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涵括的内容
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针灸到经络学说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连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经络学说,就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
经络学说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又称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黄帝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四个方面。
经络学说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领先西医数百年的经络学说
中医在理论基础思想发展上就领先西医。
古伏羲氏始做八卦,著书《易经》,易医相通,不知易不可以学医。博大精深的科学巨作《易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天气、地气、人气,三气相通,从而使之充满浩然之气,以立于天地之间,求得长生。”气血运行是保证人体是个有机整体的关键,气血运行不畅通就会使人得病。这个理论领先世界医学800多年。
经络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经络在人体内形成一个立体的网络结构,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濡筋骨、利关节,彼此衔接,紧密相连,沟通人体上下、内外、表里,使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气血运行决定着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通则不痛,不通则痛”,道出了疾病的实质和内涵。在上古时代,先人就发现经穴对人的疾病的重要作用,到《黄帝内经》成书,已发现穴位349个。中医的经络学理论领先西医“神经组织学说”400余年。
经络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经络对人身的作用,简而言之,有以下几点:
(1)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
(2)通行全身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感应传导作用。例如,病人在针灸时,出现酸、胀、麻、重等感觉称为“得气”。针刺感觉沿着经络循行部位而传导、放射,称为“行气”。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感应和传导作用的具体表现。
(4)调节机能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时,便会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用针灸、推拿、养生功等治疗方法,在相关穴位上施以一定的刺激量,即可激发和增强经络的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纠正气血阴阳的失调状态。
十二经脉,身体的正经
“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藏,外络于肢节”,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分布于躯体。又因为经脉的作用是行血气,而且十二经脉的循行也有一定的方向,就是中医所说的“脉行之逆顺”,后来称为“流注”;各经脉之间还通过分支互相联系,就是所说的内外相互感应,皆有表里。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处;足厥阴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足太阳经行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足少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在手足末端相交,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
十二经脉图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经为止,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循环无休的流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濡养的作用。
十二经脉循行于胸、背、头面、四肢,均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共计二十四条。其中,每一条阴经都同另一条相为表里的阳经在体内与脏腑相互属络,在四肢则行于内侧和外向对应的部位。
十二经脉的唯物辩证思想
十二经脉,也就是手足六阴六阳经脉。《灵枢·海论》说道:“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藏,外络于肢节。”这就说明经脉在人体内部各属于五脏六腑,并且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不仅是内部作用,十二经脉在人体外部又有着联络皮、肉、筋、骨的作用。这样,我们的脏器和四肢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正是因为十二经脉的这些作用,所以决定了十二经脉为经络系统的主干、主体,也是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二正经”。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对立的统一体。而阴阳是对自然和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现象的概括和抽象,是事物具有的两种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句话中,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贯穿其始终。
对立统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反映事物内部各要素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一切事物都由矛盾构成,矛盾着的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十二经脉依据其所属脏腑而有阴阳属性,六阴经属脏,六阳经属腑。阴阳学说中的观点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双方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为二者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认识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辨证施治。事物是由矛盾着的双方组成的,阴阳正代表着事物矛盾着的双方。矛盾是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亦是相互制约和互根互用的;矛盾是相互运动的,阴阳亦是相互消长的;矛盾是相互转变的,阴阳亦是相互转化的。
量变引起质变: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过程。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中的阴阳,也是在相互运动、相互转变着的,阴阳之间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过程,一方由弱渐盛至衰,进而转化为另一方,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十二经脉是古人依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而加以冠名的。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到一定程度就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继续进行着新的量变。正是这样不断地量变质变、质变量变的变化,循环往复,无限运动,推动事物前进。阴阳的消长到阴阳的转化,正是一个量变质变的过程,它推动着人体生命的正常运行。
