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舍弃小心眼,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一个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他见山脚下绿草丛中一个牧童在那里悠闲地吹着笛子,十分逍遥自在。
年轻人便上前询问:“你那么快活,难道没有烦恼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年轻人试了试,烦恼仍在。
于是他只好继续寻找。
他来到一条小河边,见一老翁正专注地钓鱼,神情怡然,面带喜色,于是便上前问道:“你能如此投入地钓鱼,难道心中没有什么烦恼吗?”
老翁笑着说:“静下心来钓鱼,什么烦恼都忘记了。”
年轻人试了试,却总是放不下心中的烦恼,静不下心来。
于是他又往前走。他在山洞中遇见一位面带笑容的长者,便又向他讨教解脱烦恼的秘诀。
老年人笑着问道:“有谁捆住你没有?”
年轻人答道:“没有啊?”
老年人说:“既然没人捆住你,又何谈解脱呢?”
年轻人想了想,恍然大悟,原来是被自己设置的心理牢笼束缚住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很多时候,烦恼都是自找的,要想从烦恼的牢笼中解脱,首先要做到“心无一物”,放下心中的一切杂念,不为外物的悲喜所侵扰,才能够抛却一切的烦恼,得到内心的安宁。
萧伯纳曾经说过:“痛苦的秘诀在于有闲工夫担心自己是否幸福。”故事中的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却不知道这其实将带来更多的烦恼。许多烦恼和忧愁缘于外物,却是发自内心,如果心灵没有受到束缚,外界再多的侵扰都无法动摇你宁谧的心灵,反之,如果内心波澜起伏,汲汲于功利,汲汲于悲喜,那么即便是再安逸的环境,都无法洗脱你心灵上的尘埃。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切的杂念与烦忧,都是自动摇的心旌所激荡起的涟漪,只要带着牧童牛背吹笛、老翁临渊钓鱼的心绪,而不去自寻烦忧,那么,烦扰自当远离。
世上是没有任何事情值得忧虑的
忧虑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正常人也会有忧虑的时候,但如果是毫无原因的忧虑,或虽有原因,但不能自控,显得心事重重、愁眉苦脸,就属于心理性忧虑了。
如果一个人不及时调整,一味地忧虑下去,那么他只是在折磨自己,事情也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
一个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劝慰着她那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足有几百次的丈夫:“睡吧,别再胡思乱想了。”
“嗨,老婆啊,”丈夫说,“几个月前,我借了一笔钱,明天就到还钱的日子了。可你知道,咱家哪儿有钱啊!你也知道,借给我钱的那些邻居们比蝎子还毒,我要是还不上钱,他们能饶得了我吗?为了这个,我能睡得着吗?”他接着又在床上继续翻来覆去。
妻子试图劝他,让他宽心:“睡吧,等到明天,总会有办法的,我们说不定能弄到钱还债的。”
“不行了,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啦!”
最后,妻子忍耐不住了,她爬上房顶,对着邻居家高声喊道:“你们知道,我丈夫欠你们的债明天就要到期了。现在我告诉你们:我丈夫明天没有钱还债!”她跑回卧室,对丈夫说:“这回睡不着觉的不是你,而是他们了。”
如果凌晨三、四点的时候,你还在忧虑,似乎全世界的重担都压在你肩膀上:到哪里去找一间合适的房子?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内心的忧虑使你要做的事在那里滚转翻腾。
只要你采取一个简单的步骤,对自己说一句简短的话,说上几遍,每一次要深呼吸,放松。你要对自己说,同时心里想:“不要怕。”
深呼吸,睁开眼睛,再轻松地闭起来,告诉自己:“不要怕。”仔细想想这些有魔力的字句,而且要真正相信,不要让你的心仍彷徨在恐惧和烦恼之中。
我们不能将忧虑与计划安排混为一谈,虽然二者都是对未来的一种考虑。未来的计划有助于你现实中的活动,使你对未来有自己的具体想法与行动指南。而忧虑只是因今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产生惰性。忧虑是一种流行的社会通病,几乎每个人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未来担忧。忧虑消极而无益,既然你是在为毫无积极效果的行为浪费自己宝贵的时光,那么你就必须改变这一缺点。
请记住,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忧虑的。你可以让自己的一生在对未来的忧虑中度过,然而无论你多么忧虑,甚至抑郁而死,你也无法改变现实。
把生活当情人,允许他发个小脾气
在生活中,有些人因为阅历不够,常常会碰到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遇到这些事情,不要去硬拼,没必要非弄个鱼死网破,因为鱼死了网也未必会破;也不必弄个玉碎瓦全,因为碎了的玉和瓦没什么区别,不如去顺应、去配合,把自己磨得圆滑一些。
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也许将我们磨得失去了耐性,可是没有办法改变,又能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把生活当成自己的小情人吧,在经受挫折时,就当是他在发脾气,不要与他计较,哄哄他也是一种生活的调情。
小张是一所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他不仅成绩出众,还是校学生会的主席,大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来到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可是不久他就发现,自己在公司干的都是些打杂的事情。
从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到别人的“助理”,这样的现实让小张很难接受,特别是别人动不动就使唤他,让小张觉得尊严受到了挑战。他有时咬牙切齿地干完某事,又要笑容可掬地向有关人员汇报说:
“已经做好了!”如此违心的两面派角色,他自己都感到恶心。有几次,他还与同事争吵起来。时间一长,小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同事们几乎没人理他,孤傲的小张更加孤独了。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没办法改变世界时,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还有另一个故事:
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她想不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洗厕所!说实话没人爱干,何况她从未干过粗重的活儿,细皮嫩肉、喜爱洁净的她干得了吗?她陷入了困惑、苦恼之中,也哭过鼻子。
这时,她面临着人生的一大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继续干下去——太难了!另谋职业——知难而退?她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因为她曾下过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马虎不得!这时,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出现在她面前,帮她摆脱了困惑、苦恼,帮她迈好了这人生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帮她认清了人生之路应该如何走。他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去说教,只是亲自做给她看了一遍。
首先,他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竟然毫不勉强。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他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少女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也因为马桶中的水是不脏的,所以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可以办得到。
同时,他送给她一个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给她关注的、鼓励的目光。这已经够用了,因为她早已激动得几乎不能自持,从身体到灵魂都在震颤。她目瞪口呆,热泪盈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从此,她成为一个全新的、振奋的人,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那位前辈的高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过马桶水,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不如意。比如,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很喜欢编辑的工作,可是放在你面前的就只有文员的角色;你是一个准妈妈,很想要个儿子,可是生下来的偏偏是个女儿;你正处于事业的爬坡期,你以为升职的名单里会有你,可是另一个你认为不如你的人却代替你升了职⋯⋯既然改变不了事实,那么我们何不顺应环境,理清思绪,让自己重新开始呢?
