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发上等心,化身成菩萨(7)
有一天,有人开口向智德禅师想要几枝菊花种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了开得最艳、枝叶最粗的几株,挖出根须送到他家里。消息传开后,前来要花的人接踵而来,络绎不绝,智德禅师满足了每个人的愿望。可是这样一来,没过几天,院里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弟子看到满院的凄凉,忍不住说:“太可惜了!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的香味啊。”智德禅师微笑地说:“这样不正好吗?因为三年以后就会是满村菊香了啊!”弟子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如菊花一样灿烂起来。
这一则故事是说好东西要与人分享,则福报多多。分享的幸福正在于,它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多的东西。当你把自己的东西拿来与别人分享的那一刻,不但能体会到分享的乐趣,更能体验到一种满足感。因为分享幸福,你会得到双倍甚至更多的幸福,所以我们也在享受幸福。
现实生活中可以与人分享的有很多很多。与人分享快乐,你就会加倍快乐;与人分享幸福,就会加倍幸福;与人分享成功,你就会加倍成功;即便是痛苦,也可与人分享,因为那种心与心的交流中,你的痛苦就会减少,你的烦恼就会消失。当我们乐意和他人分享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快乐时,不但自身不会有损失,反而会收获更大的喜悦和满足。学会与别人分享成长、成功与财富,自己也一定会成为最快乐、最幸福、最成功和最富有的人。
全心全意待人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很想拿些什么东西来供养释迦。但可惜的是,老婆婆非常贫困,根本拿不出任何东西。
一天,老婆婆想用灯火来供养释迦,就到集市上去买灯油。卖家问她:
“你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为什么不把买油的钱拿来买粮食呢?”老婆婆说:“我就是因为太穷了,一向都拿不出东西来供养佛陀。现在想,至少要在自己的余生里供养一次,才来买油的。”老婆婆回家后,便为佛陀点起灯火。这一夜,风很大,别人的灯火都被风吹灭了,唯独老婆婆的灯火持续亮着。
释迦的弟子们看到这种情况,很是不解,于是就问释迦。释迦解释说:“老婆婆的供养虽然很小,但它却包容了全心全意的缘故。”
现实生活中,与人相处,同样要用全心全意。想让别人如何待你,首先你要如何待人。
首先,要与人为善。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待他人是人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密切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只有我们去善待别人、关爱别人、帮助别人,才能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其次,要尊重他人。不管对方性别、身份、地位如何,都要平等待人,尊重对方。我们对人恭敬,行为谨慎,不但自己过得心安,人家也不会轻慢、侮辱你。
再次,要以诚待人。《宝女所问经》载:“佛告宝女,菩萨有三法,常怀至诚。何谓为三?一未曾欺佛,二不自欺身,三亦不欺诳一切众生。”不欺骗他人,不陷害他人,不自欺欺人,用真诚的心去对待别人,这种不虚妄的心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能施,何不乐施
有一天,地狱的宫殿里非常吵闹。原来在举办投胎仪式。大家多兴奋异常,只有一只猴子在角落哭泣。阎王忙问怎么回事,猴子说:“报告阎王,张三李四等都已转世为人,为什么我不可以投胎人间?”
“你全身是毛,如何为人?”阎王说。
猴子急忙说:“把我身上的毛拔光,不就可以了吗?”阎王只好拔猴子身上的毛,但只拔了一根,猴子就大声哀嚎:“哎呀,好痛啊!”
阎王见状,无奈地叹道:“你一毛不拔,何以为人呢?”人生最无谓的节省是吝啬,一毛不拔,一点不舍,这种人叫谁都会摇头叹息。过去有个财主,他死后留下了两车的黄金,送到国王那里。国王就用这个事情来问佛:“是什么原因使他得到这么多的黄金?”佛说:“他曾经供养给一个阿罗汉一碗粥,所以他生生世世,不缺乏金钱。”国王又问:“那为什么他自己也不肯吃,也不肯喝,而且守着这些财宝呢?”佛说:“在布施的时候,他又后悔了。他说,这碗饭我不如给我的仆人吃。所以,他同时又得了一个果报,就是生生世世都要吃仆人的粮食、饭菜。”国王又问:“他现在要到哪去?将来会怎样?”佛说:“他要下地狱,由于吝啬成性,不光是对别人吝啬,对自己也吝啬。过分的吝啬,最后要到地狱,断绝善根。”
我们提倡节约,但节约和吝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吝啬的人生不起大悲之心,守财不施,是谓钱奴。挥霍者在剥削子孙,而守财奴则剥削自己。
吝啬的人,是被财产占有,而非占有财产;吝啬的人,对于他所拥有的,正如他所没有的,同样感到缺乏;吝啬的人,永远也成不了大事。
千栋房屋空身去,万顷良田撒手归。我们空手而来,又空手而去,既无法拥有自身,又何苦执著外物?既不能留住生命,又怎能安享钱财?可给,何不多给!能施,何不乐施呢!
