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邶风(6)

第三章是全诗情感的巅峰之处。“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这个有心的女孩从郊外归来时,采摘了一株夷草送给男子。男子认为它比彤管还要珍贵,因为他知道这是女孩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所以他把这株普通荑草看得“洵美且异”。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中也有一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可见赠物重的是情感的寄托与表达,是否贵重并不重要,外观美丑也不重要,关键要看是谁送的,要看这种礼物代表了怎样的心意。

《静女》一、二两章都以“静女”开头,首章“其姝”,次章“其娈”,一字之差;第三章则与一、二章的句式完全不同。这样的结构方式使全诗既不乏节奏感和音乐美,同时也有较大的内容含量和表现力。此诗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直陈其事的“赋”的手法。这一手法的运用使这首简短的诗能用最洗练的字句,描写出约会的进程:既有地点、人物、情境的描绘,又有回忆和心理活动的叠加。

《静女》一诗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有趣。无论是男子欣喜若狂、满脸爱意的神态,还是女子姣好的容貌和活泼可爱的性格,都如在目前,使它无愧享有“写形写神之妙”(清代陈震《读诗识小录》)的美誉。

【大师导读】

“静”作“动静”之“静”,恐是后日经学家耍的手法。以“静”为女子之美德,《诗经》时代似不如此。

——闻一多

卉木无知,禽犊有知而非类,却胞与而尔汝之,若可酬答,此诗人之至情洋溢,推己及他。我而多情,则视物可以如人,体贴心印,我而薄情,则视人亦祇如物,侵耗使役而已。

——钱钟书

彤管柔荑之美,以女而美;女之美,又以所欢心中之美而美;而彤管、柔荑、静女此三者之究竟美不美,我们今日固然不知道,不想知道,而作者当日也不曾说,不曾想说也。

——俞平伯

姑娘对小伙子的态度已经很明朗:始而约会,继而践约,幽会之时又赠礼物,情意缠绵。那么,诗人未写的许多东西,不是都可以任凭读者去冥思默想,得其仿佛吗?更何况,这篇诗是用男主人公把玩礼物、睹物思人、追求幽会经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所以只提姑娘赠物就够了,别的什么都无需说,要说也不好意思说。

——霍松林

新台

新台有泚①,河水瀰瀰②。燕婉之求③,籧篨不鲜④。

新台有洒⑤,河水浼浼⑥。燕婉之求,籧篨不殄⑦。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⑧。燕婉之求,得此戚施⑨。

【注释】

①新台:台的故址在今天的山东省甄城县黄河北岸,是卫宣公纳宣姜时所建。有泚(cǐ):很鲜明的样子。

②河水:此处指黄河。瀰瀰(mǐ):大水茫茫。

③燕婉:安乐、美好。

④籧篨(qú chú):原意是粗竹席,比喻生有鸡胸,不能弯腰的人。一说蛤蟆。鲜:善。

⑤有洒(cuǐ):高峻。

⑥浼浼(měi):与“瀰瀰”意思相近,水满的样子。

⑦殄(tiǎn):同“腆”,善。

⑧鸿:蟾蜍。离:通“罹”,罹难,遭受。

⑨戚施:驼背的人。

【赏析】

《新台》是卫国民间流传的一篇意味深刻、脍炙人口的讽刺诗。《毛诗序》曰:“《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意思是说:《新台》一诗讽刺卫宣公纳儿子之妻,搭建新台截住新娘子,以求抱得美人归。举国上下都看不惯他这种不知廉耻的行为,于是编了这首歌暴露他丑恶的行径。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和“新台有洒,河水浼浼”是兴语,但兴中有赋:卫宣公垂涎于未婚的儿媳妇,便造了“新台”,以显示他做这件事的合法性。但是,越想掩盖不轨的动机,他的恶行就越是昭然若揭。

“燕婉之求,蘧篨不鲜。”可人儿原本遇上了一个好夫婿,谁料到,最终嫁的却是一个糟老头。“燕婉之求,蘧篨不殄。”意义与前一句相近。嫁给一国之君是事实,可是地位再高又有什么用?这两章用反衬和讽刺的手法极言卫宣公不知廉耻的行为,令人不禁为这个女子鸣不平:她本来嫁的是卫宣公的儿子,却进了公公的虎口,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倒霉至极。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织好了一张渔网准备去捕鱼,到河边做了一番准备之后开始打鱼,哪想到这一网上来没抓到鱼抓到的却是一只癞蛤蟆,正如貌美如花的新娘本想嫁个美少年,最终却遇到了一个驼背的丑丈夫一样。