否定之否定:《灵枢·经脉》强调:“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别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进使它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它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中医将这些理论合理地应用,并加以发挥,从而形成阴阳学说。而经络学说又将一阴一阳衍生为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中,六为阴,六为阳,分别行于人体阴部、阳部,从而维持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从而保持人体的协调统一。此外,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复起于手太阴肺经,这一流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过程,而是人体阴阳气血交替更迭,也就是哲学原理中的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从而不断更新的过程,即推陈出新的过程,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在全身分布,是我们气血运行的主干道。在这其中,并不是无序的排列和衔接,这其中也有规律:如手太阴肺经在示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手厥阴心包经由掌中至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跗(即足背部)上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走足心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跗上分出,至大趾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阳经与阳经交接:即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在头面相交接。如手足阳明经都通于鼻,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阴经与阴经交接:即阴经在胸腹相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等。
十二经脉循行图
走向与交接规律之间亦有密切联系,两者结合起来,则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这就是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总之,十二经的循行,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为“阴经”,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经,由胸走手;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由手走头;下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由头走足: 阳经行于外侧,阴经行于内侧。
十二经脉阴气排名
十二经脉阴气最盛的为太阴经,其次为少阴经,再次为厥阴经;阳明经的阳气最旺盛,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其中,太阴、太阳的太,有大之意;少阴、少阳的少,有小之意;而阳明则为太阳、少阳二阳合为明;厥阴则指太阴、少阴两阴交尽。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传至手阳明大肠经,传至足阳明胃经,传至足太阴脾经,传至手少阴心经,传至手太阳小肠经,传至足太阳膀胱经,传至足少阴肾经,传至手厥阴心包经,传至手少阳三焦经,传至足少阳胆经,传至足厥阴肝经,复传至手太阴肺经,从而共同完成十二经脉大回环。
在此期间,阳气、阴气相互交替、变化,皆由盛渐至弱,推动阴阳之间的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从而维持经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体内脏腑的相对平衡,以及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相互协调。在阴阳双方运动变化的过程中,“阴阳的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例如:十二经脉的阴阳之气,由阳明(阳盛)至太阳(较盛)再至少阳(阳衰);太阴(阴盛)至少阴(较弱)至厥阴(阴衰)的过程,即为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正常情况下这种“阴阳消长”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中,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就会出现阴阳某一方的偏盛或偏衰,这就是疾病发生的原因。而阴阳的转化便是一个质量互变的过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说明阴发展至极,则转化为阳;阳发展至极,则转化为阴。寒到极点则转为热,热到极点则转为寒。
腧穴和经络就是“点”和“线”
从经络理论上来分析,腧穴从属于经络,它是通过经络系统与体内的脏腑和有关部位相联系。形式上,腧穴与经络是“点”与“线”的关系。这些“点”有的直接与经脉相通,有的与其“支而横者”的络脉相通,位置有深有浅,区域有大有小。如位于四肢末端的穴位较小较浅,位于大关节附近的穴位则较大较深。《黄帝内经》称腧穴为“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处,即指腧穴为经络气血集散之处,这是腧穴输注气血的特点。
穴位,气血输注出入之所
穴位,学名腧穴。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穴道。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
《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作“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通达的特殊部位。既然取输送和通达之意,那么运动一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人体周身大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02个穴位。108个穴位为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采用按摩手法点、按、揉等不至于伤害人体,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死穴”。
也有人将古老的腧穴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比拟分析,力图用新理论、新概念阐释它们。譬如,电流刺激肌肤,被刺激的肌肉会产生收缩。用最弱电流刺激而产生最大肌肉收缩的体表部位叫运动点。美国学者金林对照运动点位置与传统穴位位置后提出,两者的分布近乎一致。日本的兵头正义与美国的弗罗斯特等人,则把穴位同触发点进行比较。触发点被认为是机体肌肉组织中的局部交性部位,具有深层组织敏感、结节及伴有放射痛的特点。虽然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但是一般认为,它是由于疼痛或其他原因引起肌肉痉挛,内分泌失调或肌紧张造成的。针刺穴位时,由于组织间相互摩擦和金属针与组织电介质之间相互作用,会引起局部组织中肌肉纤维和神经纤维损伤。此外,两者的分布也略同。因此,他们认为穴位的某些特性与触发点极为相似。有人甚至认为,它们不过是同物异名罢了。还有研究报道称,穴位和差电点、皮肤活动点等都有密切关系。这些多途径的研究,从侧面反映了穴位的特性,对于探明穴位的奥秘,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由于腧穴有沟通表里的作用,内在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可以反映于体表腧穴,相应的腧穴会出现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凹陷等反应。因此,利用腧穴的这些病理反应可以帮助诊断疾病。
腧穴更重要的作用是治疗疾病。通过针灸、推拿等刺激相应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腧穴不仅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此外,某些腧穴还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专治某病。如至阴穴可矫正胎位,治疗胎位不正。
人体中的腧穴是如何分类的?
