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社交课(白金珍藏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天 刺猬法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好保持适当的距离

社交箴言

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智慧点拨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亲密的人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初次交往的人相处得好。很多情侣、夫妻常常相互埋怨,正是这种情况的表现。按理说人们应该是交往得越深越容易相处,人际关系也越好,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这其实可用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来解释。

刺猬法则说的是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一个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寒冷而拥抱在了一起,但是它们无论如何睡得都不舒服,由于它们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块就会刺痛对方,反倒睡不安宁。因此,两只刺猬就离开了一段距离,可是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彼此扎伤。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一个你非常敬佩的人,因为相处甚密,对方的缺点就日益显露出来,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原有的感情,对对方失望,甚至讨厌对方。夫妻、恋人、朋友之间都不例外。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间大阅览室中,当里面仅有一位读者的时候,心理学家便进去坐在他(她)身旁,来测试他们的反应。因为被测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所以大部分人都快速地远离心理学家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干脆地说:“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一共对80个人进行了测试,结果都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由此可见,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人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侵犯时,人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

戴高乐曾经说过:“仆人眼里无英雄。”这说明了在人和人的交往过程中应该留有一定的余地——相应的心理距离,要不然伟大也会变得平凡。

距离的力量是神奇的。有时,距离是一种期待,当你远离至爱时,它会让你归心似箭;有时,距离又是一道屏障,当你和亲朋相聚时,它会让你无话可说。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把握分寸,坚持适度的原则,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以为与人交往越亲密越好,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如果不注意保持彼此间的距离,把握好恰当的分寸,我们就随时可能会在交往中受到伤害。

第2天 登门槛效应:循序渐进才能笑到最后

社交箴言

循序渐进可以一步步消除人们心理上的抵触情绪。

智慧点拨

登门槛效应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做过的一项经典实验,结论是:一下子向某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对方一般很难接受,如果是逐步提出要求,并不断缩小差距,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个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大家都有过这样一种体会:当你请求他人时,如果刚开始便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是极易遭到拒绝的;倘若你先提出比较低的要求,等他人同意之后再适机增加要求的分量,就会更易达到目标。探讨这其中的原因,就必须要提到“登门槛效应”。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一个乞丐到富人家去讨饭。仆人对他的态度非常恶劣,对他大声呵斥:“滚开! 别来烦我们!”那个乞丐就苦苦哀求道:“求求你,让我进去吧。我在炉火上烤干衣服就离开。”仆人心想这好像也没什么影响,于是就让他进去了。

接着,乞丐又以可怜的神情乞求厨娘借给自己一个小锅,让他“煮点石头汤喝”。“什么?石头汤?”厨娘听完之后感到非常好奇,“我倒真想看看你是如何做成石头汤的。”所以,她就答应了。随后,乞丐到路上拣了一块石头,洗干净以后就将石头放进锅里煮。“但是,我总要放一些盐吧。”乞丐说得理所当然,厨娘也觉得有道理,就又给了他一点盐,顺便又给了他一些豌豆、薄荷以及香菜等碎菜叶。最后,厨娘还将剩下的碎肉末也放进了乞丐的汤内。

很快,汤煮好了,聪明的乞丐将石头捞了出来,美美地喝了一锅味道鲜美的肉汤。

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乞丐起初对仆人说:“行行好吧,给我一锅肉汤吧!”会怎样呢?显然,他根本就进不了富人的家门,更别说能喝一锅肉汤了。

第3天 赫洛克定律: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社交箴言

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帮助你快速走向成功。

智慧点拨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将参加实验的人分为四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是表扬组,每次工作之后就给予表扬与鼓励;第二组是受训组,每次工作之后就严加训斥;第三组是被忽视组,不进行评价,只让他们静听别的两组受表扬与挨批评;第四组是控制组,让他们和前三组隔离,不给予评价。

实验结果显示,前三组的工作成绩都比控制组优秀,表扬组与训斥组显然比忽视组优秀,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

这个实验说明:对于工作结果及时给予评价,能够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显然比批评要好,而批评的效果要优于不给予评价。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生来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同样,每个人也都不愿被责难。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人类内心最渴望的就是被他人欣赏,所以我们要多夸奖他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富人、穷人、小偷还是警察,只要他们听见他人赞美自己的某个优点,他就肯定会尽全力去维护自己的这份美誉,生怕辜负了他人的期望。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讨厌的人与事,责备与批评只会增加对方的怨恨与不满。要想改善这种状况,你不妨尝试赞美他人,也许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马克·吐温说过:“听到一句称赞,能使人陶醉两个月。”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因为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被别人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被别人认可。

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赞美不但能够让人感到振奋,而且使人感觉被肯定。赞美是成功的砝码,赞美声中隐藏着许多你难以察觉的成功机会。

第4天 波特定律:批评他人要委婉

社交箴言

人在受到批评时,往往只会记住开头的几句,其余的就听不进去了。

智慧点拨

波特定律是英国行为学家L.W.波特提出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受到批评时,往往只会记住开头的几句,其余的就听不进去了,因为他们会下意识地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波特定律在领导者与下属的沟通中有重要的作用。当下属犯了错误时,领导者都会严厉批评一番,有时甚至将下属训斥得无地自容。在他们看来,似乎这样才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才能体现规章制度的严苛,才能展现领导者的威严。

其实,有的时候,如果领导者过于关注下属的错误,尤其是一些小错误的话,会大大挫伤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