赞美的福报
公司里小孙和小张两个人闹了矛盾。一天小张对她的同事小王说:“我真受不了小孙,你让她改一改她的坏脾气,否则我再也不会理她了。”小王说:“好,我会处理这件事。”之后,小张再遇到小孙的时候,小孙果然温和了许多,而且还主动地跟小张友好地打招呼。于是,小张就向小李表示感谢,并问他是怎么说服她的?小李笑着说:“我只是跟小孙说,公司好多人都夸你,尤其是小张,说你不光人长得漂亮,脾气也好,人缘也好!”
在生活中,有时一味地责备和批评往往只会带来更大的怨怼和不满。而相反,有时赞美的方法反而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世间以及出世间都需要赞叹。赞美父母,就是孝顺父母;赞美师长,就是尊重师长;赞美他人,就是友好待人。相反,不赞美他人的人,往往是心胸狭窄的人,处处得罪他人,内心非常烦躁。
重视他人,爱护他人,这样才能发出慈悲心而赞叹一切众生。一个具有美德的人经常赞美他人,一个缺德的人,经常会咒骂以及诽谤他人。如果你不赞美他人,你也无法帮助到他们。如果你会赞美别人,至少也不会造恶业,不受苦报。赞美别人,断除恶语,这也是修道。
从修学菩提心的角度来讲,如果你赞美他人,这也是布施;你赞美他人,不带恶语,这也是持戒;你赞美他人,不粗暴,这也是忍辱;你为了赞美他人,没有懈怠以及懒惰,这也是大精进;你赞美他人,你的心不随境转,这也是禅定;你赞美他人的优点,这也是般若的智慧。
要把众生看作佛,对任何一个众生都不去贬低,然后用语言去赞美他人,用认可的言语与他们交流。要看到他人的优点和美好,从他的优点下手去赞美。现在社会中,有的人崇尚利益和权力,为了达到私欲的目的,而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这样的赞美不仅不应该提倡,而且是该避免的。
因为若是从自私的角度去赞美的话,也许就走进了邪门歪道,是非颠倒,黑白不分。
话语能成就无上福报,亦能成堕入污泥恶道之因。日常中,若能隐恶扬善,用真诚善良的心去赞美他人,即是言语的布施。不仅能舍掉心中的忌妒心、吝啬心,使自心清净,也能广结善缘,获无量福报。
他人的处境
一个黄昏,一位僧人看见一只蜉蝣哭得非常伤心,于是他问蜉蝣:“你为什么如此悲伤地哭泣呢?”
蜉蝣回答道:“我的伴侣在中午时去世了,我心中难过,这才哭泣!”僧人不解,问:“现在已是黄昏,你也时日不多了,何必痛哭呢?”蜉蝣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哭泣。
僧人暗自叹息:“蜉蝣朝生暮死,中午的时候死和黄昏的时候死也没有什么区别啊!”他离开蜉蝣,继续往前走。突然,他想起蜉蝣朝生暮死,以人的眼光看,中午和黄昏并无大的差别。可是,在蜉蝣看来,从中午到黄昏,这是它的后半生,和人的后半生同样漫长啊。
想到这里,僧人又走回到他与蜉蝣相遇的地方,看见那只哭泣的蜉蝣已经死了。
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不要表现得比别人聪明,这是成功者立身处事的黄金法则。失败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从来都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人们交往之间,总有许多分歧。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却很少从别人的角度去想,顾及别人的感受。我们总是要求别人太多,反思自己太少,苛责的多,宽容的少。
事实上,我们更需要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一种将心比心的理解。毕竟,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宽容了别人,也就是解脱了自己。无论穷困潦倒,还是春风得意,我们时刻都不要忘了换位思考,想想别人,反思自己。
佛法常说要爱他人,那么如何爱他人呢?就要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体贴他人的心。世人充满着苦恼,应该站在对方角度想想,体谅世人的处境和条件环境的影响。
首先,要理解别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境,都会产生不同的心境,要理解人在不同处境时的不同选择。
其次,要宽容别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只有多理解、多宽容,敞开心胸,才能多广交朋友,广结善缘。