分布于腧穴的穴位很多,可以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经穴,又称十四经穴。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
(2)奇穴,又称经外奇穴。凡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部位及治疗作用,但尚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称为奇穴。
(3)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它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用以治疗的。腧穴虽有分类,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了腧穴体系。
如何用手指同身寸进行腧穴定位?
手指同身寸是一种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运用起来主要有三种方式:
(1)中指同身寸。这一方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2)拇指同身寸。这种方法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这种方法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示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测量为三寸。
如何用骨度分寸法进行腧穴定位?
骨度分寸法始见于《灵枢·骨度》篇。它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详见下表:
经别,别行的正经
经别,就是正经除了主要的循行路线之外的别的经脉。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那就是如果十二正经是主干道的话,那么十二经别就是辅路。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也就是说,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故有“六合”之称。
十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加强和协调经脉与经脉之间、经脉与脏腑之间,以及人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联系。
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人体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例如: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主治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
经气虚实是怎样引起的?
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破坏各经络、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而发病。经络的气血偏衰,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病。
经气郁滞是怎样引起的?
在正常情况下,经气通达则经脉气血的运行畅达。若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常可累及所络属之脏腑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生理功能。例如,足厥阴肝经的经气不利,常是形成胁痛、瘿瘤、梅核气、乳房结块等的主要原因。五官九窍,乃五脏之外窍,故经气不畅也常影响到孔窍,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肝开窍于目,肝郁化火,经气郁滞,则现目赤肿痛等;肾之经气不能上充于耳,则出现耳聋等。
经气逆乱是怎样引起的?
经络的气血逆乱,主要是由于经气的升降逆乱,从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的上逆或下陷而致病。
经气衰竭是怎样引起的?
经络的气血衰竭,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由于十二经脉之经气是相互衔接的,所以,一经气绝,十二经气亦随之而绝。临床上通过观察经络气血衰竭的表现,即可判断病变的发展和预后。
什么是“循经取穴”?
所谓“循经取穴”,是指根据经脉的循行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取穴位进行治疗。这是针灸治病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强调针灸治疗必按病变部位、病变脏腑的不同来分析和确定属于哪些经脉,然后顺藤摸瓜,选用相应经脉的穴位,这样可避免无的放矢。
什么是“药物归经”?
所谓“药物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某经病症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即将其归属于某经的中药学理论。古代医家重视药物归经的理论,了解药物性味而使其各归其经,则力专用宏,疗效更著。在此基础上,还有医家提出了“引经报使”的理论,就是治疗某经病症时加入有关药物作为引导(或称向导),使整个处方的药力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奇经八脉,确有其事
武侠片中经常听到的奇经八脉,并非是杜撰的,而是确实存在于人体中。所谓奇经,是奇经八脉的简称。奇经八脉是人体经络走向的另外一个类别。奇经一共有八脉,他们分别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和十二正经不同的是,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的关系。所以称为奇行也就是“奇经”。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面部;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胆经。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
督,有总管、统率的意思。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之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
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督脉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比如遗精、白带、腰部酸痛等;还有背部疾病,比如脊柱强直、角弓反张等;其他疾病有气喘、癫痫、聋哑,以及头痛等。
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水沟、神庭。
督脉有哪些保健穴位?
