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和为贵——不吵架斗殴

爱打架的孩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特别是男孩子,他们之间经常会为了一点小事就吵架甚至动手动脚,弄得父母烦恼不已。赵冰虽然刚满11岁,却是他们学校有名的“打架大王”,不是在课上因为同桌不小心碰了他的手而责骂对方“眼睛瞎了”,就是在放学的路上欺侮比他小的同学。如果碰到比他强的对手吃了亏,他就会把怒气发泄在一些女生身上,如上课时偷偷拽她们的头发。同学们见了他都“敬而远之”,退避三舍。老师多次教育效果都不明显,一些被赵冰欺负过的孩子的家长经常找上门来“告状”。赵冰的父母对此很头痛,他们对赵冰的劣迹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见效果。

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一般情况下,喜欢打架的小孩子往往在如下几种家庭环境中较为常见:一是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受到压抑,他会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二是对孩子溺爱的家庭,溺爱会使孩子蛮横无理,唯我独尊,逐渐诱发欺负他人的倾向;三是父母粗暴,行为粗野,经常为一些琐事打架,孩子就会模仿;四是过多地看暴力影响或有暴力的动画片,模仿其中的行为;五是单亲家庭,或父母关系不好,孩子缺少爱,因此往往采用攻击性方式与他人交往。另外,有自卑、多动症的孩子也常打架。

弄清孩子爱打架的原因后,父母要从实际出发加以引导。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在外边与人打架,就是错误的,就要惩罚;有的父母只问打架双方的年龄,谁大就是谁错。其实,这些主观认定往往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因此,当父母为孩子解决打架问题时,一定要好好听取孩子的申诉,弄清原因、情节、方式,然后采取双方可以接受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加以引导。

教子心经

1.别给打架的孩子戴上“坏孩子”的帽子

有的父母一见孩子打架,就给其戴上“坏孩子”的帽子,并经常用这样的话语来刺激孩子,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在这里,父母首先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即打架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坏孩子”。据了解,大多数成年人在自己年少时都曾有过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是打架的经历,但他们并没有变成我们想象中的“坏孩子”。由此可以得知,单纯根据是否“打架”就判定一个孩子的好坏,这种认知是不全面、不客观的。所以,知道孩子打架后,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打架的原因,并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告诉孩子打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如果是别人先动手,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要让老师帮助解决,并且不要因为自己有理或是吃过亏而报复对方。

2.不能以暴制暴

有的父母一见孩子和人打架了,就不问青红皂白对孩子一顿暴打。教育孩子是对的,但不能采用打骂的方式。否则,孩子就会认为任何问题都是靠“武力”去解决的,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什么麻烦,孩子首先就会采取暴力的方式,而不是心平气和地去解决问题。

另外,父母还要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如果父母本身动不动就打架,比如不是今天夫妻间对打,就是明天和邻居家发生肢体冲突,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也会养成爱打架的坏毛病。

3.多陪陪孩子

一项调查发现,儿童得到父母照看的时间越短,就越具有进攻性。

美国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连续用10年时间,对全美10个城市的1100名儿童作了一项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由他人看管超过30个小时的儿童中,有17%的孩子出现了诸如好打架、欺负人等行为问题;而那些每星期由别人照看少于10个小时的孩子中,只有6%发生了类似情况。可见,父母多花一些时间陪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有的由于工作忙,疏于照顾孩子;有的即使有空余时间,但也大多花在打麻将、上网等上面;有的干脆把孩子完全交给家里的老人照顾。由于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在孩子的心里,就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抛弃了自己,于是,孩子就容易变得没有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容易把心里的委屈、不满等发泄在他人身上,以寻求心理的平衡。

所以,父母无论多忙、多累,每天都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特别是在孩子未满12岁以前,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如果父母经常出差在外,也要常记得给孩子打电话,告诉孩子您爱他,这样,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也能够经常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减少心理的失落和不安,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人。

4.教会孩子如何宣泄情感

像成年人一样,孩子也有烦恼、愤怒等这些易于引起攻击性行为的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是点燃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因此,父母有必要教给孩子宣泄烦恼、愤怒的方法,使其尽可能将攻击性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如父母可鼓励孩子敞开心扉向大人倾诉内心情感;引导孩子在适当的场合或时间大哭、大叫一番,以发泄不愉快、压抑的情感;通过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多参加文艺体育活动,给孩子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避免“无事生非”,等等。孩子心里有烦恼,如果没有达到及时的排解,时间长了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如会产生忧郁、焦急等不良情绪。

无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

——普希金

5.不孤来独往——结交一些可信赖的朋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这样的孩子,在上学、放学路上总是一个人,上体育课时也很少参加群体活动,课间休息时也很少与同学交流。孩子长期这样孤来独往、没有朋友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美国加州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哈特教授在对一些孩子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中,仔细观察了这些孩子们是怎样生活的,哪些孩子喜欢与人交往,哪些孩子喜欢独处,并对这些孩子的学习进行了跟踪调查。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智商较高,往往比较聪明、活泼,而且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好。哈特教授通过分析认为:从小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不仅容易与人相处得融洽,而且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不过,由于年龄小和社会阅历浅的原因,孩子们还不会自己懂得如何去交那些可信赖的、有益的朋友,这就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重视。如果父母疏忽了这一点,孩子交的朋友则可能良莠不齐,而那些品质不良的朋友就有可能影响孩子。因此,帮助孩子结交可信赖的朋友,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洪涛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王洪涛知道在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结交有益的朋友对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他给了儿子充分的自由邀请朋友到家里来玩。

