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决定创意:23种获得绝佳创意的思考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你了解创意思考吗:了解创意的10个基本认知(3)

创意能量和智商高低之间不存在绝对关系

智商高的人拥有的创意能量一定比智商低的人拥有的创意能量高吗?是不是聪明人更富有创意思维呢?答案是否定的,创意能量的多少和智商高低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创意达人可以是智商奇高的人,也可以是智商一般的人,甚至可能是智商偏低的人。所有的人都是拥有创意能量的,不同的是有的人给予了创意发展的空间,使之自由发展;而有的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压制脑袋中的念头,使得创意不得而出。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成人的智商比三四岁小孩子的高多了,可是成人的创意真的比他们高超吗?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太阳可以是蓝色的、绿色的、紫色的,马路可以在房顶上,鱼儿可以在天上飞……只要他们喜欢,一切都是可能的;可是在成人的世界里,太阳永远是红色的,马路不可能在房顶上,鱼儿只能在水中游……一切不符合规矩的念头都会被打压。可是创意恰恰是不合规矩的、奇怪的,甚至是不被大众接受的。

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米高·艾森克曾经就创意和智商之间的关系做过专门的研究,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结论:创意的智商门槛在120左右,当人的智商超过120之后,智商越高并不意味着创意越多。也就是说,创意并不只属于高智商人群,智力一般的人也可以拥有无限的思维空间,也可以拥有很多的创意能量。事实上,创意的智商有时候甚至没有门槛。

季筱幽是北京某大学的一名普通大学生,智商为110;谭贝贝是上海某大学的一名资优生,智商为130。2010年两个人在某作文大赛中结缘。季筱幽学习成绩很普通,属于学校中最平凡的那一类学生,谭贝贝各方面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是学生里的风云人物。

然而,在这次作文大赛中,谭贝贝却反常地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季筱幽。原来谭贝贝虽然智商很高,文笔很好,但是他的文章中规中矩,没什么新意,参赛文章是一篇很普通的抒情散文《离别的季节》;而季筱幽虽然智商一般,文笔也很朴实,但是她的文章极富新意,参赛文章《一杯水的一生》以水喻人,角度新颖独特,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由此可见,智商高的人不一定会比智商低的人更富创意。80后作家韩寒不是一个好学生,然而他的才华却是有目共睹的。1999年,他的一篇《杯中窥人》使他获得了“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而他的学习成绩没法跟那些好学生相比,甚至曾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被迫留级,最终因为多门功课不及格而选择退学。按照现有教育制度来评价,韩寒不是一个好学生,他的智商普通,但他却是一个拥有强大创意能量的人。

研究发现,智商高的人情绪起伏比普通人更激烈,情绪也更细腻敏感。对于智商高的人来说,学校的生活并不一定是快乐的、积极的。那些特立独行、聪明的学生往往并不讨老师和学校的喜欢,他们的才华不能得到自由的发挥,这种郁郁不得志的状态会让他们变得孤僻,对学校生活产生疏离感。这种情况在进入社会上也会持续,甚至愈演愈烈。这种社会的不认同感对他们的创意思维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使他们迫于压力而控制自己头脑中的创意念头。而对于智商一般的人来说,他们学习、工作的方式往往随大流,外界很少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容易快乐、容易满足,这种宽容轻松的氛围有利于产生创意。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智商高低和创意思维之间的联系。智商是指一个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方面的智力水平,它们在人的创意思维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智力主要具有三方面的作用:整合、分析和实践。整合可以帮助人在看待问题时将其重新定义,或者从全新的角度来考虑,它是智力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具有洞察事物发生和对其进行加工的过程的功能。创造力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将已有的旧信息和理论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整合,从而利用它们找出全新的东西。

1974年,3M工程师富莱在参加礼拜时,习惯在歌本内夹张纸条作为标识,但纸条经常会在翻页时脱落,他便思考如果有一种胶,有点黏性,但黏性又不太大,可以贴在纸条上,又可以重复撕贴,而不会破坏那张纸,就太完美了。于是,在这种想法的作用下,他开发了便利贴。

然而便利贴刚开始并不成功,后来行销人员想到为何不把便利贴寄给各大企业的秘书试用,结果这样做了以后反应相当热烈,并为便利贴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使之畅销热卖。直至今日,便利贴仍是3M的明星不败商品,并持续演化出其他如无痕挂钩等明星商品。

智商高的人往往比普通人的想象力更丰富,也更善于思考。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认为智商越高创意也会越多的原因。事实上,智商的高低确实会对创意思维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并不是正比例关系。

总而言之,创意达人并不是天生的,虽然智商高的人在制造创意的时候可能会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普通人也完全可以依靠后天的思考训练找到创意。

知识越丰富,创意一定越多吗

一个人要想有创意,需要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那就是知识。知识是创意的翅膀,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不仅会充实自己的头脑,而且有利于创意思考。因此,人们要想超越过去,标新立异,首先就要让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创意不是无中生有,要想有所创意,不仅需要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要注重对知识的追求。某报纸曾报道过这样一则事件:一位数学家把自己关闭起来进行学术上的钻研,在经过了长期的努力后他终于有了“新发现”。但当他将自己的“新发现”公之于世时,却发现这些“新发现”早已经被西方学者提出并进行了研究。也就是说,在你即将做出某种创意的行为时,首先应该掌握丰富的知识,这不仅是为创意打基础,也是为了避免让自己做无用功。

