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大篆和小篆是一大一小的区别吗?
大篆,是古代汉字字体的一种,因其著录于字书《史籀》,故也称籀文,《汉书·艺文志》记载:“《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说文解字》中所收的225个籀文,就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9篇而集入的,这是当今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大篆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形成于西周后期,其特点为线条均匀柔和、简练生动,并且字形结构趋于规范,奠定了汉字方块构形的基础。“篆”字的含义,据《说文解字》,篆是“引笔而箸之于竹帛”的意思,大篆是相对于后来的小篆而言的,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在广义上还包括其他各国的文字。唐代初年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鸣)南之畴原出土的径约三尺的石墩上所刻的“石鼓文”被认为是大篆的真迹。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开始着手统一文字的工作,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通融其他各国的字体,对字体进行简化,并且取消异体字,创制出了统一的文字书写形式,即小篆,又称为秦篆。小篆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的第一次统一,在汉字发展史上是一次关键性的转折。小篆字体的特点是点画均为线条,粗细一致,圆起圆收,端庄严谨,有实有虚,疏密得当,从容平和,劲健有力。虽然西汉末年之后,小篆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故颇为书法家所青睐,2000余年来,始终是一种重要的书法字体。古代印章几乎一律采用小篆,因此又称为篆刻。
可见,大篆和小篆并不是一大一小的区别,而是文字统一前和统一后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