再次,要多为别人考虑。了解他人的处境后,多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着想,然后帮助他人。
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日本话将我们所说的“人缘”称为“人气”,例如,有的明星在戏里的演出不一定很出色,但是他有某种特质,无形中会吸引许多影迷,深受大家欢迎;有的明星则没有这种特质,但他的戏演得好、歌唱得好,所以还是会有许多戏迷、歌迷支持他,这是因为他透过美妙的歌声、精湛的演技,或是他的看法、想法与大家结缘,所以大家都喜欢他。
人与人相见,即使不说话,也是所谓的缘,有缘的人,就有相处的办法。通常从佛教的观点来说,人与人相遇便是缘。相处得好,是好缘,相处不好是恶缘,有恶劣的关系,是孽缘。如果与人结的缘是好缘,对方自然会主动亲近你,喜欢与你做朋友;如果不小心结了恶缘,那别人就会讨厌你,不愿意和你合作。所以,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你,或许就表示你平时不愿与人结善缘。
有缘人相处在一起,必然会感到亲切、欢喜;遇到与自己无缘之人,光看对方的模样就产生厌恶,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让你不顺眼、不喜欢,甚至连表情和动作都会产生厌恶。
其实这样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出在别人身上,因为喜欢或讨厌是个体主观的感受,有些感情等同于你从小养成的观念,另一些则可能是曾经在你脑海里留下的印象。例如,某天当你看到一个三角脸的人,你就立刻将她联想为心如蛇蝎的妇人,你也会因此觉得很可怕;而当你看到一个瘦长脸的人,你又立刻将他联想为马脸,从心里觉得他的长相很难看;见到了一个圆脸,潜意识又会暗示你,这是烧饼脸,不雅观。所以,这就造成了无论你看到了哪一种脸型,最终都会让你觉得不舒服。或者,曾经某个人在某种机缘下,给你带来了不舒服,那从此后,再看到与这种人有所关联的人,你就会打心眼儿里反感。
由此可见,对于喜欢或不喜欢,有时候并非是别人的问题,它可能起源于自己的经验,在某一个时刻停驻过心头的某段记忆,当然,这也可能是过去给现在的你所带来的好恶,以至当你见到某个人、闻到某种味道、听到某种声音,都会产生自然的心理反射作用。
所以,很多人的出现,你并不是真正的讨厌他,而是讨厌一种感觉,讨厌与他结下善缘。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和他结善缘,或根本结的就是恶缘;当然也可能是你在这一生中,从未有过要和这类人结缘的意愿。但是,这些没有与你结下善缘的人,或许未必真的对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或许那只是你主观的意识在作祟,导致你对这个人产生了排斥情绪、不愿去与对方接触;当然,如果对方恰巧也有同样的回应,那就一定会造成互相敌对的局面,渐渐地,自己就变得没有人缘了。
在生活中遇到我们不喜欢的人时,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去想,也许这就是自己前世没有结成的善缘,所以这一生他才会经常来烦你、找你麻烦、让你难过,但这也可以被称为磨炼的机会或者成长的空间,你反而应该去学着感谢他。即使你能用一颗宽阔的心去善待对方,对方还是对你不好,你仍旧要继续与他结善缘,因为既然过去未曾与他结好缘,此生更应该与他结善缘。如果能有这种观念,即使见到自己不喜欢的人,也会觉得对方是来成就自己的菩萨。
所以,如果别人当真对你不好,你也一定要善待他;善能换来自身的修为,如果别人一再地伤害你,你也依然要怀揣初衷去照顾他;如果别人想尽了办法去欺负你,你更应该要原谅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广结善缘”。佛理常说,处世之道,懂得做人。如此坚持下去,别人定会被你的态度所感化。
或许你将会一生付出,得不到对方一点回应,但还是要继续和他结善缘,并且将善缘广为传播,这种缘叫“来生缘”。世间草木动物都是有感情的,心存善念去付出,自然会获得“来生缘”,修得来生之缘分,必将得到心境的转变。
有礼则为宾
在一条林中小路上走着两个人,一个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个是年少未经世事的小男孩,他们已经在火热的天气中跋涉了一整天,此时此刻,他们很想喝水。
爷俩走到一条小河旁,冰凉的河水缓缓地流动,发出轻轻的潺潺声。爷俩弯下身子,用手捧起水喝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