一次,王洪涛发现儿子带回的朋友中有一个叫李小路的男孩很特别。他到王洪涛家后,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随便打开王洪涛书房的电脑,在上面玩游戏;也没有把吃完的水果皮堆在茶几上,而是放进了门后的垃圾桶中;临走时,在一大群孩子中,也只有李小路把餐厅的椅子挪到了桌子底下。

事后,王洪涛告诉儿子:“李小路是个不错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你要多和这样的人交往,他良好的品性会影响你一生的。”

“可是,爸爸,李小路在学校并不受人欢迎。”儿子抗议道,“因为他们家住在廉租房里,他父亲是个赌徒……”

“儿子,他父亲的现在并不代表李小路的将来,而且你是和李小路交朋友,不是他父亲,相信我的眼光吧!李小路是个好孩子,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好朋友。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我尊重你的选择。”

毫无疑问,王洪涛这位父亲的做法是值得我们许多父母学习的。然而遗憾的是,有些父母并不懂得如何去帮助孩子结交朋友,而是放任他们自己去选择,以致孩子和一些有不良行为的人在一起还不知道。

不过,在此需要提醒父母们的是,千万不要期待你的孩子会喜欢每个你喜欢的人。通常,父母都会为儿女选定“理想朋友”,并强迫孩子与之交往,很少有父母像王洪涛那样明智,在给孩子提出建议时又不忘尊重孩子的选择。

或许,您的孩子和其他同龄孩子相处还有困难,他可能习惯和“大姐姐”、“大哥哥”相处,因为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在关键时刻能谦让他们,照顾他们。所以,当他们碰到年龄与自己相当或是比自己小的朋友时,就会觉得不好相处,或者是不知道该如何去与他们交往。这时身为父母的您,就应该帮助孩子选择朋友,或者是教孩子一些选择朋友的正确的方法。这样孩子就能在您的帮助下结交一些品质优秀、积极上进的朋友。

教子心经

1.创造条件让孩子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

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孤来独往、不合群时,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特别是要让孩子从小有与人交往的机会,在交往中取得情感的认同。马小东的父母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当他们发现马小东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双休日总是一个人待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时,就决定创造条件给他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

于是,他们经常请自己的同事、朋友等人在节假日带孩子到自己家里来玩,客人来了后,就让马小东招待小客人,自己则招待大人。一开始,马小东是被动地和家里的小客人们聊网络游戏,一起动手拆卸机器人。后来,在这种和小客人的交流中,他发现了很多的乐趣,比如谈论起各自学校发生的一些趣事时,他们会乐得哈哈大笑。慢慢地,马小东就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了。如果父母们忙,没有时间过来,自己就主动给小朋友们打电话,聊最近自己班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或是向他们请教学习上遇到的难题。

这样过了半年后,马小东的父母发现他已经能够主动与人交往了,假期里,他经常请同学到家里来玩,有时也上同学家里去做作业。同时,马小东也比以前变得活泼、乐观了,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2.告诉孩子不要做“独行侠”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所以,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孤来独往时,要向孩子讲清楚有朋友的积极意义。告诉孩子有朋友的人生才是快乐的人生。没有朋友,没有友谊,一个人固守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就会因孤独、寂寞而失去许多乐趣。

丽丽是北京某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在学校里,凡是集体游戏、集体活动,她都没有兴趣参加,情愿一个人独自玩耍,如果老师要求她参加,她就会以肚子痛、头痛或其他理由来拒绝;班级中轮到值日,她总是借故请假,对集体的工作不热心;同学之间相处时,丽丽也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和同学难得讲上一句话。老师发现了这种情况后,就告诉了她的父母。知道女儿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后,丽丽的父母没有责怪她,而是耐心地告诉她孤僻、不合群会带来的坏处,如会影响自身的进步,会失去和同伴相处的乐趣等。

丽丽在父母的耐心开导下,逐步意识到了不与人交往的坏处。从那以后,她开始尝试着去和同桌说话。她发现同桌很热情,不但把自己买的课外书借给她看,下课时还带她去认识了另外一个班里的几个要好的同学。就这样,丽丽慢慢告别了“独行侠”的身份,她开始逐渐融入集体了。

显然,丽丽父母的做法是积极的。他们在知道丽丽在学校不愿与人交往后,没有不闻不问,由其自由发展,而是耐心地开导,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孤僻、不合群的害处,当孩子意识到以后,就会自觉地去纠正,从而主动去结交朋友,不再做“独行侠”。

3.鼓励孩子群体交往

例如,在放学后或假期里带朋友和同学回家,并帮助孩子热心地招待他们;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如去福利院为孤儿们表演节目等。不过,在此父母应提醒孩子,不要只与一个人亲密交往,特别是不要长期单独地与一个异性交往,这样孩子将来既容易走进情感的误区,又不能培养他的交际能力,因此要尽量避免。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说话时应注意言辞语气,避免粗俗和污秽。)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