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文明(超值全彩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尼雅文明:沙漠迷城

尼雅遗址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百年之前,谈到在茫茫的死亡之海中曾存在着这样一片古文明,实属不可思议之事。但百年来的考古成果已经证明,这个“东方庞贝城”的存在是铁的事实,留给人们的仅仅是对于这个事实的来影去踪的考证。一般认为,沙漠周边居民群落的消亡总是伴随着河流的退缩、改道或其它自然条件的恶化。但对尼雅遗址的考古学、气象学、水文地质学的综合研究表明,尼雅文明的消亡极可能不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异,而是由于军事、社会或其他突变因素引发的结果。这个神奇的遗址为人类留下了千古之谜。

20世纪初,在我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尼雅地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发现了一座古城。古城遗址规模庞大,东西宽约7千米,南北长约26千米,许多城墙、房舍、街道、佛塔的轮廓依然保存相当完好,其气势磅礴,堪与著名的古罗马庞贝城相媲美。更令人惊讶的是,从这里挖掘出的大量珍贵文物,其中还有很多书写了奇怪符号的木简。这些发现立刻使尼雅一夜间轰动了世界,那些奇怪的符号是文字吗,如果是的话,写的又是什么?为什么在这沙漠之地会有具有高度文明的古城?这座古城是如何从历史上消失的?

人物印花棉布 东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1号墓出土。这件棉布是尼雅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最为精美的一件,织造精密,文化内涵丰富。左侧手持丰饶角的头带背光的女像,至今说法众多,莫衷一是。右下方的龙则是中原汉王朝的文化特征;右上方的狮子已成残躯,但仍可看出印度的风尚。

在尼雅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奇怪的木简符号,经专家考证确实是一种叫佉卢文的文字。这是一种早已消失的文字,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印度西北部,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就是使用此种文字。公元2至4世纪曾流行于新疆楼兰、和田一带,而此时在印度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距今已经绝迹1600多年,当今世上只有极少数专门的研究者能读懂它。佉卢文能在异国他乡流行起来至今还没有非常合理的解释。不过这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木简上的佉卢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尼雅遗址

中国的尼雅文明由于英国人斯坦因的发现而闻名于世。它充分体现了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处的地理重要性。它的文明具有中国、波斯、罗马、希腊、印度及中亚各国的综合特点。

在解读它们时发现,木简内容也许揭示了尼雅为什么消亡。其表述的多是各种命令,如“有来自某国人进攻的危险……军队必须上战场,不管还剩有多少士兵……”,“现有人带来关于某国人进攻的重要情报”,“某国人之威胁令人十分担忧,我们将对城内居民进行清查”。这些文字字体是弯曲形的,没有标点,字与字之间无间隔,给解读带来了困难。但就从一些零星的只言片语我们可知, 尼雅王国受到了某个王国的威胁,而且该国力量异常强大,尼雅几乎无力抵抗,只有忐忑不安地等待着那悲惨的命运。因此尼雅的消失,是不是因为那个令尼雅害怕的王国的致命一击呢?

新疆一带古时又称西域,公元前后有诸多小王国,当时都臣服于强大的汉王朝。尼雅遗址属于当时某个小王国当属无疑,但又是哪个小王国呢?有人认为是史籍中记载的精绝国。精绝国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今天的尼雅遗址十分接近,而且精绝国的消失也是在公元二三世纪,与尼雅王国的消失时间上重合。不过当时的精绝国可不是滚滚黄沙,而是气候宜人,水草丰茂的一片绿洲。公元二三世纪,中原处于东汉末年和三国两晋的慌乱与纷争中,无暇他顾。致使西域诸多势力较强的王国没有顾忌,也掀起了兼并弱小王国的战争,木简上的佉卢文记载了尼雅的恐惧。无情的战火殃及尼雅,伟大的文明淹没在血腥的厮杀中。

另一种说法是,尼雅被毁是尼雅人自己造成的。从遗址及所发现的文物可以看出,当年的古城盛极一时。清澈的尼雅河从城郊缓缓流过,众多水道交织,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周边是茂密的林木将遥远的大沙漠隔离。但尼雅人的活动却不断地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特别是在1700多年前,生产方式粗放。人口的增加破坏了植被,又大肆砍伐树木,致使水源枯竭。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最终把尼雅吞噬。现在的尼雅遗址中房屋建筑被厚厚的黄土掩埋,只露出一些残垣断壁,到处是破碎的陶器,累累的残骨,还有干尸常常暴露在废墟中。要是当年富庶的尼雅人能看到今天的破败景象,也许他们就会珍惜那片神赐的绿洲。

尼雅的命运令人扼腕叹息,同时又告诫人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不珍惜,即使再辉煌的文明也会成为一片荒凉的废墟。

料珠项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项链由115颗料器和珊瑚组成,色彩艳丽,层次丰富,红、绿、蓝色搭配均匀,显示了尼雅人相当高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