因此,领导者要意识到,批评是一种艺术,当下属犯错误的时候,最好委婉地批评。就像波特所说的那样:“下级在受到批评时,只会记住开头的一些,他们忙于寻找论据反驳开头的批评,或者寻找借口推卸责任。有些反应敏捷的下属,甚至会马上反驳或者推卸责任。这时整个组织就会陷入谁是谁非的争论当中,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内部矛盾。”

领导者一定要学会宽容下属的错误,给下属改正错误的机会,注重解决问题。但宽容并不等于是做“好好先生”,而是设身处地地替下属着想,在批评的同时不忘肯定他们的功绩,以激励下属,并有效避免伤害其自尊心。

一个懂得顾全下属面子的领导者,不仅会让批评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而且还会因此得到下属的积极拥戴。

此外,波特定律在父母与子女或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同样适用。当父母或老师严厉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通常是听不进去的,最好的办法是换个角度,心平气和地与他们商量,让他们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这样才会收到好效果。

第5天 150 法则:适当控制自己的交际规模

社交箴言

要想使你的想法最大限度地被他人接受,可以试试把交际群体的人数控制在150人以下。

智慧点拨

150法则是指组织的最佳规模在150人左右,如果多于这个人数就应该采取有效的办法将规模较大的组织简化成150 人左右的小组织进行管理。这个法则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建立合适的组织规模和管理跨度,虽然这些实际上和企业、行业的性质相关,但是根本的原则就是组织规模要尽量适度。

知道150法则的人可能并不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在工作或生活中,你要想让自己的想法最大限度地被他人接受,可以试试把交际群体的人数控制在150人以下。这样,你所做的一切才能产生积极作用,否则会带来负面影响。

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于是我们自然可以联想到学校的规模,美国很多教育研究者已经注意到超过1000 人的学校在管理上的问题和校园暴力的多发性。按照150法则,我们应当建立更多的150人左右的小型学校,而不是上千人的大型学校。至此我们就应该明白为什么“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在美国赞助支持的一个教育项目就是 Small High School(中文译为“小型高中”,里面果真提到了150这个数字! 不是巧合)。

第6天 晕轮效应:以偏概全要不得

社交箴言

你对人或事留下的最初印象,将会影响到你对此人或此事其他方面的判断。

智慧点拨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了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他还倾向于由此推论这个人另外的特征。

桑戴克指出,人们对他人的认知与判断常常只从局部出发,就如同日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愈来愈大的圆圈,并据此得出整体的印象。由此,桑戴克为这种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即晕轮效应,其特点可以总结为四个字:以偏概全。

人们在评价不太熟悉的人时,晕轮效应就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一个人被认定是好人,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所笼罩,在所有事情上,都会被赋予各种好品质,人们也都会从好的方面去判断其行为;如果一个人被认定是坏人,他就会被一种消极否定的阴影笼罩,在所有事情上,都会被认为具有各种坏的品质。其中,后者是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也叫扫帚星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戴昂等人曾于1972年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们分别让被试者看一些很有吸引力的人和没有吸引力的人的照片,然后让他们评价这些人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和有没有吸引力无关。最后的测试结果发现,有吸引力的人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而无吸引力的人则获得了比较低的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也在悄悄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热恋时,很难看到对方的缺点,觉得对方一切都好,做的任何事情都对,就连他人觉得是缺点的地方,在恋人看来也是一种与众不同。事实上,晕轮效应不仅仅表现在通常的以貌取人上,人们还常常以服装来判断别人的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断定他人的才能与品德等。

在某些情况下,晕轮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第一,它让人们倾向于抓住事物的某一个特征来代替全部,如同盲人摸象一样——摸到耳朵,就以为大象是一把大蒲扇;摸到大腿,便认为大象是一根柱子。第二,它将一些没有任何内在联系的个性或者外貌特征联系起来,断言有这种特征必定会有另外一种特征。比如,打扮奇异和行为不雅,也许并不表示这个人没有道德或者素质很低;恰恰相反,在文质彬彬的外表下,或许隐藏着一个被扭曲的灵魂。第三,它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要学会克服晕轮效应的消极影响,以下三点建议可能对你有所帮助:第一,要理性;第二,消除偏见;第三,要多征求或者接受他人的意见。

第7天 首因效应:努力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社交箴言

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何时,你都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为自己的形象加分。

智慧点拨

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做了一个很有名的实验:他设计了两篇不一样的短文,分别描述一个名叫布朗的人。第一篇短文的前半段把布朗描写得开朗、友好,后半段则描写得孤僻而不友好;第二篇和第一篇恰好相反,前半段描写了布朗的孤僻和不友好,后半段却说布朗开朗、友好。然后,洛钦斯让两个组的被试者分别阅读这两篇短文,并在一个统计表上评估布朗的为人究竟是否友好。

实验结果显示,内容的前后顺序非常重要。在这些被试者中,看到描述布朗开朗友好在先的文章的,把布朗评估为友好的占78%;而看到描写友好在后的,把布朗评为友好的占18%。该实验其实内容相同,就因顺序改变了,便产生了这样完全不同的结果。换言之,信息呈现的顺序能改变人们的观点与看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显著影响作用,这种效应是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很多人把它称为第一感。在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对人们交往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次见面时,对方的神情、体态、仪表、服饰、谈吐、礼节等形成了我们对对方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左右日后我们对对方的看法。当我们再次见到这个人的时候,就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并且这种倾向性深植心底,难以改变。如果一个人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就得花费很多时间和很大精力才能改变别人对他的印象。

美国艾维士租车公司的创始人沃伦·艾维士就曾直言:“不论你想在哪方面取得成功,能够被别人接受都意味着达成了一半目标。假如你的仪表看上去就不能让人觉得满意的话,那么你可能永远也不会被别人所接受。”