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顾忌那些小事
鲁迅和林语堂是中国的两位知名文学家,他们原本是意气相投的老朋友,曾经同住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滨桥附近的一个处所。有一天晚上,二人挥扇清谈,颇得情趣。正在高谈阔论之时,鲁迅先生不慎把吸剩的烟头随手一扔,烟头不偏不歪,正好落在林语堂先生的蚊帐下,竟把蚊帐烧去不小的一个角。
鲁迅本来是无心之失,林语堂却因此而十分不悦,立即当面责备起来。鲁迅感到对方火气太大,未免小题大做,有伤交友之道,于是,两人争吵起来。
一气之下,鲁迅便顶撞林语堂说:“完全烧了便怎样,一共也不过5块钱罢了!”这两位大人物,一个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幽默大师”,一个是举世公认的“文坛巨匠”,却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大伤和气,自此分居绝交,无疑是令人遗憾的。
事事计较、精于算计的人,不但容易损害人际关系,从医学的观点看,也对自己的身体极其有害。《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虽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丽容貌,可总是患得患失,别人一句无意的话都会让她辗转反侧,难于入眠,抑郁不已,再加上情感上的打击,终于落得个“红颜薄命”的悲惨结局。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好朋友,原本欢欢喜喜地去饮酒,酒下了肚没有多久,大伙你一句,他一句玩笑,突然盘飞菜溅,大伙打成了一团。探讨原因,也不过是某甲说了某乙性无能,某乙认为伤了男性的自尊心,一定要讨回面子而已。小小的一个玩笑演变成你死我伤的局面,怎不令人欷嘘?
世上有许多类似的情节,皆为一句话、一个小举动弄得反目成仇,到头来失去朋友、断了交情,可谓得不偿失。古语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一点不假。
人生之事,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事,得过且过又何妨?人活在世上,理应开朗、豁达,活得超脱一些;凡事斤斤计较,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浪费很多不可能再补回来的时间去愁一些很快就会被所有人忘了的小事,值得吗?请把生活只用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顾忌那些小事。
人生的快乐不在于拥有的多,而在于计较的少
为人处世,不免有形形色色的矛盾、烦恼,如果斤斤计较于每一件事,那生命无疑是一桩累赘,且充斥着悲剧色彩。
1945年3月,罗勒·摩尔和其他87位军人在贝雅S·S318号潜艇上。当时雷达发现有一个驱逐舰队正往他们的方向开来,于是他们就向其中的一艘驱逐舰发射了三枚鱼雷,但都没有击中。这艘舰也没有发现。但当他们准备攻击另一艘布雷舰的时候,它突然掉头向潜艇开来,可能是一架日本飞机看见这艘位于60英尺水深处的潜艇,用无线电告诉这艘布雷舰。
他们立刻潜到150英尺地方,以免被日方探测到,同时也准备应付深水炸弹。他们在所有的船盖上多加了几层栓子。3分钟之后,突然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他们的四周爆炸,他们直往水底——深达276英尺的地方下沉,他们都吓坏了。
按常识,如果潜水艇在不到500英尺的地方受到攻击,深水炸弹在离它17英尺之内爆炸的话,差不多是在劫难逃。罗勒·摩尔吓得不敢呼吸,他在想:“这回完蛋了。”在电扇和空调系统关闭之后,潜艇的温度升到近40度,但摩尔却全身发冷,牙齿打战,身冒冷汗。15小时之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布雷舰在炸弹用光以后就离开了。
这15小时的攻击,对摩尔来说,就像有1500年。他过去所有的生活一一浮现在眼前,他想到了以前所干的坏事,所有他曾担心过的一些很无聊的小事。他曾经为工作时间长、薪水太少、没有多少机会升迁而发愁;他也曾经为没有办法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部新车子,没有钱给妻子买好衣服而忧虑;他非常讨厌自己的老板,因为这位老板常给他制造麻烦;他还记得每晚回家的时候,自己总感到非常疲倦和难过,常常跟自己的妻子为一点小事吵架;他也为自己额头上的一块小疤发愁过。
摩尔说:“多年以来,那些令人发愁的事看来都是大事,可是在深水炸弹威胁着要把他送上西天的时候,这些事情又是多么的荒唐、渺小。”就在那时候,他向自己发誓,如果他还有机会见到太阳和星星的话,就永远永远不会再忧虑。在潜艇里那可怕的15小时,对于生活所学到的,比他在大学读了4年书所学到的要多得多。
我们可以相信一句话:人生中总是有很多的琐事纠缠着我们,但是我们不能与它斤斤计较,因为心胸狭窄是幸福的天敌。
生活中,将许多人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无休止地消耗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之中,最终让大部分人一生一事无成。
大家都知道在法律上的一条格言:“法律不会去管那些小事情。”一个人总不该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忧心忡忡,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上的平静和快乐的话。
很多时候,要想克服由一些小事情所引起的困扰,只需将你的注意力的重点转移开来,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能使你开心一点的看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就可以了。这样你会重新收获生活的快乐。
放开自己,不纠结于已失去的事物
生活中有一种痛苦叫错过。人生中一些极美、极珍贵的东西,常常与我们失之交臂,这时的我们总会因为错过美好而感到遗憾和痛苦。其实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非要得到它,俗话说:“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当你为一份美好而心醉时,远远地欣赏它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错过它或许还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美国的哈佛大学要在中国招一名学生,这名学生的所有费用由美国政府全额提供。初试结束了,有30名学生成为候选人。
考试结束后的第10天,是面试的日子。30名学生及其家长云集锦江饭店等待面试。当主考官劳伦斯·金出现在饭店的大厅时,一下子被大家围了起来,他们用流利的英语向他问候,有的甚至还迫不及待地向他作自我介绍。这时,只有一名学生,由于起身晚了一步,没来得及围上去,等他想接近主考官时,主考官的周围已经是水泄不通了,根本没有插空而入的可能。
于是他错过了接近主考官的大好机会,他觉得自己也许已经错过了机会,于是有些懊丧起来。正在这时,他看见一个异国女人有些落寞地站在大厅一角,目光茫然地望着窗外,他想:身在异国的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不知自己能不能帮上忙?于是他走过去,彬彬有礼地和她打招呼,然后向她做了自我介绍,最后他问道:“夫人,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接下来两个人聊得非常投机。
后来这名学生被劳伦斯·金选中了,在30名候选人中,他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而且面试之前他错过了跟主考官套近乎、加深自己在主考官心目中印象的最佳机会,但是他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来,那位异国女子正是劳伦斯·金的夫人。
这件事曾经引起很多人的震动:原来错过了美丽,收获的并不一定是遗憾,有时甚至可能是圆满。
许多的心情,可能只有经历过之后才会懂得,如感情,痛过了之后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之后才会懂得适时的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的过程中,我们慢慢认识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真的不能割舍的,学会放弃,生活会更容易!
