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鸿宾主政宁夏
晚年马鸿宾
1920年年底,马福祥调任绥远特区都统,马鸿宾接任宁夏护军使(后改镇守使),马鸿逵升任第五混成旅旅长同往绥远。
马鸿宾此次担任宁夏镇守使直至1927年,这是他第一次主政宁夏。这期间,宁夏经过历年战乱,满目疮痍,省库空虚,财政入不敷出,税收无着。马鸿宾上任后,既无革新政治的魄力,亦无改善财政的办法,因循守旧,毫无建树。宁夏地方小,负担重,土匪多,司令多如牛毛。为了维持地方,马鸿宾无奈大批任用地方士绅,委以军职,征召壮丁,扩充实力。这些士绅依仗钱势,结交官府,横行乡里,若又得一官半职,更加仗势欺压人民。为了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马鸿宾竟开放烟禁以征收“烟亩罚款”,贻害既深且远。
马鸿宾当时的部队主要有昭武巡防军五个营,马福寿任司令;甘肃新军七个营,他自兼司令。另有镇守使署卫兵队一营,营长为马楚卿。马鸿宾着意经营军队,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却一筹莫展。宁夏地区的经济仍是气息奄奄,毫无起色。
1926年,冯玉祥部参加北伐,同年废宁夏镇守使,马鸿宾部被改为冯部第二集团军第22师,马任师长。次年,马鸿宾被调出宁夏,升任24军军长,率部在陕甘一带剿匪。
宁夏省银行于1932年发行的纸币
1929年10月,冯玉祥将甘宁青的大部分国民军调往陕西、河南,参加中原大战。10月中旬,冯玉祥电令宁夏省主席吉鸿昌率部东下。吉鸿昌临行前,指定民政厅厅长马福寿(马福祥三兄)代理省主席职权,而马福寿手中没有军队,故又调驻平罗县的苏雨生骑兵师进驻省城,任苏为省城城防司令。苏雨生俨然以省主席自居,把持省政,飞扬跋扈。国民军总部于1929年11月9日电令马鸿宾带一团军队速赴宁夏,负责维持后方秩序,并兼宁夏省政府代主席,1930年1月,冯玉祥正式委派马鸿宾为宁夏省政府主席。此为马鸿宾第二次主政宁夏。
1930年10月,在中原大战中蒋介石打败了冯玉祥。蒋介石奖励马鸿逵叛冯投蒋,同时也为了制止杨虎城部向西北地区发展,任命马福祥为安徽省主席,马鸿宾为甘肃省政府主席,马鸿逵为宁夏省政府主席。但马鸿逵嫌宁夏地盘太小,想在中原地区谋求发展,未到宁夏赴任。
马鸿宾于1931年1月赴兰州上任,宁夏省主席由马福寿再次代理。8月发生了“雷马事变”,马鸿宾被软禁。经过数月的斗争,雷中田与马鸿宾均从甘肃政治舞台上败阵下来,马鸿宾返回宁夏,第三次主持宁夏军政事务(未受任命)。
20世纪50年代初的马鸿宾
马鸿宾(1884~1960),字子寅,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于甘肃河州(临夏)城西韩家集。自幼居家读书习武,师从河州回族秀才马良,接受中国儒家学说的教育和伊斯兰教义的熏陶。虽出身仕宦之家,但作风朴实,少年老成,稍长即侍马福祥于军旅。1912年任昭武军骑兵中营管带,1916年任甘肃新军司令,1921年1月代理宁夏护军使。是年,北洋政府以其“勇略无前,忠谋自奋”,晋授勋五位,并授陆军中将衔。1926年,冯玉祥改编马鸿宾部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二师,马鸿宾任师长,翌年升任军长。
1930年1月,冯玉祥任命马鸿宾为宁夏省主席。8月,国民政府任命马鸿宾为甘肃省政府主席。“雷马事变”后马鸿宾重返宁夏,自任宁夏省政府主席。1933年,宁夏省政府主席一职由马鸿逵取代,马鸿宾部队被改编为陆军第三十五师,马任师长。曾率部阻挡红军长征、西征,遭到惨败。抗日战争爆发后,三十五师扩编为八十一军,马任军长。1938年5月,蒋介石任命马鸿宾为绥西防守司令,率部到绥西参加抗日。1940年2月,马部与日军在绥西乌布浪口展开激战,遏止了日军继续西进,为维护陕甘宁各省安全作出了重大牺牲。其间,曾兼任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八战区副长官。
1949年9月,在人民解放军进军宁夏的过程中,马鸿宾审时度势,指令八十一军军长马惇靖(马鸿宾之子)率部和平起义,并主持召开国民党宁夏军政要员会议,与解放军达成了和平解决宁夏问题的协议。
1949年12月23日,宁夏省人民政府成立,马鸿宾任副主席。1950年1月,马鸿宾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马鸿宾当选为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1960年12月21日,病逝于兰州,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