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不过是社交活动中获取成功的第一步,更深层次的交往还在后面的工作中。在人际交往中,你一定要充分利用首因效应为自己的形象加分。具体来说,你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注重仪表。在交往的过程中,整洁的仪表会给人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

第二,注意言谈举止,使自己显得落落大方,如果还能够做到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举止优雅,那就是锦上添花了,必定会在别人心中得个高分。

第8天 近因效应:最后一句话往往最能决定谈话效果

社交箴言

在人与人的交往初期,首因效应的影响极为重要;而在交往后期,近因效应的影响则更重要一些。

智慧点拨

最近的信息对认知的影响相对较大,留下的印象也相对较深,这种现象就称为近因效应。

与首因效应截然相反,近因效应让人们更加重视最近的信息,忽略之前的信息的参考价值,并以此为据来判断问题。比如,你在介绍一个人时,前面说了很多他的优点,突然话锋一转说到“但是”,然后再说此人的缺点,听者常常对这些缺点印象更为深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前面所听到的那些优点。

人和人在交往的初期,也就是在彼此还比较生疏的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更重要;而在交往后期,即在彼此之间已较熟悉的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则更重要一些。

三国时期,东吴的吕蒙原本是一员武将,毫无学识。鲁肃曾见过他,认为他一无是处。后来,经过孙权的点拨,吕蒙发愤图强。当鲁肃再次遇见他时,却发现他谈起军事问题来竟然滔滔不绝,而且非常有见解,鲁肃惊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在此,鲁肃对吕蒙的刮目相看,就是近因效应的作用。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近因效应带给人们许多启示。

第一,近因效应让人们明白,每次与人交往时都应当好好表现自己,即不但要重视好的开头,还要重视好的结尾,做到善始善终。

第二,在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家人和朋友之间,因一时愤怒而发生冲突或者训责他人后,要记得安慰与道歉,或者知错就改。因为这时人们在彼此心中留下的印象会非常深刻,会给以后的沟通和交往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三,说话的语序也会影响沟通。在说话时,后面出现的词语或者句子常常决定了信息传递的基调,比如你对一个将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说:“考大学,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尽管竞争非常激烈。”又或者这样说:“尽管竞争非常激烈,可是我相信你能够考上大学,是吧?”这两句话只不过是语句排列的顺序不一样而已,给人的印象却完全不同,前者给人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却截然相反。所以,在平日说话时,你应该注意语句的排列顺序,将意思表达准确。

第9天 异性相吸定律: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社交箴言

精神上互悦、智力上互偿、气质上互补、事业上互助,异性相吸定律总能让你事半功倍,感觉生活轻松愉悦。

智慧点拨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见有人调侃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确实是这样的,这就是异性相吸定律的实际应用。异性相吸定律是指男女共同做事而引起的对活动起积极影响的微妙作用,如同物理学中的磁场效应一样: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异性相吸定律并不是特指夫妻关系,而是指在工作、学习或娱乐中,异性为加深对彼此的了解而有比较多的接触与交流。这种交往是男女双方自觉自愿为了事业进步、丰富生活而进行的有益活动。

在共同活动中,与异性朋友在一起较易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接触得多了就会成为朋友,比如书友、球友等。在与异性朋友接触的过程中,人们会感到一种与同性朋友在一起所没有的自豪、满足与和谐。

当然,异性的性格、需求与自己是不同的,如果想从和异性的交往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感,那你就要学会理解异性、尊重异性。

两性之间另外一个较大的区别就是思维方式:男性习惯线性思维,在未解决第一个问题时,他们通常不会去关注后面的问题,因此比较专注,习惯循序渐进:而女性则习惯并行思维,她们喜欢将几个问题放在一起来思考,尝试去解决所有问题,可谓是齐头并进。

在日常生活上,通过异性效应,人们可以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功。大家常常可以见到类似现象,男性营业员在接待女性顾客时,通常要比接待男性顾客热情一些。

在通常情况下,与异性交往时要注意自然与适度,具体来说,你应当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举止大方。在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想消除对方的紧张感,你首先就要自然一些。

2.不过分亲热。毕竟男女有别,太亲密会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轻佻的人,从而对你产生反感,还易于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3.不宜太严肃冷淡。在和异性交往时,理智从事和善于把握自己的感情固然必要,可是太过严肃冷淡就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让人感觉你高傲无礼,从而对你敬而远之。

4.不可以过分卖弄。在和异性交往时,若为卖弄自己见多识广而说个不停,一点不给他人说话的机会,或在争辩中得理不饶人,都会让人感到反感。

5.别违反常规。与异性交往的方式要适应当今的社会心理,避免引起他人误会。

第10天 自我表露定律:适当表露自己可以更快拉近彼此的距离

社交箴言

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在不断地自我表露中建立起来的。

智慧点拨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想要与他人成为知心朋友,你就得适当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及真实想法。这样,你与别人交谈时不仅会有更多的话题,而且还会给人一种可以接近的亲切感。反之,就会给人留下很难接近的印象。

所谓自我表露,也叫自我揭示,是指一个人主动说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等同别人分享,它是一种人们自愿及有意地将自己的真实情况表露出来的行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适当的自我表露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一些缺点或者弱点,往往更能表明你是真实可信的,从而让他人产生亲近感。

在日常生活中,稍微留心你就会发现,有一些人知心朋友非常多,虽然他们外表看起来不是很擅长社交。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待人真诚。他们说的话或许并不多,但都是实话实说。在他们有困难时,总会有人愿意帮助他们。