督脉的主要保健穴位有7个,分别为长强穴、腰俞穴、命门穴、陶道穴、大椎穴、风府穴、神庭穴。其中,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下,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这个穴位主治腹泻、便血、便秘、痔疮、脱肛、癫狂证等。
腰俞穴位于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该穴位主治月经不调、痔疮、腰脊强痛、癫痫等。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该穴位主治阳痿、遗精、带下、月经不调,腰脊强痛等疾病。
陶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该穴位主治头痛、疟疾、热病。
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该穴位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风疹等。
风府穴位于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该穴位主治头痛、眩晕、咽喉肿痛、中风等疾病。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该穴位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等。
督脉应该怎样进行养生?
督脉的养生方法比较简单:首先深吸一口气,气聚丹田,双手从身后合十,手掌外侧紧贴督脉(脊椎骨),指尖尽量往上延伸,即颈椎的方向。双臂呈蝴蝶状舒缓外展,头部缓缓向后仰,尽量做到头部与指尖接触。吸气时候开始,呼气时候收功,反复三次以上。
这种保健方式可以强肾健脑、增强记忆力,同时也可以保养颈肩、预防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的发生。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
任,有担任、任受的意思。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任,又与“妊”意义相通。其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
任脉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胃痛、腹部胀痛等。同时还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比如遗尿、遗精、疝气、带下等。除此之外,任脉还治疗类似于舌肌麻痹等疾病。
交会腧穴:下脘、中脘、上脘、中极、关元、阴交、天突、会阴、曲骨、廉泉、承浆。
任脉诸穴图
任脉有哪些保健穴位?
任脉的保健穴位一共有8个,分别为:会阴穴、曲骨穴、关元穴、气海穴、阴交穴、下脘穴、中脘穴,以及上脘穴。
会阴穴位于会阴部,男性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该穴位主治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
曲骨穴位于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该穴位主治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的位置。该穴位主治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疾病。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的位置。该穴位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遗尿、疝气、遗精、月经不调、闭经、虚脱等疾病。
阴交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前脐中下1寸的位置。该穴位主治腹痛、水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等。
下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的位置。该穴位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等。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的位置。该穴位主治胃痛、呕吐、反酸、腹胀、泄泻等。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的位置。该穴位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癫痫等。
任脉应该怎样进行养生?
任脉养生应该采用腹式呼吸方法:采取立式、坐式或者平卧式,双手分别放在胸前和上腹部,放松腹肌,吸气时扩张腹肌,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吸得越深越长越好。然后,呼气的时候再将腹肌放松。
这一保健方式适合每日练习,每次进行5~15分钟的锻炼,每次训练时以10~20次为宜。通过腹肌的上下起伏,可以刺激腹部的相关穴位,可以疏通任脉,还可以顺畅气血,达到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效果。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纵横交错,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肾经。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奇经八脉对人体的作用