因此,在你感觉到人生处于最困顿的时刻,也不要为错过而惋惜。失去的折磨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花朵虽美,但毕竟有凋谢的一天,请不要再对花长叹了。因为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将收获雨滴的温馨和戏雨的浪漫。
睁一眼闭一眼,对小事不予计较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是一位处理人际关系的“老手”,然而早年时,也曾犯过小错误。
有一天晚上,卡耐基和自己的一个朋友应邀去参加一个宴会。宴席中,坐在他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谈的先生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话出自《圣经》。然而,卡耐基发现他说错了,他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
出于一种认真的态度,卡耐基又很小心地纠正了过来。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位先生一时下不来台,不禁有些恼怒。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弗兰克就坐在他的身边。弗兰克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卡耐基就向他求证。弗兰克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脚,然后说:“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
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对弗兰克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是的,当然。”弗兰克回答,“在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为什么不圆滑一些,保留他的脸面,说出实话而得罪他呢?”
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放过去,无伤大局,那就没有必要去纠正它。这不仅是为了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人事纠纷,也顾到了别人的名誉,不致给别人带来无谓的烦恼。这样做,并非只是明哲保身,更体现了你处世的度量。
人们常说:“凡事不能不认真,凡事不能太认真。”一件事情是否该认真,这要视场合而定。钻研学问更要讲究认真,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要讲究认真。但是,在不忘大原则的同时,我们要做适时的变通,对于一些无关大局的琐事,不必太认真。不看对象,不分地点刻板地认真,往往使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处处被动受阻。每当在这种时候,如果能理智地后退一步,淡然处之,不失为一种追求至简生活的处世之道。
且咽一口气,内心的格局便开朗了
人生之所以多烦恼,皆因遇事不肯让他人一步,总觉得咽不下这口气。其实,这是很愚蠢的做法。
善于放弃是一种境界,是历尽跌宕起伏之后对世俗的一种轻视,是饱经人间沧桑之后对财富的一种感悟,是运筹帷幄成竹在胸充满自信的一种流露。只有在了如指掌之后才会懂得放弃并善于放弃,只有在懂得放弃并善于放弃之后才会获得无尽的财富。
杨玢是宋朝时期的一个尚书,年纪大了便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他家住宅宽敞、舒适,家族人丁兴旺。有一天,他在书桌旁,正要拿起《庄子》来读,他的几个侄子跑进来,大声说:“不好了,我们家的旧宅被邻居侵占了一大半,不能饶他!”
杨玢听后,问:“不要急,慢慢说,他们家侵占了我们家的旧宅地?”
“是的。”侄子们回答。
杨玢又问:“他们家的宅子大还是我们家的宅子大?”侄子们不知其意,说:“当然是我们家宅子大。”
杨玢又问:“他们占些我们家的旧宅地,于我们有何影响?”侄子们说:“没有什么大影响,虽然如此,但他们不讲理,就不应该放过他们!”杨玢笑了。
过了一会儿,杨玢指着窗外落叶,问他们:“树叶长在树上时,那枝条是属于它的,秋天树叶枯黄了落在地上,这时树叶怎么想?”他们不明白含义。杨玢干脆说:“我这么大岁数,总有一天要死的,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一天,争那一点点宅地对你们有什么用?”侄子们现在明白了杨玢讲的道理,说:“我们原本要告他的,状子都写好了。”
侄子呈上状子,他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写罢,他再次对侄子们说:“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透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要斤斤计较。”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样样顺心,生活的路上总有沟沟坎坎。你的奋斗、你的付出,也许没有预期的回报;你的理想、你的目标,也许永远难以实现。如果抱着一份怀才不遇之心而愤愤不平,如果抱着一腔委屈怨天尤人,难免让自己心力交瘁。
生活中,难免与人磕磕碰碰,难免遭别人误会猜疑。你的一念之差、你的一时之言,也许别人会加以放大和责难,你的认真、你的真诚,也许会被别人误解和中伤。如果非得以牙还牙拼个你死我活,如果非得为自己辩驳澄清,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
适时地咽下一口气,潇洒地甩甩头发,悠然地轻轻一笑,甩去烦恼,笑去恩怨。你会发现,内心的格局开朗了,天仍然很蓝,生活依然很美好。
难得糊涂是良训,做人不要太较真
怎样做人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用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勘破个中因果的大学问,多少不甘寂寞的人穷究原委,试图领悟人生真谛,塑造辉煌的人生。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人生的全部内涵,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又总是局限在事件的启迪上。比如,处世不能太较真便是其中一理,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累的原因之所在。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如果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度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鼠目寸光,并且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宋朝的范仲淹,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在用人的时候,主要是取人的气节而不计较人的细微不足。范仲淹做元帅的时候,招纳的幕僚,有些是犯了罪被朝廷贬官的,有些是因为犯了罪被流放的,这些人被任用后,有的人不理解。范仲淹则认为:“有才能没有过错的人,朝廷自然要重用他们。但世界上没有完人,如果有人确实是有用人才,仅仅因为他的一点小毛病,或是因为做官议论朝政而遭祸,不看其主要方面,不靠一些特殊手段起用他们,他们就成了废人了。”尽管有些人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范仲淹只看其主流,他所使用的人大多是有用之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有过能改,不再犯过。所以用人,用有过之人也是常事,应该看到他的过错只不过是偶然的,他的大方向是好的。《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也许还不如别人。要求别人怎么去做的时候,应该先问一下自己能否做到。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团结能够团结的人,共同做好工作。一味地苛求,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郑板桥的一句“难得糊涂”,至今仍被人们奉为是聪明的最高境界。其实,人生少一点较真,换来的将是更多的收获。
不要为了无聊的事小题大做
我们每天都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每件事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事情至关重要,而有的,则无关紧要。重要的事情固然应当认真对待,然而如果小题大做,成天为着无聊的小事而发愁的话,是无法成就大事的。当然,在无聊的细节之处过于较真的人,也是在社交中也是令人讨厌的。
布莱恩有一次在一家小旅馆住宿。
午夜时分,忽然听到浴室中有一种奇怪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布莱恩看见一只老鼠跳上镜台,然后又跳下地,在地板上作了些怪异的老鼠体操。后来它又跑回浴室,使布莱恩一夜都没睡好觉。
第二天早晨,他对打扫房间的女侍说:“这间房里有老鼠,夜里出来,吵了我一夜。”女侍说:“这旅馆里没有老鼠。这是头等旅馆,而且所有的房间都刚刚刷过漆。”
布莱恩下楼时对电梯司机说:“你们的女侍倒真忠心。我告诉她说昨天晚上有只老鼠吵了我一夜,她说那是我的幻觉。”
没想到,电梯司机说:“她说得对。这里绝对没有老鼠!”