也有一些人,他们虽然十分擅长社交,甚至在交际场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没有什么知心朋友。因为他们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功夫,交的朋友虽多但感情并不深,因为他们很少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最主要的是要让人接纳你,而要让人接纳你,则先要让人了解你。自己表露了感情,而对方却闭口不谈,不与你交心,你肯定不会对他产生亲切感与信赖感。当别人向你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时,你可以感受到对方对你的信任以及想与你进一步沟通的意愿。

当然,自我表露也并非多多益善,倘若过多地表露,会带来较大的负面作用,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所以自我表露应当适度。比如,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你可以与他们交流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经历等话题,这样既给人亲切感,又不会泄露个人隐私。

第11天 比林定律:既不要太快说 “是”,也不要太慢说 “不”

社交箴言

太快说“是”与太慢说“不”都将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智慧点拨

人在一生中所遇到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和太慢说“不”造成的,这就是比林定律。该定律是由美国幽默作家比林提出来的。

比林定律还有这样一层含义:当一个人没有否决权的时候,发言权也很容易被剥夺。由此看来,对不该让步的事,就绝不要让步;当你不给别人让步时,别人反而更容易给你让步。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想对别人说“不”,却硬生生地把这个“不”字吞到肚子里去了,而违心地从嘴里蹦出来个“是”字。可是后来又越想越不对劲,就说:“我其实当时应该拒绝他的”“我怎么这么没用,不敢说出真心话”。你自责不已、悔不当初,最后陷入一种不安与沮丧的情绪之中而久久无法释怀。

在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你常常太快说“是”,才让自己陷入到“不得不”或者“被逼无奈”的窘境当中。更重要的是,这种草率的决定还会打乱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使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陷入被动。长此以往,你将无法享受给予和付出所带来的真正快乐,正常的人际交往与互动都会沦为一种负累。

为什么不直接说“不”呢?因为你碍于面子,不想得罪人。认真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与工作中遭遇到的种种挫折与不如意,有多少是因为碍于情面,过于草率地答应了他人的要求,事后却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呢?

了解了比林定律,你就要学会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拒绝,这样你的人生才会变得更轻松。喜剧大师卓别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会说 ‘不’吧! 那样,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

那么,你要怎样让自己轻松地说出那个重要的“不”字来呢?首先,你要懂得说话的艺术,考虑问题不能急躁,也不能怠慢。该说“不”时就坚决不说“是”。其次,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你可以告诉自己:“我有权拒绝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应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权利和情感,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与斤斤计较是不能划等号的。再次,在拒绝别人时要讲究技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向对方阐明自己的难处或能力所限,或根据对方的情况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即使帮不上大忙,却一样能为对方出一分力。

第12天 投射效应:人心各不同,切莫以己度人

社交箴言

与别人交往时,你一定要摆脱投射效应的束缚,仔细观察对方的喜好与性格特点,这样才能赢得对方的好感。

智慧点拨

为了讨父母欢心,你给他们买高级时装、补品,可他们还是不高兴;老板让你依照计划表做一件事情,为了突出自己的才干,你用其他的方法来做这件事情,却遭到了老板的批评;朋友过生日了,你选了一样你自以为最适合朋友的礼物,可是朋友却并不喜欢这个礼物……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说到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投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例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认知者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别人和自己具有相同的倾向,因此便出现了“以己之心度他人之心”的情况。

心理学家希芬鲍尔在1974年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请一些大学生来做一项测试,将他们分为两组,给其中一组大学生放映喜剧电影,让他们心情愉快;而让另外一组大学生看恐怖电影,让他们产生恐惧情绪。然后,他又给这两组大学生看相同的一组照片,让他们判断照片上人的面部表情。结果,他们常常将照片上人的面部表情视为自己的情绪体验。也就是说,看了喜剧电影心情愉快的那组大学生判断照片上的人也是开心的表情;而看了恐怖电影心情紧张的那组大学生则认为照片上的人是紧张害怕的表情。

投射效应会导致人们的认知缺乏客观性,由此而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有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厌恶的人或事越来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所以就表现出过分地赞扬与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或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投射效应容易造成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深渊,我们应尽量避免被其束缚。

第13天 自己人效应:兴趣相投的人,最容易成为朋友

社交箴言

人们常常会因相互之间存在某种共同或者近似之处,从而感到彼此之间更易接近。

智慧点拨

在美国历史上,林肯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中,这一点比起那些出身显赫的政客而言,好像成了他的劣势。不过,他却能以此来赢得人心,把劣势转化为无法替代的优势。

1860年,林肯在竞选总统时,面对排场豪华和气势汹汹的竞争对手时,他站在一辆十分普通的农家马车上向选民们发表讲话:“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位妻子与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除此以外,还租有一间办公室,里面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所有人一读。我自己既穷又瘦,脸比较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你们。”这番话为他赢得了人心和选票。

正因为林肯成功地运用了自己人效应,把出身卑微这件在政界被看成是劣势的事实转化成获胜的筹码,他才能在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时,赢得人心并最终获胜。

自己人效应是指在人际沟通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因相互之间存在某种共同或者近似之处,而感到彼此更易接近,而这种彼此接近,一般又会让交往对象产生亲切感,并更加互相体谅,因此也称为亲和效应。

自己人指的是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中比较亲近的对象,大体是指那些和自己有着某些共同之处的人。这种共同之处,可以是血缘、姻缘、业缘、学缘和地缘关系,可以是兴趣、志向、利益和爱好,也可以是处于同一团体或者同一组织中。