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所以说,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二脉之中,唯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奇经八脉将那些部位相近和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由此可见,奇经八脉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二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含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奇经八脉中的其他经脉
如下表:
奇经八脉的特点
“凡此八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难经·二十七难》如是说。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不同:
首先,奇经八脉不隶属于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五脏主人之一身,六腑固守五脏,经脉为脏腑之隧道,才可谓有行与体,精与神,犹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之理。
其次,奇经八脉除任、督二脉有自己的独立腧穴外,其他六条经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之中。
再次,奇经八脉的循行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而且与正经在人体多处相互交会,因而奇经八脉有含蓄十二经气血和调节十二经盛衰的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难经·二十八难》把十二经脉比作“沟渠”,把奇经八脉喻作“湖泽”,即形象地说明了这一功能。
奇经八脉在医学上的应用
奇经八脉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中医从无科室之分,阴阳五行乃相生相克犹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之理。分科只会害人,为之屠夫也。奇经八脉固然重要,可它为人体表也,是阴生阳固之意,阴不生哪来之阳,再以中药之理来讲,药之五性是以阴五脏之治,而不是药五性治其表也。”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各科的诊断和治疗都要运用奇经八脉的理论,尤其是针灸、推拿等都直接作用于奇经八脉。
比如说有关神经系统疾患、外感热病、胸腹腰背部之疾患以及一些脏腑疾患等,既要依八脉而辨证,又要选入归奇经之药配方治疗。养生功中练功之“大小周天”皆以奇经八脉为核心。推拿按摩同样不离任、督二脉及阴阳脉,故古称为“按”。最突出的是针灸临床,既可以在八脉上进行切诊,又是选取治疗穴位的方法。尤其任、督二脉有所辖独立腧穴,各穴治疗范围皆不同,多为临床常用重点穴位。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奇经八脉交会于十二经脉在四肢末端有八穴,命名为“交经八穴”,今通称为“八脉交会穴”。初时依分经辨证选配此八穴,称为“阴四针、阳四针”,其疗效显著,后在按时取穴中用此八穴,依奇经八脉纳入于八卦而按时序方位取穴,称作“奇经纳卦法”,今通称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独树一帜。
奇经八脉对于养生的作用
武侠小说中,总是会有男主角被“高人”打通任、督二脉,就开始发挥自己的潜力了,而实际上开通奇经,人就会感到周身经络气血通畅,精力充沛。开通奇经八脉法,乃是传统性命双修养生功法之要程。历代祖师奉为绝密,在各丹经、道书中均无泄露。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曰“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之根,一气之祖。”
八脉之中尤任、督二脉最为重要。在整个性命双修修炼过程中作用极大,古曰: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
意通八脉用法为:取坐势,二目垂帘,含光凝神,闭口藏舌,心不外驰,一意归中,待呼吸气调匀后,用鼻根呼吸。
一吸由会阴穴沿督脉徐徐以意领气走尾闾、夹脊、玉枕至百会稍停。
二呼沿任脉走祖窍、绛宫、气穴至生死窍微停。
三吸由生死窍提起至气穴处分开至背后两侧上升至两肩窝。
四呼由两肩窝分开双行走两臂外侧阳维脉过两手中指至两手劳宫穴。
五吸从劳宫穴走两臂内侧阴维脉到胸前双乳稍上处稍停。
六呼双下至带脉沿气穴归并一处回到会阴穴。
七吸由会阴穴直上走冲脉上升于心下一寸二分的绛宫穴稍停。
八呼由绛宫下降至生死窍分开双走两腿外侧阳跷脉至涌泉穴稍停。
九吸从两涌泉上升走两腿内侧阴跷脉至会阴穴合并升至气穴稍停。
十呼由气穴下降至生死窍定住。
会阴穴又为生死窍,古曰:“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醒来几个悟。”八脉起于会阴穴,又归于生死窍,故耳丹家将生死窍视为八脉之总根。虽然此开通八脉用法简单易学,但作用不可小视,小则祛病强身,大则延年益寿,它上通泥丸,下达涌泉,真气集散,周流一身,气合自然,消阴长阳,待到水中火发,雪里开花,黄芽可得。
络脉,灌输全身的“树枝”
络脉亦称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另外,如再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细微络脉称为“浮络”。十五络脉对全身无数细小络脉起着主导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表里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渗注气血于体表。
十五别络的分布