全诗从头到尾犀利尖酸,一讽到底。新台是美的,但遮不住卫宣公所做的丑事。反衬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的讽刺意味更加浓厚深刻,也使得诗句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达到“美愈美、丑愈丑”的境界。

《新台》实质上揭示了统治者的虚伪:统治者要求百姓遵从礼教,自己却寡廉鲜耻;要求百姓规规矩矩,自己却为所欲为。卫宣公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们正是要借着这种现象批判荒淫无度、治国无方的统治者,表达自己愤愤不平的心情。

诗以第三者的身份叙述整个事件的全过程,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褒贬。人们抱着强烈的讥刺与憎恶之情,反复用蛤蟆、戚施、蘧篨这种丑陋的动物,来烘托女主人公对婚姻的美好期待和期待落空的悲哀与不幸。对这种强烈落差的反复摹写,体现出诗人对女主人公的同情。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用“籧篨”、“戚施”等身体不健全、容貌不漂亮的动物比喻卫宣公。所有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突出卫宣公丑陋的外貌和龌龊的内心。

【大师导读】

诗都用“借喻”的手法,以蘧篨、戚施(即我们现在说的癞蛤蟆)喻卫宣公的丑恶,以燕婉喻公子伋的美好。新娘描心里盼着嫁个美貌郎君,却不料半路上被这么一个丑老头劫夺了去。诗人没有点出卫宣公的名字,但了解了诗的背景,就可以明白地看出人民对卫宣公的憎恨和蔑视。

——程俊英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①。愿言思子②,中心养养③。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④!

【注释】

①泛泛:飘荡的样子。景:通“憬”,远行。

②愿:思念。

③养(yánɡ)养:心神不定,烦躁不安。

④瑕:训“胡”,“胡”通“无”。不瑕:不无,是疑惑、揣测之词。

【赏析】

送别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不容忽视的一类,追源溯流,可从《诗经》中略窥一二。《邶风·二子乘舟》便是一首动情的送别之诗。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开篇两句点出送别地点:河边。两位年轻人拜别亲友,登上小船,在浩渺的河上飘飘远去,只留下一个零星小点。“泛泛”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人与舟在波流中起伏、渐行渐远的情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送行的一行人在岸边伫立,骋目远望,久久不肯离去。此处直抒送行者的留恋牵挂之情,“养养”二字,颇有些费解。前人解说,“养养”是“思念”的意思,虽然这样解释也无不可,但总觉不够贴切,如果将“养养”看作“痒痒",就有了十分的境界。以此来状写难言之情,正如搔到了心头痒处一般,难舍又不得不舍的离别之情,顿时呼之欲出。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两位年轻人所乘之舟,早已在蓝天之下、长河之中逐渐远去,送行者却还痴痴站在河岸上远望。“愿言思子,不瑕有害?”与第一章相同,这两句亦是直言送行之人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不过,此处除了表达送行人的离情之外,还表达了他们对“二子”的惦念:“远去的人儿啊,不知你们能不能顺利渡过艰险,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这两句是用祈祷的方式,传达情感上的递进和转折,恐怕只有亲人、朋友、爱人才会真正如此设身处地地惦念他们。

诗的一、二两章,景象相同、地点相同,而情感却由浅到深。正因为有了这种回环复沓的手法,才使诗显得更加蕴蓄深沉。

此诗的写作背景,据《毛诗序》分析:“《二子乘舟》,思伋、寿也。”伋和寿是卫宣公的两个儿子,伋便是《新台》一诗中被父亲卫宣公抢走妻子的少年,寿是卫宣公与这位女子生下的儿子。寿的兄弟朔与其母密谋,恳请卫宣公派伋出使齐国,准备在出使途中杀掉伋。寿得知后,劝伋逃走,伋不听,他便偷了伋的符节,先行出发,代替伋被杀了。伋后来也被杀害,举国百姓为此伤心不已,便作此诗来纪念二人。血浓于水,兄弟情深。不管二子“争相为死”的说法到底是真是假,毋庸置疑的是全诗依依惜别的深情,永远感动着后人。

后世的学者或认为这是一位父亲送别“二子”之作,或认为是母子之间的别离,不一而足。其实,将它视为临别妻子送夫、朋友送友人的诗都可以,因为送别的主旨并没有改变。

【大师导读】

《二子乘舟》篇:“泛泛其景。”……景,读如憬。《鲁颂·泮水》篇:“憬彼淮夷。”《毛传》曰:“憬,远行貌。”下章言“泛泛其逝”,正与此同意也。

——清·王引之

似母念子之词。

——闻一多