在人际交往与认知中,人们常常存在一种倾向,也就是对自己比较亲近的对象会更乐意接近。所以,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自己人之间的交往效果要比一般人的好。这是因为,在自己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人们对交往对象属于自己人的这一认识本身大都会形成一种肯定式的心理定势,从而对交往对象表现得更加友好。而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人们会更易发现与确认对方值得自己肯定与引起自己好感的事实。反过来,这一切又会进一步巩固并深化自己对对方原有的积极评价。在此心理定势的作用下,自己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认知必定在其深度、广度、动机和效果上超过一般人之间的交往和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己人效应可以使人们的沟通更加顺畅。要想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前提是你要把对方当做自己人,让对方感觉你是在为他着想,从而让对方把你也当做自己人;此外你还要设法套个近乎,使双方处于平等地位,缩短心理差距,让双方都处在自己人的情境之中;另外,还要强调双方的一致性,让对方感觉你是自己人,这样一来,你提出的建议才会更易于被对方所接受。

第14天 白德巴定律:多说无益,请少说多听

社交箴言

谁说的话多,谁的话就越没分量。聪明人都会管好自己的嘴巴,不会说太多的废话。

智慧点拨

古印度哲学家白德巴认为,能管住自己的嘴巴是最好的美德。后来人们将其称为白德巴定律。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人际沟通中,谁说的话多,谁的话就越没分量。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总以为话说得越多,在社交圈子里就会越成功。其实不然。要知道,言不在多而贵精。那种信口开河、滔滔不绝讲话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谈话的对象是谁,都不会受到别人欢迎。

一位外交官在初涉外交领域时曾带自己的太太去应酬,可他的太太在那些场合总是感到很别扭。她是个来自小地方的人,面对满屋子口才奇佳、曾在世界各地游历过的人,她拼命地找话题和他们聊天,不想只听别人说话。结果可想而知,人人都在疏远她,没有一个人想与她交流。

后来有一天,她向一位讲话不多但深受欢迎的资深外交家吐露了自己的困扰。这位外交家说:“你必须学会约束自己的嘴巴,没什么可讲时,就不要勉强。多听听别人说不是挺好的吗?相信我,善于聆听的人同样受欢迎。”

很多时候,与人沟通的最佳方式,并不在于你表达了多少,而在于你聆听了多少。真正的谈话高手,总是能够专心地听对方说话,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

不论你是在和别人讨论事情,还是与别人闲话家常,当你正在说话的时候,别人若插话进来,打断了你讲话的兴致,你会怎么想?肯定会感到很扫兴吧。

同样,如果你只是想让别人听你说话,只是想让别人认同你的各种观点,而不在意别人说的话,那样就只会让人反感。如果你说了一大堆后,却发现对方的眼神游离,把话当成耳旁风,你该是多么失望啊! 但是,如果你在听对方说话时两眼专心地凝视对方,表现出认真聆听的样子,那么对方就会觉得很受尊重,在你说话时,对方也会一样重视你。

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善于交谈的人,那就得先学会少说多听,该说时说,不该说时就闭上自己的嘴巴,这样你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

第15天 古德定律:准确把握对方的观点,才能驾驭全局

社交箴言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方能克敌制胜。

智慧点拨

古德定律是美国心理学家 P.F.古德提出的。他认为,人际关系交往的成功,靠的是准确地把握他人的观点。

曹操很欣赏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掉曹丕转立曹植为太子。当曹操为此事征求贾翊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曹操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情?”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曹操听后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再也不提废曹丕的事了。

在若干年后的南朝,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

齐高帝曾和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有一次,齐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的字和我的字,哪个更好?”

这个问题对王僧虔来说是非常难回答的,因为如果说齐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那肯定是违心之言;说齐高帝的字不如自己的好,又会有损齐高帝的颜面,弄不好还会把君臣关系搞僵。

王僧虔稍思片刻,巧妙地回答:“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几个,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非常清楚的。

齐高帝明白了王僧虔的意思,哈哈一笑,就不再提这事了。

应该说,曹操和齐高帝所提的问题,对于下属来说都是非常难回答的,稍有不慎就会令龙颜不悦。而贾翊和王僧虔没有正面去回答问题,这一点相当聪明,既避免了冒犯权威,又没有给人以阿谀奉承的感觉。这正是建立在准确理解上级背后意图的基础之上的。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如果你不知道别人想什么,那么你的回答肯定不会博得别人的好感。

第16天 换位思考定律:为他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社交箴言

换位思考实际上就是“移情”,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考虑问题,像感受自己那样去感受别人。

智慧点拨

戴尔·卡耐基几乎每季度都要租用纽约某家旅馆的大礼堂20 个晚上,用来为学员讲授社交训练课程。

有一次,他刚开始授课时,忽然接到通知,房主要他付出比原来多3倍的租金。而这个消息传来以前,入场券已经被印好,而且早已发出去了,其他准备开课的事宜都已办妥。

他只好去交涉,但是怎样才能交涉成功呢?两天以后,他去找经理说:“我接到你们的通知时,有点震惊。不过,这不怪你。假如我处在你的位置,或许也会写出同样的通知。你是这家旅馆的经理,你的责任是让旅馆尽可能地多盈利。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经理职位难以保住。假如你坚持要增加租金,那么让我来计算一下,这样对你有利还是不利。”

“先讲有利的一面。大礼堂不出租给讲课的而是出租给举办舞会、晚会的,那你可以大赚一笔。因为举行这一类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能一次支付很高的租金,比我这租金当然要多得多。租给我,显然你吃大亏了。”

“现在,来考虑一下不利的一面。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却降低了收入。因为实际上等于你把我撵跑了。由于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势必再找别的地方举办训练班。”

“还有一件对你不利的事情。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千上万的有文化、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你的旅馆来听课,对你来说,这难道不是起了不花钱的活广告作用吗?事实上,假如你花 5000元钱在报纸上登广告,你也不可能邀请这么多人亲自到你的旅馆来参观,可我的训练班给你邀请来了,这难道不划算吗?”