十五别络的分布有一定的部位,其中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表里两经的别络相互联络;任脉之络分布于腹部,督脉之络分布于背部,脾之大络分布在身之侧部,胃之大络分布在左胸前乳下。其具体分部部位如下:
手太阴之别络:从列缺穴处分出,起于腕关节上方,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大肠经;其支脉与手太阴肺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部。
手阳明之别络:从偏历穴处分出,在腕后三寸处走向手太阴肺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髃,上行至下颌角,遍布于牙齿,其支脉进入耳中,与宗脉会合。
足阳明之别络:从丰隆穴处分出,在外踝上八寸处,走向足太阴肾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与各经的脉气相合,向下联络咽喉部。
足太阴之别络:从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趾跖关节后一寸处,走向足阳明大肠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手少阴之别络:从通里穴处分出,在腕后一寸处走向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脉在腕后一寸半处别而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系舌本,连属目系。
手太阳之别络:从支正穴处分出,在腕后五寸处向内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网络肩髃部。
足太阳之别络:从飞阳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七寸处,走向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之别络:从大钟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过足跟,走向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贯腰脊。
手厥阴之别络:从内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于两筋之间,沿着本经上行,维系心包,络心系。
手少阳之别络:从外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绕行于臂膊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会合。
足少阳之别络:从光明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厥阴肝经,向下联络足背。
足厥阴之别络:从蠡沟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少阳胆经;其支脉经过胫骨,上行到睾丸部,结聚在阴茎处。
任脉之别络:从鸠尾(尾翳)穴处分出,自胸骨剑下行,散布于腹部。
督脉之别络:从长强穴处分出,挟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在头上;下行的络脉从肩胛部开始,从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
脾之大络:从大包穴处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
胃之大络:足阳阴经的另一支大的经脉,名虚里。它贯穿横膈,网络肺脏,出于左侧乳房的下方,其脉气搏动不停,应手可得。
经脉较粗,是运行气血、转送营养的主干,络脉较细,是经脉的分支。络脉从经脉分出后,又一级一级细分,越来越细,最终形成了在全身无处不在的立体网络,从而将经脉中的气血营养输送到人体内的每一个角落。如果将经脉比喻成长江和黄河,络脉则是从长江、黄河分出的支流,再逐步分流至小沟小渠而灌溉滋润每一寸土地。络脉逐层细分的特点形成了它的网络层次,络脉在人体脏腑和皮肤肌肉分布部位的不同构成了它的空间位置,络脉运行气血、输送营养具有一定的时间和速度,遵循着一定的节律。络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信息,抵抗病邪;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经筋,坐立行走全靠它
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所以也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主司全身关节的屈伸运动。
经筋的分布,一般都在浅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经筋的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不尽相同。
经筋具体分布
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外),上向腘内则,与腘部另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挟脊到达项部;分支入结入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行至头顶,从额部下,结于鼻;分支形成“目上网”(即上睑),向下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行外侧结于肩髃;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处,上方结于耳行乳突(完骨)。又有分支从缺盆出,斜上结于鼻旁。
足少阳经筋: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筋的前方,沿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结于鼻旁。分支结于目外眦,成“外维”。
