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回眸:变迁与求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编求学 逃难

第一章 上学 故乡

我于1917年5月4日出生在浙江一个偏僻的农村——后徐王村。这个村子距离江山城八十里地,离江西边境仅有两里路,因为是处在不同省份的交界处,多少年来,没有人管,村子里的人习惯了自己管自己的生存方式。后徐始建于200年前,我们的祖宗到这儿来开荒种田,以后逐渐繁衍下来,到我们这一辈时,村里有两百多人口,都是务农的,一年到头,从早到晚一直在田里干活,自给自足。人们认为,族长是公平正义的代表,发生什么事情,族长去谈谈,问题就解决了。村里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打官司,我小的时候,从未见到过警察,所以说这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我们家的房屋在村前,西边一幢是曾祖父建的房子,中间一套是我祖父为了娶我奶奶造的。我父亲也造了一幢房子,接在祖屋的后弄堂,住房是一座三架房,平时没人住,我们兄弟放假回来时偶尔住住。祖父造的房子较好,呈凹字形,中间是一个大天井,天井旁边的走廊用小石子砌成,内有坚实的走道。住房由几十爿精雕细刻的门窗连接成板壁。我小时候,大家都住在祖屋里,屋的大门朝南,前面有个广场,大概有房子面积的两倍多,那是我们大家冬天晒太阳,平时踢球、捉迷藏等玩耍的地方,也是我们暑天纳凉的地方。夏天夕阳西下,我们搬出竹床等物,躺在竹床上,只见蓝天白云,似血晚霞,满天星斗,如银月色,野史典故发人深思,微风催人入梦。广场南边还有一条小溪,清流涓涓,小鱼群群。我们常捕捉溪中小鱼,装入瓶中欣赏。再向南,隔着几块田的王村有条大路,是江西人和西边村里人出行的必经之路,常见盛装的男女骑马乘轿,兴高采烈地由此通过。离我家房屋十五里的东、南、西三面被江郎山、峡口山、石鼓山和嵩峰山等群山环抱着。江郎山赤红的三爿石形同“官帽”。峡口山每逢盛夏庙会时,上山下山者如蚂蚁搬家。石鼓山雨后有大瀑布和秋后有烧山野火,青翠的嵩峰山上常见片片红彤彤的晚霞,令人心旷神怡。

我村当时有几幢公共房产。关帝庙早已倒掉。文昌阁是后徐王村的最高建筑。阁高三层,后有一片翠竹,是百鸟寄宿的地方。每天早晨一醒,就能听到百鸟争鸣,真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啊。阁的东边,还有数十株百年古松,松木青翠。每逢春季,多有过境白鹤停留在此,宿在松上,一片松鹤美景。村里还有一座社屋,是掌握村民灵魂之所。前面是一个戏台,台前有大天井,西边屋里供着财神,东边屋里供土地爷,中间是用石板铺就的大道,是出入王村的必经之处,后面有社公婆、判官、小鬼等塑像,恶形恶状,十分讨厌,但想到每年十月有社戏可看,有美食可吃,不觉又欢喜起来。村中公共建筑,还有王家祠堂,高大雄伟,雕梁画栋,当时在江山首屈一指,但同文昌阁一样,都被日军放火烧了。真可惜啊!

那时,农村里节日很多,如春节、清明、立夏、端午,还有农历七月半鬼节,农历十月迎菩萨,中秋、重阳、冬至祭祖,农历十二月准备过年,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是“迎老佛”。每逢佛节,妈祖像就到附近的五个村子供人参拜,通常在每个村子住两三天,王村比较大,就住五天。妈祖所到之处,要演戏。我小时候要跟着妈祖到各村看戏。农村里很看重过年,往往前二十天就开始准备了。要到第二年元月二十日才止。在这四十天中,事情很多,腊八节、灶王爷上天、除夕、春节。元宵节有十天,此时各村青年,自费舞龙灯、狮子灯、鱼灯、花鼓灯,轮流在各村演出,收到的红包只够他们吃夜宵,但他们却乐此不倦。

我家原是贫农。我的祖母嫁过来七个月丈夫就死了,当时,她二十岁都不到。那时候很封建,她就不再嫁人。小公公的大儿子,即我爸爸就被过继给她为子了。在我爸六七岁时,祖母将他带到自己娘家的私塾去读了好几年书,到了十多岁时,就把他介绍到中药店做学徒。我爸爸很努力地工作,他从学徒做到了经理,到我出生时,我父亲已经退休在家。我的妈妈是我奶奶的侄女,十八岁的时候嫁给了我爸爸。她勤俭持家,家里有几亩田,她种田、种菜。她很节约,前十八年中,每天只吃早餐和晚餐两餐,在父母亲生我时,家境才好些。到我懂事时,我们家俨然已成小康之家。那个时候,我父亲出钱,在文昌阁的两边各造了三间房,办了初小,请了两个人,一个秀才,一个童生,来做教员,每人带两个班级的学生,开两门课。语文尚可,数学只知简单加减乘除,对阿拉伯数字,他们都不甚了解。可是,我对学校很有兴趣,很想同二哥一样,能公费留学。当时我读书的热情很高,天天就想着到学校里去。举个例子,有一次我睡过头了,家里人没叫我起来,当我醒来一看迟到了,就在家里大吵大闹起来。

读初小的四年很快就过去了,高小就要到镇上去读,要住读。礼拜六晚上回来,礼拜一早上去学校,平时都住在学校里。这个高小是新建的,新造的大楼有四间大房间,三间教室,三个班级,另外四分之一用作老师的办公室和他们的宿舍。我们吃饭和睡觉都在社屋里。学校的课程设有中文、英文、数学、常识(包括史地和理化),还有体育课。只有四五个教员,都是初中毕业的,其他课教得都还好,但英文课不行,所以我到现在英文都读不准。我在这里读了三年,毕业后,到了江山城里当时仅有的一所新开办的私立初中读书。这所初中建在祠堂旁边,我们吃饭、睡觉都在祠堂里。初一有两个班,一个班就在祠堂里面读书。学校的老师大部分是高中毕业,开设的课程有:中文、英文、数学、理化、史地和体育课。我在一年级时一直保持第一名,读到二年级时,听说这个学校不太好,毕业后考不上好的像杭高那样的高中,必须转学到别的好学校去。听说严州中学(严中),因靠近码头,交通方便,不少学生读了一年书,第二年就离开学校去做学徒或做生意了,所以该学校就要向社会招收插班生。我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于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后就转去严中。我要花四天四夜时间才能赶到那里,但我不怕。我对严州中学很满意。这个学校设备好,教室都是一排一排的,每排有好几间教室和自修室。特别是宿舍,都是三四个人一个房间。这所学校的老师都是大学毕业生,还有留学回来的,都有一定的水平。当时,有一个教我们数学的老师,是我哥哥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他很喜欢我。我学习特别卖力。那时,每逢测验考试都会报分数,我几乎每次都是100分。在这里读了三个学期,我毕业了。毕业那年,正巧杭州到江山的铁路开通了,我非常高兴,于是,决心去报考杭州高级中学(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