讲完后,卡耐基告辞了,并说:“请仔细考虑后再答复我。”当然,最后经理让步了。

在谈判的过程中,卡耐基没有说一句他要什么的话,他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的。如果他气势汹汹地跑进经理办公室,提高嗓门叫道:“这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我把入场券印好了,而且都已发出,开课的准备也已全部就绪了,你却要增加3倍的租金,这不是存心整人吗! 我才不接受呢!”然后抖抖衣襟,很解气地扬长而去。

想想看,如果卡耐基这样做,那又该是怎样的局面呢?大争大吵必然砸锅,结果是:即使他能够辩得过对方,旅馆经理的自尊心也很难使他认错而收回原意。卡耐基成功说服旅馆经理的过程,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他分析利弊得失的过程,然后将自己的观点和盘托出,让对方心平气和地接受。

要想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你就必须要学会“移情”,即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考虑问题,像感受自己那样去感受别人。可惜的是,很多人不会“移情”,他们要么是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去猜想别人的感受,要么是从大众普遍具有的心态上去猜想别人“应当”有什么感受,要么就是想当然地设想一种别人所谓的感受。

这样的换位思考,实际上依然是局限于自己所设定的小圈子之中的,根本无法真正体会到别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别人当然也会将你拒之门外。只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别人才会愿意与你交往,你也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第17天 交往适度定律:对别人太好,有时会对自己不利

社交箴言

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样,对别人好也要把握一个度。

智慧点拨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对别人好要适度,否则就有可能费力不讨好,对人际关系不利。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心理学家霍曼斯曾经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遵循的原则与市场上的商品交换一样,也就是说,人们期望在交换中获得的与付出的要成正比。可如果得到的小于付出的,人的心里就会感到不舒服;可是出于互惠定律,倘若获得的超过了付出的,人的心里同样会感到不安。因为这会让人感觉欠了对方人情,内心感到愧疚。

在人际交往中,付出要有所保留。刚进入社交圈的人很容易犯“好事一次做尽”的错误,认为自己全心全意地替对方做事,会让双方的关系更加融洽、密切。可结果却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假如一个人总是一味地接受别人的付出,心里就会感到不平衡。因此好事不要一次做尽,要留有余地,要给对方回报自己的机会。

第二,对对方过分的好,会让对方对这种好感感到司空见惯,时间一长,就感觉不到你对他的好了。换句话说,就是你对别人适度的好,别人不仅会从心里感激你,还会报答你;可是假如你对别人过分好,时间久了,别人就感到麻木了,而某一次如果你没有达到之前的标准,就会招致对方的不满,有可能会因此而得罪他。通俗一点说,就是把对方惯坏了。

生活中到处都有这样的例子。有些妻子对丈夫过好,生活上给予丈夫无微不至的关怀,凡事都顺着他,这样反而会让对方忽略你的关心。因为对于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懂得珍惜。而丈夫对妻子的付出视若无睹,反过来就有可能引发妻子的怨恨,最终在感情上形成恶性循环,对夫妻感情的健康发展很不利。

第三,对别人过好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心太软、好欺负,就会对你无所忌惮。生活中并非每一个人都是善良之辈,因此有时让自己有点威严,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能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第18天 交际氛围定律:营造交际氛围,有助于社交成功

社交箴言

在人际交往中,良好的交际氛围就如同润滑剂,让双方交往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智慧点拨

人际交往就好像是舞台上的演出,要想获得成功,只有好剧本、好演员是不够的,还需要美妙的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

例如,在演讲的现场,氛围就很重要。气氛热烈,听众热情高涨,演讲才算成功。倘若不能营造出较为热烈的气氛带动听众的情绪,场面冷冷清清的话,不管你的演讲内容有多精彩,恐怕也称不上是成功的演讲,更起不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其实,生活中很多场合都需要有一定的氛围来烘托。在交际场合,如果将交际当做开会,就很难营造出轻松的气氛来,对方也就无法放轻松。

一句玩笑话能活跃气氛,轻松的心态能活跃气氛,各种物品也能营造气氛。比如每逢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贴春联,人们看到这些春联就会有一种愉悦感,就会感受到过年的气氛。又比如一场电影将要上映了或者某一场比赛将要开始了,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看,都需要营造一定的气氛,也就是造势,只有“势”造得好,宣传的效果才会好,观众才会受到感染。

第19天 亚佛斯德定律:有效激发对方需求,你将无往而不胜

社交箴言

知道对方的需求,并能引导这种需求,这比什么都重要。

智慧点拨

亚佛斯德定律是德国人类学家W.S.亚佛斯德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人在与人沟通时,若能引起他人急切的需求,并能引导这种需求,那么他就能无往而不胜。

一位文质彬彬的先生带着他的宝贝儿子到商场买棒球衣。热情的营业员见他们来到柜台前,就笑着迎上去说:“您是想买一套棒球衣吧?”

这位先生感到好生奇怪,他点了点头,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营业员笑着解释说:“您一进来,就一直盯着我们体育专柜的棒球衣,而且您儿子手中还拿着棒球呢。”听营业员这么一说,先生和他的儿子都挺高兴,就挑选了一套球衣,并准备付款。

这时,营业员又补充说:“这是和棒球衣配套的汗衫和长袜,您儿子穿上一定特别好看。”经营业员提示,先生觉得多买些配成一套也还不错,于是就买下了。

随后,这位营业员又亲切地问先生的儿子:“你有球鞋吗,小弟弟?”