布莱恩的话被他们传开了。柜台服务员和门口看门的在他走过时都用怪异的眼光看他。
第二天早晨,他到店里买了只老鼠笼和一包咸肉。他把这两件东西包好,偷偷带进旅馆,不让当时值班的员工看见。翌日早晨他起床时,看到老鼠在笼里,既是活的,又没有受伤。他心想,我将证据摆在他们面前,他们还怎样说我无中生有!
但在他准备走出房门时,忽然间意识到,如此做法,是否有些小题大做,岂不是显得自己太无聊,而且很讨厌?
于是布莱恩赶快轻轻走回房间,把老鼠放出,让它从窗外宽阔的窗台跑到邻屋的屋顶上去了。
半小时后,布莱恩退掉房间,离开旅馆,出门时把空老鼠笼递给侍者。他发现,厅中的人都向他微笑点头,目送着他推门而去。
如果布莱恩真的将老鼠带给前台,诚然能够证明他并没有说错,但同时他也证明了自己是多么的惹人讨厌。如果他真的这么做,那么他并不是赢家,而只是一个无聊而又可笑的失败者。人生在世,往往会过于较真,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在一些无伤大雅的细节之处过分纠缠,然而花费了不少气力和心思之后,不仅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还可能惹人生厌。反之,如能像布莱恩一样,明智地选择放下心中的块垒,不再执著于使人们信服旅馆中确实有老鼠,那么他失去的,仅仅是证明自己的正确之后所获得的转瞬即逝的满足感,然而却收获了他人的认同,以及发自内心的赞许。在这里,布莱恩显示出了自己的智慧,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为无聊的小事小题大做,这样无知无谓亦无聊,放下对无谓的细节的纠缠,方能获得内心的畅快与释然。
不要让小事情牵着鼻子走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在攻击野马时,它常附在野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马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无论野马怎么狂奔、暴跳,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才满意而去。野马往往是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奈地死去。
动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会让庞大的野马毙命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一次实验,观察野马死亡的整个过程。结果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远不会使野马毙命。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野马的死亡是它暴躁的习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因为蝙蝠吸血致死。
一个理智的人,必定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绪与行为,不会像野马那样为一点小事抓狂。当你在镜子前仔细地审视自己时,你会发现自己既是你的最好朋友,也是你的最大敌人。
上班时堵车堵得厉害,交通指挥灯仍然亮着红灯,而时间很紧,你烦躁地看着手表的秒针。终于亮起了绿灯,可是你前面的车子迟迟不启动,因为开车的人思想不集中,你愤怒地按响了喇叭,那个似乎在打瞌睡的人终于惊醒了,仓促地挂上了一挡,而你却在几秒钟里把自己置于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之中。
美国研究应激反应的专家理查德·卡尔森说:“我们的恼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这位加利福尼亚人在讨论会上教人们如何不生气。卡尔森把防止激动的方法归结为这样的话:“请冷静下来!要承认生活是不公正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按计划进行。”“应激反应”这个词从20世纪50年代起才被医务人员用来说明身体和精神对极端刺激(噪音、时间压力和冲突)的防卫反应。
现在研究人员知道,应激反应是在头脑中产生的。在即使是非常轻微的恼怒情绪中,大脑也会命令分泌出更多的应激激素。这时呼吸道扩张,使大脑、心脏和肌肉系统吸入更多的氧气,血管扩大,心脏加快跳动,血糖水平升高。
埃森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曼弗雷德·舍德洛夫斯基说:“短时间的应激反应是无害的。”他说:“使人受到压力是长时间的应激反应。”他的研究所的调查结果表明:61%的德国人感到在工作中不能胜任;有30%的人因为觉得不能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而有压力;20%的人抱怨同上级关系紧张;16%的人说在路途中精神紧张。
理查德·卡尔森的一条黄金规则是:“不要让小事情牵着鼻子走。”他说:“要冷静,要理解别人。”他的建议是:表现出感激之情,别人会感觉到高兴,你的自我感觉会更好。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不仅会使你的生活更加有意思,而且别人也会更喜欢你;每天至少对一个人说,你为什么赏识他,不要试图把一切都弄得滴水不漏。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权利,这会花费许多不必要的精力。不要老是纠正别人,常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不要让别人为你的不顺利负责。要接受事情不成功的事实,天不会因此而塌下来;请忘记事事都必须完美的想法,你自己也不是完美的。这样生活会突然变得轻松许多。当你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你要学会问自己:一年前抓狂时的事情到现在来看还是那么重要吗?不为小事抓狂,你就可以对许多事情得出正确的看法。
现在,把你曾经为一些小事抓狂的经历写下来,然后把你现在对这些事的看法也写下来,对比之下,相信你会有更深的认识,这也正是我们所要传递的精神所在。
抛开烦恼,别跟自己较劲
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十有八九,要做到事事顺心,就要做到放得下,不愉快的事让它过去,不放在心上。有一句话说的是: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如果你总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狼狈不堪,不值得。既往不咎的人,才可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前进。
有一位企业老总,当有人问起他的成功之路时,他讲了自己的一段切身经历:
“这几年来我一直采用忘却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我本来是一个情绪化的人,一遇到不开心的事,心情就糟糕不已,不知道该怎么做好。我知道这是自己性格的弱点,可我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化解。直到后来,遇到一位老专家。
“大学刚毕业那段时间,是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候。当时我在一家公司做文员,工资低得可怜,而且同事间还充满着排斥和竞争,我有些适应不了那里的工作环境。更令人难过的是,相爱三年的女友也执意要离开我,我没有想到多年的爱情竟然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我的心在一点一点地破碎。朋友的劝慰似乎都起不到作用,我一味地让自己沉沦下去。除了伤悲,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到最后,朋友建议我去找一位知名的心理专家咨询一下,以便摆脱自己的困境。
“当那位老专家听完我的诉说后,他把我带到一间很小的办公室,室内唯一的桌上放着一杯水。老专家微笑着说:‘你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里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入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我认真思索,像是要看穿这杯子,是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杯水有这么多杂质,但最终却为什么很清澈呢?对了,我知道了,我跳起来说:‘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杯子底下了。’老专家赞同地点点头:‘年轻人,生活中烦心的事很多,有些是越想忘掉越不易忘掉,那就记住它好了。就像这杯水,如果你厌恶它,使劲摇晃它,就会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宁,浑浊一片,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感染,反而更加纯净了。’