学习对创意思考的益处是应该得到肯定的,然而是不是拥有的知识越多,创意也就一定越多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创意本来就是突破常规、大胆想象的,拥有大量的知识有时反而会禁锢住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无法自由思考,无法产生创意。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受邀到某大学做一个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讲座,当他乘飞机抵达大学所在的城市之后,由于晕机,他非常疲劳。在乘出租车去那所大学的时候,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他对出租车司机说:“我本来是要去演讲的,但是我现在非常累。我想请你帮个忙,我的演讲稿整理得很清楚,你只需要在台上照稿念就可以了,我付给你这次演讲的一半报酬——250美元。万一有什么意外,你也不用怕,我就坐在教室的后排看着你。”这位出租车司机只是个高中毕业生,他对物理学知之甚少,不过因为丰厚的报酬他答应了。

由于这所大学的教职员和学生此前并没见过这位物理学家,因此没有人能识破这出掉包计,这场演讲出乎意料的反应热烈。在讲座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学生向冒牌的物理学家提了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属于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但是这位司机根本不了解,这时坐在后排的教授也不知所措了。出租车司机思考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妙计,然后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我的司机替我告诉你”,他指着后排的物理学家说:“他就在教室的后排坐着,下面由他给你讲讲。”

很显然,这位司机的知识量远没有物理学教授丰富,但是他的创意思维却并不比那位物理学家差。要想拥有创意思维,拥有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说要拥有数量惊人的知识储备量。知识量的大小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意思维,它决定的是人们该如何发挥自己的创意。比如,物理学家能够在物理学领域体现他的各色创意,而出租车司机不能在物理学领域内进行创新性研究,但是他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出租车行业以及日常工作生活中运用自己的创意思维。

当知识量超过大脑的承载力之后,知识越丰富,思维被束缚得越严重,创意也就越少。

安佟是中关村一家IT公司的软件工程师,他一直认为掌握的知识量越丰富,对自己的设计工作越有利。他每个周末都去买书,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看书充电。由于他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公司里的同事们有什么不懂的事情都向他请教,大家都称他为“软件设计业的活百科全书”。

然而,这些丰富的知识并没有像安佟想象的那样给他的设计工作带来丰富的灵感。因为知道的东西太多,每次设计软件程序的时候,他都会不由自主地从大脑中搜索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这就使他设计的作品模仿痕迹非常重。这让他非常苦恼。

公司的老板看出了他的烦闷,于是在一次单独相处时对他说:“佟子,你是个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不断地学习,为自己充电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太繁重的学习和过多的知识储备有时候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试着忘掉那些没必要的知识,给你的大脑留出足够的空间来思考创意,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了老板的话,安佟这才领悟:原来自己的灵感都被过量的知识吓跑了。

丰富的知识能够使人对更多的领域有所了解,能够拓宽人们创意思维的广度,使人们的创意思考更加自由开放。但事实证明,大量的知识不仅对创意思考没有好处,反而会束缚思维,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掌握大量的知识会使人产生一种不愿思考的心理,一旦遇到困难或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思考新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眼前这个问题,而是从过去的记忆中调取类似的经验和知识,拼凑答案。殊不知,知识往往赶不上时代的发展,知识和经验往往是过时的,它们只能起到借鉴作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总之,知识的丰富程度和创意的多少之间没有绝对的关系。聪明的人应该懂得既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又不被知识困住思维。

创意需要用心去想

一提起创意,人们往往会觉得摸不着头脑,甚至认为创意离自己很遥远,普通人是很难找到创意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创意并不是无章可循的,创意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只要用心去想,早晚会找到创意的。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一直在想,殊不知用心想和随便想是大不相同的。随便想想得到的办法往往缺乏创意,而大多数时候用心想是可以得到创意的。什么是用心想呢?创意为什么需要用心想?

我国古书《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意思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它之所以能够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由此可见,用心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

用心去想的意思是指使用心力,专心去想。用心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难,不需要特别的天赋,不需要大量的知识,也不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用心去想就是要人们在想的时候怀着一颗真诚、认真、有耐性的心,你只需要抱着“多想总会得到创意”的心态认真去想就够了。

让人烦扰的是,用心去想也不一定能够得来创意,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因为无法预知是否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虽然创意产生的概率很小,但是用心总是没错的,多用心,创意总会来的。

什么是用心想

想,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动词,然而它却具有很深的意义。什么是用心想呢?恐怕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为什么我们凡事都想要个标准答案呢?那些事事要标准答案的人思维往往比较僵硬,创意也很少光顾他们的头脑。在用心想之前,先改掉凡事都找标准答案的坏习惯吧!

可能很多人会说了:“我每天想的事情多了,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如何工作,如何学习以及如何谈恋爱……我自然会想啊!”但是殊不知这种想可能只是一种因为迷茫,一种被各种问题和选择包围而不得不做出的想,一种思绪围绕问题打转却迟迟找不到解决方案的无效想。

绝大多数人只是在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才开始去想,这是一种被迫的想,和用心想是大不相同的。用心想是时时刻刻都在想,是一种主动的行为。用心想是基于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为了找到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或手段去思考,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绝不放弃。只想有数的几个办法不能算是用心想;想了十几或二十几个办法都没解决问题,也不能算是用心想;随便想想就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能算是用心想。这些至多可以算是普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