其实这位先生本无买鞋的打算,所以就犹豫起来,营业员十分真诚地夸赞他的儿子是个英俊少年,穿上全新的球衣、球鞋,会显得更精神。

就这样,这位文质彬彬的先生,在自然轻松的聊天中多买了原本不打算买的汗衫、长袜和球鞋。虽然他比原计划多花了钱,但心情很愉快,而营业员轻松地卖出了一连串商品,结果可谓是皆大欢喜。

不得不承认,这位营业员的确是个销售高手。试想一下,如果她不开口,不肯多讲一句话,说不定这父子俩匆匆选套球衣就走了,或者因为没有中意的球衣径直离开体育专柜。而营业员热情洋溢地问明顾客需要什么之后,又顺便介绍其他商品,并且询问小男孩还缺什么东西,因而在顾客完成原定购买计划后又给顾客增加了三项支出:汗衫、长袜和球鞋。

这位营业员在充分掌握了顾客心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引导了他的潜在需求,既让顾客满意而归,又提高了自己的销售业绩。

第20天 相似定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社交箴言

人们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最容易交往。

智慧点拨

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友谊非常深厚。钟子期出神入化的琴技只有俞伯牙才能听出其中的意义,于是钟子期就与俞伯牙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后来,钟子期遇害,俞伯牙很伤心,便终生不再弹琴,因为已经没有人能听懂了,何况这还会勾起他对钟子期的无限怀念。

所谓相似定律,就是说两个人的性格、行为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这种相似之处可以促使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最容易成为朋友。相反,如果两个人志趣不投,就很难沟通,成为好朋友是很难的。甚至在有些时候,即使两人本来是朋友,在发现志趣各异后,也有可能会变成陌路人。

管宁与华歆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吃住与读书。有一天,他们俩一块儿在地里锄草,管宁发现了一块黄金,他自言自语道:“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金子。”接着,就继续锄草。

华歆听说捡到金子了,忙跑过来,激动地拿在手里看,面露贪婪之色。管宁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我们不该贪图不义之财。”华歆虽然心里不赞同,但也没好意思说什么。

还有一次,他们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外面传来一阵阵鼓乐之声,其中还夹杂着人们喧闹的声音。他们走到窗前一看,是一位达官显贵威风凛凛地从这里经过。

管宁看后就回到原处继续读书了,华歆却完全被这种张扬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也不读书了,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对华歆的行为很失望,待华歆回来后,管宁拿出刀子把他们共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天以后,我们割席断交,再也不是好朋友了。”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呢?其一,人们在和自己持有相似观点的人交往时,能够得到对方的肯定,彼此之间发生争辩的机会较少,比较容易有安全感。其二,相似的人最容易组成一个群体。人们试图通过建立相似性的群体来增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以保证反应的正确性。通常而言,人们在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团体中活动阻力会比较小,相对而言更容易进行活动。

第21天 互补定律:优势互补,共同前进

社交箴言

互补交往的前提是,交往双方都能够从中得到满足。

智慧点拨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人们通常喜欢与能和自己互补的人在一起。性格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彼此之间差异较大的人也能够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如果存在差异,而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又正好成为互补关系,就可以产生相互吸引的关系。这证明人不仅有认同的需要,也有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的需要。

那么,互补定律与相似定律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呢?它们并不矛盾,因为差异并不一定都能形成互补。互补性交往的前提是,交往双方都能够从中得到满足。

或者说,形成相似的那些条件,通常都是大的方面,比如人的价值观、为人处世的原则、崇高的人生追求等。这些大的方面如果不同,就会让对方难以理解,不容易吸引对方。而能够形成互补的,则通常都是一些相对较小的方面,或比较具体的特征。比如交往中的一方能满足另一方的某种需要,或者弥补另一方的某种短处,那么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比如能力强、有某种特长、思维活跃的人,对能力差、无特长、思维迟缓的人来说,就具有吸引力;依赖性特别强的人愿意与自立性强的人在一起;脾气暴躁的人则愿意和脾气温和的人做朋友;支配型的人,则往往能够和服从型的人建立友谊。

在事业合作问题上,寻找一个与自己互补的人是很重要的。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开始经营微软公司后,逐渐发现自己欠缺管理方面的能力,而且他真正的兴趣是在软件开发上,所以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工作兴趣也下降了。他认识到公司在管理方面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打理,于是就找到了大学时的同学鲍尔默来帮助自己。鲍尔默正好是个管理方面的天才,他热情,善于影响别人,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比尔·盖茨而言,管理工作烦琐乏味,对鲍尔默来说则是充满乐趣的。这样,他们之间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在强强联合下,缔造了微软的辉煌。

第22天 刻板印象:人际交往中,莫以整体代个体

社交箴言

你既不可带着刻板印象看待别人,也不可给别人留下刻板的印象。

智慧点拨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形成的比较固定、概括且笼统的看法。

在生活中,刻板印象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买橘子的时候,尽管黄皮橘子和青皮橘子都是橘子,可人们总觉得黄皮橘子要甜一些,青的是没熟的、酸的,所以挑选的时候总会挑黄皮的;看电影的时候,当一个留着长发、满脸胡子、戴着墨镜的人出场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人一定是坏人;在你熟悉的人里,当一个仪表堂堂、斯文有礼的人因盗窃或者杀人被判入狱时,你会感到非常惊讶;或者一个你觉得老实巴交的人,突然干了坏事被抓了,你的心里通常很难接受这一现实。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刻板印象,主要是因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跟某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跟当中的部分成员交往,所以,只能由部分推及全体。