“我记住了这位老专家睿智的话,以后,当我再遇到不如意的事时,就试着把所有的烦恼都沉入心底,不要与那些不顺的事纠缠。当它们慢慢沉淀下来时,我的生活就马上阴转晴了,变得快乐和明媚起来。”
遗憾的是在生活中,很多人有时候太在意自己的感觉了。比如,你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惹得路人哈哈大笑。你当时一定很尴尬,认为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你。但是你如果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甚至,有时连插曲都算不上,他们哈哈一笑,然后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人生路上,我们只是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对于一次挫折,一次失败,完全可以一笑了之,不要过多地纠缠于失落的情绪中。你的抱怨只能提醒人们重新注意到你曾经的失败。你笑了,别人也就忘记了。有句话说:“2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想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想法;60岁时,我们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这并非消极,而是一种人生哲学——学会看轻你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可是,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认真计较,纠缠其中。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就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对生活失去另外热情,对周围的人也冷淡了很多。
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坦然多了,能平静地面对各种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使我们永久地持有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著追求。这是一种修养,是对自己人格与性情的冶炼,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上,即使是遇到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碰到困苦与挫折,我们也都能坦然地走过。
生活在现在,面向着未来,过去的—切都被时间之水冲得一去不复返。我们没有必要念念不忘那些不愉快,那些人间的仇怨。念念不忘,只能被它腐蚀,而变得憎恨和怨艾,甚至导致精神崩溃,陷自己于疯狂。
学习忘记之道,让许多愤恨的往事烟消云散,日子久了,激动的情绪也就越来越少,心灵和精神的活力就会得以再生,从而恢复了原有的喜悦和自在。
善于计较,算来算去算自己
一些人自诩为聪明人,一副精明过人的样子,总是持有“不肯吃亏”的心理,摆出一副寸土必争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们做人的原则就是不吃半点亏,但实际上恰恰是这样的“聪明人”容易吃大亏。
一只绵羊和一只病愈没多久的牧羊犬在野外散步,绵羊虽然一副神态庄重的样子,但头脑却是空空一片,不想事情。走了一会路,它们来到一片青翠的草地,绵羊似乎有点饿了,大嚼起美味的青草来,这块草地的草特别合它的胃口,绵羊驴子吃得很是满意。牧羊犬看到绵羊吃得津津有味,也感到腹中有些饥饿,就对绵羊说:“亲爱的伙伴,你能否帮我去买一块可口的香肠?”这个时候的绵羊只顾自己吃草,怕浪费了这大好时光,影响进餐。对牧羊犬的请求置之不理。等它吃饱后,才懒洋洋地对牧羊犬说道:“等我好好消化消化,一会儿就给你去买,消化的时间不会很长的,你慢慢等着吧。”
过了很久,绵羊仍没有去买香肠的打算,于是,牧羊犬拖着虚弱的身体,告别绵羊,独自去买香肠。谁知道,早已在暗中埋伏的狼,见牧羊犬一走,就扑向了绵羊。尽管绵羊急忙呼唤牧羊犬来保护自己,但此时已见不到牧羊犬的踪影。可怜的绵羊最终逃不出狼口。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绵羊帮牧羊犬买香肠,最后的结局是否还会如此悲惨?事实上,绵羊贪图眼前的草地,不肯为别人牺牲自己的一点点利益,结果丧失了性命。
有一则有趣的现代故事:有一乡下的青年,因为牙齿坏了,来到街市寻找牙医欲拔掉那颗坏牙。问医师说:拔一颗牙要多少钱?牙师说:一颗牙五百元,拔两颗即八百元。青年想难得跑一趟街市,只拔一颗浪费时间和金钱,既然拔两颗牙比较便宜,就拔两颗,省得再跑一趟,又省钱。所以就拔了两颗牙。
本来只一颗牙坏,因贪便宜而拔了两颗,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与人交往中,也不能贪小便宜。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相互的,你对别人算计,也许一次两次别人没有发觉,但是时间长了,大家就会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爱计较的人,也许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不爱计较的人,也会因为你的过于算计和贪婪而对你产生反感,从而对你敬而远之。
在人生道路上,就要放下你的“贪小便宜”观念。否则,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你一直都如一首歌里唱的,“算来算去算自己”。
不计较他人的毁誉
生活中,当别人讥讽、辱骂甚至毁谤你时,最高明的态度就是漠视它,就是不闻不问!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处于主动的位置,尽管对手既惊恐又恼怒,但是无法靠近,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
日本有一位武功高强的武士。在年纪很大以后,武士开始全身心地向年轻人传授禅宗。虽然他年岁已高,据说仍然所向无敌。
有一天,一位年轻武士前来拜访。这位年轻武士以胆大妄为著称,也以挑衅的技巧而闻名。他会等对方先出手,然后利用自己高超的才智来评估对手的错误,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进行反击。
这位年轻气盛的武士还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因久仰老武士的声名,前来挑战,借此提高自己的名望。
老武士不顾弟子们的反对,接下了挑战书。
大家都来到市区的大广场上,年轻武士开始侮辱老武士,对他扔了几块砖头,往他脸上吐口水,用尽所有脏话辱骂他的祖宗八代。年轻武士花了好几个小时,费尽了心机,想以此激怒老武士。不过,老武士仍然不为所动。直到最后,年轻气盛的武士缩手了,精疲力竭又倍感羞辱。
老武士的弟子看到自己的师父受辱而不反击,非常失望,就忍不住问他:“他那么过分,师父怎么能忍受?尽管真正动起手来可能会吃败仗,至少也不会让我们这些做弟子的看到您懦弱的一面啊。”
“假设有人带着礼物来见你,你不收下礼物的话,礼物应该归谁?”老武士问众弟子。
“归送礼的人。”弟子们回答。
“嫉妒、愤怒与侮辱也是同样的道理。”老武士说,“如果这些东西你都拒收的话,它们还是归对方所有。”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漠视更好的惩罚手段了,把那些人埋藏在他们愚昧的灰烬中;让他们自己的唾沫淹没他们自己;让他们的耳光都回应到他们自己身上。化解各种风波和平息流言蜚语的不二法门就是对其置之不理。指责他们只会给自己带来侮辱,对他们反唇相讥只会使自己的荣誉受损。
受辱时,漠视他人,不计较他人的毁誉,那么,受辱者就是对方了。
假如为了保护自己的“形象”而接受对方不怀好意的挑战,这并不值得,因为名誉毕竟是人的身外之物,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的生命更重要。为了追求名誉而影响、损害健康,甚至送掉性命,这是舍本逐末,是最愚蠢的选择。