足阳阴经筋:起于第二、三、四趾,结于足背;斜向外上盖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大转子部),向上沿胁肋,连属脊椎。直行者,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并合足少阳的经筋。直行者,沿伏兔向上,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向上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上颈部,挟口旁,会合于鼻旁,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为“目上网”(下睑)。其中分支从面颊结于耳前。
足太阳经筋:起于大足趾内侧端,向上结于内踝;直行者,络于膝内辅骨(胫骨内踝部),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上向腹部,结于脐,沿腹内,结于肋骨,散布于胸中;其在里的,附着于脊椎。
足少阳经筋:起于足小趾的下边,同足太阳经筋并斜行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脊里、挟膂,向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会合。
足厥阴经筋:起于足大趾上边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胫骨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之上,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联络各经筋。
手太阳经筋:起于手小指上边,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内侧缘,结于肘内锐骨(肱骨内上踝)的后面,进入并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走腋后侧缘,向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分支进入耳中;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结于下额,上方连属目外眦。还有一条支筋从颌部分出,上下颌角部,沿耳前,连属目外眦、上额,结于额角。
手太阳经筋:起于手无名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部,上绕上臂外侧缘上肩,走向颈部,合于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额角处进入,联系舌根;另一支从下颌角上行,沿耳前,连属目眦、上额,结于额角。
手少阳经筋:起于示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外侧,结于肩髃;其分支,绕肩胛,挟脊旁;直行者,从肩髃部上颈;分支上面颊,结于鼻旁;直行地上出手太阳经筋的前方,上额角,络头部,下向对侧下额。
手太阳经筋:起于手大拇指上,结于鱼际后,行于寸口动脉外侧,上沿前臂,结于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髃前方,上面结于缺盆,下面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到达季胁。
手少阳经筋:起于手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散布于胁的前后;其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
手少阳经筋: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腕后锐骨(豆骨),向上结于肘内侧,再向上进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膈向下,系于脐部。
皮部,身体的“防弹衣”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和分布部位分区。体表皮肤是按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而划分的区域,又称十二皮部,为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皮部论》:“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经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称为十二皮部。“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皮部就是包裹人体的最外层,有保护机体,抵御外邪侵袭的作用。此外,还有分泌汗液、调节人体温度以适应四时气候变化的作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的部位,与机体内脏腑构成整体的联系。皮部的色泽变化、斑疹和敏感点等,是中医望诊、切诊的重要内容,如见青紫色多为痛证;见红色多为热证;见白色多为虚证或寒证。皮部理论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针灸、药熨、水浴、拔罐、按摩、泥疗等,都是先作用于皮部的理疗方法。
主要经脉循行路线
任脉起始于中极穴的下方,上行至毛际,再顺着腹部上行经过关元穴,直至咽喉,上颐循面颊,沿着面部最后进入承泣穴。冲脉起始于气街穴,与阳明经夹脐分开而上行,行至胸中时即分散。任脉发生病变,如果是男子则会形成腹部七种不同的疝病;如果是女子,就会形成带下病或瘕聚病。冲脉发生病变,便表现为气机上逆,腹部内拘急疼痛。