怀着刻板的心态去看待人,就难免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刻板印象一旦产生,就难以改变,且会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我们一定要摒弃刻板印象,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摆脱他人对自己的刻板印象。

第23天 布朗定律:一定要找到对方心灵的那把锁

社交箴言

找到心锁就是良好沟通的开端,只有知道别人最在意什么,你才能明白自己该说什么,一切才能尽在掌握之中。

智慧点拨

布朗定律是美国职业培训专家史蒂文·布朗提出的,意思是说:一旦找到了打开某人心锁的钥匙,往往就可以反复用这把钥匙去打开他的其他心锁。

这就告诉我们,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无论对方是谁,只要能够找到他的心锁,就能够轻易打开他的心扉,从而在沟通中无往不胜。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少年时放牛,给有钱人家打工,甚至一度还为了果腹而出家为僧。但朱元璋胸有大志,终成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有一天,他儿时的一个伙伴来京求见。朱元璋很想见见旧日的老朋友,可又怕他讲出什么不中听的话。犹豫再三,总不能让人说自己富贵了不念旧情,还是命人把他叫了进来。

那人知道朱元璋从小就是一个爱面子的人,于是一进大殿即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 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动听含蓄,心里很高兴,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情形,心情很激动,立即重重封赏了这位老朋友。

此后,因为这个人深知朱元璋的脾气,说话总是能够说到他的心里去,所以很得朱元璋的赏识。

后来消息传出,另一个当年一块儿放牛的伙伴也来京面圣,见到朱元璋,他高兴极了,生怕皇帝忘了自己,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说道:“我主万岁! 您还记得吗?那时候我们都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了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了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吞下一把青菜,这才把那红草根咽进肚子里。”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最大的心病就是怕人提起自己卑微的过去,见这位儿时玩伴竟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么说,龙颜大怒,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他拖出去砍了!”

不看谈话对象,不知对方心思,只顾滔滔不绝地说话的人,是最愚蠢的。聪明的人,总会在沟通前了解对方的心思,知道别人最在意的事情是什么,从而清楚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以获得最佳的沟通效果。

第24天 巴纳姆效应:正确认识自我,不受外界信息干扰

社交箴言

人往往倾向于将别人的言行当做自己行动的参照,极易受到身边信息的影响与暗示。

智慧点拨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们请来了一些大学生当做被试者,让他们看一段笼统且基本上适用于每个人的话,接着让他们判断这段话是不是适合自己。结果,绝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段话准确而细致地描述了自己。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段话的原文:你非常需要他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很多可以成为优势的能力未发挥出来,同时也有一些缺点,但是你通常可以克服它们;你和异性交往有点困难,虽然外表上显得非常从容,实际上内心却焦急不安;有时你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者事情是否对;你喜欢生活有一点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够独立思考而自豪,如果他人的建议没有充分的证据,你就不会接受;你觉得在他人面前太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爱交际,而有时却内向、谨慎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常常不切实际。

看完这段话,你是否也认为它适合自己呢?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瓶药效良好的万金油罢了。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倾向于将别人的言行当做自己行动的参照,极易受到身边信息的影响与暗示,从而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所以,人们往往会觉得一种笼统、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非常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家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要想真实而客观地看待自己,你就必须摆脱巴纳姆效应。首先,要勇敢地面对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切莫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或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其次,要善于总结,从过去的重大成败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并且能够做到以他人为镜,参照合适的对象,以便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第25天 超限效应:做任何事都要适度

社交箴言

做事如同给气球吹气,吹得太足,易爆;吹得不足,又飞不高。只有吹得适度,才能够让它轻盈地飞起来。

智慧点拨

所谓超限效应,也就是说因为刺激太多、太强以及作用时间太久而引起极不耐烦或者反抗的心理现象。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里听一位新牧师的募捐演讲。起初,他感觉牧师讲得非常好,令人感动,于是就掏出了自己身上全部的钱,准备捐款。可是,10 分钟之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点不耐烦了,于是改变了主意,决定只捐一点零钱。又过了 10 分钟,牧师仍然没讲完,他就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马克·吐温之所以这样做,很明显是因为牧师演讲的时间太长,以至于让他感到无比厌烦。确实,就算是非常动听感人的演讲,在说清楚事情以后,还要一再重复唠叨,再耐心的人也会产生厌烦。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超限效应的影子。例如,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会在一次批评过后,还总是感觉批评得不够,不足以纠正孩子的错误,因此就在吃饭时、看电视时以及亲朋好友面前等不同的场合反复批评,如此就有了屡教不改的孩子与不近人情的父母。

在夫妻生活中,当妻子发现丈夫未彻底改掉某些不良习惯时,特别是诸如不讲卫生等看似无关紧要却又无法忍受的小问题,常常就会不断地反复批评,因此就出现了顽固不化的丈夫与喋喋不休的妻子。

在职场中,有的领导在批评了犯错的下级以后,总是感觉意犹未尽,于是就会一次、两次、三次地对一件事情做同样的批评,如此就不免产生了严厉苛刻的上级与敢怒不敢言的下级……

在这些生活场景中,尽管主角不一样,可结局常常是一样的,孩子、丈夫还有员工从最初的内疚不安,到不耐烦再到最后的反感厌恶,当他们被逼急时,甚至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与行为。

看来,在批评他人时,千万要把握好一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