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知命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孔子像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祖上曾是宋国人,而且还是贵族,后因宫廷内乱才逃到鲁国定居。孔子的父亲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立过两次战功任陬邑大夫。他先娶发妻施氏,生有九女;于是娶得一妾,生下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却因其脚有毛病,不甚满意;后又娶一妾,又生一子,即孔子。
孔子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在鲁国任委吏、乘田等小吏。30岁左右,孔子成为知名的学者,奉诏开始办私学,广收门徒。公元前515年,答齐宣王问政时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未得重用。公元前500年左右,孔子开始为推行其政治思想奔走各国,备受冷遇。公元前484年,孔子返回鲁国,晚年一直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公元前479年病故。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以仁爱、礼义为本,建立了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儒家学派。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和主导精神,体现在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孔子又提出“仁者爱人”,仁者要对世人有同情心,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孔子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他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有德之人,主要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为人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己有德行,就不必担心别人是否赏识和理解自己。君子要安贫乐道,舍生取义。孔子还提倡自我反省式的修身养性之法。
哲学辞典
儒家
儒家是中国古代重要学术流派之一,孔子是其创始人。孔子面对当时宗法等级制解体、民不聊生的现实,提出维护宗法等级制的“礼”和缓和暴政的“仁”,主张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孔子较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客观来源,提出了“多”而“慎”的认识方法,并认为“学”必须继之以“思”,“思”必须依据于“学”。儒家学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所变化,重要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况、董仲舒、张载、朱熹、王阳明等。孟子在主张实行“仁政”的同时,提出“民贵君轻”说。他肯定人性生来都是善的,具有天赋的道德意识。荀况认为人性是恶的,提出“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他用“明分使群”来解释“礼”,剔除了宗法制糟粕,而保留了等级制的合理内容。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倒退到仍以宗法等级制为主干,同时吸收各家学说和各种统治经验,使儒学成为西汉以后封建统治思想的主导。张载、朱熹、王阳明等历代学者均各自从时代的需要出发,发展改造了儒学思想而成为宋明理学。
在政治上,他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理想是要恢复周礼,建立一个严格有序的社会。孔子反对暴政,反对滥用民力,希望君主能够“惠民”、“爱民”。孔子主张在政治生活中也要贯彻道德的原则,使政治行为道德化。在他看来,刑罚可以使人畏惧而不敢犯法,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犯罪动机。只有用德和礼对人民进行感化和引导,提高人民的道德意识,才能使社会长期稳定。而以德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统治者必须成为道德的楷模,以自己的道德风范来影响和教育人民。
孔子讲学图
大约30岁时,孔子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受业门人先后达到3000多,其中杰出者72人。上图表现了孔子在杏坛讲学的情景,图中孔子端坐讲授,弟子们在周围恭敬地聆听。
在教育上,孔子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把自己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人做人,而做人的关键是要具备爱心,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在教学中,他自拟教学内容,自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并且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启发式的教学和弟子积极领悟结合。他还很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他以诗、书、礼、乐、射、御、数为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些又与文、行、忠、信相辅而行。
孔子在典籍整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首次提出“文献”一词,并结合史实和旧有文献资料编订了《易》、《书》、《礼》、《乐》、《诗》、《春秋》等著作。他死后,他的弟子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的言行、语录编辑成书,定名为《论语》。
孔子的一生是奋力治学、执著追求、不计荣辱得失、为国为民的一生,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化圣人,他对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和思想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虽然他的政治主张无法实现,但是他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毅和博大让后人感动。汉平帝追封他为哀成宣尼公,唐玄宗追谥他为文宣王,元成宗加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他的学说在西汉武帝时代就被定为享有独尊地位的正统思想,清圣祖为他亲笔题书:“万世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