下次,当你面对他人的打击或厄运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整心态,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实际行为上显示出自己强烈的意志力和自控力,这样才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完善。
生气不如“消”气,不必在意太多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做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或者与人争执的时候,他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边喘气。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奋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子有多大,只要与人生气了,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爱地巴为何每次生气都这样做呢?
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爱地巴都不愿意说明。直到有一天,爱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地也已经很广大,他又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走。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太阳都下山了。爱地巴坐在田边喘气,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阿公,您已经年纪大了,这附近也没有人的土地比你的更大,您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您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上三圈?”
爱地巴禁不起孙子的恳求,终于说出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时,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我哪有时间和资格去跟人家生气,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于是就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道:“阿公,您年纪大了,又变成了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土地跑?”
爱地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地走三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儿,气就消了。”
现实生活中,像爱地巴那样的人恐怕没有吧?不生气真的好难啊!难,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不生气呢?
在不幸面前,应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稳定的情绪,遇事冷静,客观地作出分析和判断。
要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如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打太极拳等,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要有自知之明,遇事要尽力而为,适可而止,不要好胜逞能而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要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发火,愤怒要克制,怨恨要消除。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一个拥有平和心态的人,总是尽量做到自然,不必在意太多,并总能找到排解烦恼、忧愁的渠道。
如果没有坏消息,受点欺骗也不算什么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罗伯特·德·温森多有一次赢得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俱乐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这位年轻的女子泪流满面。她看着温森多,眼里充满了祈求和希望。看起来她很爱自己的孩子,正在为也许会离开人世的孩子而感到绝望。温森多被她深深打动了。他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
“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孩子好运。”他说道。接着他便驾车离去,甚至没有问那位女子的姓名。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俱乐部进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神色颇为凝重。他问温森多一周前在停车场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
温森多点了点头,感觉这其中出了什么事情。
“哦,对你来说这是个坏消息,”官员说道,“那个女人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哩!温森多,你让人给骗了!我的朋友。”
“你是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温森多的脸显得异常的明亮。
“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这真是我一个星期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温森多说。
对生活不要计较太多,我们或许该对生活充满感恩,每天在清晨醒来应该庆幸自己还好好地活着,如果有人关爱我们,就要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舍弃一些看起来无关乐事的东西,你的人生会走得更加洒脱,而你也会得到比失去之前更加真实的快乐。对温森多而言,好消息——“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和一笔可观的财富——锦标赛冠军奖金之间,哪一样是他真正的快乐源泉?显然是前者。他放弃与骗子计较寻回奖金,而在人性的大关爱中得到了快乐,这是以舍为得的境界。如果斤斤计较于小利之“失”,你便有可能错过一场与你的生命而言最大的“得”。
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之争
生活中经常有些人,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小肚鸡肠。相反,有些人真理在握,不声不响,得理也让三分,显得态度柔顺,君子风度。假如是重大的或重要的是非问题,自然应当不失原则地争出个青红皂白,甚至为追求真理献身。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较起真来,以致非得决一雌雄才算罢休,甚至大打出手,或闹个不欢而散,影响团结。越是这样的人越被人瞧不顺眼。时下流行一句话叫“玩深沉”,其实这种场合玩点深沉正显示了宽宏大量的风度。
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和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更不屑一点小是小非的争论,这根本不值得称雄。越是你有理,越表现得谦和,往往越能显示一个人胸襟坦荡,修养深厚。
麦金利任美国总统时,特派某人为税务主任,但为许多政客所反对,他们派遣代表进谒总统,要求总统说出派那个人为税务主任的理由。为首的是一位国会议员,他身材矮小,脾气暴躁,说话粗声恶气,开口就给总统一顿难堪的讥骂。如果换成别人,也许早已气得暴跳如雷,但是麦金利却视若无睹,不吭一声,任凭他骂得声嘶力竭,然后才用极温和的口气说:“你现在怒气应该可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力这样责骂我的,但是,现在我仍愿详细解释给你听。”
