色
和《左传》一样,《战国策》也是一部历史著作。它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它原来的书名并不确定,是在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虽然我们习惯上把《战国策》也归为历史著作,但它与《左传》已经有了太多的不同。从春秋到战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已经荡然无存,作为威胁社会秩序纽带的“礼”也已然断裂,天下诸侯蜂起,战乱频繁,新兴的士阶层日益崛起,逐渐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战国策》,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的气息。《战国策》以大量的事实展示了“士”的重要性,如《齐策四》记载齐宣王重用王斗,王斗举荐五个人出任要职,结果齐国大治;《燕策一》记载燕昭王师事郭隗,招揽天下之士,结果燕国强大起来,联合五国讨伐齐国。这些布衣之士左右天下局势的事迹被作者津津乐道,甚至加以虚构。他们甚至在诸侯王公面前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锋芒。在《齐策四》中,道出:“士贵耳,王不贵。”这种思想不仅完全突破了讲究等级尊卑的宗法观念,而且与《左传》的民本思想根本不同。它说明,在社会的巨变中,作为一支新兴的社会力量,士的影响力和地位在不断地上升,自我意识不断地加强,终于要和传统的贵族分庭抗礼了。这样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传统的道德在沦丧,传统的伦理在崩溃,人们撕掉了过去笼罩在国家和人际关系方面温情脉脉的“礼”的面纱,而代之以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如苏秦始以连横之策劝说秦王并吞天下,后又以合纵之说劝赵王联合六国抗秦。他游秦失败归来时,受到全家人的蔑视;后富贵还乡,父母妻嫂都无比恭敬。于是他感慨道:
毛遂自荐图 清 吴历
嗟夫,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苏秦在失败时和富贵时人们的态度变化,正说明了那个时代崇实尚利的人际关系实质。名利思想已经侵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原动力。围绕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战国策》描写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上至诸侯王公,下至闾巷细民,三教九流的人物都出现在《战国策》中,使得它的人物画廊空前地开阔。当然,最活跃的还是那些俊雄宏辨之士。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任意驰骋,转危为安,运亡为存,显示出卓异的风采。作者在叙述他们的事迹时,往往集中笔墨叙写一个人的事迹,通过富于特征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性格,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作者还使用大量的夸张、渲染和虚构手法,和铺陈、排比、夸张、比喻的手法,造成酣畅淋漓的启示和铿锵有力的文章节奏。这样,就使得奇异曲折的情节与恢奇卓异的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既文采飞扬,又充满了传奇色彩。《战国策》在叙事写人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它辨丽恣肆、词采华丽的文风,在文学史上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秦汉的政论散文、汉代的辞赋,都受到《战国策》艺术风格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描绘人物形象,也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的向前发展。
精彩语段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战国策·齐策二》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楚策一》
阅读指导
《战国策》一书,因其对战国时代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及谋臣策士们在此斗争中的折冲周旋有不少生动的记叙,可以作为史书来读。此外,该书叙事记言,起伏跌宕,文笔极佳,又可作为文学书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