督脉发生病变,就会出现脊背僵硬反张的症状。督脉起始于小腹下部横骨中部,如果是女子,则督脉向下行进入阴孔,阴孔就是尿道的外端。督脉在此处分出一条分支,联络于阴器,循着阴户合于会阴部,然后绕行到肛门的后方,再分支绕行臀部到少阴经所属区域,与太阳经的络脉相合。少阴经从股内上行到大腿内侧,贯穿脊椎而内连于肾脏,与足太阳经脉一样起始于眼角内侧,向上行至前额部,交会于巅顶,向内进入脑部,再从人体项下出,而循着肩膀内夹脊下行至腰中,再入内循着膂络连通于肾脏。如果是男子,则督脉沿阴茎向下行至会阴部,与女子的通行路线是相同的。路线相同但出现的症状全然不同,督脉沿小腹直上,贯穿脐中央,向上运行连通于心脏,接着进入咽喉,向上行至面颊,环绕着口和唇,然后向上行到两眼下部。督脉发生病变,则男子表现为气从小腹上逆冲心而疼痛,大小便不畅,病名叫做冲疝病;如果是女子,就表现为不孕、不能小便、痔疮、遗尿、喉咙发干等症状。督脉发生的病变就应从督脉进行治疗,病情不重的,治疗时取横骨上的曲骨穴进行针刺即可;病情较重的,可取肚脐下的阴交穴进行针刺。
《内经图》中的养生经
《内经图》,又名《内景图》《延寿仙图》,为北宗气功、小周天功法、百日筑基之秘要。为人体侧身剖面图。内容包括了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前三田、后三关等,形象地表达了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及其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制化关系,突出地体现了养生修真金丹大道的修炼过程及后天返先天的规律。历代各家各派,如医、道、儒、释都是根据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人天相应的自然法则,注重培养真气、沟通任督、修性固命、返璞归真的。(《内经图》提示了这些环节的关键至理。)
《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给真气运行五步实践以强有力的支持和科学的印证,证明真法的研究路子及其理论体系与《内经》完全一致。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人体内60%是水,其中血液占5%,细胞内的水占40%,还有15%的水流动在细胞之间,这就是组织液。它把各种不同的营养物质、氧气输送给细胞。各类细胞各取所需之后,它再带走细胞制作的产品和废物。它走遍全身,不断和细胞交换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它是人的第一层营养,生命的基础,健康的根本,连血液也是它转化来的。
组织液流动的通道是经络。《黄帝内经》说:“经络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组织与组织间,肌肉与肌肉间,器官与器官间有膜相隔,形成诸多通道,这便是纵向的经。人体内有六阴六阳加任、督二脉共十四条经脉。络,错综复杂地伸展于细胞间,与阳经相连。血管长,可绕地球一圈,经络比血管还长。
《黄帝内经》说人体的经络“有决生死,除百病之功效”,如果人的营养不合理,膀胱得不到所需食物,化气功能弱,组织液的运行就缓慢,量也减少了,在经络里运行时或不到位或滞留,出现了死角。这就是经络不通,导致疾病、衰老。比如,肾弱时,腿脚的组织液返不回肾阴经而滞留不动,腿就水肿。又如,老人皮肤干枯起皱,这是组织液不能给体表的神经末梢和微循环输送营养的表现,如同树老,其根须先萎缩、腐烂一样。所以,要想让经络通畅、百病不生,就要重视和保养肾和膀胱,它们有了足够而合理的营养,就能“半升铛内煮山川”。
我们可以清楚地在《内经图》上看到有四条闪闪发光的鱼连在一起,给我们的感觉是动感的,仿佛是在不断旋转。我们可以把这四条鱼理解为我们身体内提供能量的四架发电机:上面代表心,下面代表肾,左边代表肝,右边代表脾。正是这四个运作器官所发出的能量来带动我们体内组织液的流动,从而让我们的身体形成四通八达的循环系统。
想要理解《内经图》,我们可以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身体内的四个器官是发电器,那么“发电”的时候就要用到血液中的糖,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想要发动的话,就必须使用汽油。以心脏为例,阴阳鱼中,黑鱼是血,是燃烧糖产生能量的部分,为阴;白鱼是心脏外面厚两毫米的心包,是加工制作组织液的,为阳;阴阳相互作用,心电就产生了,我们的心脏也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心包是包于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包和心脏壁的中间有浆液,能润滑心肌,使心脏活动时不跟胸腔摩擦而受伤。可分为浆膜心包和纤维心包。心包与心脏的关系就如同唇齿,心包也像心脏的家。心包有了营养和能量,就能加工组织液。组织液进入它与心脏之间,为心脏提供着营养,同时给心脏降温。它的组织液供应不足,心脏就萎缩、生病,人就衰老了。许多心脏病久治不愈是因为医生忽视了心包对心脏的作用,不查病源,一味对心脏本身用药。
心包需要的营养和能量来自肾与膀胱。肾电旋转,使膀胱化气推动组织液输进阳经、络脉,送至全身。走得越远,输送的力量就递减。而心电的旋转使心包的阴经产生吸力,吸纳力可比之于暖气管里的负压,因有负压,回水带动着送水循环。又像血液的微循环地带,因静脉毛细血管周围细胞的呼吸和管内逆止阀的开闭,产生吸力,才使动脉毛细血管的血进入静脉毛细血管,回流向心脏。
进入心包阴经的组织液在营养了心包,并为心脏降温后带着心脏工作后产生的新物质,从心包的阳经发散出来,一部分又被心包的阴经吸回,参加第二次循环,另一部分流入腹腔,再由膀胱吸纳、加工、分离、升清降浊,开始又一轮的循环,膀胱就是体液的加工总厂。
心电带动的局部组织液循环与肾电带动的整体组织液循环互相联系和作用着。其他发电器官也和心脏一样。不过,不同的器官发电量不同。如脑细胞的用电量相当于20W的灯泡,而其发电量供应不足,肺发电能力也弱,它们都得靠心电来补充能量。所以说,人的心、脑、肺都是一个蕴涵能量的能量场。
组织液的整体和局部循环都是由于各器官生物电的旋转产生了阴经的吸纳力量,也产生了阳经的输送力量,通过两者此消彼长形成压差而实现的。生物电就是人体的动力,如果生物电没有了,那么我们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