这几句话把那位议员说得羞惭万分,但是总统不等他道歉,便和颜悦色地说:“其实我也不能怪你。因为我想任何不明究竟的人,都会大怒若狂。”接着他把任命理由解释清楚了。
不等麦金利总统解释完,那位议员已被他的大度折服。他懊悔不该用这样恶劣的态度责备一位和善的总统,他满脑子都在想自己的错。因此,当他回去报告抗议的经过时,他只摇摇头说:“我记不清总统的解释,但有一点可以报告,那就是——总统并没有错。”
无疑,在这次交锋中,麦金利占了上风。为什么他能占上风?就是因为他的宽宏大量。
做人首先是要有一颗博大的心,这颗心的格局要大。心的格局有多大,人生的成就才有多大。不是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吗?这句话被许多人看成自己做人的准则,麦金利就是其中之一。
心的大格局是一种人格的伟大。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在事业上建功立业、取得成就的,绝非是那些胸襟狭窄、小肚鸡肠、谨小慎微之人,而是那些如麦金利般襟怀坦荡、宽宏大量、豁达大度者。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只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格局,就能做到豁达大度;把一切都看作“没什么”,才能在慌乱时,从容自如;忧愁时,增添几许欢乐;艰难时,顽强拼搏;得意时,言行如常;胜利时,不醉不昏。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是豁达大度之人。
不管什么是非都去计较的话,你一辈子就没有办法生活了。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许多事情,尤其是小事情,如果看开一些,自己的心胸就宽大。
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
人生就好像是在观赏风景,如果你总是着眼于小处,那么你就领略不到大范围的庞大和优美。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拘泥于小处,为了无数的小事而烦忧,那么我们就会忘记了人生最初的方向,失去了快乐也丢了情趣。
有一个年轻的主妇向自己的朋友抱怨自己的工作如此“单调乏味”。她举例说,她刚刚铺好床,床马上就被弄乱了;刚刚洗好碗碟,碗碟马上就被用脏了;刚刚擦净了地板,地板马上就被弄得乱七八糟。她说:“你刚刚把这些事做好,马上就会被人弄得像是未曾做过一样。”她进一步抱怨道:“再这样下去,我简直要发疯!”
年轻主妇的朋友是一位相当聪明的人,他不动声色地说:“这真是令人扫兴。有没有妇女喜欢家务劳动?”
她说:“啊,有的,我想是有的。”
这位朋友又问:“她们在家务劳动中有没有发现什么使得她们感到有趣、保持热情的东西呢?”
主妇思考了片刻回答道:“也许在于她们的态度。她们似乎并不认为她们的工作是负担,而看见了超越日常工作的什么东西。”
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如果你一直计较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停地抱怨、不断地自责,这样下去,你的心境就会越来越沮丧。一个只知道计较的人,注定会活在迷离混沌的状态中,看不见前头亮着一片明朗的天空。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的,你坦然面对,会突然发现原来的事情都不算什么了,就像俗语所说的:“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跟家人和朋友一起,享受坦然的生活,追逐自然的幸福。
博大的心量可以稀释一切痛苦烦扰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年轻的小和尚,他过得很不快乐,整天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唉声叹气。后来,他对师傅说:“师傅啊,我总是烦恼,爱生气,请您开示开示我吧!”
老和尚说:“你先去集市买一袋盐。”
小和尚买回来后,老和尚吩咐道:“你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口。”
小和尚喝完后,老和尚问:“味道如何?”
小和尚皱着眉头答道:“又咸又苦。”
然后,老和尚又带着小和尚来到湖边,吩咐道:“你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再尝尝湖水。”
弟子撒完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老和尚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小和尚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老和尚又问。
“没有。”小和尚答道。
老和尚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小和尚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盐的咸味,我们所能感受和体验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将它放在多大的容器里。”小和尚若有所悟。
老和尚所说的容器,其实就是我们的心量,它的“容量”决定了痛苦的浓淡,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忍不得,受不得,装不下大格局。有成就的人,往往也是心量宽广的人,看那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古圣大德,都为人类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盐粒似的痛苦,它们在苍白的心空下泛着清冷的白光,如果你的容器有限,就和不快乐的小和尚一样,只能尝到又咸又苦的盐水。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成就就有多大,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去夺,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则心胸广阔天地宽。当你能把虚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时,你的心量自然就能如同天空一样广大。无论荣辱悲喜、成败冷暖,只要心量放大,自然能做到风雨不惊。
寒山曾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
拾得答道:“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如果说生命中的痛苦是无法自控的,那么我们唯有拓宽自己的心量,才能获得人生的愉悦。通过内心的调整去适应、去承受必须经历的苦难,从苦涩中体味心量是否足够宽广,从忍耐中感悟暗夜中的成长。
心量是一个可开合的容器,当我们只顾自己的私欲,它就会愈缩愈小;当我们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若事事斤斤计较,便把自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框框里。这种处世心态,既轻薄了自身的能力,又轻薄了自己的品格。
心量是大还是小,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敞开。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样,它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小如微尘。我们的心,要和海一样,任何大江小溪都要容纳;要和云一样,任何天涯海角都愿遨游;要和山一样,任何飞禽走兽,都不排拒;要和路一样,任何脚印车轨,都能承担。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一些小事而心绪不宁、烦躁苦闷!
把心打开吧,用更宽阔的心量来经营未来,你将拥有一个别样的人生!
要拿得起,更要能放得下
一位少年背着一个砂锅赶路,不小心绳子断了,砂锅掉到地上摔碎了。少年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路人喊住少年问:“你不知道你的砂锅摔碎了吗?”少年回答:“知道。”路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少年说:“既然碎了,回头有什么用?”说完,他又继续赶路。
故事中的少年是明智的,既然砂锅都碎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呢?
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也是同样的,已经无法挽回,惋惜悔恨于事无补,与其在痛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
人的一生,需要我们放下的东西很多。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就果断抛弃吧。几十年的人生旅途,有所得,亦会有所失,只有适时放下,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放不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比如做了错事,说了错话,受到上司和同事的指责,或者好心却让人误解,于是,心里总有个结解不开⋯⋯总之,有的人就是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想这想那,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结果损害了自身的健康和寿命。有的人之所以感觉活得很累,无精打采,未老先衰,就是因为习惯于将一些事情吊在心里放不下来,结果把自己折腾得既疲劳又苍老。其实,简单地说,让人放不下的事情大多是在财、情、名这几个方面。想透了,想开了,也就看淡了,自然就放得下了。
人们常说:“举得起、放得下的是举重,举得起、放不下的叫做负重。”为了前面的掌声和鲜花,学会放弃吧。放弃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你的人生之路也可以变得轻松和愉快。
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然而,有时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反而可能因此获得。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放弃娇嫩白净的肤色;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弃咖啡和可乐;要想拥有简单的生活,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要想在深海中收获满船鱼虾,就得放弃安全的港湾。
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干大事业者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他们都知道如何放弃、放弃些什么。一个人倘若将一生的所得都背负在身,那么纵使他有一副钢筋铁骨,也会被压倒在地。昨天的辉煌不能代表今天,更不能代表明天。
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放弃失恋带来的痛楚,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心中所有难言的负荷,放弃耗费精力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解释,放弃对权力的角逐,放弃对金钱的贪欲,放弃对虚名的争夺⋯⋯凡是次要的、枝节的、多余的、该放弃的,都应放弃。
放弃,是一种格局,是我们发展的必由之路。漫漫人生路,只有学会放弃,才能轻装前进,才能不断有所收获。
小事缠身,不要斤斤计较
两千多年前,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曾经给人类说过一句忠言:“请注意啊,先生们,我们太多地纠缠于一些小事了!”这句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值得品味和借鉴。
说句老实话,对于一般人来说,生活就是由无数的小事所组合而成的,甚至对那些大人物来说也是如此。每个人的生活中,小事都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如果你过多地拘泥、计较小事,那么人生就根本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了,触目所及的必然都是矛盾和冲突。
想一想,你挤公共汽车时,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你去买菜时,有人无意间弄脏了你的裙子;有时走在路上,说不定从道旁楼上落下一个纸团,打在你头上⋯⋯此时此刻,如果你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是口出污言秽语,大发雷霆之怒,说不定会闹出什么祸事来。
20世纪80年代末,在辽宁某地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年轻女子在看电影时,被后面的男观众无意间碰了一下脚,尽管男观众当面道歉,但那名女子仍然不依不饶。她硬说对方是要耍流氓,竟然回家叫来丈夫将那个人用刀砍伤解气。结果,因触犯刑律,夫妻俩双双锒铛入狱。
从医学的观点看,事事计较、精于算计的人,不但容易损害人际关系,而且对自己的身体也极其有害。
还有一个实际的例子,就是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李贺。他思路敏捷,才华过人,被人称为“奇才”,写出的诗连当时的大文豪韩愈也赞不绝口。只可惜他心胸狭窄,常为一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而郁郁寡欢,愁肠百结。最后他只活了短暂的27岁,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桩憾事。
古语云:“让一让,三尺巷。”人生之事,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事,得过且过又何妨?人活在世上,理应开朗、豁达,活得超脱一些;凡事斤斤计较,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能够获得成功的人,无不是“小事糊涂,大事计较”的人。可是,只要我们认真观察那些计较小事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往往是“大事糊涂”的。很明显,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对小事计较得过多,那么对大事的注意力和处理能力必然淡化,甚至根本无暇顾及了。
通常,喜欢计较小事的人往往私心都是比较重的,他们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得失,如面子、利益、地位等,而这些东西又最容易使人动感情。因此,对小事过于认真的人往往容易冲动,一旦感情代替理智,就会不顾后果和影响,不考虑别人的接受程度。如此一来,就会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上失去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不妨做个“糊涂”的人
很多年轻人缺少生活的历练,却对生活要求太高,任何事情都想要一个结果:朋友为什么会给自己“穿小鞋”?男(女)友在外面交了些什么朋友?上司对某个同事为什么比自己好?但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很多,我们无法对每件事都做一个清楚的交代。
这些看似聪明的人其实都很愚蠢。他们总被生活牵着走,为了一点小事,就会歇斯底里,这种人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抱着紧张的态度,无疑要承受比别人多很多的压力。但如果能够“糊涂”一些,这些人就会远离很多烦恼,活得更加快乐。
某家政学校的最后一门课是《婚姻的经营和创意》,主讲老师是学校特地聘请的一位研究婚姻问题的教授。他走进教室,把随手携带的一叠图表挂在黑板上,然后,他掀开挂图,上面用毛笔写着一行字:
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点:一是找个好人;二是自己做一个好人。
“就这么简单,至于其他的秘诀,我认为如果不是江湖偏方,也至少是些老生常谈。”教授说。
这时台下嗡嗡作响,因为下面有许多学生是已婚人士。不一会儿,终于有一位30多岁的女子站了起来,说:“如果这两条没有做到呢?”
教授翻开挂图的第二张,说:“那就变成4条了。”
1.容忍,帮助,帮助不好仍然容忍。
2.使容忍变成一种习惯。
3.在习惯中养成傻瓜的品性。
4.做傻瓜,并永远做下去。
教授还未把这4条念完,台下就喧哗起来,有的说不行,有的说这根本做不到。等大家静下来,教授说:“如果这4条做不到,你又想有一个稳固的婚姻,那你就得做到以下16条。”
接着教授翻开第三张挂图。
1.不同时发脾气。
2.除非有紧急事件,否则不要大声吼叫。
3.争执时,让对方赢,
⋯⋯ ⋯⋯
教授念完,有些人笑了,有些人则叹起气来。教授听了一会儿,说:“如果大家对这16条感到失望的话,那你只有做好下面的256条了,总之,两个人相处的理论是一个几何级数理论,它总是在前面那个数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方。”
接着教授翻开挂图的第四页,这一页已不再是用毛笔书写,而是用钢笔,256条,密密麻麻。教授说:“婚姻到这一地步就已经很危险了。”这时台下的喧哗声更大了。
生活原本就是简单的,是我们自己太过计较了,所以变得越来越复杂。太过计较的人总是追着幸福跑,用尽全力也抓不住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幸福。每跨出一步,前面意味着什么,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人未动心已远,何止一个“累”字了得。
不要太过计较,糊涂一番又何妨?只有想得开,放得下,朝前看,才有可能从琐事的纠缠中超脱出来。假如对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都寻根究底,去问一个为什么,那实在既无好处,又无必要,而且破坏了生活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